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立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制度是我国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道路中遇到的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本文综合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分别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目的作用,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城乡统筹;养老保险;衔接
进入“十二五”期间以来,我国就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为关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在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促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覆盖,在共享经济成果的同时,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以此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我国目前正处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只有积极探索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才能顺利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一、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政策背景
要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先需要打破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分治局面,这也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近几年,国家也相继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在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完善了养老保险体系,正式将城镇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而在以前,城镇居民是不能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之内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完善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使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得到了实现。2014年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打破城乡户籍界限,拓展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统筹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
二、城乡统筹的目的和社会作用
城乡统筹要顾及到整个计划的整体性,将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科学地衔接起来,才会体现出它的全面性,同时在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统筹要从根本上来发展,要从保障体制上改变城乡之间的差异,通过调整政策制度,将城镇养老保险和城乡养老保险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逐渐从城乡向城市地区转移,同时我国经济体制也完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人口流动性加强,城乡劳动力迁移数量从最初1996年的3900万增加到了2011年的1.59亿。这一变化也导致城乡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与老龄化趋势的严重。如何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两种制度之间的有效结合呢?这就需要考虑到二者之间待遇的差距,既要保障大批退休劳动力的养老,也要考虑到以后大批迁移的劳动力的日常生活的社会保障,逐渐提高他们的参保水平,享受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
城乡统筹对于社保公平来说是最重要的,是必经之路,由于我国社保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碎片化、统筹层次不高等原因,造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和待遇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差距。所以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和保障水平的提高,我们需要在管理制度上进行一系列的完善。其次,城乡统筹对于社会保障服务能力的提高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进行城乡统筹时,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的结合,对于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因此,如何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增强服务能力就成了一大难题,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提高经办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不同群体提供高效服务。
三、城乡统筹实施路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城乡居民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时大都是按照最低標准的缴费档次,并且没有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因此政府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将全体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中,争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二)制定补贴标准
据统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率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但这仅仅是对于一般居民来说,对于一些经济状况差的困难群体,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补贴,并建立合理的补贴标准,更好地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三)提高投资回报率
根据养老金年利率3.25%可以测算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的各项缴费率,能够实现的养老金替代率58.5%所需要的缴费率更高。国务院发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养老金只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在这个基础上,适当提高养老金的年收益率,可以有效减轻城乡居民缴费的负担。
四、总结
当前我国养老金制度还有很多漏洞,多种并行的养老金制度也存在着衔接问题,为了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在逐步完善政策体系的同时稳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慢慢走上正轨,推动其稳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城乡统筹;养老保险;衔接
进入“十二五”期间以来,我国就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为关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在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促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覆盖,在共享经济成果的同时,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以此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我国目前正处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只有积极探索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才能顺利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一、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政策背景
要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先需要打破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分治局面,这也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近几年,国家也相继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在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完善了养老保险体系,正式将城镇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而在以前,城镇居民是不能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之内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完善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使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得到了实现。2014年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打破城乡户籍界限,拓展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统筹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
二、城乡统筹的目的和社会作用
城乡统筹要顾及到整个计划的整体性,将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科学地衔接起来,才会体现出它的全面性,同时在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统筹要从根本上来发展,要从保障体制上改变城乡之间的差异,通过调整政策制度,将城镇养老保险和城乡养老保险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逐渐从城乡向城市地区转移,同时我国经济体制也完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人口流动性加强,城乡劳动力迁移数量从最初1996年的3900万增加到了2011年的1.59亿。这一变化也导致城乡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与老龄化趋势的严重。如何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两种制度之间的有效结合呢?这就需要考虑到二者之间待遇的差距,既要保障大批退休劳动力的养老,也要考虑到以后大批迁移的劳动力的日常生活的社会保障,逐渐提高他们的参保水平,享受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
城乡统筹对于社保公平来说是最重要的,是必经之路,由于我国社保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碎片化、统筹层次不高等原因,造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和待遇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差距。所以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和保障水平的提高,我们需要在管理制度上进行一系列的完善。其次,城乡统筹对于社会保障服务能力的提高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进行城乡统筹时,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的结合,对于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因此,如何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增强服务能力就成了一大难题,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提高经办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不同群体提供高效服务。
三、城乡统筹实施路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城乡居民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时大都是按照最低標准的缴费档次,并且没有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因此政府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将全体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中,争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二)制定补贴标准
据统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率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但这仅仅是对于一般居民来说,对于一些经济状况差的困难群体,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补贴,并建立合理的补贴标准,更好地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三)提高投资回报率
根据养老金年利率3.25%可以测算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的各项缴费率,能够实现的养老金替代率58.5%所需要的缴费率更高。国务院发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养老金只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在这个基础上,适当提高养老金的年收益率,可以有效减轻城乡居民缴费的负担。
四、总结
当前我国养老金制度还有很多漏洞,多种并行的养老金制度也存在着衔接问题,为了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在逐步完善政策体系的同时稳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慢慢走上正轨,推动其稳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