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来源 :市场瞭望·投资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hi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令一交寒露,霜降,牡蛎即开始肥美起来。
  牡蛎在福州方言中称为“蛎房”,是古汉语的称谓,很形象。每一颗海蛎都在一个房子一样的壳中窝居着,坚硬的外壳包裹着柔软的躯体,就象英国文豪狄更斯在《圣诞颂歌》中得描述:“象牡蛎一样,神秘,自给自足,而且孤独。”把牡蛎描述得象一个独居的侠客。
  牡蛎在福州可是个平民的食物,家家户户吃得起。小时候一到快入冬,海蛎上季,街角巷尾就多了炸海蛎饼的小摊。煤球炉架着一口大铁鼎(铁锅)。鼎中沸腾着热油,油面上漂浮着一块块炸得金黄色圆形的海蛎饼。几毛钱买一个,用张小纸片一包,抓在手中就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好烫。热气腾腾地从缺口中飘散出包菜,紫菜,海蛎的诱人香味。就着巷子中的嗖嗖凉风,一边吹一边咬,三口两口就咽下手中这块圆形的美味……这可是儿时一段深刻的美食经历。除了蛎饼,炒海蛎,海蛎豆腐汤,炸海蛎团等,皆是福州著名的家常美食。
  在福州买带壳的蛎房方言叫“扒蛎”。带上水桶或麻袋,骑着自行车到台江码头海鲜批发地,装满几桶或几大袋回家,用水冲洗干净牡蛎壳,然后连壳放入锅中加水煮开,一大锅的牡蛎每只壳都已张开,拿在手中用手轻轻剥即打开,露出颤微微,肥硕的牡蛎肉,可以沾点虾油,吃在口中,不是一个鲜字可以形容。煮牡蛎的汤水,呈灰白色,咸鲜味非常浓郁,喝一口回味悠长,老人家说这汤水很滋阴护肝。八十年代肝炎流行期,就有许多家庭煮这牡蛎汤水给家中得肝炎的病人作为日常保养来喝。
  除了带壳煮,当然也可把肉取出来食用。男人们扒了砺房回来,妇女们便坐在门口的石板凳上,搬个木桌子,摆上蛎房,拿个螺丝刀,开始“开砺”(撬牡蛎)。一只手的手指压住一只牡蛎,另一只手持刀,刀尖朝着壳尾缝隙一搭一撬,把它上壳盖撬起,再把刀尖顺势伸进砺壳一剜,将蛎肉剔出倒入旁边的碗中。熟练的开蛎好手,刀工都出神入化,完全可以不怎么看手中的牡蛎,一边聊天,一边不停地,迅速地开蛎。那时几岁的我,每次看到有人开蛎,总时不时地跑过去偷拿几粒放入口中吃,大人们一边开蛎一边笑我:“怎么不把鼻子上那两个蛎也一起吃了。”笑我鼻子上拖着两行鼻涕。
  这都是儿时关于牡蛎得记忆,如今海水污染严重,我是不敢再那么生吃牡蛎了。
  虽说在福州它是价廉的平民美食,可它却也有过显赫的身份。明朝万历进士谢肇涮的《五杂俎》中曾记载,当时富家巨室的顶级盛宴——“穷山之珍,竭水之错。南方之蛎房,北方之熊掌。东海之鳆炙,西域之马奶。真昔人所谓富有小四海者,一筵之费,竭中家之产不能办也。”可见蛎房在当时的不菲身价。
  在西方,牡蛎一样是高级料的食材。出人各种高级餐馆,更是许多文学创作的取材对象。中学课本中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对牡蛎的描述印象最为深刻:“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免得弄脏长裙,然后嘴巴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壳扔到海里。”这是当时上层社会的太太们吃牡蛎的情形。契诃夫描写一个穷孩子乞讨到牡蛎,从未吃过这种高级食物的他,在众目睽睽下,连牡蛎壳也吃下去,遭人嘲笑的悲剧。这都说明在当时的西方,牡蛎也是种高级昂贵的食物。
  现代的西方,牡蛎养殖业成熟,产量渐增,牡蛎也慢慢进入平民的饭桌。牡蛎在西方的吃法与我们不同,大多是带壳上桌生吃牡蛎肉。作家詹姆斯·索特在《生命得餐宴》中说:“牡蛎最佳吃是法式生食,挤一点柠檬或醋,配上青葱,佐以沁凉的白酒,就是圣物绝品。”
  其实吃西方的牡蛎完全不必添加任何调料,直接就着壳中牡蛎的汁液与一点海水,一口吸入嘴中吃最为鲜美。挤柠檬或醋,最初的作用是用来判断牡蛎的新鲜程度,牡蛎在挤人柠檬汁后,遇酸会微微地动,微微地收缩。这说明这只牡蛎很鲜活,若遇酸后没什么反应,说明不够鲜活,不够新鲜了,那就不能生吃了。索特是个作家对此不很了然非常正常。不过佐以沁凉的白酒倒是正确的食法,用产自法国布艮地(Burgundy)的莎布利(Chablis)干白或香槟配皆佳。而最鲜美最著名的牡蛎当首推法国的贝隆(Belon)蚝。它生长在有时巨浪滔天,有时平滑如镜的布列塔尼(Bretagne)海岸。样子和一般的牡蛎不同,是圆形的,从壳的外表看是一圈圈的,每年有两季的成长期,留下有树木年轮般的痕迹,每两轮代表一年,可以算出这是牡蛎生长了多久。
  无论东方或西方,不同品种的牡蛎,皆是无比的美味,又都到了最肥美的时节。准备个好心情,就可以开始品尝当季牡蛎的美味了。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设备的日益增多和智慧家庭的逐渐普及,用户对Wi-Fi的覆盖、速率及时延等要求越来越高,Wi-Fi高密集覆盖将变得越来越普遍。目前,由于接入点(Access Point,AP)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Wi-Fi间干扰冲突将随着覆盖密度增加变得日趋严重,用户将陷入即使Wi-Fi信号强度很强但是连接速率低的困境,从而造成无线资源的浪费,因此AP间进行有效的协作将是密集Wi-Fi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大多数研究关注在基于信道分配的AP协作,考虑到正交信道数目有限,该协作方式在密集WLAN中不再适用;802.
在资金规模方面的巨大差距,使得民营银行可能在传统业务方面难以占得便宜,只有在与平台商业模式结合的地方才能够获得一定的优势。  近期,苏南银行、华瑞银行、苏宁银行、锡商银行、中联银行等多家以“银行”命名的民营企业,陆续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名称预核准。与此同时,20多家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蜂拥涉“银”,也在A股市场上掀起一波民营银行概念热,吸引资金竞相角逐,相关概念股近一个月来累计涨幅超过30%。  今年
期刊
随着IEEE802.11标准的发展,多个用户同时连接使用一个WiFi网络的场景随处可见。面向有线网络的TCP协议,在WiFi多用户环境下性能表现不佳,如何提高WiFi多用户场景下TCP业务的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首先针对WiFi多用户TCP业务QoS优化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得出WiFi环境下的边缘用户MAC层确认易丢失导致下行数据不必要的重传,浪费大量空口信道资源,边缘用户自身TCP业务QoS会因此下降。本文利用IEEE802.11标准MAC层块确认机制和TCP协议可靠传输机制
对视频中的动作进行定位是理解视频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视频中的动作往往有着丰富的语义内容和复杂的背景知识,使得这些动作并不能完全被归纳到一个预定义的动作集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于自然语言的视频段定位(Query-based Moment Retrieval in Videos,QMRV)被提出,QMRV主要研究的是:给定一段自然语言描述作为检索语句,我们要从一段未剪辑的长视频中定位出与该描述相对应的视频片段,即确定该视频段的起止点。作为一个新出现的领域,QMRV任务由于其在视频理解和人机交互方面的广
人群密度计数(Crowd Counting)的目的对监控场景中的人群进行数量的预测,同时生成人群密度图来反应当前场景中的人群分布。作为人群管理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自动人群计数可以监视区域的人群密度,并在密度超过指定阈值时提醒管理员进行安全控制。由于近年来世界人口的指数增长导致城市中心化,集体活动愈发频繁,在如此大的人口聚集与流动下,人群计数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跟其他计算机视觉的任务一样,人群密度计数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包括:密集人群相互的严重遮挡,复杂背景的干扰,人群不均匀的分布,场景内与场景外的外
2012年9月27日,建行福建省分行与省经贸委、省企联签署《福建省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开展与省级政府层面合作的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省财政出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贷”政府风险补偿资金,合作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池。  在省政府“助保贷”业务平台的带动之下,建阳、政和、古田、南平、福清、宁德、石狮、尤溪、三明、莆田城厢区等10个地市(县)政府也纷纷与当地建行分支行开展“助保贷”
期刊
在人群计数领域,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特征取得了卓越的计数性能,几乎所有最新的人群计数算法都采用基于密度图的回归方法实现人群计数,它保留了人群的空间分布信息,直观地提供了不同区域的人群密度状况。在真实的人群场景中,如果想准确计数,需要解决大量的挑战,包括视角效应导致的尺度变化、不均匀的人群分布和场景各目标间复杂的关系。然而,已有方法要么无法有效地提取多尺度人群特征,要么仅依靠一阶注意力机制(例如二维的基于位置导向的注意力),而完全忽略了拥挤场景中的高阶统计信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
为了克服无线功率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产生的“双远近效应”的影响,满足远距离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s, UEs )基本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 QoS)需求,本文研究了无线蜂窝网络中设备到设备(diveice to device, D2D)辅助上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通信系统的节能资源分配。其中所有上行链路UEs都是通过WPT从基站(base stat
供给表现来看,去库存速度加速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独秀风骚。全国商品房屋待售面积整体依旧处于历史高位,但销售“旺季”的到来,使得全国去库存速度的进一步加快。  九月伊始,融创以7.3万元/平方米刷新北京及全国单价地王纪录,随后又得天津地王;新鸿基217.7亿刷新上海总价地王记录。杭州华家池地块及苏州金鸡湖地块也分别总价和楼面单价创出当地新高。  从土地市场过往经验看,下半年进入供地增长期,土地投资活跃。
期刊
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是什么造就了这位传奇的基金经理?答案很简单,勤奋。  彼得·林奇——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被美国基金评级公司评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之于篮球,伊莎多拉·邓肯之于现代舞蹈。  他不是人们日常认识中的那种脑满肠肥的商人,他把整个投资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让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而且紧紧地抓住每一个投资人和储蓄者的注意力。当然,他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