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凯里市总体规划”关于建设西出口高档迎宾休闲区的定位,基于现状的山头绿地布置特色游览观赏区与宴会活动设施区,展示凯里的民族特色与现代化城市风貌。
关键词:凯里市;迎宾休闲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1项目概况
(1)区域位置分析
规划用地位于凯里市西出口片区,北临凯麻高速路,是展示凯里市民族风情与城市面貌的重要地段。该地段交通方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2)用地现状
用地现状为山地,北部为完整的一个山头,最高海拔约689米,比东侧山峰高30米,比南侧用地高60米。山岗大部分为原生植被覆盖,山上杂草丛生。南部有部分用地较为平缓,适宜建设活动设施。
(3)用地范围
规划用地面积为4.61公顷,用地北临凯麻高速路,东靠五星级民族大酒店及黔东南州会议中心。
2规划构思
(1)规划体现苗族风情、青山绿水、原生态等特征,为凯里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可憩、可赏,具有现代气息的康体休闲和户外绿色空间。
(2)规划贯彻“自然原则”和“生态原则”,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突出自然循环再生,可持續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地区的生态调节功能。
(3)注意保护北部山岗原有的地形地貌,布置苗族特色建筑鼓楼,使该迎宾休闲区成为城市景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具有特色的景观要素。
3总平面规划
规划整体上划分为两个区,即北部的游览观赏区与南部的宴会活动设施区。
游览观赏区:结合东侧西出口民族文化园及现状山体,沿山布置绿道、在该用地最高的山峰布置鼓楼及拭星广场,结合地形布置观赏亭、绿林映趣、静心小憩等景点。
宴会活动设施区:结合用地东侧五星民族大酒店布置高档活动设施及宴会区,作为该酒店的配套设施。由北到南布置300人宴会厅、高级接待区及网球场。用地西侧布置大型停车场,供宴会厅及北侧游览观赏区使用。
4道路系统分析
(1)道路系统与出入口位置:
规划在地块中部设置一条20米的道路连接用地以东的五星级民族大酒店及用地西侧的民族文化园区。
北部游览观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在用地东南角的较平缓用地上,并结合入口布置广场,车行出入口布置在山体东侧,沿山布置3.5米的环形车道与车行出入口连接。南侧出入口与用地南部的宴会活动区形成有机联系。在主要出入口与最高峰处以约3米宽的步行台阶连接。车行道与山顶以2米步行道联系。
南部宴会活动区内主要出入口布置在用地靠近20米道路一侧,该区主要以步行交通为主,步行道设置在东侧与酒店区相连处,方便入住酒店的人员使用。沿着宴会厅西侧布置4米消防车道,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供消防车、救护车等机动车通行。
(2)停车设施
在用地西部、20米道路南侧布置一个大型室外停车场,用地面积900平方米,可停放小汽车36辆,为宴会厅、运动场所及北部游览观赏区提供方便的车辆停放点。
5景观规划
保留用地北部的山体景观,增设景观点、补种绿化树种,建设滨湖山体公园。南部结合宴会活动区布置绿化小品与灌木、乔木相结合,形成可供观赏的景观点。
本地块景观规划为“一心、三轴、三点、两区”。
一心:即景观中心,位于用地中部,是联系游览观赏区与宴会活动区的重要节点,布置入口广场与景观绿地,形成景观中心。
三轴:一条主要景观轴,拭星广场与宴会活动区的连系的主要景观轴线;两条次要景观轴线,分别为拭星广场与东部民族文化园的景观连系轴和用地中部的道路景观轴。
三点:即山顶拭星广场景观节点及两个广场景观节点。
两区:即观赏景观区与活动景观区。
6竖向规划
规划区竖向规划注重区内土方整体平衡,在符合排水纵坡要求、道路交通纵坡要求、工程管线敷设要求及利用原有地形要求等的基础上,由低至高,由外及里,逐点推算而得。
按地块划分北部公园用地与南部公建用地。湖滨公园用地基本保持原有用地地形进行竖向设计,排水沿着山体自然排水。滨湖公园用地道路纵坡控制在15%以内。
南部用地建筑结合地形布置,北部广场与道路标高结合,适当抬高用地地坪,其他用地结合地形规划。
7建筑设计
建筑总体分为两部分,(300人)宴会厅为一部分,高级接待区为另一部分。
①高级接待区
规划区地势较高且具有坡度,山体有茂密的天然植被覆盖,其景观视野广阔、隐蔽性较好。基于此,在此设置多功能高级接待区,以满足商务人士进行休闲、养生活动时对私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高级接待区可分三部分功能区,首层为接待功能,内设有餐厅、接待厅(多功能厅)等功能用房,为贵宾接见、就餐和小型酒会等功能使用;二层为会议用房,设有大(100人)、中(30人)、小(10人)会议室,为举行各种大小会议使用;三、四层为总统套房区,除两套总统套房外,还设有行政套房及随从房等功能,大开间的设计使人有一种尊贵、奢华的感觉,总统套房内每一角落向窗外望均可观赏到五星级民族大酒店及周边山体的全景。首层下沉设置私人观光电梯上二、三、四层,总统套房楼层设有紧急疏散出口满足消防及突发情况疏散用途。
根据接待区相关服务需要,设置了泳池、网球场作为中心区配套服务功能的重要补充。建筑顺应基地地形布设,建筑掩藏于山体之中,充分体现了“山野映森居”的意境。
②300人宴会厅
规划利用其地势平坦、低洼的地形优势,在此设置300人宴会厅,作为面向商务人士的公共平台。
宴会厅四周均设有车道,车辆可根据所需直接开往宴会区或接待区楼下。主入口设两个弧形室外梯,分别与道路及规划上的小广场公园相接,两楼梯间设有一个水景池,站到楼梯大平台上可一览道路两旁及水景池的美景。宴会区的首层是厨房和宴会厅前厅,宴会厅前厅由水景和两侧的弧形楼梯组成,形成一处室内美景,弧形楼梯与二层的宴会厅相接。二层的宴会厅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小宴会厅,可供小型宴会使用;另一部分是大宴会厅,可容纳300人同时进餐。
③尊重自然环境的建筑与地形的结合和建筑形式设计
建筑与现有地形有机结合,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前提下,极力追求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与地块整体规划及建筑本身的融合。通过提炼简化苗族、侗族等民族建筑元素,再加以现代建筑语言的阐述,使得建筑设计既有当地独有建筑元素的精髓,又有现代建筑的风格形式。
在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上,设计更加的注重反映黔东南州的地方文化特征,采用了当地的苗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加以提炼组合成新颖的建筑形体,屋面设计采用坡屋顶的形式,瓦与玻璃钢架的相结合。深灰色瓦的坡屋顶上,叠加上一层玻璃钢架的坡屋顶,叠加上的玻璃钢架坡屋顶既新颖又包含了当地的建筑文化特色,大面积的屋面玻璃采光更使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开敞,通透的感觉。用现代的建筑材料阐述民族的传统建筑特色,体现了现代继承传统又结合传统的精神。
7结束语
本次规划基于山头绿地布置特色,将商务接待的生硬人工建筑形式巧妙地融入到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景观中,将尊重生态的理念融入规划建筑的每个环节中,为解决一般商务休闲区规划难以将生态、商务较好结合的问题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凯里市;迎宾休闲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1项目概况
(1)区域位置分析
规划用地位于凯里市西出口片区,北临凯麻高速路,是展示凯里市民族风情与城市面貌的重要地段。该地段交通方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2)用地现状
用地现状为山地,北部为完整的一个山头,最高海拔约689米,比东侧山峰高30米,比南侧用地高60米。山岗大部分为原生植被覆盖,山上杂草丛生。南部有部分用地较为平缓,适宜建设活动设施。
(3)用地范围
规划用地面积为4.61公顷,用地北临凯麻高速路,东靠五星级民族大酒店及黔东南州会议中心。
2规划构思
(1)规划体现苗族风情、青山绿水、原生态等特征,为凯里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可憩、可赏,具有现代气息的康体休闲和户外绿色空间。
(2)规划贯彻“自然原则”和“生态原则”,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突出自然循环再生,可持續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地区的生态调节功能。
(3)注意保护北部山岗原有的地形地貌,布置苗族特色建筑鼓楼,使该迎宾休闲区成为城市景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具有特色的景观要素。
3总平面规划
规划整体上划分为两个区,即北部的游览观赏区与南部的宴会活动设施区。
游览观赏区:结合东侧西出口民族文化园及现状山体,沿山布置绿道、在该用地最高的山峰布置鼓楼及拭星广场,结合地形布置观赏亭、绿林映趣、静心小憩等景点。
宴会活动设施区:结合用地东侧五星民族大酒店布置高档活动设施及宴会区,作为该酒店的配套设施。由北到南布置300人宴会厅、高级接待区及网球场。用地西侧布置大型停车场,供宴会厅及北侧游览观赏区使用。
4道路系统分析
(1)道路系统与出入口位置:
规划在地块中部设置一条20米的道路连接用地以东的五星级民族大酒店及用地西侧的民族文化园区。
北部游览观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在用地东南角的较平缓用地上,并结合入口布置广场,车行出入口布置在山体东侧,沿山布置3.5米的环形车道与车行出入口连接。南侧出入口与用地南部的宴会活动区形成有机联系。在主要出入口与最高峰处以约3米宽的步行台阶连接。车行道与山顶以2米步行道联系。
南部宴会活动区内主要出入口布置在用地靠近20米道路一侧,该区主要以步行交通为主,步行道设置在东侧与酒店区相连处,方便入住酒店的人员使用。沿着宴会厅西侧布置4米消防车道,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供消防车、救护车等机动车通行。
(2)停车设施
在用地西部、20米道路南侧布置一个大型室外停车场,用地面积900平方米,可停放小汽车36辆,为宴会厅、运动场所及北部游览观赏区提供方便的车辆停放点。
5景观规划
保留用地北部的山体景观,增设景观点、补种绿化树种,建设滨湖山体公园。南部结合宴会活动区布置绿化小品与灌木、乔木相结合,形成可供观赏的景观点。
本地块景观规划为“一心、三轴、三点、两区”。
一心:即景观中心,位于用地中部,是联系游览观赏区与宴会活动区的重要节点,布置入口广场与景观绿地,形成景观中心。
三轴:一条主要景观轴,拭星广场与宴会活动区的连系的主要景观轴线;两条次要景观轴线,分别为拭星广场与东部民族文化园的景观连系轴和用地中部的道路景观轴。
三点:即山顶拭星广场景观节点及两个广场景观节点。
两区:即观赏景观区与活动景观区。
6竖向规划
规划区竖向规划注重区内土方整体平衡,在符合排水纵坡要求、道路交通纵坡要求、工程管线敷设要求及利用原有地形要求等的基础上,由低至高,由外及里,逐点推算而得。
按地块划分北部公园用地与南部公建用地。湖滨公园用地基本保持原有用地地形进行竖向设计,排水沿着山体自然排水。滨湖公园用地道路纵坡控制在15%以内。
南部用地建筑结合地形布置,北部广场与道路标高结合,适当抬高用地地坪,其他用地结合地形规划。
7建筑设计
建筑总体分为两部分,(300人)宴会厅为一部分,高级接待区为另一部分。
①高级接待区
规划区地势较高且具有坡度,山体有茂密的天然植被覆盖,其景观视野广阔、隐蔽性较好。基于此,在此设置多功能高级接待区,以满足商务人士进行休闲、养生活动时对私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高级接待区可分三部分功能区,首层为接待功能,内设有餐厅、接待厅(多功能厅)等功能用房,为贵宾接见、就餐和小型酒会等功能使用;二层为会议用房,设有大(100人)、中(30人)、小(10人)会议室,为举行各种大小会议使用;三、四层为总统套房区,除两套总统套房外,还设有行政套房及随从房等功能,大开间的设计使人有一种尊贵、奢华的感觉,总统套房内每一角落向窗外望均可观赏到五星级民族大酒店及周边山体的全景。首层下沉设置私人观光电梯上二、三、四层,总统套房楼层设有紧急疏散出口满足消防及突发情况疏散用途。
根据接待区相关服务需要,设置了泳池、网球场作为中心区配套服务功能的重要补充。建筑顺应基地地形布设,建筑掩藏于山体之中,充分体现了“山野映森居”的意境。
②300人宴会厅
规划利用其地势平坦、低洼的地形优势,在此设置300人宴会厅,作为面向商务人士的公共平台。
宴会厅四周均设有车道,车辆可根据所需直接开往宴会区或接待区楼下。主入口设两个弧形室外梯,分别与道路及规划上的小广场公园相接,两楼梯间设有一个水景池,站到楼梯大平台上可一览道路两旁及水景池的美景。宴会区的首层是厨房和宴会厅前厅,宴会厅前厅由水景和两侧的弧形楼梯组成,形成一处室内美景,弧形楼梯与二层的宴会厅相接。二层的宴会厅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小宴会厅,可供小型宴会使用;另一部分是大宴会厅,可容纳300人同时进餐。
③尊重自然环境的建筑与地形的结合和建筑形式设计
建筑与现有地形有机结合,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前提下,极力追求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与地块整体规划及建筑本身的融合。通过提炼简化苗族、侗族等民族建筑元素,再加以现代建筑语言的阐述,使得建筑设计既有当地独有建筑元素的精髓,又有现代建筑的风格形式。
在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上,设计更加的注重反映黔东南州的地方文化特征,采用了当地的苗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加以提炼组合成新颖的建筑形体,屋面设计采用坡屋顶的形式,瓦与玻璃钢架的相结合。深灰色瓦的坡屋顶上,叠加上一层玻璃钢架的坡屋顶,叠加上的玻璃钢架坡屋顶既新颖又包含了当地的建筑文化特色,大面积的屋面玻璃采光更使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开敞,通透的感觉。用现代的建筑材料阐述民族的传统建筑特色,体现了现代继承传统又结合传统的精神。
7结束语
本次规划基于山头绿地布置特色,将商务接待的生硬人工建筑形式巧妙地融入到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景观中,将尊重生态的理念融入规划建筑的每个环节中,为解决一般商务休闲区规划难以将生态、商务较好结合的问题提供了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