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患白血病的罗一笑事件曾经成了热点新闻,在对罗尔之流进行道德审判的时候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的善心总是倾向于在新闻事件中表达?这反映了当我们信奉了性善论后,更在意概念化的善,而不是实质的善。一旦信奉了性善论后,人们往往急于想证明自己是好人,但并没打算通过一辈子做好事,而是在寻找最廉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好人,这才有了罗尔诈捐的发生,只不过是小忽悠被大忽悠给忽悠了。
忽悠在成人之间相互进行,得失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可我们想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能忽悠孩子接受自己有多么地愛他,可就要吃大亏了。我们给予孩子很多物质照顾,可以迅速证明自己有爱的动机,可被长期照顾的孩子,缺乏付出的能力,未来即使有动机爱我们,可没有爱的能力也是白搭。
为了建立亲情,很多教育机构推出了给父母洗脚的活动,或者让孩子写感恩父母的作文,这种概念化的做法培养不了亲情,更多鼓励了孩子的伪善和弄虚作假。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活动不是孩子主动想做的,也不是长效机制。我们为什么会爱我们的父母,是因为照顾家庭是我们小时候长期的行为。
要想让孩子成为优秀的运动员,那就要让孩子经常到运动场上比赛。我们应该鼓励孩子把照顾家庭、做家务当成必要的任务,而不应该以孩子学习任务繁重、体现对孩子关爱为由不让孩子做。让孩子做些家务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但这比学校的学习更重要。不懂得爱父母的人不会去爱周围的其他人,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持之以恒的行为才能成为习惯,而习惯最终能转化为善的性格。
很多家庭在建立家庭奖罚的时候,会把孩子做家务作为奖励项目,我不太认可这种做法。孩子是家庭成员的一部分,做家务天经地义,孩子不愿意做家务反而应该被扣分。我们常常以家务没有技术含量为由,不让孩子做。其实家务有很多种,包括采购、旅游、夫妻关系、家庭迁徙等都属于家务范畴,我们有啥理由不让孩子参与呢?当孩子参与其中,不仅有利于亲情的建立,更是很好的智力开发。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不再是在生活和心理上依赖父母的,而是越来越为自己的独立感到自豪。这样的孩子也就更多地通过主动帮助父母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熟,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就会从我们对孩子的完全照顾,越来越多地变成孩子对我们的照顾,这样的亲情才是健康的。
人们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在很多多子女的家庭中,往往那个父母最不疼爱的孩子,长大后最孝敬父母。这就意味着,我们下狠心让孩子失去爱,是培养孩子亲情的关键。有些孩子会对我们说:“别人的家长都给他们的孩子买了,为什么你就不能买?”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就会认为如果不给孩子买,孩子就会认为我们不喜欢他,这就是我们的私心。孩子很聪明,可以看出来这样的私心。真正有大爱的父母,首先关心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并有能力在社会上生存,而不是未来是否会照顾自己。
孩子之所以自私、缺乏亲情,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区分自己和家人的关系,他把家人作为自己的延伸。这对于完全没有行为能力的幼儿来说,并没有错。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通过主动教育的过程,让孩子明白:一方面他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并不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必须自己做。比如,要自己吃饭、自己系鞋带、自己去上学,当孩子建立了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就能区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这个时候,孩子也有强烈的独立愿望,作为家长应该尽量满足。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技能的不足,可能会把事情做得很糟,比如吃饭吃得满嘴都是,但这不应成为我们不让孩子自己做的理由。
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孩子缺乏亲情是陪伴太少。这对那些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的留守儿童来说确实有一定道理。年幼的孩子对父母存在很大的心理依赖,时间能让双方在性格、习惯和情感上更加接近和相互依赖。但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缺乏对孩子的陪伴。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对孩子的陪伴太多,首先在情感上对孩子产生了心理依赖,就会情不自禁地在物质上过度地照顾孩子。
提到亲情,人们自然会想到什么是亲情。这可能很难定义,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亲情很大程度上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顺从,这才有了孝敬和孝顺的概念。为啥会把洗脚当成体现亲情的象征呢?这包含了上下尊卑的观念。做父母的身体健健康康的,自己可以洗脚,干嘛要让孩子来洗?因为洗脚时,孩子必须伏下身来,这其中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当人类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之际,这样的做法显然逆历史潮流而动。我们在孩子为自己洗脚的那一刻,其实只是暂时满足了传统封建家庭伦理关系的幻觉,却并没有实质意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孩子过度的物质照顾依然不是平等关系,而是把孩子当成不能自立、需要恩赐的个体。
如何才能建立真正的亲情?我们应该首先放弃传统文化中上下尊卑的观念,学会用现代文明来规范亲子关系。用对契约的尊重代替对长辈的尊重,让孩子成为我们的哥们儿,而不是我们成为孩子的爷们儿,如此建立的亲情才会让孩子跟我们有说不完的话。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我们跟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当我们发现孩子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不要第一时间对孩子提出批评,而是思考我们对孩子采取的任何措施是否有机会促使孩子的改变。如果不能,无论是多大的事情,我们先暂时不要做任何评价。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孩子的喜好,并对孩子任何出格的行为予以理性的思考,一改过去总想教育孩子的做法。比如,孩子故意一脚踩到了水里,我们更愿意认为这是好奇心使然,而不是孩子不懂事。一旦这么做后,我们会发现,孩子有多么可爱,情不自禁地想夸他,怎么和孩子没有亲情?
【顾骁,深圳超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赵 庭
忽悠在成人之间相互进行,得失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可我们想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能忽悠孩子接受自己有多么地愛他,可就要吃大亏了。我们给予孩子很多物质照顾,可以迅速证明自己有爱的动机,可被长期照顾的孩子,缺乏付出的能力,未来即使有动机爱我们,可没有爱的能力也是白搭。
为了建立亲情,很多教育机构推出了给父母洗脚的活动,或者让孩子写感恩父母的作文,这种概念化的做法培养不了亲情,更多鼓励了孩子的伪善和弄虚作假。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活动不是孩子主动想做的,也不是长效机制。我们为什么会爱我们的父母,是因为照顾家庭是我们小时候长期的行为。
要想让孩子成为优秀的运动员,那就要让孩子经常到运动场上比赛。我们应该鼓励孩子把照顾家庭、做家务当成必要的任务,而不应该以孩子学习任务繁重、体现对孩子关爱为由不让孩子做。让孩子做些家务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但这比学校的学习更重要。不懂得爱父母的人不会去爱周围的其他人,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持之以恒的行为才能成为习惯,而习惯最终能转化为善的性格。
很多家庭在建立家庭奖罚的时候,会把孩子做家务作为奖励项目,我不太认可这种做法。孩子是家庭成员的一部分,做家务天经地义,孩子不愿意做家务反而应该被扣分。我们常常以家务没有技术含量为由,不让孩子做。其实家务有很多种,包括采购、旅游、夫妻关系、家庭迁徙等都属于家务范畴,我们有啥理由不让孩子参与呢?当孩子参与其中,不仅有利于亲情的建立,更是很好的智力开发。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不再是在生活和心理上依赖父母的,而是越来越为自己的独立感到自豪。这样的孩子也就更多地通过主动帮助父母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成熟,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就会从我们对孩子的完全照顾,越来越多地变成孩子对我们的照顾,这样的亲情才是健康的。
人们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在很多多子女的家庭中,往往那个父母最不疼爱的孩子,长大后最孝敬父母。这就意味着,我们下狠心让孩子失去爱,是培养孩子亲情的关键。有些孩子会对我们说:“别人的家长都给他们的孩子买了,为什么你就不能买?”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就会认为如果不给孩子买,孩子就会认为我们不喜欢他,这就是我们的私心。孩子很聪明,可以看出来这样的私心。真正有大爱的父母,首先关心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并有能力在社会上生存,而不是未来是否会照顾自己。
孩子之所以自私、缺乏亲情,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区分自己和家人的关系,他把家人作为自己的延伸。这对于完全没有行为能力的幼儿来说,并没有错。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通过主动教育的过程,让孩子明白:一方面他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并不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必须自己做。比如,要自己吃饭、自己系鞋带、自己去上学,当孩子建立了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就能区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这个时候,孩子也有强烈的独立愿望,作为家长应该尽量满足。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技能的不足,可能会把事情做得很糟,比如吃饭吃得满嘴都是,但这不应成为我们不让孩子自己做的理由。
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孩子缺乏亲情是陪伴太少。这对那些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的留守儿童来说确实有一定道理。年幼的孩子对父母存在很大的心理依赖,时间能让双方在性格、习惯和情感上更加接近和相互依赖。但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缺乏对孩子的陪伴。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对孩子的陪伴太多,首先在情感上对孩子产生了心理依赖,就会情不自禁地在物质上过度地照顾孩子。
提到亲情,人们自然会想到什么是亲情。这可能很难定义,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亲情很大程度上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顺从,这才有了孝敬和孝顺的概念。为啥会把洗脚当成体现亲情的象征呢?这包含了上下尊卑的观念。做父母的身体健健康康的,自己可以洗脚,干嘛要让孩子来洗?因为洗脚时,孩子必须伏下身来,这其中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当人类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之际,这样的做法显然逆历史潮流而动。我们在孩子为自己洗脚的那一刻,其实只是暂时满足了传统封建家庭伦理关系的幻觉,却并没有实质意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孩子过度的物质照顾依然不是平等关系,而是把孩子当成不能自立、需要恩赐的个体。
如何才能建立真正的亲情?我们应该首先放弃传统文化中上下尊卑的观念,学会用现代文明来规范亲子关系。用对契约的尊重代替对长辈的尊重,让孩子成为我们的哥们儿,而不是我们成为孩子的爷们儿,如此建立的亲情才会让孩子跟我们有说不完的话。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我们跟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当我们发现孩子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不要第一时间对孩子提出批评,而是思考我们对孩子采取的任何措施是否有机会促使孩子的改变。如果不能,无论是多大的事情,我们先暂时不要做任何评价。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孩子的喜好,并对孩子任何出格的行为予以理性的思考,一改过去总想教育孩子的做法。比如,孩子故意一脚踩到了水里,我们更愿意认为这是好奇心使然,而不是孩子不懂事。一旦这么做后,我们会发现,孩子有多么可爱,情不自禁地想夸他,怎么和孩子没有亲情?
【顾骁,深圳超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