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公知”这个词儿不太招人待见。
被冠以“公知”称号者,有的不理会、不反驳,有的得知后马上发声划清界限。长春惨案发生后,因为部分“公知”在网络上言辞不妥,更是招致民愤四起,“取消关注”。于是,“公知”越发成为一个贬义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词汇。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公知”最早被广为传播应该是在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的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当时这个词还是一个正常甚至褒义的一个词。
作为曾经“年度公知”的获选者,韩寒曾对“公知”被污名化的过程进行过分析,大意是“公知”的臭掉和“公知”自己有一定关系,知识分子的确有一堆臭毛病,加上“公知”一直在发言,甚至互掐,自身缺点也会被一再放大,所以最终惹人厌烦,但“知识分子”和“公知”这两个词,在任何年代,都应该是褒义词,都该去珍惜,并鼓励大家都成为“公知”,“抛弃一些人的名字不代表必须抛弃一个向善的名词。”
想起胡紫微,因为犀利尖锐、切中要害、“管不住自己匹夫有责的贱嘴”,在微博上也是深得人心。正如韩寒所言,“当公权力和政治能被每个人安全消费的时候,岂不更好?大家都关心这个现世,都批判社会不公,哪怕是故作姿态,那又如何?”伊能静也呼吁,请大家不要再用公知骂街,因为社会需要公共知识份子的存在、监督与制衡。
作为“公知”的著名代表,对柴静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春节期间读完柴静的《看见》,虽然不认同该书的封面照片,对书中部分观点持保留意见,但总体而言,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因为不仅看到了曾经熟悉的节目幕后,看见了央视新闻人对人物复杂内心的探索,更看见了新闻背后的我们的时代。文艺腔重也好,“矫揉造作”也好,能于简单的白描和大量的细节之中,让一个个当事人从刻板的新闻中浮现出来,也是一种功力,一种价值观。“砍柴”、“挺柴”风波已过去一段时间,柴静不接招、不回应,而是在新书宣传月继续本职工作,一个月出了三趟差,这也是一种对待喧嚣舆论的理智态度——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做什么,什么“公知”、“女神”都是浮云。
《看见》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哪个新闻事件,也不是作者与同事惺惺相惜的情感,而是那个远去的敢于触碰硬新闻的时代。这两年的电视界,娱乐节目盛行,调查性报道、舆论监督式微,反倒是网络监督、微博反腐成为揭黑打黑的前沿阵地。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舆情网联合发布《2012年微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2年“微博反腐”已进入“剥洋葱”式的深度挖掘时代,2012年广受关注的15起真实的网络反腐案件中,通过微博举报的共有6起,其余9起,微博虽没有直接充当举报平台,但是其产生的巨大转发量,对案情的推动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少电视媒体都宣称“新闻立台”,新闻的量在增加,新闻评论功能也在强化,但如果始终在舆论监督的领域保持沉默,这个“台”能立得住,立得稳,立到人心深处吗?
被冠以“公知”称号者,有的不理会、不反驳,有的得知后马上发声划清界限。长春惨案发生后,因为部分“公知”在网络上言辞不妥,更是招致民愤四起,“取消关注”。于是,“公知”越发成为一个贬义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词汇。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公知”最早被广为传播应该是在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的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当时这个词还是一个正常甚至褒义的一个词。
作为曾经“年度公知”的获选者,韩寒曾对“公知”被污名化的过程进行过分析,大意是“公知”的臭掉和“公知”自己有一定关系,知识分子的确有一堆臭毛病,加上“公知”一直在发言,甚至互掐,自身缺点也会被一再放大,所以最终惹人厌烦,但“知识分子”和“公知”这两个词,在任何年代,都应该是褒义词,都该去珍惜,并鼓励大家都成为“公知”,“抛弃一些人的名字不代表必须抛弃一个向善的名词。”
想起胡紫微,因为犀利尖锐、切中要害、“管不住自己匹夫有责的贱嘴”,在微博上也是深得人心。正如韩寒所言,“当公权力和政治能被每个人安全消费的时候,岂不更好?大家都关心这个现世,都批判社会不公,哪怕是故作姿态,那又如何?”伊能静也呼吁,请大家不要再用公知骂街,因为社会需要公共知识份子的存在、监督与制衡。
作为“公知”的著名代表,对柴静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春节期间读完柴静的《看见》,虽然不认同该书的封面照片,对书中部分观点持保留意见,但总体而言,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因为不仅看到了曾经熟悉的节目幕后,看见了央视新闻人对人物复杂内心的探索,更看见了新闻背后的我们的时代。文艺腔重也好,“矫揉造作”也好,能于简单的白描和大量的细节之中,让一个个当事人从刻板的新闻中浮现出来,也是一种功力,一种价值观。“砍柴”、“挺柴”风波已过去一段时间,柴静不接招、不回应,而是在新书宣传月继续本职工作,一个月出了三趟差,这也是一种对待喧嚣舆论的理智态度——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做什么,什么“公知”、“女神”都是浮云。
《看见》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哪个新闻事件,也不是作者与同事惺惺相惜的情感,而是那个远去的敢于触碰硬新闻的时代。这两年的电视界,娱乐节目盛行,调查性报道、舆论监督式微,反倒是网络监督、微博反腐成为揭黑打黑的前沿阵地。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舆情网联合发布《2012年微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2年“微博反腐”已进入“剥洋葱”式的深度挖掘时代,2012年广受关注的15起真实的网络反腐案件中,通过微博举报的共有6起,其余9起,微博虽没有直接充当举报平台,但是其产生的巨大转发量,对案情的推动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少电视媒体都宣称“新闻立台”,新闻的量在增加,新闻评论功能也在强化,但如果始终在舆论监督的领域保持沉默,这个“台”能立得住,立得稳,立到人心深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