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以来,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村客运发展的意见,省交通厅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制定了促进农村客运发展的交通规费扶持政策,拉开了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序幕。各地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了农村客运发展规划,选择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客运的新路子,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掀起了全省农村客运发展的新高潮。
到目前为止,全省农村客运车辆发展到2.4万辆,比2006年年底增加了3700辆,有4110个通公路的乡镇和23236个通公路的建制村开通了客车,乡、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了96%和85.8%。农村客运总体票价水平比原来降低了10%,使农民群众既有车坐,也坐得起车,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创新点与突破点
记者:在农村客运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客运线路布局、路运衔接、站点建设、运输组织、车辆选型、运价确定、经营主体整合、市场秩序规范、运输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新课题,四川省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运管机构取得了哪些经验、成果?
邱小发:可以说,取得了一些突破性和创新性的经验。综合全省的情况,农村客运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两个创新”、突破了“两个界限”、提高了“两个水平”、实现了“两个效益”。
创新了农村客运发展的路子。建立了社会齐抓共管的发展新路子,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企业配合、社会响应的工作格局;坚持了路、站、运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公路建设和客运站点建设实行了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站点建设的规模也与客运线路布局、客流数量相匹配,体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为运输发展搭台的指导思想;坚持了规划先行的发展新路子,改变了以往的企业找线路、运管机构批线路的客运线路发展方式。
创新了农村客运的运行方式。在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引进了城市公交车的开行方式,加大了客车班次的开行密度,增设了沿途的停靠站点,使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方便和快捷;在丘陵和部分山区,开行赶场车,实行片区化运输,改变了传统的“两点一线”的客车运行方式,既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需求,也克服了农村客车运效较低的困难。
突破了公路客运与公交客运的行业界限。把解决农村群众出行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打破公路客运与公交客运的行业界限,引进公交企业整合原有的客运资源,在城市近郊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客运,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成都至温江的农村客运线路改造中,公交公司与公路客运公司采取参股经营方式对原来的公路客运班车进行公交化改造,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原有的客运竞争矛盾,参营双方还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突破了公路客运车辆与公交客运车辆的技术界限。对使用公交客运车辆从事农村客运的经营者实行了新的车辆技术管理政策,按照技术规范制定了公交型客车与公路客运车辆的技术类型等级比照标准,允许把公交型客车记入公路客运企业的客运经营资产,大大调动了运输企业发展农村客运的积极性。
提高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水平。制定了农村客运源头安全管理的工作制度,逐步建立群防群治的农村客运安全管理机制;大力整顿农村客运经营秩序,净化市场,解决无序竞争、争抢客源造成的安全隐患;指导运输企业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由企业管理人员实行片区安全责任承包制,提高农村客运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提高了农村客运站点建设的水平。在农村客运站点的等级上突出了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理念;在部分县级车站的功能设计上突出了城乡衔接、公交化运行的理念,按照公交车辆循环发车的需要,对站房布局、车场规划进行了全新设计,实现了城乡客运车辆的零距离换乘。
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一方面,运输企业通过发展农村客运,完善了经营网络,培植了运输经营新的市场资源,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面,加快解决农民群众交通运输的急迫需求,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条件起到了显著的助推作用。
必须大力推进公司化进程
记者:在推进农村客运事业发展过程中,您认为什么才是比较重要的步骤?
邱小发:在四川,我认为,公司化改造是重中之重,要稳步推进农村客运经营方式的转变。
随着国家新的经济政策逐步实施,特别是燃油税费改革的趋势日益显现,运输企业经营将面临大的调整,公司化经营将是必由之路。因此,各地要继续用好农村客运发展的交通规费扶持政策促进客运经营方式的转变。对现有城乡间客运班线,按照产权多元化、经营主体化、管理公司化的原则,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资源整合,打造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经营主体。对经营主体进行公司化改造时,要整合、消化现有农村客运资源,引导道路客运企业与城市公交企业和个体经营业户以客运班线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采用兼并重组、车辆收购赎买、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按照公司法组建新的市场经营主体,实行公司化经营或公司化管理。公司化改造要以客运班线为依托,采取自行成立公司、委托管理和委托经营等方式,形成“见股不见车、见车不见人”的经营管理机制,明确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安全主体责任。
记者:除公司化经营之外,其他放在计划中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进一步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秩序。对农村客运税费优惠政策实施以后,部分地方出现了不按核定区域、核定线路和起讫点经营,途中转客、倒客、甩客,乱收费,串线经营,接力运输,擅自终止经营,不能满足农民出行需要等违规行为,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加大查处力度,一经调查核实除按相关规定处理外,取消其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针对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如果是规划布局、体制、机制等原因引起,就要尽快调整,满足农村客运市场发展需要。
推进农村客运安全管理的制度化。从现在情况看,农村客运安全管理首要问题是解决管理缺位问题,关键是落实乡镇政府对农村客运安全源头的监管,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在明年要全面推行。加强对农村客运安全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帮助基层政府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基础工作,为全面推行创造条件。同时,综合运用经济和行业政策引导经营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特别是要按照国家规定足额保险,增强农村客运抗风险能力。
加快农村客运站点网络建设。加大对农村客运站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农村客运站建设要突出中心站带招呼站建设理念,在各个区域内形成运输站点的衔接与配套,为农村客运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枢纽站和县级站场设计要研究新的适应城乡客运公交化的建站标准,扩大停发车区域面积,满足城乡客运的衔接和公交化运行的需求。
到目前为止,全省农村客运车辆发展到2.4万辆,比2006年年底增加了3700辆,有4110个通公路的乡镇和23236个通公路的建制村开通了客车,乡、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了96%和85.8%。农村客运总体票价水平比原来降低了10%,使农民群众既有车坐,也坐得起车,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创新点与突破点
记者:在农村客运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客运线路布局、路运衔接、站点建设、运输组织、车辆选型、运价确定、经营主体整合、市场秩序规范、运输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新课题,四川省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运管机构取得了哪些经验、成果?
邱小发:可以说,取得了一些突破性和创新性的经验。综合全省的情况,农村客运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两个创新”、突破了“两个界限”、提高了“两个水平”、实现了“两个效益”。
创新了农村客运发展的路子。建立了社会齐抓共管的发展新路子,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企业配合、社会响应的工作格局;坚持了路、站、运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公路建设和客运站点建设实行了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站点建设的规模也与客运线路布局、客流数量相匹配,体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为运输发展搭台的指导思想;坚持了规划先行的发展新路子,改变了以往的企业找线路、运管机构批线路的客运线路发展方式。
创新了农村客运的运行方式。在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引进了城市公交车的开行方式,加大了客车班次的开行密度,增设了沿途的停靠站点,使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方便和快捷;在丘陵和部分山区,开行赶场车,实行片区化运输,改变了传统的“两点一线”的客车运行方式,既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需求,也克服了农村客车运效较低的困难。
突破了公路客运与公交客运的行业界限。把解决农村群众出行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打破公路客运与公交客运的行业界限,引进公交企业整合原有的客运资源,在城市近郊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客运,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成都至温江的农村客运线路改造中,公交公司与公路客运公司采取参股经营方式对原来的公路客运班车进行公交化改造,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原有的客运竞争矛盾,参营双方还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突破了公路客运车辆与公交客运车辆的技术界限。对使用公交客运车辆从事农村客运的经营者实行了新的车辆技术管理政策,按照技术规范制定了公交型客车与公路客运车辆的技术类型等级比照标准,允许把公交型客车记入公路客运企业的客运经营资产,大大调动了运输企业发展农村客运的积极性。
提高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水平。制定了农村客运源头安全管理的工作制度,逐步建立群防群治的农村客运安全管理机制;大力整顿农村客运经营秩序,净化市场,解决无序竞争、争抢客源造成的安全隐患;指导运输企业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由企业管理人员实行片区安全责任承包制,提高农村客运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提高了农村客运站点建设的水平。在农村客运站点的等级上突出了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理念;在部分县级车站的功能设计上突出了城乡衔接、公交化运行的理念,按照公交车辆循环发车的需要,对站房布局、车场规划进行了全新设计,实现了城乡客运车辆的零距离换乘。
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一方面,运输企业通过发展农村客运,完善了经营网络,培植了运输经营新的市场资源,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面,加快解决农民群众交通运输的急迫需求,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条件起到了显著的助推作用。
必须大力推进公司化进程
记者:在推进农村客运事业发展过程中,您认为什么才是比较重要的步骤?
邱小发:在四川,我认为,公司化改造是重中之重,要稳步推进农村客运经营方式的转变。
随着国家新的经济政策逐步实施,特别是燃油税费改革的趋势日益显现,运输企业经营将面临大的调整,公司化经营将是必由之路。因此,各地要继续用好农村客运发展的交通规费扶持政策促进客运经营方式的转变。对现有城乡间客运班线,按照产权多元化、经营主体化、管理公司化的原则,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资源整合,打造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经营主体。对经营主体进行公司化改造时,要整合、消化现有农村客运资源,引导道路客运企业与城市公交企业和个体经营业户以客运班线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采用兼并重组、车辆收购赎买、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按照公司法组建新的市场经营主体,实行公司化经营或公司化管理。公司化改造要以客运班线为依托,采取自行成立公司、委托管理和委托经营等方式,形成“见股不见车、见车不见人”的经营管理机制,明确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安全主体责任。
记者:除公司化经营之外,其他放在计划中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进一步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秩序。对农村客运税费优惠政策实施以后,部分地方出现了不按核定区域、核定线路和起讫点经营,途中转客、倒客、甩客,乱收费,串线经营,接力运输,擅自终止经营,不能满足农民出行需要等违规行为,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加大查处力度,一经调查核实除按相关规定处理外,取消其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针对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如果是规划布局、体制、机制等原因引起,就要尽快调整,满足农村客运市场发展需要。
推进农村客运安全管理的制度化。从现在情况看,农村客运安全管理首要问题是解决管理缺位问题,关键是落实乡镇政府对农村客运安全源头的监管,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在明年要全面推行。加强对农村客运安全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帮助基层政府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基础工作,为全面推行创造条件。同时,综合运用经济和行业政策引导经营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特别是要按照国家规定足额保险,增强农村客运抗风险能力。
加快农村客运站点网络建设。加大对农村客运站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农村客运站建设要突出中心站带招呼站建设理念,在各个区域内形成运输站点的衔接与配套,为农村客运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枢纽站和县级站场设计要研究新的适应城乡客运公交化的建站标准,扩大停发车区域面积,满足城乡客运的衔接和公交化运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