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所诊治的86例并发症低血糖危重症新生儿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分别为4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基于常规护理加施营养支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护理满意度为8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护理满意度为76.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并发生低血糖危重症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施营养支持护理,可提高疗效和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营养支持;危重症;护理;新生儿;低血糖
患危重症新生儿其机体处在一种应激状态中,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再加上原发疾病通常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使营养物质正常摄入受影响,若营养供给不够及时和不足,则很容易使机体组织修复以及免疫功能受影响,导致机体修复能力以及抵抗力降低,最终使原发病治疗以及与预后受影响[1-2]。对此予以合理且科学的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新生儿治疗也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并发低血糖危重症新生儿。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所诊治的86例并发症低血糖危重症新生儿患儿,全部患儿均满足低血糖诊断标准[3],其中有55例患儿为男性,31例患儿为女性,日龄为1-15天,原发疾病:20例患儿为肺炎,30例患儿伴窒息,7例为败血症,10例患儿为呼吸窘迫综合症,5例患儿为缺氧缺血性脑病,12例患儿为高红素血症,2例患儿伴心功能不全。86例患儿中有50例患儿为早产儿,36例为足月产儿。随机将8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3例,两组患儿在原发疾病分布、性别构成以及胎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即针对患儿原发疾病类型予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等,予以母乳或者配方奶,加强保暖。观察组患儿基于常规护理进行营养支持护理,主要如下:1)肠内营养:基于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对危重症患儿尽早开奶,结合患儿血糖水平,鼻饲或者口喂葡萄糖,观察1-2个小时,如果没有出现腹胀或者呕吐等情况,则可开始用母乳喂养或者采取混合喂养,实施早期喂养能纠正或者防止低血糖,而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喂养中,需结合患儿自身胎龄、吸吮能力、病情和体重量等采取相应的喂养方式。若患儿吸吮吞咽能力较差或者为早产儿,可采取鼻饲喂养,循序渐进增加奶量,将不发生呕吐或者潴留作为添加指征;对于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较好的患儿可直接采取经口喂养。2)肠外营养:危重症患儿胃肠道功能易受损,引起不可耐受喂养,在临床一般予以静脉营养,这种营养叫做肠外营养。在肠外营养中,按照比例把矿物质、氨基酸、葡萄糖以及脂肪乳等相关营养物质制作成静脉营养液进行灌注,借助于输液泵24小时内匀速泵入。在静注营养液时,应对输液速度进行严格地控制,每一小时进行一次血糖监测,以便于及时发现患儿低血糖的纠正。若患儿存在窒息,在纠正低血糖时还应避免反应性高血糖的出现,若发生异常应及时对治疗方案進行调整,且降低输注速度。3)加强病情观察,实施动态监测:在护理期间除了要严密观察患儿原发疾病症状外,还需密切观察其呼吸以及体温变化,动态监测患儿血糖变化,及早发现并纠正低血糖,在临床实践中可借助于微量血糖仪进行监测。4)预防感染:患儿用物应专物专用,其中早产儿布类物品需通过高压蒸汽消毒以后再用,无论是接触患儿前,还是接触后均需洗手,加强患儿臀部、皮肤和脐部清洁,防止因感染而使病情加重。
1.3疗效评判标准和观察指标
1)显效:患者血糖基本恢复至正常,可有效治疗原发疾病;2)有效:患儿血糖得到明显改善,但未接近正常水平,可配合原发疾病治疗;3)无效:治疗前后患儿血糖水平未发生显著改善,不利于原发疾病治疗或者对其无效[4]。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结果对比如表1,通过统计学分析处理,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低血糖为新生儿期间一种常见疾病,低血糖容易使脑细胞修复丧失基本能量来源,导致生理活动以及脑代谢没有办法进行,若不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葡萄糖很容易引起永久性脑损伤,同时若低血糖反复发作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很容易对新生儿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5]。对此,在合并低血糖危重症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早期喂养以及静脉营养也变得尤为重要。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营养支持护理中加强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病情观察、血糖动态监测以及感染预防,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确保患儿脑组织能量正常供给,使患儿血糖水平快速恢复至正常,有效避免和预防各种并发症或者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春华,陈锦秀,胡腊先等.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5):37-39.
[2]张国华.营养干预和运动支持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4,(20):247-248,249.
[3] 王香媛.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58-59.
[4]蹇涵,邵红梅,叶丽霞等.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出院后早产儿发育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8):974-976.
[5]刘杨,何伟,周华等.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血糖管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9):546-549.
关键词:营养支持;危重症;护理;新生儿;低血糖
患危重症新生儿其机体处在一种应激状态中,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再加上原发疾病通常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使营养物质正常摄入受影响,若营养供给不够及时和不足,则很容易使机体组织修复以及免疫功能受影响,导致机体修复能力以及抵抗力降低,最终使原发病治疗以及与预后受影响[1-2]。对此予以合理且科学的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新生儿治疗也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并发低血糖危重症新生儿。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所诊治的86例并发症低血糖危重症新生儿患儿,全部患儿均满足低血糖诊断标准[3],其中有55例患儿为男性,31例患儿为女性,日龄为1-15天,原发疾病:20例患儿为肺炎,30例患儿伴窒息,7例为败血症,10例患儿为呼吸窘迫综合症,5例患儿为缺氧缺血性脑病,12例患儿为高红素血症,2例患儿伴心功能不全。86例患儿中有50例患儿为早产儿,36例为足月产儿。随机将8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3例,两组患儿在原发疾病分布、性别构成以及胎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即针对患儿原发疾病类型予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等,予以母乳或者配方奶,加强保暖。观察组患儿基于常规护理进行营养支持护理,主要如下:1)肠内营养:基于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对危重症患儿尽早开奶,结合患儿血糖水平,鼻饲或者口喂葡萄糖,观察1-2个小时,如果没有出现腹胀或者呕吐等情况,则可开始用母乳喂养或者采取混合喂养,实施早期喂养能纠正或者防止低血糖,而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喂养中,需结合患儿自身胎龄、吸吮能力、病情和体重量等采取相应的喂养方式。若患儿吸吮吞咽能力较差或者为早产儿,可采取鼻饲喂养,循序渐进增加奶量,将不发生呕吐或者潴留作为添加指征;对于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较好的患儿可直接采取经口喂养。2)肠外营养:危重症患儿胃肠道功能易受损,引起不可耐受喂养,在临床一般予以静脉营养,这种营养叫做肠外营养。在肠外营养中,按照比例把矿物质、氨基酸、葡萄糖以及脂肪乳等相关营养物质制作成静脉营养液进行灌注,借助于输液泵24小时内匀速泵入。在静注营养液时,应对输液速度进行严格地控制,每一小时进行一次血糖监测,以便于及时发现患儿低血糖的纠正。若患儿存在窒息,在纠正低血糖时还应避免反应性高血糖的出现,若发生异常应及时对治疗方案進行调整,且降低输注速度。3)加强病情观察,实施动态监测:在护理期间除了要严密观察患儿原发疾病症状外,还需密切观察其呼吸以及体温变化,动态监测患儿血糖变化,及早发现并纠正低血糖,在临床实践中可借助于微量血糖仪进行监测。4)预防感染:患儿用物应专物专用,其中早产儿布类物品需通过高压蒸汽消毒以后再用,无论是接触患儿前,还是接触后均需洗手,加强患儿臀部、皮肤和脐部清洁,防止因感染而使病情加重。
1.3疗效评判标准和观察指标
1)显效:患者血糖基本恢复至正常,可有效治疗原发疾病;2)有效:患儿血糖得到明显改善,但未接近正常水平,可配合原发疾病治疗;3)无效:治疗前后患儿血糖水平未发生显著改善,不利于原发疾病治疗或者对其无效[4]。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结果对比如表1,通过统计学分析处理,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低血糖为新生儿期间一种常见疾病,低血糖容易使脑细胞修复丧失基本能量来源,导致生理活动以及脑代谢没有办法进行,若不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葡萄糖很容易引起永久性脑损伤,同时若低血糖反复发作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很容易对新生儿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5]。对此,在合并低血糖危重症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早期喂养以及静脉营养也变得尤为重要。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营养支持护理中加强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病情观察、血糖动态监测以及感染预防,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确保患儿脑组织能量正常供给,使患儿血糖水平快速恢复至正常,有效避免和预防各种并发症或者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春华,陈锦秀,胡腊先等.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5):37-39.
[2]张国华.营养干预和运动支持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4,(20):247-248,249.
[3] 王香媛.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58-59.
[4]蹇涵,邵红梅,叶丽霞等.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出院后早产儿发育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8):974-976.
[5]刘杨,何伟,周华等.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血糖管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9):54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