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形态、增殖能力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_YAN3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形态、增殖能力、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的120例正畸拔牙患者,均为健康前磨牙,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对照组,各30例。对PDLSCs进行体外培养,并配置不同浓度尼古丁培养液刺激PDLSCs,A组尼古丁浓度为10-4 mol/L,B组为10-3 mol/L,C组为10-2 mol/L,对照组加入不含尼古丁的培养液。采用WST-1试剂盒检测PDLSCs增殖情况,分析经尼古丁刺激后PDLSCs相关成骨分化基因表达量。

结果

A组PDLSCs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且细胞计数低于B组、C组及对照组,B组、C组PDLSCs形态相似,对照组细胞生长良好。A组、B组、C组24、48、72、96 h细胞增殖水平较对照组更低,且A组、B组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96 h后细胞增殖能力较24、48、72 h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各时段PDLSCs抑制率较C组更高,且A组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96 h后PDLSCs抑制率较24、48、72 h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各时段PDLSCs成骨分化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更低,且A组低于B组、C组,B组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尼古丁可导致PDLSCs形态改变,并降低细胞增殖、成骨分化能力,随着浓度增高、作用时间延长,产生的影响越大,这可能与其自身的毒性作用及其对线粒体、TLR4表达的影响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预后转归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循证护理策略。方法 根据生存情况,将85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生存期≥2年组(A组,n=38)以及生存期<2
目的比较研究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采取不同术式的临床影响与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纳入及收治的78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成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将采取小切口囊外摘除、小梁切开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选为参照组(n=39),将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青光眼小梁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选为实验组(n=39),分析两组患者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平均眼压、矫正视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炎性介质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COPD伴呼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吸入硫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手术)与腹腔镜Helle手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