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句子成分分析法改正病句,首先要掌握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成分,一般可先抓“主干”,即找出主、谓、宾;后理“枝叶”,即找出定、状、补。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
1.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成分搭配不当的现象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1.1主谓搭配不当
所谓主谓搭配不当,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不符合常理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主谓搭配不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对词语的意思产生误解或者马虎,有的是因为句子本身结构复杂,无法一眼看出句子主干,以致误把修饰成分当主语。
例1: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此句中并列短语“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做主语,而“出色工作”不能与“采用”搭配。这句话应改为“这位建筑师工作出色,他的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并列短语做主语,在与谓语搭配时容易顾此失彼,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和”、“与”、“跟”、“及”、“及其”等连词和表并列关系的顿号。
1.2动宾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中考病句必考内容,其中尤以动宾搭配最难辨析。多数情况下,考生都是依靠“搭配习惯”、“通常经验”等约定俗成朦胧处理。殊不知,有时候看似约定俗成的本身就存在认知误区。
例2: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这个句子读起来真的难以发现问题,“完成指标”、“指标完成”怎么读怎么顺口,可这确确实实是个病句。首先,“指标”指“计划中规定达到的目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生产指标)”,“指标”是一个要用数字度量的名词,是一个纯名词。“完成”指“按照预期目的结束做成”。“完成”所带的宾语通常是带有动词性或动词意味的词(组)或短语,“任务、作业、计划、使命”的本质都是事情(过程),带有动词特征,而不是纯名词。可见,“指标”与“完成”从本义上讲根本就不能搭配。
1.3主宾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有的是同一个句子的主宾搭配不当,有的则是第一个搭配恰当,但在第二个句子中则暗换了主语,致使主宾搭配不恰当。
例3: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主宾搭配不当时,大多情况下,充当谓语的常常是“是”字,做有“是”字充当谓语的中考题时,应先找出主语和宾语,看它们是否对等,就知道能否搭配了。例题中的“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动宾短语做主语,宾语是“问题”,这样,句意成了“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问题”,主宾显然不能对等。可把“问题”改为“任务”。
2.成分残缺
2.1主语残缺
主语残缺,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或“使”字,造成主语残缺;二是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三是滥用省略,使分句中的主语残缺。
例4:抢险突击队的小李,搁下刚刚满周岁的儿子,参加抗洪斗争,第二天就晕倒了,把她送回家休息,但苏醒后又偷偷上了大堤。
“把他送回家休息”的主语应是“大家”,此处是不能省略的。顺着前边几个分句的主语往下说,应改为“被送回家休息”,最后一个分句在“苏醒后”加上“她”。
2.2谓语残缺
一般句子中都有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相比之下,谓语显得更重要,因为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如果没有谓语,就弄不清主语是怎么回事了。“谓语残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二是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
例5: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中途改变陈述主体致使谓语残缺。此句本来是说朱柯忠怎么样,可突然变成了说另外一个人。在“突然”之后补“发现”或“看见”即可。
2.3宾语残缺
宾语是动词谓语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用在动词之后,回答“谁”或者“什么”这类问题。宾语残缺,动作就没有对象了,行为就没有结果了,意思就表达不清楚了。及物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抓紧、进行”等。“宾语残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把及物动词当成了不及物动词用;二是句子稍长,忽略了与前后成分的呼应,造成宾语残缺。
例6: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缺宾语中心语。应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与“给予”搭配。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应把“停止”改为“取消”。
3.成分多余
成分多余就是重复,句子本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又偏偏被加了一些重复多余的成分,使话变得很啰唆,从而造成语病。成分多余包括主语多余、谓语多余、宾语多余和附加成分多余。
3.1主语多余
一般是句子较长,前一个主语说出后,紧接着有一个较长、较复杂的状语,作者可能忘了前面的主语,往下说时又另外开头,再来一个主语,就造成了主语多余。主语多余的句子,前后两个主语所指的是同一事物。
例7: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要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在这一句话中,其实主语只有一个:“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后一个“我们”是多余的,去掉之后照样通顺。正确语句为“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都知道要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3.2谓语多余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是一句话的表述中心,也是句子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但如果句子中已经有一个动词可以作谓语了,又加入一个动词充当谓语,那么句子的结构关系便会发生混乱,引起歧义或意思含糊,甚至造成其他语病,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例8:清明节那天,我们慰问了烈士家属,并且到烈士陵园举行了献花。
“献花”中已经包含了动词“献”,它可以作为句中的谓语。加了“举行”后,不仅多余,还造成了句子的残缺,因为“举行”一般要跟“活动”或“仪式”搭配才行。修改的时候,可以将“举行”删去。
3.3宾语多余
宾语紧跟在谓语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承受者。有些句子,谓语已经带上了合适的宾语,又在后边加上一个宾语,就造成了宾语多余的语病。
例9:要帮助同学们解决怎样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问题。
句中用了“怎样”做“阅读”的状语,后面做宾语的“方法”就是多余的,应删除,因为“解决……方法问题”之中已含有“怎样”着手解决的问题了。或者不要“问题”作宾语,把句子改为“要帮助同学们了解怎样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
1.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成分搭配不当的现象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1.1主谓搭配不当
所谓主谓搭配不当,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不符合常理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主谓搭配不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对词语的意思产生误解或者马虎,有的是因为句子本身结构复杂,无法一眼看出句子主干,以致误把修饰成分当主语。
例1: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此句中并列短语“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做主语,而“出色工作”不能与“采用”搭配。这句话应改为“这位建筑师工作出色,他的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并列短语做主语,在与谓语搭配时容易顾此失彼,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和”、“与”、“跟”、“及”、“及其”等连词和表并列关系的顿号。
1.2动宾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中考病句必考内容,其中尤以动宾搭配最难辨析。多数情况下,考生都是依靠“搭配习惯”、“通常经验”等约定俗成朦胧处理。殊不知,有时候看似约定俗成的本身就存在认知误区。
例2: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这个句子读起来真的难以发现问题,“完成指标”、“指标完成”怎么读怎么顺口,可这确确实实是个病句。首先,“指标”指“计划中规定达到的目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生产指标)”,“指标”是一个要用数字度量的名词,是一个纯名词。“完成”指“按照预期目的结束做成”。“完成”所带的宾语通常是带有动词性或动词意味的词(组)或短语,“任务、作业、计划、使命”的本质都是事情(过程),带有动词特征,而不是纯名词。可见,“指标”与“完成”从本义上讲根本就不能搭配。
1.3主宾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有的是同一个句子的主宾搭配不当,有的则是第一个搭配恰当,但在第二个句子中则暗换了主语,致使主宾搭配不恰当。
例3: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主宾搭配不当时,大多情况下,充当谓语的常常是“是”字,做有“是”字充当谓语的中考题时,应先找出主语和宾语,看它们是否对等,就知道能否搭配了。例题中的“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动宾短语做主语,宾语是“问题”,这样,句意成了“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问题”,主宾显然不能对等。可把“问题”改为“任务”。
2.成分残缺
2.1主语残缺
主语残缺,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或“使”字,造成主语残缺;二是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三是滥用省略,使分句中的主语残缺。
例4:抢险突击队的小李,搁下刚刚满周岁的儿子,参加抗洪斗争,第二天就晕倒了,把她送回家休息,但苏醒后又偷偷上了大堤。
“把他送回家休息”的主语应是“大家”,此处是不能省略的。顺着前边几个分句的主语往下说,应改为“被送回家休息”,最后一个分句在“苏醒后”加上“她”。
2.2谓语残缺
一般句子中都有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相比之下,谓语显得更重要,因为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如果没有谓语,就弄不清主语是怎么回事了。“谓语残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二是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
例5: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中途改变陈述主体致使谓语残缺。此句本来是说朱柯忠怎么样,可突然变成了说另外一个人。在“突然”之后补“发现”或“看见”即可。
2.3宾语残缺
宾语是动词谓语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用在动词之后,回答“谁”或者“什么”这类问题。宾语残缺,动作就没有对象了,行为就没有结果了,意思就表达不清楚了。及物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抓紧、进行”等。“宾语残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把及物动词当成了不及物动词用;二是句子稍长,忽略了与前后成分的呼应,造成宾语残缺。
例6: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缺宾语中心语。应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与“给予”搭配。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应把“停止”改为“取消”。
3.成分多余
成分多余就是重复,句子本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又偏偏被加了一些重复多余的成分,使话变得很啰唆,从而造成语病。成分多余包括主语多余、谓语多余、宾语多余和附加成分多余。
3.1主语多余
一般是句子较长,前一个主语说出后,紧接着有一个较长、较复杂的状语,作者可能忘了前面的主语,往下说时又另外开头,再来一个主语,就造成了主语多余。主语多余的句子,前后两个主语所指的是同一事物。
例7: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要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在这一句话中,其实主语只有一个:“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后一个“我们”是多余的,去掉之后照样通顺。正确语句为“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都知道要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3.2谓语多余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是一句话的表述中心,也是句子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但如果句子中已经有一个动词可以作谓语了,又加入一个动词充当谓语,那么句子的结构关系便会发生混乱,引起歧义或意思含糊,甚至造成其他语病,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例8:清明节那天,我们慰问了烈士家属,并且到烈士陵园举行了献花。
“献花”中已经包含了动词“献”,它可以作为句中的谓语。加了“举行”后,不仅多余,还造成了句子的残缺,因为“举行”一般要跟“活动”或“仪式”搭配才行。修改的时候,可以将“举行”删去。
3.3宾语多余
宾语紧跟在谓语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承受者。有些句子,谓语已经带上了合适的宾语,又在后边加上一个宾语,就造成了宾语多余的语病。
例9:要帮助同学们解决怎样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问题。
句中用了“怎样”做“阅读”的状语,后面做宾语的“方法”就是多余的,应删除,因为“解决……方法问题”之中已含有“怎样”着手解决的问题了。或者不要“问题”作宾语,把句子改为“要帮助同学们了解怎样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