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主任工作,承上启下,重要、繁杂,是学生的严父慈母、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如何做好班主任?本文作者在此提出了三点见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班主任 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 家校联系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务必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模式
时代飞速进步,知识不断爆炸,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信息环境日新月异。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起来。中学生辨别能力差,抑制力弱,模仿力却强,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产生诸如早恋、上网、酗酒、抽烟、斗殴等恶习。过去,只要考上大学,就会有一份工作;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没有保障,学生灰心。因此,班主任要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不能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要了解学生,还要了解家长、外界环境,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这才能赶上时代步伐,适合学生需要。
二、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培养。这些学生多有自私、懒惰、怕苦、怕累的表现,不太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时还产生逆反心理。如何面对这一事实?
(一)认真实行平等教育
班主任对待学生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偏爱。如果偏爱,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就会有抵触情绪。班主任对待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袒。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班主任的工作予以大力的支持。
(二)架设师生情感桥梁
班主任在生活上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要善于跟学生谈心、交心、献爱心。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专利”,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让师生心灵相通,情意相融。中学生,大多在校住宿。学生在校的生活条件没有在家里方便,有一定困难。他们离开父母,生活上要靠自理,不太习惯学校集体生活,碰到困难就想家,有的学生甚至还因之而辍学。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的生活起居,多多关心:到寝室看看走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到食堂游游逛逛,问问他们的生活过得如何;要走进学生心里,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有什么烦恼?
(三)做好后进生思想教育
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班主任责无旁贷。能否做好这份工作,是班主任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所在。后进生有三类:一是学习成绩差,表现为无心向学;二是思想纪律乱,染上不良习气、迟到早退、随心所欲,不守校规班纪;三是如上“二合一”的双后进。人数虽然不多,但负面影响很大。有些班主任对这类后进生常用一句话概括:朽木不可雕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后进生决不是不可雕的朽木。陶行知说:“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皮鞭下有爱迪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班主任有爱心、耐心、诚心,后进生就一定能转化。不过,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而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对他们倾注大量的爱,做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所碰到的困难。班主任与“问题”学生谈心时,不要急躁,不要想通过一两次谈话就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要因为谈了一两次没有谈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继续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直到谈通为止。只要学生觉得班主任是真心实意为自己好,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被感化,接受班主任的帮助和教诲。班主任还要注意动员优等生与后进生结对子,主动去关爱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同学和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自觉地融入集体当中,主动地转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与学生平等交往,真诚相待,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爱戴。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一个班主任老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理解和爱戴,应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要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建立师生情谊。中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关爱,更希望老师能“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因此,班主任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谈心时,不要总以长者和老师自居,而是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朋友,要自己先交出“心”来,做到与学生谈心时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班主任教育学生,必须遵循平等原则,不论学生年龄、身份和家庭地位如何,都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相待,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班主任要征求学生对班干部及老师工作的看法,请学生就如何抓好班风出谋划策,与学生谈自己的生活及学习经历,甚至与学生聊天说笑话等。
三、家校联系,架好沟通桥梁
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家长对此产生错觉,认为供子女上学不合算,因而个别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不重视对其智力投资。有的家长虽有望子成龙之意,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子女学习出现困难时,他们束手无策;子女成绩滑坡时,他们埋怨辱骂等等。这些举措,子女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而有些家长忙于挣钱,对子女的行为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子女生活散漫、纪律松懈,越轨现象习以为常。因此,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还要做好家长的大量工作:召开家长座谈会,亲自家访或信访、电访,多渠道地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以便对症下药,帮助家长端正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 班主任 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 家校联系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务必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模式
时代飞速进步,知识不断爆炸,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信息环境日新月异。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思想复杂化起来。中学生辨别能力差,抑制力弱,模仿力却强,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产生诸如早恋、上网、酗酒、抽烟、斗殴等恶习。过去,只要考上大学,就会有一份工作;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没有保障,学生灰心。因此,班主任要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不能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要了解学生,还要了解家长、外界环境,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这才能赶上时代步伐,适合学生需要。
二、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培养。这些学生多有自私、懒惰、怕苦、怕累的表现,不太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时还产生逆反心理。如何面对这一事实?
(一)认真实行平等教育
班主任对待学生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偏爱。如果偏爱,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就会有抵触情绪。班主任对待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袒。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班主任的工作予以大力的支持。
(二)架设师生情感桥梁
班主任在生活上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要善于跟学生谈心、交心、献爱心。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专利”,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让师生心灵相通,情意相融。中学生,大多在校住宿。学生在校的生活条件没有在家里方便,有一定困难。他们离开父母,生活上要靠自理,不太习惯学校集体生活,碰到困难就想家,有的学生甚至还因之而辍学。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的生活起居,多多关心:到寝室看看走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到食堂游游逛逛,问问他们的生活过得如何;要走进学生心里,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有什么烦恼?
(三)做好后进生思想教育
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班主任责无旁贷。能否做好这份工作,是班主任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所在。后进生有三类:一是学习成绩差,表现为无心向学;二是思想纪律乱,染上不良习气、迟到早退、随心所欲,不守校规班纪;三是如上“二合一”的双后进。人数虽然不多,但负面影响很大。有些班主任对这类后进生常用一句话概括:朽木不可雕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后进生决不是不可雕的朽木。陶行知说:“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皮鞭下有爱迪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班主任有爱心、耐心、诚心,后进生就一定能转化。不过,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而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对他们倾注大量的爱,做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所碰到的困难。班主任与“问题”学生谈心时,不要急躁,不要想通过一两次谈话就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要因为谈了一两次没有谈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继续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直到谈通为止。只要学生觉得班主任是真心实意为自己好,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被感化,接受班主任的帮助和教诲。班主任还要注意动员优等生与后进生结对子,主动去关爱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同学和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自觉地融入集体当中,主动地转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与学生平等交往,真诚相待,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爱戴。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一个班主任老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理解和爱戴,应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要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建立师生情谊。中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关爱,更希望老师能“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因此,班主任应该转变“角色”,和学生谈心时,不要总以长者和老师自居,而是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朋友,要自己先交出“心”来,做到与学生谈心时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班主任教育学生,必须遵循平等原则,不论学生年龄、身份和家庭地位如何,都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相待,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班主任要征求学生对班干部及老师工作的看法,请学生就如何抓好班风出谋划策,与学生谈自己的生活及学习经历,甚至与学生聊天说笑话等。
三、家校联系,架好沟通桥梁
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家长对此产生错觉,认为供子女上学不合算,因而个别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不重视对其智力投资。有的家长虽有望子成龙之意,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子女学习出现困难时,他们束手无策;子女成绩滑坡时,他们埋怨辱骂等等。这些举措,子女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而有些家长忙于挣钱,对子女的行为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子女生活散漫、纪律松懈,越轨现象习以为常。因此,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学生,还要做好家长的大量工作:召开家长座谈会,亲自家访或信访、电访,多渠道地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以便对症下药,帮助家长端正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