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家乡有个习惯,出远门的人总要揣一抔家乡的土,名曰:老娘土。这土里有家乡的日月之精华。它养壮了根养旺了苗,养甜了老百姓的苦日子。只有家乡的老娘土,才能治愈他乡的水土不服,让灵魂诗意地栖居。
自20世紀60年代首次前往延安以来,我一次又一次攀上那片黄土高原,探寻那布满褶皱的山丘沟壑里深蕴的沧桑世理。我之所以把延安视为老娘土,是因为延安的沃野里滋生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参天大树。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1935年秋日,中国工农红军踏上陕北的土地与陕北红军会师。望着那呼啦啦飘动的鲜艳红旗,长期在困苦中生活的底层百姓,总算看到了翻身解放过上好光景的希望,禁不住放开喉咙高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歌声中,千家万户敞开大门迎亲人,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再围定亲人热炕上坐,把知心的话儿尽情诉说。
多么温馨的时光,多么感人的场景啊!
然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延河流淌也不平坦。抗日战争的烽火越烧越炽烈,生死较量越来越残酷。前线打仗流血牺牲,后方支前重任在肩,弹药武器需要源源不断输送,衣服粮食同样需要源源不断输送。一辆辆小车在支前,一头头毛驴在支前,在血与火一起燃烧的岁月里,不知不觉延安这方水土承载了过重的负荷压力,崖畔的绿树青草难免不稀疏枯萎。
几番枯荣,春光重归,山丹丹又开出红艳艳的花朵。1945年,站在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场主席台,毛泽东深情地追述那段往事。时在1941年6月3日下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杨家岭小礼堂召开关于征粮工作的县长联席会议。突然风起云涌,暴雨倾盆,一个炸雷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木柱,坐在旁边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当即触电身亡。噩耗传开,有的人非但不惋惜同情,还借题指骂:“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消息传到保卫部门,他们立即当作反革命事件进行追查。毛泽东从警卫员口中得知,连忙加以阻止。
毛泽东在枣园
岂料,按下葫芦泛起瓢,又一桩谩骂毛泽东的事情发生了。骂人的是清涧县傻村的伍兰花。伍兰花男人多病,无力劳作,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三个幼小的孩子,全靠她一人种地养家。这一日,乡村干部来到伍兰花家里催缴公粮,她从炕洞里抽出一小口袋谷子,扔到门边,气呼呼地说:“拿去吧,这是我们一家的活命粮……”不识相的干部居然提起要走,伍兰花一下扑到口袋上,拽住不放。干部夺粮,伍兰花大骂:“拿走吧,把我们一家饿死!前一阵子打雷,怎么不把毛泽东打死!”当着乡村干部的面,公然辱骂毛泽东,这还了得!伍兰花被抓起来带到了延安,决定以反革命罪处决。
这一日,毛泽东从中央主办的《情况汇报》看到这件事,亲自召见伍兰花,问她:“你为什么让雷打死我呢?”此时,伍兰花才明白眼前这位魁梧的大个子是毛泽东。她仍然满肚子怨愤,不吭一声。
毛泽东和气地说:“要我死嘛,你总得说出个来由吧!”
伍兰花气呼呼地诅咒:“雷打不死,就让火烧死;火烧不死,就让水淹死!反正咱活不下去了!”
毛泽东倒了一杯水,递给她,关切地问:“你为啥活不下去?说出来,让我听听。”
伍兰花这才一口气把满肚子苦水全倒出来。毛泽东听完心揪紧了,眉蹙紧了。干部只顾多征公粮,群众难以活下去。窘况,前所未有的窘况。他当即吩咐,不仅不能惩罚伍兰花,还要把她送回家去;不仅不要再收她家的公粮,还要给予救济。
静悄悄,静悄悄,偌大礼堂静悄悄地毫无声息。代表们随着毛泽东的讲述回顾那段前尘往事——
1942年,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明确指出,“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与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是错误的,明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必须“公私兼顾”,必须“军民兼顾”。既要让迅速发展的部队有饭吃,还要让广大民众丰衣足食。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迅速展开。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带头,或是种田,或是纺织。毛泽东挥舞镢头,在杨家岭开辟出一块土地,种出了茄子、西红柿,还有他最喜欢吃的红辣椒。
一花引来万花开,如火如荼的大生产硕果累累,遍地飘香。一曲嘹亮的歌子从南泥湾唱响黄土地:“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是呀,三五九旅开荒种地多达26万余亩,产粮35000石,收摘棉花5000斤。全旅吃、穿、用全部自给自足,不但不要政府供给,还上交粮食10000石。军队大生产,民众也在大生产;军队丰衣足食,民众也丰衣足食,像当初快把那亲人迎进来一样,幸福生活又回来了,人们见面无不喜笑颜开。
这一日,佳县张家庄的农民李有源起个大早,挑一担木柴进城去卖。正行间东方天际霞光满天,抬头看一轮红日从山梁梁上喷薄而出。他禁不住放开喉咙唱出声来: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火辣辣的音韵热烈烈的心。这是一首人民群众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由衷感激之情的颂歌。
骂声,歌声,皆为心声。
我一直揣度,那一日送走伍兰花,毛泽东来到延河边,面对滔滔延河水,他会以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感言警示自己。或许根本勿用流水启迪,在延安北部不远处的米脂县,就有着天下兴亡的活标本。
从米脂揭竿而起的是李自成,原因是没饭吃。据记载: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之后,树皮剥食一光,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惨不忍睹。为此,李自成愤而起义,万民响应,势若烽火燎原,敲响了明王朝的丧钟。其时流行的歌谣是:“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一个“不纳粮”,就让李自成赢得民心,赢得天下啊!
不惧骂声,反思骂声,将骂声变为歌声。这就是党旗上飘扬的人民性!
1944年9月8日,在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1000多人举行的张思德追悼会上,毛泽东亲临哀悼并发表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啊,延安大地就是滋生为人民服务的老娘土。老娘土里深植着共产党人的根脉,狂风再狂,无法阻止大树繁衍成林;暴雨再猛,无法阻止大树广袤成荫。中国共产党已成为福荫炎黄子孙的参天乔木,已成为支撑神州广厦的擎天栋梁!
延安的老娘土,是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老娘土,是我们勿忘随身携带的老娘土,是我们必须代代相传的老娘土。
让我们揣一抔延安的老娘土,远走万水千山,不忘初心,永远为人民服务。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王锦慧)
自20世紀60年代首次前往延安以来,我一次又一次攀上那片黄土高原,探寻那布满褶皱的山丘沟壑里深蕴的沧桑世理。我之所以把延安视为老娘土,是因为延安的沃野里滋生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参天大树。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1935年秋日,中国工农红军踏上陕北的土地与陕北红军会师。望着那呼啦啦飘动的鲜艳红旗,长期在困苦中生活的底层百姓,总算看到了翻身解放过上好光景的希望,禁不住放开喉咙高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歌声中,千家万户敞开大门迎亲人,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再围定亲人热炕上坐,把知心的话儿尽情诉说。
多么温馨的时光,多么感人的场景啊!
然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延河流淌也不平坦。抗日战争的烽火越烧越炽烈,生死较量越来越残酷。前线打仗流血牺牲,后方支前重任在肩,弹药武器需要源源不断输送,衣服粮食同样需要源源不断输送。一辆辆小车在支前,一头头毛驴在支前,在血与火一起燃烧的岁月里,不知不觉延安这方水土承载了过重的负荷压力,崖畔的绿树青草难免不稀疏枯萎。
几番枯荣,春光重归,山丹丹又开出红艳艳的花朵。1945年,站在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场主席台,毛泽东深情地追述那段往事。时在1941年6月3日下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杨家岭小礼堂召开关于征粮工作的县长联席会议。突然风起云涌,暴雨倾盆,一个炸雷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木柱,坐在旁边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当即触电身亡。噩耗传开,有的人非但不惋惜同情,还借题指骂:“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消息传到保卫部门,他们立即当作反革命事件进行追查。毛泽东从警卫员口中得知,连忙加以阻止。

岂料,按下葫芦泛起瓢,又一桩谩骂毛泽东的事情发生了。骂人的是清涧县傻村的伍兰花。伍兰花男人多病,无力劳作,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三个幼小的孩子,全靠她一人种地养家。这一日,乡村干部来到伍兰花家里催缴公粮,她从炕洞里抽出一小口袋谷子,扔到门边,气呼呼地说:“拿去吧,这是我们一家的活命粮……”不识相的干部居然提起要走,伍兰花一下扑到口袋上,拽住不放。干部夺粮,伍兰花大骂:“拿走吧,把我们一家饿死!前一阵子打雷,怎么不把毛泽东打死!”当着乡村干部的面,公然辱骂毛泽东,这还了得!伍兰花被抓起来带到了延安,决定以反革命罪处决。
这一日,毛泽东从中央主办的《情况汇报》看到这件事,亲自召见伍兰花,问她:“你为什么让雷打死我呢?”此时,伍兰花才明白眼前这位魁梧的大个子是毛泽东。她仍然满肚子怨愤,不吭一声。
毛泽东和气地说:“要我死嘛,你总得说出个来由吧!”
伍兰花气呼呼地诅咒:“雷打不死,就让火烧死;火烧不死,就让水淹死!反正咱活不下去了!”
毛泽东倒了一杯水,递给她,关切地问:“你为啥活不下去?说出来,让我听听。”
伍兰花这才一口气把满肚子苦水全倒出来。毛泽东听完心揪紧了,眉蹙紧了。干部只顾多征公粮,群众难以活下去。窘况,前所未有的窘况。他当即吩咐,不仅不能惩罚伍兰花,还要把她送回家去;不仅不要再收她家的公粮,还要给予救济。
静悄悄,静悄悄,偌大礼堂静悄悄地毫无声息。代表们随着毛泽东的讲述回顾那段前尘往事——
1942年,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明确指出,“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与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是错误的,明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必须“公私兼顾”,必须“军民兼顾”。既要让迅速发展的部队有饭吃,还要让广大民众丰衣足食。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迅速展开。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带头,或是种田,或是纺织。毛泽东挥舞镢头,在杨家岭开辟出一块土地,种出了茄子、西红柿,还有他最喜欢吃的红辣椒。
一花引来万花开,如火如荼的大生产硕果累累,遍地飘香。一曲嘹亮的歌子从南泥湾唱响黄土地:“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是呀,三五九旅开荒种地多达26万余亩,产粮35000石,收摘棉花5000斤。全旅吃、穿、用全部自给自足,不但不要政府供给,还上交粮食10000石。军队大生产,民众也在大生产;军队丰衣足食,民众也丰衣足食,像当初快把那亲人迎进来一样,幸福生活又回来了,人们见面无不喜笑颜开。
这一日,佳县张家庄的农民李有源起个大早,挑一担木柴进城去卖。正行间东方天际霞光满天,抬头看一轮红日从山梁梁上喷薄而出。他禁不住放开喉咙唱出声来: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火辣辣的音韵热烈烈的心。这是一首人民群众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由衷感激之情的颂歌。
骂声,歌声,皆为心声。
我一直揣度,那一日送走伍兰花,毛泽东来到延河边,面对滔滔延河水,他会以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感言警示自己。或许根本勿用流水启迪,在延安北部不远处的米脂县,就有着天下兴亡的活标本。
从米脂揭竿而起的是李自成,原因是没饭吃。据记载: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之后,树皮剥食一光,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惨不忍睹。为此,李自成愤而起义,万民响应,势若烽火燎原,敲响了明王朝的丧钟。其时流行的歌谣是:“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一个“不纳粮”,就让李自成赢得民心,赢得天下啊!
不惧骂声,反思骂声,将骂声变为歌声。这就是党旗上飘扬的人民性!
1944年9月8日,在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1000多人举行的张思德追悼会上,毛泽东亲临哀悼并发表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啊,延安大地就是滋生为人民服务的老娘土。老娘土里深植着共产党人的根脉,狂风再狂,无法阻止大树繁衍成林;暴雨再猛,无法阻止大树广袤成荫。中国共产党已成为福荫炎黄子孙的参天乔木,已成为支撑神州广厦的擎天栋梁!
延安的老娘土,是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老娘土,是我们勿忘随身携带的老娘土,是我们必须代代相传的老娘土。
让我们揣一抔延安的老娘土,远走万水千山,不忘初心,永远为人民服务。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王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