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安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戊戌年处暑时节,我应邀参加“从延安到北安”全国作家采风活动,从黄河岸边美丽的泉城,一路向北,飞跃三千多里的祖国山海江河,前往此次活动的目的地——黑龙江省北安市。
   北安,取北方平安之意,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北依与俄罗斯交界的黑河市,南与省会哈尔滨市相望,是中国内地通往黑河市和俄罗斯及东欧国家旅贸大通道的必经中转站。我们一行,来到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但见红松挺拔,高耸入云,直刺蓝天,引人仰望。白桦片片,生白亮丽,耀人眼目,如诗如画,然而,目之所及,大沾河河水却是黑黑的,令人生疑。
   带着疑问,我与大沾河河水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双手掬起一捧大沾河水,仔细观瞧,河水澄明透亮,喝上一口,清洌甘甜。原来,河水发黑,是黑土经年累月沉积在河底,映衬着清亮的河水发黑,使我这来自黄河岸边的男人对藏金赠银的山河林海有了全新的认识。
   北安市域内拥有耕地、林地、草原一千一百多万亩,已由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良田无际、稻麦飘香的米粮仓。处暑这天,我们移步拥有83万亩耕地的通北农场,丘陵、草原、耕地、湿地相间。近观,大豆墨绿油光发亮,水稻金黄中泛着绿意,玉米叶青绿穗土黄,昂首挺立向太阳,大豆、玉米、水稻争奇斗艳,各展其色,恰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秋艳图。远眺,深秋的北大荒,黄绿相间,一望无际,即将成熟的庄稼与天边的彩云相连。仰望四顾,秋高气爽,纤尘不染,天空瓦蓝,白云悠悠。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恍若仙境。广阔壮美的北安秋景,令人神清气爽,心胸大开!
   我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出生,是听着看着现代京剧《红灯记》长大的,熟悉《红灯记》的故事、人物、情节、唱段,但不知道《红灯记》的原型在哪里。到了北安,才知道故事发生在北安,李玉和的原型就是一位北满抗联交通员。一部文艺作品与一座饱经沧桑的塞北边城,记录的不仅仅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不朽功绩,还有勇敢坚毅、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这也是《红灯记》传唱至今的原因。
   我知道东北抗日联军1931年就打响了抗日第一枪,知道南满有抗日名将杨靖宇、北满有抗日名将赵尚志,但我不知道赵尚志曾经在北安战斗过。1936年秋,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率部从松花江下游地区一路西征来到北安地区,建立了南北河后方基地和白皮营子密营,灵活打击敌人。1937年3月7日,他指挥了东北抗联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伏击日寇的冰趟子战役,消灭日伪军三百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东北抗日军民的士气。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共产党同人民一道用手中的枪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建设、保卫了新中国。我不知道原来中国的枪城在北安。1950年初,新中国在北安建立了第一个枪厂,率先开启了制式化武器生产的先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和国枪械的摇篮”,冲锋枪和手枪制造全国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累计生产各种枪械九百多万支,可装备800个步兵师,使北安成为著名的“北国枪城”。
   来北安之前,我不知道中国有个北安,更不知道北安和延安有什么关系。北安三日,让我时刻沉浸在“从延安到北安”的氛围中。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大战略部署,派遣由195名干部组成的延安干部团奔赴北安建立革命政权。延安干部团艰难跋涉八千多里,用时72天,于1945年11月15日胜利到达乌裕尔河畔的北安。以延安干部团195人为骨干,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的省级人民民主政权——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管辖26个县、16万平方公里,三百多万人口。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北安期间,召开了黑龙江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完成了建党、建政、土改、剿匪、支前等工作,把北安建成了北满重要军政中心和战略后方,为东北和全国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云、李富春、彭真、蔡畅、何长工、黄克诚、伍修权、洪学智等一大批党的高级干部先后在北安工作过。随着东北军政大学的迁入和各个老根据地干部的相继到来,到达北安的延安干部达到数百人。他们以延安精神在北安示范引领,言傳身教,使伟大的延安精神在北安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那时起,大批有志之士从四面八方来到北安寻求革命的真理,又从北安走向全国各地。
   在北安,我结识了北安市雷锋车队的发起人李丹,她为我讲起了雷锋车队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北安市雷锋车队,以“弘扬红色基因”为服务理念,开展了“家乡红色品牌游雷锋车队走前头”“红色故事进校园”“讲好家乡红色故事”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北安人了解北安的红色文化,志愿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为了解挖掘“从延安到北安”这段革命历史,今年6月中旬,雷锋车队队长姜涛和发起人李丹走进延安宝塔山、杨家岭、梁家河、延安“八一”敬老院,探寻延安精神。回到北安后,他们为203位老红军、老八路及当地百姓讲述当年195名延安干部团到北安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感人事迹,讲述“延安精神”,讲述72年后北安日新月异的变化。
   延安精神在北安大地代代相传,已经成为北安人民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其他文献
记事时,洋芋便是老家的主产,也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曾经是全家“一日三餐”的主粮。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吃着父母曾经种植洋芋的土地生产的“细粮”,当年被人称为“粗粮”的洋芋,依旧是自己和家人不离不弃的依赖。   在老家,点种洋芋,是一件重要的农事,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腊月农闲时,父母便开始考虑来年的点种计划。哪几块地轮歇改种,哪几块生地种啥洋芋种。那时的洋芋种比较单一,当家品种就
期刊
故乡,对于游子来说,无疑有着不同一般的分量。   “一壶好茶一壶月,只愿月圆勿再缺,万里乡情满腔爱,今夜伴月回……”每次听到这首潮语歌,我就仿佛回到了家里,和父亲坐在一起,喝着功夫茶,聊着不着边际的话题……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心情好的时候,泡一杯茶,在茶的香气中,荡涤空灵的心。心情差的时候,泡一杯茶,在苦尽甘来的味道中,品味人生的起伏。我不谙茶道,也品不出什么好坏,但这一切却令人怀念,感觉温馨和
期刊
满天的繁星,你甚至能清楚地分辨出它们是蓝色还是紫色。   小村庄变成了一个个黑影,显得特别安静。村中的一小片空地上,全村的老少爷们儿或蹲或坐,烟火一闪一闪的。他们正在享受着自己的艺术。这是一些古老而简单的说唱艺术:云南花灯,或者山歌。关于它们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发展,是文艺学家和民俗学家的事,这儿没人管它。忙碌了大半年的春种秋收都过去了,是该歇一会儿啦。   表演者坐在场地中央的小马扎上,通常是
期刊
暑假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我从县城艺术学校接学舞蹈的孙女回来,她要吃米粉,我把电车停在上蔡縣北大公学门口一个卖炒米粉的小摊前。   由两个简易方形圆锥顶遮阳篷搭成的饭摊,一边摆放着几张桌凳,一边是做炒米粉的锅灶设备。这时,小摊里没有吃饭的,厨师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正在拿着一把笤帚扫地。他个头儿不高,黝黑的面庞,大大的眼睛,上身穿着白色短袖衬衫,下身穿着黑色短裤,脚上的运动鞋上面露出洁
期刊
我童年时的伙伴三毛音乐感颇强。自从我们一起踏进学校大门时,他就能用笛子演奏当时流行的许多歌曲,像《火车向着韶山跑》《我爱北京天安门》《在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等曲目,他在班级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中都要上台演奏,随着他那手指娴熟的起落,一曲曲宛转悠扬的乐曲便在校园里阵阵飘起,教室里掌声如潮,喝彩声不断。每到那时,我心中总会升起一种渴望: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他,那该多好呀!   三毛知道我的想法
期刊
我是听着父亲讲老叔的故事长大的。   父亲大老叔三岁,并非亲兄弟,上溯七八代都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是同一辈分,早失怙恃,同病相怜。夜里,结伴睡在阴暗潮湿的破烂矮屋里,冬天,北风挟着雪花侵入屋里,他们蜷缩在墙角,相互拥抱,用体温温暖着对方,等待天亮。二十多岁时,父亲凭着出色的石匠手艺去了体力劳动繁重的公路段,老叔凭着聪明能干去了当时特别红火的副食品公司。能走出农村,领取国家工资,真是鲤鱼跃龙门。休息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二哥、三哥都在15公里外的中学求学。   我们每周六回家,周日带上足够一周的煎饼再回到学校。那时,学校虽有食堂,但只是在生病或带的饭不够的情况下才到食堂“犒劳”一下,因此,每期末除了烙好必備的煎饼外,准备好五六天的下饭菜对母亲也是极大的考验。冬天还好说,夏天的菜用不了几天就会变味,所以,在我们常年外带的“菜系”里,“炒咸菜”是最受欢迎,也是母亲做得最多的。   辣疙瘩是芥
期刊
一   秋意成虎,呼嘯起一地的金黄,玉米接天,水稻铺地,那个天上的大太阳,在人的心里,养眼的晃,一下、一下,乌裕尔河就丰盈了这片黑土地。   认识北安不容易。1939年,北安是伪满洲国设立的19个省之一的北安省省会,也是伪满军政中心之一,建有大量办公用房和军事设施。北安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滨北、齐北、北黑三条铁路在此交汇,东南通达哈尔滨,西南通达齐齐哈尔,向北直达边境城市黑河,可以联系西
期刊
昨晚,田野踏着带露的青草,携着金灿灿的稻子走进我的梦中,我奔跑着,地平线浑厚而漫长,闪烁着淡淡的白光,很快,我奔跑的姿态被田野的那片高粱慢慢融化……   虽然梦中能感受到自己渐渐在被田野吞没,但我依然伸开着双臂,拥抱着路边的向日葵和摇曳的草木,田野醉人的芬芳,把每一处细节都变得更加生动,以至于整个梦中的全过程如同白天,我分明看见了头上的蓝天白云朵朵,田野间的小溪淙淙。   一般出现了这种情况,
期刊
我喜欢十月,所以,在十月里参加过的那几场婚礼,让我特别的记忆犹新。   1991年10月,我的一位老哥结婚,他东借西凑还背了不少的债,总算把丈母娘要求的冰箱、彩电和水仙牌双缸洗衣机买整齐了,然后把单位分给他的一套48平方米的宿舍墙壁粉刷干净,在百货公司扯了几块天蓝色绒布当窗帘,买了一筒当时流行的塑料地毯,把两个房间简单地布置了一下,在窗子上贴了几个大红喜字,还在门框上贴了一副对联,就当作婚房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