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作为抵抗——论穆旦诗歌中童年主题意象的审美内涵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u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穆旦的诗歌中,“童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主题意象频频出现。这一创作行为显示出“童年”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同时“童年”主题意象的出现也与穆旦的现实境遇及精神思索有关,诗人在逼仄现实的挤压下通过诗歌表达思想,且多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阐释自我精神。“童年”是纯真美好世界的象征,代表的是穆旦精神世界里最本源纯粹的理想时空,但这一美好时空的出现总是落脚于晦暗压抑的现实世界,美好的理想总是指涉着罪恶的现实。
其他文献
汉代“儒者宗”“群儒首”董仲舒构建了以教化为核心的儒学思想体系和实践脉络,使汉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能够接受学术(儒学)指导的政权,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政治格局、中华民族的思想品行、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要充分汲取包括董仲舒教化思想在内的中华传统教化思想的精髓,在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