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相对于本科、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在我国成立时间较短,普遍缺乏教学管理经验,在英语教学中则更为突出。本文试图发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 高职 英语教学 不足 改进方法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发展速度很快,建成了自己的师资队伍,各项教学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试图对高职英语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建议。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不足
1.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大多数学生到高职院校读书,是因为他们中考或高考的成绩没有达到高中或大学本科的要求。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对英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一部分学生感觉高职英语学习难度大,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并最终放弃;另一部分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误认为英语与其专业相去甚远,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少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比较缓慢。
2.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过去大多长时间从事基础英语教学工作,知识结构上很难满足学生所学专业的需要,教学方法使用上容易缺乏高职特色。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变得异常繁重,他们急需要加强学习,然而繁重的教学任务又使得他们缺乏进修培训的时间,很少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和提高。
3.英语教学模式落后
现在,高职英语教学普遍沿用“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作业”的教学模式。学生过分依赖于教材和教师,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限制了其潜能发挥。同时,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考试模式等客观因素影响,教学模式改革难以切实推进,上述的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4.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虽然国内有不少版本的高职英语专用教材,但是基本上都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英语教材的编排体系。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现有教材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内容不同程度地脱离学生生活和未来工作实际,难度也超出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无法适应高职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的现实,难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5.评价和考试体系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师资和教学设施相对缺乏,为了保证英语考试的信度,除写作部分外,各类考试都以客观性较强的选择题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存在着题型单一和语言能力测试项目不全的弊端。高职教学考核中也强调实践性考核,即将期末成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期末试卷成绩,另一部分为平时实践性考核成绩,但为了保证考试及格率,这种“实践性考核”实际上经常流于形式。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毕业生拿出英语等级证书。受这种考核模式和就业要求的影响,现在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只能以应试为主要目的,从而造成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不足和学习兴趣的缺失。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进方法建议
1.改变英语考核办法
高职教师很早就在研究分层次教学的问题,即针对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分层次展开教学工作;也一直在研究高职英语教材的使用问题,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教师是使用教材为学生授课,而不是将教材的内容解释给学生。这两个似乎不难解决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却受到了很多限制,这与目前的英语考核办法有着直接的联系。用人单位要看高职学生在读期间是否拿到了英语等级证书,期末考试时的出题范围就是授课用的教材全部。这势必会造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所涵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到自己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等级考试和目前的期末考试形式也不承认分层次教学的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客观区别。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是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经验。高职院校除了要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合理的师资结构以外,更重要的是派教师定期到基层实习,熟悉相关专业的运作环节,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以改进教学内容。学校也要抓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为教师创造进修或外出学习的机会,不断培养高素质英语教学人才,鼓励教师搞教学研究活动,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学师资队伍。
3.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实行科学实用的动态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即变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帮助者、协调者和评判者。因为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既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其次,创造条件营造现实的和虚拟的英语教学环境,充分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专业特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文章背景,适当穿插一些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幽默的英语笑话、英语谚语、国外的风土人情等内容,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活力,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第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各种英语交际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状态之中,从而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做好教材的选择工作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高职英语教材应强调科学性和实用性,及时体现市场需求。选教材方面在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应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突出专业特色。所选内容应少而精,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的指导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并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工作之后仍能继续进步和提高。教材的设计上,可以增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专业知识的训练。听说练习的设计应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创造微观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学要狠抓考核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禹海玲,王莹.高职英语教与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12).
[3]胡信华.高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分析[J].职教论坛,2010.
[4]霍琳琳.高职英语教学浅析[J].外语论坛,2010,(01).
[关键词] 高职 英语教学 不足 改进方法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发展速度很快,建成了自己的师资队伍,各项教学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试图对高职英语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建议。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不足
1.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大多数学生到高职院校读书,是因为他们中考或高考的成绩没有达到高中或大学本科的要求。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对英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一部分学生感觉高职英语学习难度大,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并最终放弃;另一部分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误认为英语与其专业相去甚远,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少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比较缓慢。
2.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过去大多长时间从事基础英语教学工作,知识结构上很难满足学生所学专业的需要,教学方法使用上容易缺乏高职特色。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变得异常繁重,他们急需要加强学习,然而繁重的教学任务又使得他们缺乏进修培训的时间,很少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和提高。
3.英语教学模式落后
现在,高职英语教学普遍沿用“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作业”的教学模式。学生过分依赖于教材和教师,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限制了其潜能发挥。同时,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考试模式等客观因素影响,教学模式改革难以切实推进,上述的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4.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虽然国内有不少版本的高职英语专用教材,但是基本上都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英语教材的编排体系。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现有教材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内容不同程度地脱离学生生活和未来工作实际,难度也超出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无法适应高职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的现实,难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5.评价和考试体系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师资和教学设施相对缺乏,为了保证英语考试的信度,除写作部分外,各类考试都以客观性较强的选择题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存在着题型单一和语言能力测试项目不全的弊端。高职教学考核中也强调实践性考核,即将期末成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期末试卷成绩,另一部分为平时实践性考核成绩,但为了保证考试及格率,这种“实践性考核”实际上经常流于形式。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毕业生拿出英语等级证书。受这种考核模式和就业要求的影响,现在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只能以应试为主要目的,从而造成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不足和学习兴趣的缺失。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进方法建议
1.改变英语考核办法
高职教师很早就在研究分层次教学的问题,即针对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分层次展开教学工作;也一直在研究高职英语教材的使用问题,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教师是使用教材为学生授课,而不是将教材的内容解释给学生。这两个似乎不难解决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却受到了很多限制,这与目前的英语考核办法有着直接的联系。用人单位要看高职学生在读期间是否拿到了英语等级证书,期末考试时的出题范围就是授课用的教材全部。这势必会造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所涵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到自己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等级考试和目前的期末考试形式也不承认分层次教学的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客观区别。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是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经验。高职院校除了要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合理的师资结构以外,更重要的是派教师定期到基层实习,熟悉相关专业的运作环节,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以改进教学内容。学校也要抓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为教师创造进修或外出学习的机会,不断培养高素质英语教学人才,鼓励教师搞教学研究活动,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学师资队伍。
3.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实行科学实用的动态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即变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帮助者、协调者和评判者。因为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既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其次,创造条件营造现实的和虚拟的英语教学环境,充分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专业特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文章背景,适当穿插一些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幽默的英语笑话、英语谚语、国外的风土人情等内容,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活力,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第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各种英语交际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状态之中,从而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做好教材的选择工作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高职英语教材应强调科学性和实用性,及时体现市场需求。选教材方面在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应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突出专业特色。所选内容应少而精,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的指导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并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工作之后仍能继续进步和提高。教材的设计上,可以增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专业知识的训练。听说练习的设计应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创造微观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学要狠抓考核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禹海玲,王莹.高职英语教与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12).
[3]胡信华.高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分析[J].职教论坛,2010.
[4]霍琳琳.高职英语教学浅析[J].外语论坛,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