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幼儿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对创新素质的培养应从幼儿时期抓起,而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则成为教学难点。在幼儿教学阶段中,科技活动对培养创新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培养幼儿创新素质。
关键词:科技活动;创新素质;途径;对策
一、科技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阶段,语言活动、美术活动、科技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幼儿阶段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尤其是科技活动,在培养幼儿创新素质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幼儿阶段的科技活动主要指幼儿根据教师指导,通过科技活动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这种“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不仅能有效调动幼儿阶段学生好奇心,而且能有效激发幼儿动手意识,更贴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对策
1.选择适宜內容,开发创新潜能
幼儿科技活动涉及面较广,除动物、植物还包括天文、地理等,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都离不开科技。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特点与兴趣,对科技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引导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幼儿阶段的学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但其认知能力有限,教师所选择的科技活动必须符合幼儿认知水平,活动内容通俗易懂,科学准确,并能通过科技活动进一步开发学生创新潜能。以环保科技活动为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可选择主题鲜明的科技活动,如“给小纸片安个家”;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可选择能调动幼儿想象力的科技活动,如“我给天空洗个脸”;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可选择能够培养学生观察与动手能力的科技活动,如“我是环保小卫士”。在对科技小制作“飞向北京”进行组织时,教师可根据幼儿能力设置不同目标,对于创新能力不高的幼儿可设置“飞起来”目标,对于创新能力中等的幼儿可设置“飞远一些”目标,对于创新能力较强的幼儿可设置“让飞机转弯”目标,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各种层次的创新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2.营造活动环境,激发创新思维
在创新素质培养中,营造科技活动环境才能激发幼儿主动进行探索的积极情感。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开发其创新思维。教师所营造的科技活动环境,可将观察、实验、动手和感知等集于一体,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如在开展“变颜色”科技活动时,教师可先引导幼儿根据色板指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再引导其猜想哪些颜色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橘红色,调动起兴趣后,则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因该类科技活动为探索性质的科学活动,对于学生调出来的各种颜色,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并引出为什么有很多同学调出来的颜色并不相同等问题,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幼儿对各种颜色的调和比例进行探索,最终掌握调和颜色的规律与关系等。在这种循序渐进的活动中,幼儿思维可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探究和感知的结果也成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直接基础。
3.丰富科技活动材料,诱发创新灵感
科学活动中的突发奇想,都是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重要基础。幼儿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决定了科技活动对其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效性,而有效的科技活动离不开各种物质材料的支持。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准备充足的科技活动材料,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探索环境,使幼儿各种求知欲得到最大化满足,进而诱发幼儿的创新灵感。教师可在班级内开设动植物观察角,也可开设问号区等,提供绿植、放大镜、天平、陀螺、磁铁等各种操作材料,并开发操作材料,允许幼儿自行选择和使用。随着幼儿创新素质不断提高,教师还可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科技活动材料等,给予幼儿材料运用自由的权利,鼓励其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通过对幼儿创新灵感的诱发,为幼儿创新能力打牢基础。
教师必须重视科技活动,在开展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营造合理的活动环境,不断丰富科技活动材料等,有效利用科技活动这一途径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
总之,培养幼儿科学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教师要抓好切入口,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正确的科学态度,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为幼儿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佳声.基于学生主体认知过程分析的教学方法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2]陈建宁.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关键词:科技活动;创新素质;途径;对策
一、科技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阶段,语言活动、美术活动、科技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幼儿阶段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尤其是科技活动,在培养幼儿创新素质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幼儿阶段的科技活动主要指幼儿根据教师指导,通过科技活动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这种“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不仅能有效调动幼儿阶段学生好奇心,而且能有效激发幼儿动手意识,更贴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对策
1.选择适宜內容,开发创新潜能
幼儿科技活动涉及面较广,除动物、植物还包括天文、地理等,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都离不开科技。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特点与兴趣,对科技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引导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幼儿阶段的学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但其认知能力有限,教师所选择的科技活动必须符合幼儿认知水平,活动内容通俗易懂,科学准确,并能通过科技活动进一步开发学生创新潜能。以环保科技活动为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可选择主题鲜明的科技活动,如“给小纸片安个家”;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可选择能调动幼儿想象力的科技活动,如“我给天空洗个脸”;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可选择能够培养学生观察与动手能力的科技活动,如“我是环保小卫士”。在对科技小制作“飞向北京”进行组织时,教师可根据幼儿能力设置不同目标,对于创新能力不高的幼儿可设置“飞起来”目标,对于创新能力中等的幼儿可设置“飞远一些”目标,对于创新能力较强的幼儿可设置“让飞机转弯”目标,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各种层次的创新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2.营造活动环境,激发创新思维
在创新素质培养中,营造科技活动环境才能激发幼儿主动进行探索的积极情感。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开发其创新思维。教师所营造的科技活动环境,可将观察、实验、动手和感知等集于一体,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如在开展“变颜色”科技活动时,教师可先引导幼儿根据色板指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再引导其猜想哪些颜色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橘红色,调动起兴趣后,则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因该类科技活动为探索性质的科学活动,对于学生调出来的各种颜色,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并引出为什么有很多同学调出来的颜色并不相同等问题,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幼儿对各种颜色的调和比例进行探索,最终掌握调和颜色的规律与关系等。在这种循序渐进的活动中,幼儿思维可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探究和感知的结果也成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直接基础。
3.丰富科技活动材料,诱发创新灵感
科学活动中的突发奇想,都是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重要基础。幼儿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决定了科技活动对其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效性,而有效的科技活动离不开各种物质材料的支持。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准备充足的科技活动材料,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探索环境,使幼儿各种求知欲得到最大化满足,进而诱发幼儿的创新灵感。教师可在班级内开设动植物观察角,也可开设问号区等,提供绿植、放大镜、天平、陀螺、磁铁等各种操作材料,并开发操作材料,允许幼儿自行选择和使用。随着幼儿创新素质不断提高,教师还可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科技活动材料等,给予幼儿材料运用自由的权利,鼓励其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通过对幼儿创新灵感的诱发,为幼儿创新能力打牢基础。
教师必须重视科技活动,在开展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营造合理的活动环境,不断丰富科技活动材料等,有效利用科技活动这一途径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
总之,培养幼儿科学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教师要抓好切入口,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正确的科学态度,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为幼儿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佳声.基于学生主体认知过程分析的教学方法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2]陈建宁.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