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不高问题、道德选择自由问题、德育教育困境问题,德育工作者必须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品质。德育教育生活化是可行之路,德育教育生活化可以从德育教育彰显学生主体,转变德育教育的工作方式,建构课程思政理念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德育教育生活化;認知;实践;学生主体;工作方式;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青少年德育教育生活化”立项支持项目,课题编号:JLSJY20172093。
德育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促使青少年自觉运用社会主义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德育工作者如何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品质,是德育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正在倡导道德教育向生活化德育的转化,重视利用生活事件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强化德育教育的自然性和可接受性。由此,生活成为德育的内容和途径,具有双重意义,德育生活化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趋势,探索德育生活化的路径成为德育工作者的必需工作。
一、青少年德育教青生活化是德育的必然选择
1.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出现问题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身处社会的青少年受到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冲击,道德素质堪忧:一些青少年对国家实行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漠不关心,甚至把新闻中的一些苦难事件作为消遣娱乐;有的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民族的繁荣持无所谓的态度,自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青少年娱乐人生,逃避现实,生活的常态便是所谓的自由潇洒;青少年追求物质,追求金钱,为此可以忽视一切…..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在青少年群体中盛行。市场经济是无法避免的大趋势,面对青少年出现的道德问题,德育教育必须应变和改革,利用市场经济环境,实现自我创新。
2.青少年的道德选择相对自由
现代社会倡导人权,尊重个人的自由,在道德选择上也是如此,个人具有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理论上来说,只要不违法,他人便无权过多干涉。而且,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并没有也不能以法律条款的形式规定下来,全凭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这种相对自由的道德选择导致优秀的道德品质认同被淡化。而且,德育教育没有明显的成效,不能引导青少年形成向善的自觉,不能引导青少年看到有道德的生活的闪光点。青少年沉浸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耳濡目染,又在受教育方面弱化,自然就在道德素质方面形成了不良倾向。
3.青少年德育教育面临困境
德育困境是指道德教育的方向与生活中实际的道德选择相背离,使受教育者辨识困难,无所适从。德育困境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不是随着德育的产生而产生,更不是随着道德的产生而产生。目前我国各学段的德育教育正面临德育困境,德育的对象、内容、方法、过程等各个方面都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与此相对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普遍伪善的现象,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少年没有办法通过所接受的德育教育去看待和理解生活。所以,德育教育想要走出困境,必须消解德育和生活背向的问题,引导青少年辨识生活,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德育教育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原来的目标。青少年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深度认知,只有源于青少年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青少年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所以,可以以青少年的生活为基础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建立德育和生活的连接。只有如此,青少年才能热爱正经历的生活,才能在对生活的真切体悟中尽力改善正经历的生活,辨识生活是非,才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展美且善的道德品质。
二、青少年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内容
1.构建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认知
构建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认知需要德育工作者引导青少年形成知德和守德两个层面的道德认知。在知德方面,主要是培养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这种认同不仅仅是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文本或者对道德规范的内容具备基本解读即可,更需要青少年形成辨别是非意识,能够对生活现象进行道德分析;在守德方面,主要是在青少年心中形成一条道德的最低底线,形成青少年道德认知的自觉性。
2.发展青少年积极的道德实践
道德认知停留在思想方面,道德实现则需要外化为行为,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实践是提高。道德实践是检验德育质量的必然途径,是传递正能量的必然方式,有利于树立青少年正确的是非观,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道德提高知与行的统一。青少年向来不缺实践的热情,他们缺少的是实践的机会。德育工作应给青少年的道德践履提供丰富的活动机会,在青少年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下,促进青少年素质的提高。
三、青少年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工作路径
1.德育教育彰显学生主体
青少年在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各种生活事件,面对道德选择问题。德育工作者想使德育教育价值最大化,青少年的主体参与意识必不可少,而且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最终形成源于自身主动不断发展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其一是德育目标的设计需要和青少年的年龄、心理发展实际相吻合,切忌将目标设计得过高,学生只能远观;若是学生够不着,学生最多只能止于对道德观念的记忆,难以实现对道德观念的内心认同并外化实践。比如在学生初进校园时,德育工作者需要建立的是学生对于学校纪律和班级规范的认知,不是其他。
其二是德育教育需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德育工作者需要注意关心观察学生生活,从细微之处着手,寻找与生活事件相贴合的道德观念,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发现学生乱丢垃圾时,对学生进行爱护公共卫生、爱护环境的教育,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相连接,才能成为有活力、有生机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2.转变德育教育的工作方式
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工作方法如果依然是填鸭式,死板说教,缺乏生机,不能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不能充分实现德育教育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最大价值。所以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化自己的工作方式。
其一,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生互动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工作者定期召开班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德育实践情况,然后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心理认知,实现同伴间的互相教育、共同提高,或者对道德是非的热点事件进行讨论或辩论,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认识,这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效果要好许多。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老奶奶在路上摔倒是扶还是不扶”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构建学生帮助他人的意识。
其二,德育工作者设置评比,树立同伴榜样,促进道德规范行为的生活常態化。评价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德育工作者需要利用肯定性评价的积极反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其三,德育工作者重视创设德育实践活动,丰富教育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巩固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实现学生对正确道德观念的内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活动是把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内在品德的基础,只有践行,并且全身心投入,学生才能形成真情实感。比如,在教学学生需要养成坚毅的品格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或者军训,让学生体验困难,克服困难,形成坚毅的品格。德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活动、校园文化节或运动会活动等,深化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识。
3.建构课程思政理念
现在倡导课程思政理念,即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建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相互连接,实现大德育教育,全学科共同育人。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政课程教师与班主任的任务,也是各科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发展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课程思政要求强化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建设。
在显性课程方面,因为是正规化、组织化的正规课程教育,必须强化课程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实现德育教育价值。首先是课程的阶段性内容设置需要调整,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期,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情况,进行合适的内容教学。其次是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先后内容可以调整,虽然显性课程基于教材教学,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不需要一板一眼,先后有序。此外,显性课程要注意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通过设计系列的实践活动,构建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在隐性课程方面,教师需要注意学科知识、情感和生活的连接,通过引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实现价值观塑造。比如,语文教师在《秋天的怀念》教学中可以创设学生生病了的生活情境,然后让学生念及母亲的爱子之心,适时建构学生的孝道;历史教师在教学“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可以引用台湾地区的实例,建构学生的主权意识和爱国意识……学科教师需要经常和思政课程教育以及班主任沟通,把握学生的生活事件,适时教育。
德育教育生活化是德育工作的可行路径,却不是唯一路径。在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德育工作者采取合适的策略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是目前各学段教育的重心。青少年必须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超越自己,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实现重塑自己。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值得我们惊叹的事只有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连自己都惊叹的人,为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德育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毕明生,苏翩翩.谈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02):58-60.
【关键词】德育教育生活化;認知;实践;学生主体;工作方式;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青少年德育教育生活化”立项支持项目,课题编号:JLSJY20172093。
德育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促使青少年自觉运用社会主义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德育工作者如何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品质,是德育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正在倡导道德教育向生活化德育的转化,重视利用生活事件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强化德育教育的自然性和可接受性。由此,生活成为德育的内容和途径,具有双重意义,德育生活化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趋势,探索德育生活化的路径成为德育工作者的必需工作。
一、青少年德育教青生活化是德育的必然选择
1.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出现问题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身处社会的青少年受到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冲击,道德素质堪忧:一些青少年对国家实行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漠不关心,甚至把新闻中的一些苦难事件作为消遣娱乐;有的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民族的繁荣持无所谓的态度,自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青少年娱乐人生,逃避现实,生活的常态便是所谓的自由潇洒;青少年追求物质,追求金钱,为此可以忽视一切…..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在青少年群体中盛行。市场经济是无法避免的大趋势,面对青少年出现的道德问题,德育教育必须应变和改革,利用市场经济环境,实现自我创新。
2.青少年的道德选择相对自由
现代社会倡导人权,尊重个人的自由,在道德选择上也是如此,个人具有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理论上来说,只要不违法,他人便无权过多干涉。而且,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并没有也不能以法律条款的形式规定下来,全凭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这种相对自由的道德选择导致优秀的道德品质认同被淡化。而且,德育教育没有明显的成效,不能引导青少年形成向善的自觉,不能引导青少年看到有道德的生活的闪光点。青少年沉浸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耳濡目染,又在受教育方面弱化,自然就在道德素质方面形成了不良倾向。
3.青少年德育教育面临困境
德育困境是指道德教育的方向与生活中实际的道德选择相背离,使受教育者辨识困难,无所适从。德育困境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不是随着德育的产生而产生,更不是随着道德的产生而产生。目前我国各学段的德育教育正面临德育困境,德育的对象、内容、方法、过程等各个方面都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与此相对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普遍伪善的现象,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少年没有办法通过所接受的德育教育去看待和理解生活。所以,德育教育想要走出困境,必须消解德育和生活背向的问题,引导青少年辨识生活,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德育教育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原来的目标。青少年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深度认知,只有源于青少年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青少年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所以,可以以青少年的生活为基础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建立德育和生活的连接。只有如此,青少年才能热爱正经历的生活,才能在对生活的真切体悟中尽力改善正经历的生活,辨识生活是非,才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展美且善的道德品质。
二、青少年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内容
1.构建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认知
构建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认知需要德育工作者引导青少年形成知德和守德两个层面的道德认知。在知德方面,主要是培养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这种认同不仅仅是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文本或者对道德规范的内容具备基本解读即可,更需要青少年形成辨别是非意识,能够对生活现象进行道德分析;在守德方面,主要是在青少年心中形成一条道德的最低底线,形成青少年道德认知的自觉性。
2.发展青少年积极的道德实践
道德认知停留在思想方面,道德实现则需要外化为行为,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实践是提高。道德实践是检验德育质量的必然途径,是传递正能量的必然方式,有利于树立青少年正确的是非观,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道德提高知与行的统一。青少年向来不缺实践的热情,他们缺少的是实践的机会。德育工作应给青少年的道德践履提供丰富的活动机会,在青少年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下,促进青少年素质的提高。
三、青少年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工作路径
1.德育教育彰显学生主体
青少年在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各种生活事件,面对道德选择问题。德育工作者想使德育教育价值最大化,青少年的主体参与意识必不可少,而且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最终形成源于自身主动不断发展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其一是德育目标的设计需要和青少年的年龄、心理发展实际相吻合,切忌将目标设计得过高,学生只能远观;若是学生够不着,学生最多只能止于对道德观念的记忆,难以实现对道德观念的内心认同并外化实践。比如在学生初进校园时,德育工作者需要建立的是学生对于学校纪律和班级规范的认知,不是其他。
其二是德育教育需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德育工作者需要注意关心观察学生生活,从细微之处着手,寻找与生活事件相贴合的道德观念,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发现学生乱丢垃圾时,对学生进行爱护公共卫生、爱护环境的教育,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相连接,才能成为有活力、有生机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 2.转变德育教育的工作方式
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工作方法如果依然是填鸭式,死板说教,缺乏生机,不能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不能充分实现德育教育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最大价值。所以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化自己的工作方式。
其一,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生互动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工作者定期召开班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德育实践情况,然后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心理认知,实现同伴间的互相教育、共同提高,或者对道德是非的热点事件进行讨论或辩论,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认识,这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效果要好许多。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老奶奶在路上摔倒是扶还是不扶”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构建学生帮助他人的意识。
其二,德育工作者设置评比,树立同伴榜样,促进道德规范行为的生活常態化。评价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德育工作者需要利用肯定性评价的积极反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其三,德育工作者重视创设德育实践活动,丰富教育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巩固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实现学生对正确道德观念的内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活动是把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内在品德的基础,只有践行,并且全身心投入,学生才能形成真情实感。比如,在教学学生需要养成坚毅的品格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或者军训,让学生体验困难,克服困难,形成坚毅的品格。德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活动、校园文化节或运动会活动等,深化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识。
3.建构课程思政理念
现在倡导课程思政理念,即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建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相互连接,实现大德育教育,全学科共同育人。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政课程教师与班主任的任务,也是各科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发展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课程思政要求强化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建设。
在显性课程方面,因为是正规化、组织化的正规课程教育,必须强化课程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实现德育教育价值。首先是课程的阶段性内容设置需要调整,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期,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情况,进行合适的内容教学。其次是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先后内容可以调整,虽然显性课程基于教材教学,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不需要一板一眼,先后有序。此外,显性课程要注意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通过设计系列的实践活动,构建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在隐性课程方面,教师需要注意学科知识、情感和生活的连接,通过引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实现价值观塑造。比如,语文教师在《秋天的怀念》教学中可以创设学生生病了的生活情境,然后让学生念及母亲的爱子之心,适时建构学生的孝道;历史教师在教学“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可以引用台湾地区的实例,建构学生的主权意识和爱国意识……学科教师需要经常和思政课程教育以及班主任沟通,把握学生的生活事件,适时教育。
德育教育生活化是德育工作的可行路径,却不是唯一路径。在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德育工作者采取合适的策略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是目前各学段教育的重心。青少年必须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超越自己,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实现重塑自己。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值得我们惊叹的事只有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连自己都惊叹的人,为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德育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毕明生,苏翩翩.谈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0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