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实验教学是理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何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导”,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努力做到通过实践落实“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探究式实验教学;教师引导;教学效果
新教材将课本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式实验和学生家庭实验三个部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探究式实验并加以正确引导,其效果远比教师单纯演示要好得多。这样做,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术语的表达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要较好地完成探究式实验,我们应如何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养呢?
一、观察思考,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物理起源于生活,同时它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多观察、多思考,想一想哪些问题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关联。例如: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的第三节,在讲解“降落伞比赛”这一活动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现象可以提出问题并自己进行解答呢?于是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有同学说:“老师,在冬季我们走在积有冰雪的路面上比走在平时的水泥路面上容易摔跤,”这个可以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吗?我当即表态:很好。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我们的书包带一般都作得比较宽大,我也可以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非常踊跃,课后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同学们刚刚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学习积极性就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二、猜想与假设
对于同学们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的种种问题,如何引导同学们进行猜想?猜想与假设合理,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内容和方向,指导探究沿着预定目标展开,避免探究的盲目性;它为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一个大致框架;也为制订探究计划、设计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下面是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学生1: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长度有关。
学生2: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学生3: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
学生4:导体的电阻可能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有关。
学生5:导体的电阻可能与环境温度有关。
学生6:我认为铝和钨的电阻就应该不同,否则不会用铝做导线而用钨丝做灯丝。
师:如果铝和钨电阻不同,你们认为这属于前面哪位同学所说的哪个因素?
学生7:前面同学没说到这个因素,应该是构成导体的物质不同吧。
师:对,我们怎样描述这个因素呢?
学生7:导体电阻与构成导体的物质有关。
师:回忆我们在导体与绝缘体的学习中的一些说法,这里物质两个字是否恰当?可以怎样改变一下?
学生7:应该说材料。
师:请你把这个猜想再描述一下,好吗?
学生6:导体电阻可能与构成导体的材料有关。
从这一片断可以看出猜想与假设这一过程的教学,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做好学生猜想与假设过程的“导演”,充分调动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想出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老师不可包办代替,只有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老师方可给予指导,真正做到“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三、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问题提出来了,我们如何去验证?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一环节教师要首先引导同学们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的条件,要考虑到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初步树立控制变量的意识,还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验环境及实验器材等条件的限制。然后引导同学们举一反三,变已知为未知。例如:在讲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这一节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种可能的问题:
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能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有关;
②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还可能与线圈的匝数的多少有关;
③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能与电源电压的高低有关。
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的粗细有关。
⑤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构成线圈的漆包线的粗细有关。
于是,我就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在研究每一个决定因素时还是否需要其它要求或限制?”很快就有一部分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变量控制。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之上,我又进一步指出:要研究某一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时,必须首先保证其它量一定。然后同学们纷纷设计出了研究某个量决定电磁铁磁性大小因素的验证性实验。
四、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进行实验是整个探究实验的重要环节。这是同学们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在这一环节,涉及到各种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涉及到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数据的整理、记录等多项内容。正因为如此,我平时极为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引导。
例如在完成某些需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的实验中,教师要首先向同学们强调电表使用的注意事项,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一些带有危险性和损坏性的实验,教师更应该首先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在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要首先提示同学们首先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否则将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分析论证
由于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同学们对于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得到的结论也往往不同。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加以分析和总结。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如:在完成“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节的实验时,因为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这是同学们所熟知的。但在这个实验中,出现的结果与理论数值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样我们能否就断定以前的结论是错误的或者说我们的实验存在问题?”我尽量让同学们去思考、去琢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再告诉大家:“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我们的实验本身有问题,而是由于绳子和轮之间存在摩擦力的缘故。只有当我们忽略摩擦阻力及动滑轮的重力时,用动滑轮才可以省一半力。”同学们恍然大悟。因此,这一环节我们必须教育学生要尊重事实、尊重自然规律的良好习惯,养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意识,从而逐步达到能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目的,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至于评估和讨论与交流,重点是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好中选优的思想意识,不要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于个人得出的简单结论,要勇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向他人学习,努力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统一。
总之,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导”在学生实验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践真正落实“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探究式实验教学;教师引导;教学效果
新教材将课本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式实验和学生家庭实验三个部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探究式实验并加以正确引导,其效果远比教师单纯演示要好得多。这样做,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术语的表达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要较好地完成探究式实验,我们应如何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养呢?
一、观察思考,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物理起源于生活,同时它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多观察、多思考,想一想哪些问题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关联。例如: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的第三节,在讲解“降落伞比赛”这一活动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现象可以提出问题并自己进行解答呢?于是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有同学说:“老师,在冬季我们走在积有冰雪的路面上比走在平时的水泥路面上容易摔跤,”这个可以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吗?我当即表态:很好。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我们的书包带一般都作得比较宽大,我也可以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非常踊跃,课后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同学们刚刚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学习积极性就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二、猜想与假设
对于同学们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的种种问题,如何引导同学们进行猜想?猜想与假设合理,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内容和方向,指导探究沿着预定目标展开,避免探究的盲目性;它为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一个大致框架;也为制订探究计划、设计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下面是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学生1: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长度有关。
学生2: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学生3: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
学生4:导体的电阻可能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有关。
学生5:导体的电阻可能与环境温度有关。
学生6:我认为铝和钨的电阻就应该不同,否则不会用铝做导线而用钨丝做灯丝。
师:如果铝和钨电阻不同,你们认为这属于前面哪位同学所说的哪个因素?
学生7:前面同学没说到这个因素,应该是构成导体的物质不同吧。
师:对,我们怎样描述这个因素呢?
学生7:导体电阻与构成导体的物质有关。
师:回忆我们在导体与绝缘体的学习中的一些说法,这里物质两个字是否恰当?可以怎样改变一下?
学生7:应该说材料。
师:请你把这个猜想再描述一下,好吗?
学生6:导体电阻可能与构成导体的材料有关。
从这一片断可以看出猜想与假设这一过程的教学,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做好学生猜想与假设过程的“导演”,充分调动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想出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老师不可包办代替,只有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老师方可给予指导,真正做到“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三、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问题提出来了,我们如何去验证?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一环节教师要首先引导同学们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的条件,要考虑到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初步树立控制变量的意识,还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验环境及实验器材等条件的限制。然后引导同学们举一反三,变已知为未知。例如:在讲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这一节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种可能的问题:
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能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有关;
②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还可能与线圈的匝数的多少有关;
③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能与电源电压的高低有关。
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的粗细有关。
⑤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构成线圈的漆包线的粗细有关。
于是,我就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在研究每一个决定因素时还是否需要其它要求或限制?”很快就有一部分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变量控制。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之上,我又进一步指出:要研究某一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时,必须首先保证其它量一定。然后同学们纷纷设计出了研究某个量决定电磁铁磁性大小因素的验证性实验。
四、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进行实验是整个探究实验的重要环节。这是同学们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在这一环节,涉及到各种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涉及到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数据的整理、记录等多项内容。正因为如此,我平时极为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引导。
例如在完成某些需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的实验中,教师要首先向同学们强调电表使用的注意事项,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一些带有危险性和损坏性的实验,教师更应该首先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在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要首先提示同学们首先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否则将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分析论证
由于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同学们对于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得到的结论也往往不同。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加以分析和总结。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如:在完成“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节的实验时,因为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这是同学们所熟知的。但在这个实验中,出现的结果与理论数值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样我们能否就断定以前的结论是错误的或者说我们的实验存在问题?”我尽量让同学们去思考、去琢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再告诉大家:“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我们的实验本身有问题,而是由于绳子和轮之间存在摩擦力的缘故。只有当我们忽略摩擦阻力及动滑轮的重力时,用动滑轮才可以省一半力。”同学们恍然大悟。因此,这一环节我们必须教育学生要尊重事实、尊重自然规律的良好习惯,养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意识,从而逐步达到能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目的,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至于评估和讨论与交流,重点是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好中选优的思想意识,不要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于个人得出的简单结论,要勇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向他人学习,努力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统一。
总之,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导”在学生实验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践真正落实“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