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扛起摄像机拍片,一直以来都是电教干部的看家本领之一,但眼下这种情况却有弱化倾向。有些基层同志认为,电教片制作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去做,既然可以外包出去,花钱就能做好,自己会不会制片就没那么重要了。更有功利的人认为,干几年电教总是要調走的,到了别的岗位上制片的本事也未必用得着,所以掌不掌握这个本领影响不大。这种思想认识,对电教工作来说危害不容小觑。
一部分基层电教干部产生这样的想法,原因并不复杂,概括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的制片市场很繁荣,制片力量非常活跃,过去那种不得不单打独斗的局面如今几乎不存在了。选择的多样化,加之市场化外包运作的种种独特优势,让不少人尝到了甜头,甚至产生依赖心理。二是制片工作是个技术活,没有多年的钻研、磨炼和积累是很难有所成就的,要想真正掌握需下苦功夫。这样一来就有人产生畏难情绪,或者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便想要偷懒走捷径。
但实践证明,电教干部不懂制片还真不行。如果全靠外包,在外包的过程中一个疏忽就会失去对内容的主导权,拍出来的作品常常不尽人意。花了很多钱,宣教效果却没达到,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这充分说明制片这个看家本领多么重要。既然身为电教干部,就不能失去这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必须下定决心,把看家本领学好学透。
首先要端正思想认识。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掌握制片本领的极端重要性。这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必须要达到的目标,是职责所系、使命所在。这个“看家本领”内涵很丰富,一者指的是自己可以独立制片,包括独立进行策划、撰稿、采访、拍摄、后期制作等;二者指的是具有独到的鉴赏能力,懂得什么是好作品。第一条是基础,第二条是延伸,没有独立制片这个基础,就难以做到品鉴识别。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做一名“好厨师”,还要成为一个“美食家”,只有做到这两条,这个看家本领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即使将来离开电教岗位,这份本领也完全可以转化成一种高尚的业余爱好,这对丰富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价值。
其次要勤学苦练。既不能因畏难而打退堂鼓,也不能因进步慢而灰心丧气。总结电教前辈们的经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多看、多练、多思考。第一要多看。“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做片子也一样,看多与看少真的不一样。看得越多,受到的熏陶与启发也就越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看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多看的意义就在于此。第二要多练。看得再多,不做也等于零,做了才能实现经验成果转化。刚开始,我们做得可能比较粗糙,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心得,最终手就熟了。不管我们在这方面的天赋如何,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永远不过时。第三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可以帮助我们升华提高、少走弯路。比如拍一部片子,拍成之后总结一下,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明晰之后将来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要有好机制保驾护航。当然,电教干部要练好制片的看家本领,除了自我主观的积极努力外,还离不开外因的支持与推动,而且外因也同样至关重要。第一,培训不可少。上级电教机构要多办一些针对性强、专业水准高的制片业务培训,帮助电教干部开阔眼界、登高望远,这比仅仅依靠电教干部自学要快捷高效得多。第二,竞赛不可少。评比竞赛可以激励大家的工作热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形成拍片制片的造血机制。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有些机构举办的制片评比,根本没有专门针对电教干部原创作品的比赛内容,社会大环境给电教干部原创作品留出的展示平台真的不多。这就要靠上级电教机构自力更生,没有评比活动的应积极创建,已经有了的要做好做强,同时还可以鼓励支持电教干部的优秀作品参与系统之外的评比活动,为电教干部创造充分的展示平台,以此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
一部分基层电教干部产生这样的想法,原因并不复杂,概括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的制片市场很繁荣,制片力量非常活跃,过去那种不得不单打独斗的局面如今几乎不存在了。选择的多样化,加之市场化外包运作的种种独特优势,让不少人尝到了甜头,甚至产生依赖心理。二是制片工作是个技术活,没有多年的钻研、磨炼和积累是很难有所成就的,要想真正掌握需下苦功夫。这样一来就有人产生畏难情绪,或者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便想要偷懒走捷径。
但实践证明,电教干部不懂制片还真不行。如果全靠外包,在外包的过程中一个疏忽就会失去对内容的主导权,拍出来的作品常常不尽人意。花了很多钱,宣教效果却没达到,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这充分说明制片这个看家本领多么重要。既然身为电教干部,就不能失去这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必须下定决心,把看家本领学好学透。
首先要端正思想认识。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掌握制片本领的极端重要性。这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必须要达到的目标,是职责所系、使命所在。这个“看家本领”内涵很丰富,一者指的是自己可以独立制片,包括独立进行策划、撰稿、采访、拍摄、后期制作等;二者指的是具有独到的鉴赏能力,懂得什么是好作品。第一条是基础,第二条是延伸,没有独立制片这个基础,就难以做到品鉴识别。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做一名“好厨师”,还要成为一个“美食家”,只有做到这两条,这个看家本领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即使将来离开电教岗位,这份本领也完全可以转化成一种高尚的业余爱好,这对丰富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价值。
其次要勤学苦练。既不能因畏难而打退堂鼓,也不能因进步慢而灰心丧气。总结电教前辈们的经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多看、多练、多思考。第一要多看。“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做片子也一样,看多与看少真的不一样。看得越多,受到的熏陶与启发也就越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看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多看的意义就在于此。第二要多练。看得再多,不做也等于零,做了才能实现经验成果转化。刚开始,我们做得可能比较粗糙,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心得,最终手就熟了。不管我们在这方面的天赋如何,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永远不过时。第三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可以帮助我们升华提高、少走弯路。比如拍一部片子,拍成之后总结一下,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明晰之后将来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要有好机制保驾护航。当然,电教干部要练好制片的看家本领,除了自我主观的积极努力外,还离不开外因的支持与推动,而且外因也同样至关重要。第一,培训不可少。上级电教机构要多办一些针对性强、专业水准高的制片业务培训,帮助电教干部开阔眼界、登高望远,这比仅仅依靠电教干部自学要快捷高效得多。第二,竞赛不可少。评比竞赛可以激励大家的工作热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形成拍片制片的造血机制。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有些机构举办的制片评比,根本没有专门针对电教干部原创作品的比赛内容,社会大环境给电教干部原创作品留出的展示平台真的不多。这就要靠上级电教机构自力更生,没有评比活动的应积极创建,已经有了的要做好做强,同时还可以鼓励支持电教干部的优秀作品参与系统之外的评比活动,为电教干部创造充分的展示平台,以此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