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应用与企业风险管理相结合,提出对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基本认识,分别阐述了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然后提出了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的必要措施,更加强调了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内部审计的根本目标与企业风险的目标相一致,这就使二者的结合更为紧密。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管理;作用
随着当今经济形势的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能否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机构对风险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两者的内在联系不可忽视。内部审计不仅能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当性进行审计,而且能促进和帮助管理当局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内部审计有效性的方法,对企业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一)内部审计基本概念
我国审计署在2003年4月颁发的4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C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经济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计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它们之间之所以会有细微差异,是由于它们对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等内容认识上的差异造成的。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涵义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 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项理财活动。它包括八个风险管理要素:内控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由此看出企业风险管理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二、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淡薄
一是由于领导在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一些企业单位没有按规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削弱或取消内部审计工作,而且内部审计人员有会计或其它人员兼职的情况较为普遍,不利于客观履行审计职能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二是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积极、主动、系统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审计工作独立性不强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治理结构问题,导致各个部门和岗位的人员对其工作职责和操作程序不清晰,风险承担的最终主体也不明确,因而很难形成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并且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即便是成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风险承担的主体不明确,各个部门或者岗位间互相推卸责任,使其风险管理的成效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无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有效管理企业风险的职责,使得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始终停留在以眼前利益为目的的决策层次上,而不能像西方一些企业将企业风险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创新受到一定程度的外部因素的制约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随着风险管理的创新而不断创新的,风险管理的创新一方面在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外界给它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二是具备成熟的金融市场,因为创新的本身也会创造出新的风险,一旦管理不慎,金融市场无法消化,就可能引起金融动荡或危机,因此,成熟的金融市场也是必要的;三是完备的法律保障,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政策来规范、约束和保障各种创新的开展,那么要使金融风险管理创新良性发展也不太可能。由此可见,其他企业也基本如此,然而,我国目前尚且不具备这样的外部条件,这样就制约了我国风险管理创新的发展。
(四)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较低,审计质量不高
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是企业风险管理中的普遍现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只专长于财务会计,对经济管理、工程技术、法律、计算机等知识掌握不够,综合素质较低,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三、加强内部审计防范与化解企业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认识,增强风险意识
一是企业管理层要转变观念,增强风险意识,正确合理地处理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把企业的长远利益作为发展的目标;二是内部审计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认真落实“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宴”的审计工作方针。坚持以风险为导向、以内控为手段、以增值为目的、以治理为目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优势作用,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二)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重视风险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风险的承担主体,整合现有的风险管理部门,形成由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的、系统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另外,企业要在充分利用内部的风险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脑即利用企业外部的风险管理咨询公司专家的才能智慧,进行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这就为审计人员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提供明确的审计对象,使审计人员能够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的审计计划,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三)立足现实,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审计创新
我国要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视程度,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企业资本迅速积累,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能否有效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与企业能否在竞争中无往不利,企业能否取得成功息息相关。因此,不仅要求企业组织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还要求我国政府尽快出台与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相关的比较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以规范、制约和保障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使其有效开展。
(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巳成为企业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方面,可以选拔优秀审计人才出国进修现代风险管理审计技术,将国外的优良的审计技术和经验引入我国的风险管理审计的实践应用中。或者通过引进人才,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审计人才梯队,耍特别注重高级审计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依靠优秀人才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对现有的风险管理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建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企业的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之一,并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因此,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在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化解危机,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时序发展的雄伟目标。(作者单位:中航国际汽车展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智玲.《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年,第7期
[2]李永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中国内部审计,2009年,第17期
[3]梁素萍.《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广西财经学院,2010年出版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管理;作用
随着当今经济形势的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能否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机构对风险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两者的内在联系不可忽视。内部审计不仅能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当性进行审计,而且能促进和帮助管理当局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内部审计有效性的方法,对企业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一)内部审计基本概念
我国审计署在2003年4月颁发的4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C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经济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计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它们之间之所以会有细微差异,是由于它们对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等内容认识上的差异造成的。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涵义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 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项理财活动。它包括八个风险管理要素:内控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由此看出企业风险管理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二、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淡薄
一是由于领导在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一些企业单位没有按规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削弱或取消内部审计工作,而且内部审计人员有会计或其它人员兼职的情况较为普遍,不利于客观履行审计职能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二是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积极、主动、系统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审计工作独立性不强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治理结构问题,导致各个部门和岗位的人员对其工作职责和操作程序不清晰,风险承担的最终主体也不明确,因而很难形成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并且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即便是成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风险承担的主体不明确,各个部门或者岗位间互相推卸责任,使其风险管理的成效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无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有效管理企业风险的职责,使得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始终停留在以眼前利益为目的的决策层次上,而不能像西方一些企业将企业风险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三)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创新受到一定程度的外部因素的制约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随着风险管理的创新而不断创新的,风险管理的创新一方面在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外界给它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二是具备成熟的金融市场,因为创新的本身也会创造出新的风险,一旦管理不慎,金融市场无法消化,就可能引起金融动荡或危机,因此,成熟的金融市场也是必要的;三是完备的法律保障,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政策来规范、约束和保障各种创新的开展,那么要使金融风险管理创新良性发展也不太可能。由此可见,其他企业也基本如此,然而,我国目前尚且不具备这样的外部条件,这样就制约了我国风险管理创新的发展。
(四)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较低,审计质量不高
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是企业风险管理中的普遍现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只专长于财务会计,对经济管理、工程技术、法律、计算机等知识掌握不够,综合素质较低,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三、加强内部审计防范与化解企业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认识,增强风险意识
一是企业管理层要转变观念,增强风险意识,正确合理地处理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把企业的长远利益作为发展的目标;二是内部审计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认真落实“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宴”的审计工作方针。坚持以风险为导向、以内控为手段、以增值为目的、以治理为目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优势作用,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二)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重视风险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风险的承担主体,整合现有的风险管理部门,形成由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的、系统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另外,企业要在充分利用内部的风险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脑即利用企业外部的风险管理咨询公司专家的才能智慧,进行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这就为审计人员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提供明确的审计对象,使审计人员能够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的审计计划,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三)立足现实,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审计创新
我国要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视程度,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企业资本迅速积累,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能否有效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与企业能否在竞争中无往不利,企业能否取得成功息息相关。因此,不仅要求企业组织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还要求我国政府尽快出台与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相关的比较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以规范、制约和保障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使其有效开展。
(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巳成为企业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方面,可以选拔优秀审计人才出国进修现代风险管理审计技术,将国外的优良的审计技术和经验引入我国的风险管理审计的实践应用中。或者通过引进人才,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审计人才梯队,耍特别注重高级审计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依靠优秀人才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对现有的风险管理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建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企业的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之一,并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因此,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在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化解危机,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时序发展的雄伟目标。(作者单位:中航国际汽车展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智玲.《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年,第7期
[2]李永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中国内部审计,2009年,第17期
[3]梁素萍.《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广西财经学院,201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