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受之 不甘被掏空
王受之是个真正的世界人。从洛杉矶到广州,就像下班回家一样频繁和从容。
但这些年,眼见他童年生活的城市越来越空,从楼宇、语言到食物,渐行渐远。
为此,王受之抛开艺术设计师的本行,开始投身地产、主持、教育,为城市的文脉奔走。
刚结束了美国教学任务的王受之回到广州,抽空走了十里路。从人民公园开始,直走到爱群大厦。连心路、中山路,是王受之童年成长的地方。路闻米市街一水儿的东北口音,王受之不禁暗自唏嘘,“这座城市最核心的部分已经被掏空了”。这些年,王受之一直为保存城市的“文脉”呐喊,却自称“不算公共知识分子”。
王受之已近古稀之年,瘦,戴副眼镜。也许是常年当老师的原因,声音宏亮,语速很快,说话间有种闲絮家常的亲切感,连绵不绝。写起字也几乎和语速一样快,在他的博客里,每隔两天就会更新一篇长文,艺术、设计、电影、家庭、经济无所不谈。记忆力惊人,涉猎广泛。说来奇怪,每次回广州,王受之有很多地方不愿去,比如沙面、光孝寺,还有府前路和解放北路交叉处的一盏红绿灯下。因为很多年前,那盏红绿灯并不存在,彼处是他祖父建起的两栋木楼。他那时最喜欢木楼的天台,“视野最开阔, 能看见市政府好像宫殿一般的屋顶,在天棚上可以看到凤凰树托着中山纪念堂,壮丽得不得了”。
而今被改变的不仅是记忆中的两栋木楼,还有他记忆中“榕树华盖,安静异常”的那处叫沙面的小岛,以及满地碎石子、月光下静卧着睡莲和菩提树的光孝寺。他不忍再去,皆因物非人也非,倒不如怀念存留在脑海中的昔日图景。“我们做城市的人,首先就是不愿城市被破坏。”这是王受之的深思。
山寨级别的本事
王受之成长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王仁宇长于晚清风雨飘摇时,后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机械系,在黄花岗起义中侥幸逃生后,担任孙中山麾下兵工厂厂长。1946年,王受之出生时,祖父已是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校长。王受之是长孙,相传祖父在他出生后“傻笑”了一天。那年正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小长孙属于师字辈,祖父便给他取名王师凯,意为王师凯旋,后来又觉得太霸气,便改为王受之,意是日本投降、我方受之无愧。王受之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个画面,是在暖暖的阳光下,他抱著一只美国克林牌奶粉罐子坐在祖父膝头,祖父翻着美国《Life》杂志,指点他看那些汽车、火车的图片。
王受之父亲王义平是国内少数几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一生坎坷。早年因战乱从广州一路颠沛至重庆,建国后又经历各种政治运动,备受折磨,最后仅留下《貔貅舞曲》、《长江三峡素描》等数部作品。母亲早年加入重庆抗日演出队,身边一个个都是“历史性”文化名人,比如郭沫若夫妇。出生在音乐世家,王受之从小喜欢的却是涂鸦。父亲发现后欣喜地买来各种材料任由他画,且执意不请美术老师。“父亲觉得画画是个灵性的东西,不需要老师。”王受之回想起来,至今都为此感谢父亲。
受之从小的梦想是长大了做个画家,高中毕业因为“文化大革命”下乡做了农民,在农田劳作四年,同学们陆续被城里来的工厂招走了,王受之却一直走不了,“那是1972年的春节,我和一只小黄狗一起过年,看着门外纷纷扬扬的雪花,觉得自己想通了,要安心务农,没想到却给招工到县城的一个工艺美术工厂去学工艺设计,反而操起了画笔。”也是在那年11月,二十多岁的王受之被湖北洪湖工艺美术厂招收做工艺师。工厂主要做仿古家具和仿古画,再将成品拿到广交会出口,“按现在的话,就是做山寨”。那六年间,王受之自嘲“学会了一套高级山寨的本事”。
为了提高“仿古”水平,工厂还安排王受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培训,逢此良机,王受之师从中国文物界鼎鼎大名的王世襄。“很多有名的人在那个时候都还是老百姓,说见就能见到。比如沈从文,在历史博物馆上班,想见他只要到单位传达室打个招呼,他就过来了。”
还不如选择不斗了
离开湖北后的王受之在武汉大学学美国史,毕业后去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再去美国最好的设计学院—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书。从事设计教育,又常常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王受之说自己“不能算是公共知识分子,因为真正的公知身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为民请命’”。而他自己只是在设计的世界里,为城市发声而已。
王受之从来不是词锋犀利的人,甚至可称为随和,王澍获奖,他写了长长的文章分析他的作品,对于他来说,“赞赏别人是因为人家都有好的地方,有很好的成就,对于我来说,赞赏别人不难,难的是有机会批评其他的人,因为国内似乎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批评。”
所以虽然他在各种地产讲座、论坛、讨论会上,呼吁“保存城市文脉”、“保存广府文化”,但甚少介入力所不逮的社会实践。在他看来,在中国要做“公共知识分子”,比在美国难太多。“巴勒斯坦的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才是真正的大知识分子,可以让美国最好的媒体《纽约时报》、《纽约客》等媒体花功夫用几万字的篇幅去报道;在哥伦比亚大学讲课,也会有几千人去听,并得到大家的公开表态和支持。而在中国,情况则完全不同。不管是城市还是公共生活,对于很多奇形怪状,“倒不是说我斗不过,只是这个会影响我的心情,耗费我很多的精力。与其选择和他们斗的话,我还不如选择不斗了。所以,我更多地是做一种文化传播。”
王受之常年穿梭于世界各地。今天在德国看展览,明天在美国做设计,再过两天可能在汕头大学给中国学生上课。在美国,王受之还主持着一档普通话和一档广东话电台节目。每个礼拜四次,评析新闻。接受采访时,本该是录节目时间,因为等待香港选举的结果,才在广州见到了王受之。美国现在收听王受之节目的听众有数百万,播完节目后,王受之会经常上网去看听众评论,也会拿相同的新闻事件与《明报》、《东方日报》和《苹果日报》的观点做比较。观点差异越大,王受之觉得越有趣。
66岁的王受之马不停蹄地活跃在海内外学术界、地产界和设计界。即便如此,忙于完成各种身份的工作,丝毫不影响做《记忆中国》素描展的热情。不少人惊诧展览上他描绘的建筑、民居图景,好奇之余,不免感叹一个老者为啥总要给自己增加压力。王受之却把艺术创作当作一个近乎休闲的活动,“好像一个人每天跑步、走路,怎么会觉得是压力?不把艺术创作看作了不得的大事,而是一种身体、精神的放松”。
王受之刚接任了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国内很多设计学院的院长都是他的学生,这回,他与学生们成了同行。他打算引入自己海外设计名校核心教员的经验,改革中国式的传统艺术教育体系,“我要是认真做,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担任中国万科地产、北京鲁能地产、重庆龙湖地产等多间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开发顾问,对中国房产与中国设计有着巨大的文化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也让不少人给王受之贴上了“地产商人”的标签。王受之反问,“归入‘房地产商’,必须要有商人的资本和能力,我一无资本,二无能力,仅仅是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希望我提供一些有关设计、规划、风格方面的学术意见和看法,你们说我算是‘房地产商’,还‘房地产设计顾问’?何况设计本身就是服务于商业,和琴棋书画不同,介入商业是必然之举。”城市人的心,对王受之来说,是云淡风轻地包容世界。
对话王受之
我知道保护不了
记者:被归于“地产商人”,你认同这个标签吗?
王受之:这些年来我相信的东西很多,我最相信对自己坚持到底的学习。很多人做到一半,就觉得这些事情时别人已经做过,自己的价值已经到了,尤其是做设计的人,年轻人多了,就认为自己该退休了。这是对自己在一个领域继续前进的怀疑。我觉得这一点我做得挺好,这些年不管有多少年轻人,后浪推前浪,我还是很相信自己。在我这个领域里面我还是能做出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如做房地产顾问,做房地产设计。并且我很相信自己的精力还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可能就选择退休了。我现在六十多岁,才刚刚开始当院长,这院长就算当两任的话也得到七十多岁。
记者:作为中国最早与商业结缘的设计师之一,你怎么看待财富?
王受之:我始终不是个富人。对很多人来说,钱这个东西,赚得再多都不会觉得够。我接触过很多富豪,也有很多私人朋友。在我看来,财富给他们带来的感觉是头疼。比如不安全,总得有保镖。对我来说,财富不等于幸福。有地方住,健康,经常运动,不让自己老处于一个体系当中,这样会很少烦恼,感觉自由,心态就很健康。
记者:身在世界,对于你呼吁保护的城市广州,最怀念的是什么?
王受之:挺怀旧。怀旧不是每个人都能怀旧。我以前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的朋友圈子在音乐界、美术界和教育界。我母亲因为抗战时参加了抗日演出队,跟着周恩来和郭沫若一行到重庆,她身边多姿多彩的人也很多。所以我是在艺术学院的院子里长大的。虽然父亲在历次运动中被整,但是整体还是不错。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人生。怀旧还是跟我的生活形态有关。我这个人比较乐观,很多坏的东西被我放到一边,怀念的都是好的。
记者:致力于城市文脉的保存,现状让你满意吗?
王受之:做城市人,首先就是不愿城市被破坏。我在广州生活有两个阶段。前一段是从解放前到解放后。那时候的很多建筑被拆掉,让我很震惊,原来的城市感觉没有了。旧楼虽然破烂但蕴含其间的历史味道不存在了。我心里最冤的地方还是,讲白话(粤语)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我没有排外,我只是说一个城市之所以成就了两千年历史,方言、文化、饮食都是缘由。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却在逐步地消失和瓦解。我在洛杉矶待了二十多年。洛杉矶的英语和纽约英语也不一样,这也是洛杉矶的一个标志。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把城市的核心居民真空化,边缘化。上海让我也很伤感,上海最中心部位的人基本都在讲英语。反倒是香港,满大街听到的还是小时候讲的话。我现在呼吁大家保护,但是我知道保护不了。
王受之是个真正的世界人。从洛杉矶到广州,就像下班回家一样频繁和从容。
但这些年,眼见他童年生活的城市越来越空,从楼宇、语言到食物,渐行渐远。
为此,王受之抛开艺术设计师的本行,开始投身地产、主持、教育,为城市的文脉奔走。
刚结束了美国教学任务的王受之回到广州,抽空走了十里路。从人民公园开始,直走到爱群大厦。连心路、中山路,是王受之童年成长的地方。路闻米市街一水儿的东北口音,王受之不禁暗自唏嘘,“这座城市最核心的部分已经被掏空了”。这些年,王受之一直为保存城市的“文脉”呐喊,却自称“不算公共知识分子”。
王受之已近古稀之年,瘦,戴副眼镜。也许是常年当老师的原因,声音宏亮,语速很快,说话间有种闲絮家常的亲切感,连绵不绝。写起字也几乎和语速一样快,在他的博客里,每隔两天就会更新一篇长文,艺术、设计、电影、家庭、经济无所不谈。记忆力惊人,涉猎广泛。说来奇怪,每次回广州,王受之有很多地方不愿去,比如沙面、光孝寺,还有府前路和解放北路交叉处的一盏红绿灯下。因为很多年前,那盏红绿灯并不存在,彼处是他祖父建起的两栋木楼。他那时最喜欢木楼的天台,“视野最开阔, 能看见市政府好像宫殿一般的屋顶,在天棚上可以看到凤凰树托着中山纪念堂,壮丽得不得了”。
而今被改变的不仅是记忆中的两栋木楼,还有他记忆中“榕树华盖,安静异常”的那处叫沙面的小岛,以及满地碎石子、月光下静卧着睡莲和菩提树的光孝寺。他不忍再去,皆因物非人也非,倒不如怀念存留在脑海中的昔日图景。“我们做城市的人,首先就是不愿城市被破坏。”这是王受之的深思。
山寨级别的本事
王受之成长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王仁宇长于晚清风雨飘摇时,后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机械系,在黄花岗起义中侥幸逃生后,担任孙中山麾下兵工厂厂长。1946年,王受之出生时,祖父已是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校长。王受之是长孙,相传祖父在他出生后“傻笑”了一天。那年正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小长孙属于师字辈,祖父便给他取名王师凯,意为王师凯旋,后来又觉得太霸气,便改为王受之,意是日本投降、我方受之无愧。王受之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个画面,是在暖暖的阳光下,他抱著一只美国克林牌奶粉罐子坐在祖父膝头,祖父翻着美国《Life》杂志,指点他看那些汽车、火车的图片。
王受之父亲王义平是国内少数几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一生坎坷。早年因战乱从广州一路颠沛至重庆,建国后又经历各种政治运动,备受折磨,最后仅留下《貔貅舞曲》、《长江三峡素描》等数部作品。母亲早年加入重庆抗日演出队,身边一个个都是“历史性”文化名人,比如郭沫若夫妇。出生在音乐世家,王受之从小喜欢的却是涂鸦。父亲发现后欣喜地买来各种材料任由他画,且执意不请美术老师。“父亲觉得画画是个灵性的东西,不需要老师。”王受之回想起来,至今都为此感谢父亲。
受之从小的梦想是长大了做个画家,高中毕业因为“文化大革命”下乡做了农民,在农田劳作四年,同学们陆续被城里来的工厂招走了,王受之却一直走不了,“那是1972年的春节,我和一只小黄狗一起过年,看着门外纷纷扬扬的雪花,觉得自己想通了,要安心务农,没想到却给招工到县城的一个工艺美术工厂去学工艺设计,反而操起了画笔。”也是在那年11月,二十多岁的王受之被湖北洪湖工艺美术厂招收做工艺师。工厂主要做仿古家具和仿古画,再将成品拿到广交会出口,“按现在的话,就是做山寨”。那六年间,王受之自嘲“学会了一套高级山寨的本事”。
为了提高“仿古”水平,工厂还安排王受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培训,逢此良机,王受之师从中国文物界鼎鼎大名的王世襄。“很多有名的人在那个时候都还是老百姓,说见就能见到。比如沈从文,在历史博物馆上班,想见他只要到单位传达室打个招呼,他就过来了。”
还不如选择不斗了
离开湖北后的王受之在武汉大学学美国史,毕业后去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再去美国最好的设计学院—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书。从事设计教育,又常常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王受之说自己“不能算是公共知识分子,因为真正的公知身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为民请命’”。而他自己只是在设计的世界里,为城市发声而已。
王受之从来不是词锋犀利的人,甚至可称为随和,王澍获奖,他写了长长的文章分析他的作品,对于他来说,“赞赏别人是因为人家都有好的地方,有很好的成就,对于我来说,赞赏别人不难,难的是有机会批评其他的人,因为国内似乎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批评。”
所以虽然他在各种地产讲座、论坛、讨论会上,呼吁“保存城市文脉”、“保存广府文化”,但甚少介入力所不逮的社会实践。在他看来,在中国要做“公共知识分子”,比在美国难太多。“巴勒斯坦的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才是真正的大知识分子,可以让美国最好的媒体《纽约时报》、《纽约客》等媒体花功夫用几万字的篇幅去报道;在哥伦比亚大学讲课,也会有几千人去听,并得到大家的公开表态和支持。而在中国,情况则完全不同。不管是城市还是公共生活,对于很多奇形怪状,“倒不是说我斗不过,只是这个会影响我的心情,耗费我很多的精力。与其选择和他们斗的话,我还不如选择不斗了。所以,我更多地是做一种文化传播。”
王受之常年穿梭于世界各地。今天在德国看展览,明天在美国做设计,再过两天可能在汕头大学给中国学生上课。在美国,王受之还主持着一档普通话和一档广东话电台节目。每个礼拜四次,评析新闻。接受采访时,本该是录节目时间,因为等待香港选举的结果,才在广州见到了王受之。美国现在收听王受之节目的听众有数百万,播完节目后,王受之会经常上网去看听众评论,也会拿相同的新闻事件与《明报》、《东方日报》和《苹果日报》的观点做比较。观点差异越大,王受之觉得越有趣。
66岁的王受之马不停蹄地活跃在海内外学术界、地产界和设计界。即便如此,忙于完成各种身份的工作,丝毫不影响做《记忆中国》素描展的热情。不少人惊诧展览上他描绘的建筑、民居图景,好奇之余,不免感叹一个老者为啥总要给自己增加压力。王受之却把艺术创作当作一个近乎休闲的活动,“好像一个人每天跑步、走路,怎么会觉得是压力?不把艺术创作看作了不得的大事,而是一种身体、精神的放松”。
王受之刚接任了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国内很多设计学院的院长都是他的学生,这回,他与学生们成了同行。他打算引入自己海外设计名校核心教员的经验,改革中国式的传统艺术教育体系,“我要是认真做,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担任中国万科地产、北京鲁能地产、重庆龙湖地产等多间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开发顾问,对中国房产与中国设计有着巨大的文化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也让不少人给王受之贴上了“地产商人”的标签。王受之反问,“归入‘房地产商’,必须要有商人的资本和能力,我一无资本,二无能力,仅仅是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希望我提供一些有关设计、规划、风格方面的学术意见和看法,你们说我算是‘房地产商’,还‘房地产设计顾问’?何况设计本身就是服务于商业,和琴棋书画不同,介入商业是必然之举。”城市人的心,对王受之来说,是云淡风轻地包容世界。
对话王受之
我知道保护不了
记者:被归于“地产商人”,你认同这个标签吗?
王受之:这些年来我相信的东西很多,我最相信对自己坚持到底的学习。很多人做到一半,就觉得这些事情时别人已经做过,自己的价值已经到了,尤其是做设计的人,年轻人多了,就认为自己该退休了。这是对自己在一个领域继续前进的怀疑。我觉得这一点我做得挺好,这些年不管有多少年轻人,后浪推前浪,我还是很相信自己。在我这个领域里面我还是能做出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如做房地产顾问,做房地产设计。并且我很相信自己的精力还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可能就选择退休了。我现在六十多岁,才刚刚开始当院长,这院长就算当两任的话也得到七十多岁。
记者:作为中国最早与商业结缘的设计师之一,你怎么看待财富?
王受之:我始终不是个富人。对很多人来说,钱这个东西,赚得再多都不会觉得够。我接触过很多富豪,也有很多私人朋友。在我看来,财富给他们带来的感觉是头疼。比如不安全,总得有保镖。对我来说,财富不等于幸福。有地方住,健康,经常运动,不让自己老处于一个体系当中,这样会很少烦恼,感觉自由,心态就很健康。
记者:身在世界,对于你呼吁保护的城市广州,最怀念的是什么?
王受之:挺怀旧。怀旧不是每个人都能怀旧。我以前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的朋友圈子在音乐界、美术界和教育界。我母亲因为抗战时参加了抗日演出队,跟着周恩来和郭沫若一行到重庆,她身边多姿多彩的人也很多。所以我是在艺术学院的院子里长大的。虽然父亲在历次运动中被整,但是整体还是不错。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人生。怀旧还是跟我的生活形态有关。我这个人比较乐观,很多坏的东西被我放到一边,怀念的都是好的。
记者:致力于城市文脉的保存,现状让你满意吗?
王受之:做城市人,首先就是不愿城市被破坏。我在广州生活有两个阶段。前一段是从解放前到解放后。那时候的很多建筑被拆掉,让我很震惊,原来的城市感觉没有了。旧楼虽然破烂但蕴含其间的历史味道不存在了。我心里最冤的地方还是,讲白话(粤语)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我没有排外,我只是说一个城市之所以成就了两千年历史,方言、文化、饮食都是缘由。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却在逐步地消失和瓦解。我在洛杉矶待了二十多年。洛杉矶的英语和纽约英语也不一样,这也是洛杉矶的一个标志。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把城市的核心居民真空化,边缘化。上海让我也很伤感,上海最中心部位的人基本都在讲英语。反倒是香港,满大街听到的还是小时候讲的话。我现在呼吁大家保护,但是我知道保护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