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如而来疫情考验着每一个中国人。一时间,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出现了许多感动、鼓舞人心的人和事。在这场严峻的无硝烟的战场上,胜利的旗帜,上注定会大写着两个字:中国。
有你们很温暖
今年春节是在“四九”里,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年的天气虽不冷,但疫情让人浑身“发抖”。
1月23日武汉开始封城,政府要求过年期间待在家里尽量不要出门,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街上静悄悄,静得空旷,静得出奇,静得无奈,静得上火,静得叹息。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的璀璨灯光每晚准时开放,姹紫嫣红、一派艳丽,没有观众、没有喝彩声,好在那闪亮耀眼的光彩在告诉大地,告诉人们,这个城市依旧充满着顽强的生命力,依旧蕴藏着满满的活力。
是的,宅在家里很“苦闷”,但这一切都是为了需要、为了明天。认识到这一点,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会把苦闷变快乐。
但是我发现,屋外依旧有人。
下楼倒垃圾,看到小区的保洁员骑着平板车戴着口罩才从不远处正缓缓而来。突然想到,我们宅在家里的垃圾必须有人处理掉。小区有700多户人家,接近3000人每天待在家里产生垃圾,是平时的一倍甚至几倍多,如果不及时处理,成堆的垃圾不断气味难闻,谁敢保证不会酝酿出新的“病毒”?那位保洁员跟我熟悉,一直在小区负责送运垃圾,差不多有七八年了。逢年过节也都是他在忙活,似乎没见他休息过。我曾问过他是哪里人?他说是临沂的,家里有老婆孩子。看来这个春节他又没回去。我朝他招手,他也做了回应,但停在那儿不动了。我有些莫名其妙,却听到他在朝我喊到:快回家吧,外面空气不好。哦,我明白了他是怕走近跟我有接触,对我“不利”。毕竞他天天在跟生活垃圾打交道。他不怕吗?这个简单幼稚的问题无需回答。在回家的电梯里我在想,什么时候都要有“牺牲者”和“奉献者”,没有这样一些人,人们的生活肯定要乱套。“非典”时期有,现在还有。尽管有些人极为普通、平凡,但他们的精神却无比高尚。
家里没有牛奶了,去超市担心人多,想忍一忍但孩子小必须有牛奶喝。猛地想起楼下有家小超市不知是否还营业?于是“全副武装”出门,发现超市居然开着。进去发现物品不少,顾客却除了自己别无他人。售货员是位很年轻的姑娘,带着口罩的脸上露出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还开着门,不怕吗?”我一边交钱一边随意地问。“想关,但老板说人不能不吃不喝,关了总是给人带来不方便,开着即便没生意,也给人希望。”姑娘似乎挺会说,深入一问,原来是位在校大学生,过年没回家,原本打算利用寒假打工挣点零花钱,不料碰上了新型冠状病毒。“家里人不担心吗?”“怎能不担心?注意保护会没事的。再说,毕竞要有人站在这儿啊!”姑娘倒是一副轻松、洒脱模样,笑着指指头上的线帽和身上的白色工作服。
后来在微信里得知,一些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仍旧照常营业,人们担心和需要的蔬菜、米面、食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这无形中消除了人们的担忧和恐惧,给人莫大的宽慰,更加激起了人们同心协力战勝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来“站台”,需要有,人离开温暖的小家、走向社会、走向岗位。更不用说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援助湖北、武汉的一批批医务人员了,他们家里也有父母、有爱人、有孩子,但为了战胜疫情,为了大多数人的健康、安全,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未知”的征途。这真是一些可爱又可敬的人!,
宅在家里的感到温暖,也感到坦然和安全。这是因为屋外有无数各个行业的人在劳碌,在奔忙,是他们在为千千万万个家庭保驾护航。
邻家的灯光
邻居家的灯一直亮着,从腊月二十八到今天,凉台天花板上的那盏吊灯就没关过。
白灼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凉台,也折射着与之相邻的我家凉台。夜晚不用开灯到凉台上就可以看清一切。连家里的猫咪似乎也喜欢这黑夜里突然而来的光线,经常莫名其妙的“喵喵”叫着,仿佛在为光明欢歌。
邻居一家五口,一对老人和儿子儿媳外加不到两岁的孙子。他们买的是二手房,刚搬来时孩子还没出生,孩子降临不久,两位老人便从日照的乡下赶来了。甭说是来照看孙子的。孩子在老人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等会说话了相见时,两位老人一起对孩子喊:快叫爷爷,快叫爷爷!开始孩子口齿不清,但没多久就叫得清脆、响亮了。
我们这个楼层有4户人家,虽然门与门之间相隔不远,但只有我家跟这位邻居最“密切”:凉台都在一个方向,中间仅有不到1米宽的间距,透过宽敞的玻璃,看对方一览无余。我们常在凉台,上隔着玻璃打招呼,他家的孙子也常在凉台上望着我家的猫咪开心得笑个不停。
年前碰面我还特意问:“过年回老家吗?”老人说要回,但过了初三就赶回来。乡下冷,担心孩子受不了。
我给老人准备了几盒烟,那是朋友送的内部品尝烟,据说烟丝特别好,市场上不销售。老人喜欢抽烟,大概担心在屋里吸污染空气,对孙子健康有害,经常站在楼道透风的地方吞云吐雾。之所以要给老人烟,是因为心存感激。我外出旅游时报箱里的报纸一天不取就会塞得满满的,我请老人帮忙,他一点也没犹豫就答应了。20多天下来,一叠叠报纸和信件、杂志整齐地摆放在门前纸箱里。
原本想早点把烟送去,但阴差阳错居然拖到了腊月二十八,等真要敲门去送时,疫情的消息已家喻户晓。登门就是接触,于人于己都存在“危险”,只好作罢,再等时机。
期间偶尔开门,眼前是静悄悄的楼道,再看邻居老人的家门,没有往年张贴的“福”字,门前的“脚垫”也不见了。或许已经离开了,我在猜想。但到了晚上,突然发现隔壁凉台的灯亮着。没走,还在。第二天晚上依旧,接下来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故。
有些感到奇怪,人没走这灯怎么总是亮着呢?莫非老人家乡过年明灯常亮还有什么讲头?后来发现,灯虽亮着,但没见有人,再仔细观察,连接凉台的塑钢门紧闭着,里面一片漆黑。
一定是走时忘记关凉台上的灯了。谜底揭开了,心中释然。但那盏亮着的灯时不时出现在眼前,让我想到远在乡下的老人一家。过了初三他们没回来,已经半月了,仍没见到他们的踪迹,这意味着他们在老家“躲避”疫情,这也说明他们一定很听招呼、顾全大局,没有任性地“眷恋”城市里的小舍,贸然从老家,从寒冷的乡村赶回来。要说条件,城市肯定比乡村要方便、优越,也舒服。但非常时期不能“乱跑”“乱动”,这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疫情面前,就需要这样的有责任有胸怀有爱心的民众。 一个人一个家庭在疫情肆虐面前能做的非常有限,但不给社会不给众人添乱就是最大的贡献。老人一家无疑在用行动践行这一基本的要求。
每晚我都会去看看邻家那盏灯,无意间的疏忽,无心中的插柳,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和遐思。
盼着不久的一天,邻居一家带着笑容欢快地返回,多日不见的孩子一定会长得更健壮、更可爱,还有,我会亲自给老人递上一支烟并点上火,一直陪他抽完。
健康活着最幸福
宅在家里是件很郁闷的事,好在有网络、有电视。科技发达的优越性此时显现的比任何时候都突出、都鲜明。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神奇的互联网,人们怎么去度过这难熬的足不出户的日日夜夜?
网络可以让人们了解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里发生的任何一件事,对疫情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各种信息、预测、分析、报告通过不同的渠道都汇集在网络上,人们随时可以浏览、阅读。
当然,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也会让人目不暇接、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该听谁的、哪个说得对?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难怪,连世界权威专家都说这次新冠病毒狡猾得很、诡秘得很,普通百姓怎么可能厘得清?
有位专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大致意思是不要被网上的各种说法所左右,那些所谓的医学分析不要说一般老百姓,就是医学专业的医生护士也未必弄得明白。老百姓记住3件事就OK: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想想也是,听得耳朵起茧子,看得眼花缭乱,除了担心、害怕、忧虑,最终能解决什么问题?普及性的知识应该了解一些,深奥的学问还是拜托专家们研究吧!如果就是好奇想多知道点,那就听昕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这些院士、专家们的话吧,人家可都是研究病毒方面的“权威”,说得肯定有理有据、科学靠谱。
宅在家里久了总想着出去“透透气”。网上有照片,复工后的大街晚上车灯一片,昔日的拥堵情景又重现;还有照片是南方某城市,喝茶的、吃小吃的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真像一只大“馋虫”,引得不少人垂涎欲滴、蠢蠢欲动。好在理智大于冲动,迄今为止还没听到看到咱们这地上有人敢冒风险跑到街上去“自找麻烦”。是要悠着点,这不,徐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邻居为其举办了“隆重”的回家仪式,结果复查又呈阳性,与其接触者被悉数隔离观察。典型的乐极生悲。
不能掉以轻心。現在周边国家,远隔重洋的欧洲、美洲、大洋洲不是都有了“病例”了吗?全世界都拉响了警报,此时不自律,岂不正应了那句话:没事找事吗?如若那样做了,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日夜征战的医务人员、对不起家人,也对不起自己:活着容易吗?
作家方方说,她的哥哥宅在家里闷得慌,就追剧。这倒是解闷的办法之一。现在热播一个关于房介的电视剧,豆瓣评分高低是一回事,但听说女主角的片酬高超过千万之巨,而在这次疫情中只捐了几十万,许多观众就不满了:太吝啬!捐款这事说起来完全凭自愿,但观众的情绪是“项庄舞剑”,是对当下演艺圈收人不正常现象的质疑和愤懑。网上不是有帖子说,疫情之后要反省一下,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照往常有的人不会对这类话题那么关注,也不会,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去考虑去分析,但宅在家里有充足的时间琢磨思考问题,这倒是好事。起码比扎着堆吃烧烤、喝小酒、胡吹乱侃上“层次”。
当然,吃喝还是首位的。网上不时地有人提醒:有条件的一定要多吃些有营养的食品,以增强免疫力、抵抗力。这次病毒能不能扛过去,免疫力和抵抗力起重要作用。一些痊愈的患者,几乎异口同声提到这两个关键词。所以,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凑付不得,也别舍不得。有钱不吃好点,账肯定没算明白!
一场疫情,让许多人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皆烟云,唯有健康活着最幸福。
孩子,你们也是英雄
红嫩的嘴唇紧紧贴在屏幕上,一双小手张开焦急地扑向镜头,水汪汪的眼睛盯着屏幕里的身影好奇地观看着,又喜又悲的脸上挂满了晶莹的泪花……
他们是谁?他们是孩子,一些普普通通的孩子。如果没有发生这场可恶的疫情,随便在某个游乐场、某个家庭、某个幼儿园、某个学校,或许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
然而,现在这些孩子变得不再“普通”,因为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去了武汉、去了湖北。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方舱医院……那些穿着臃肿的防护服、戴着宽大的护目镜和N95口罩、背后写着单位和名字的医务人员,心里无不牵挂着远方的孩子。
疫情爆发,号令下达,各地医务人员召之即来。一时间天空中轰鸣的飞机运载的都是“全副武装”,紧急出发的白衣天使和救死扶伤的医生们。
简单的告别、无奈的谎言、含泪的叮嘱,让幼小的儿女们有点懵懂、纳闷、迷茫、忐忑,甚至还隐隐伴随着一点“恐惧”:爸爸妈妈怎么突然不见了?
暂时的分离,虽然只是一段时间,但对孩子而言却是难以承受的痛苦。尤其那些还不谙世事的孩子,平时整日粘着妈妈,现在突然没人可粘了,会感到莫名其妙,或许还会有一种“担心”:妈妈不喜欢自己了吗?他们会呼喊着自己的妈妈、爸爸,会去寻找那熟悉的身影,期待听到那亲切的声音,更盼望亲人突然降临身边。
3万多医务人员离开了自己温暖的家,身为父母,他们不能不怀念亲爱的孩子,不能不牵挂自己的“心头肉”。离别时恋恋不舍、心如刀绞,却又不能表露出来,视频、通话时心潮翻滚、泪水喷涌,但又不能让孩子察觉出来。这种撕心裂肺般的痛苦,很难忍受,但那些可敬的医务人员必须承受。为什么说去湖北、武汉的医务人员是疫情路上的“逆行者”?因为他们不但要冒个人风险,还要冒家庭、孩子的风险。谁敢保证自己不被感染,谁敢打包票顺利而归?意外、不测,甚至牺牲总是伴其左右,稍不留神在所难免。29岁的夏思思不幸殉职,2岁的儿子从此失去了母亲。这是多么悲痛而残酷的现实!程思思当初想到过吗?她一直坚守在最危险的一线。使命、职责让她心无旁骛,却给孩子留下了终生伤痛!
援鄂医疗队伍中护士占据大多数,而她们中许多人是年轻的母亲。天下最大的情感莫过于母子之情、母女之情。慈乌返哺、舐犊情深、爱子心切、血浓于水、骨肉相……尽所有的辞藻也表达不尽浓厚的血缘亲脉。
对许多人来说,上战场上前线没有什么更多的可犹豫,使命、责任、义务在肩,一声召唤、责无旁贷。然而人都是感情动物,最难以割舍的就是一个“情”字,而放在首位的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孩子。
多少医务人员,从接到赴鄂通知的一瞬间马上想到孩子该如何安顿;到达现场只要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马上与孩子连线;累了,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稍微合上一会眼,梦到的必定是孩子。孩子,孩子,父母的永远牵挂,也是父母永远的希望。正是他们,鼓舞和激励着父母勇敢的面对危险,顽强的坚持到底。
疫情一天不解除,成千上万个妈妈爸爸就会继续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身后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孩子们就要继续等待,继续“煎熬”。说起来这些孩子很高尚、很可爱、很大气、也很可敬。他们小小年纪并不懂得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牺牲,但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些崇高的词汇。他们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也是“英雄”!
爸爸加油,我和妈妈等你回来!”“妈妈,你去打敌人了,真棒!我长大也要像你一样!”
孩子们稚气而自豪的话语,充满了温情、挂念和信心,哪个父母听了不为之动容?
等着吧孩子们,春回大地,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日子就要来临了。不远的一天,你们一定会张开双臂,欢跳着去迎接凯旋而归的父母。
有你们很温暖
今年春节是在“四九”里,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年的天气虽不冷,但疫情让人浑身“发抖”。
1月23日武汉开始封城,政府要求过年期间待在家里尽量不要出门,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街上静悄悄,静得空旷,静得出奇,静得无奈,静得上火,静得叹息。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的璀璨灯光每晚准时开放,姹紫嫣红、一派艳丽,没有观众、没有喝彩声,好在那闪亮耀眼的光彩在告诉大地,告诉人们,这个城市依旧充满着顽强的生命力,依旧蕴藏着满满的活力。
是的,宅在家里很“苦闷”,但这一切都是为了需要、为了明天。认识到这一点,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会把苦闷变快乐。
但是我发现,屋外依旧有人。
下楼倒垃圾,看到小区的保洁员骑着平板车戴着口罩才从不远处正缓缓而来。突然想到,我们宅在家里的垃圾必须有人处理掉。小区有700多户人家,接近3000人每天待在家里产生垃圾,是平时的一倍甚至几倍多,如果不及时处理,成堆的垃圾不断气味难闻,谁敢保证不会酝酿出新的“病毒”?那位保洁员跟我熟悉,一直在小区负责送运垃圾,差不多有七八年了。逢年过节也都是他在忙活,似乎没见他休息过。我曾问过他是哪里人?他说是临沂的,家里有老婆孩子。看来这个春节他又没回去。我朝他招手,他也做了回应,但停在那儿不动了。我有些莫名其妙,却听到他在朝我喊到:快回家吧,外面空气不好。哦,我明白了他是怕走近跟我有接触,对我“不利”。毕竞他天天在跟生活垃圾打交道。他不怕吗?这个简单幼稚的问题无需回答。在回家的电梯里我在想,什么时候都要有“牺牲者”和“奉献者”,没有这样一些人,人们的生活肯定要乱套。“非典”时期有,现在还有。尽管有些人极为普通、平凡,但他们的精神却无比高尚。
家里没有牛奶了,去超市担心人多,想忍一忍但孩子小必须有牛奶喝。猛地想起楼下有家小超市不知是否还营业?于是“全副武装”出门,发现超市居然开着。进去发现物品不少,顾客却除了自己别无他人。售货员是位很年轻的姑娘,带着口罩的脸上露出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还开着门,不怕吗?”我一边交钱一边随意地问。“想关,但老板说人不能不吃不喝,关了总是给人带来不方便,开着即便没生意,也给人希望。”姑娘似乎挺会说,深入一问,原来是位在校大学生,过年没回家,原本打算利用寒假打工挣点零花钱,不料碰上了新型冠状病毒。“家里人不担心吗?”“怎能不担心?注意保护会没事的。再说,毕竞要有人站在这儿啊!”姑娘倒是一副轻松、洒脱模样,笑着指指头上的线帽和身上的白色工作服。
后来在微信里得知,一些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仍旧照常营业,人们担心和需要的蔬菜、米面、食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这无形中消除了人们的担忧和恐惧,给人莫大的宽慰,更加激起了人们同心协力战勝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来“站台”,需要有,人离开温暖的小家、走向社会、走向岗位。更不用说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援助湖北、武汉的一批批医务人员了,他们家里也有父母、有爱人、有孩子,但为了战胜疫情,为了大多数人的健康、安全,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未知”的征途。这真是一些可爱又可敬的人!,
宅在家里的感到温暖,也感到坦然和安全。这是因为屋外有无数各个行业的人在劳碌,在奔忙,是他们在为千千万万个家庭保驾护航。
邻家的灯光
邻居家的灯一直亮着,从腊月二十八到今天,凉台天花板上的那盏吊灯就没关过。
白灼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凉台,也折射着与之相邻的我家凉台。夜晚不用开灯到凉台上就可以看清一切。连家里的猫咪似乎也喜欢这黑夜里突然而来的光线,经常莫名其妙的“喵喵”叫着,仿佛在为光明欢歌。
邻居一家五口,一对老人和儿子儿媳外加不到两岁的孙子。他们买的是二手房,刚搬来时孩子还没出生,孩子降临不久,两位老人便从日照的乡下赶来了。甭说是来照看孙子的。孩子在老人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等会说话了相见时,两位老人一起对孩子喊:快叫爷爷,快叫爷爷!开始孩子口齿不清,但没多久就叫得清脆、响亮了。
我们这个楼层有4户人家,虽然门与门之间相隔不远,但只有我家跟这位邻居最“密切”:凉台都在一个方向,中间仅有不到1米宽的间距,透过宽敞的玻璃,看对方一览无余。我们常在凉台,上隔着玻璃打招呼,他家的孙子也常在凉台上望着我家的猫咪开心得笑个不停。
年前碰面我还特意问:“过年回老家吗?”老人说要回,但过了初三就赶回来。乡下冷,担心孩子受不了。
我给老人准备了几盒烟,那是朋友送的内部品尝烟,据说烟丝特别好,市场上不销售。老人喜欢抽烟,大概担心在屋里吸污染空气,对孙子健康有害,经常站在楼道透风的地方吞云吐雾。之所以要给老人烟,是因为心存感激。我外出旅游时报箱里的报纸一天不取就会塞得满满的,我请老人帮忙,他一点也没犹豫就答应了。20多天下来,一叠叠报纸和信件、杂志整齐地摆放在门前纸箱里。
原本想早点把烟送去,但阴差阳错居然拖到了腊月二十八,等真要敲门去送时,疫情的消息已家喻户晓。登门就是接触,于人于己都存在“危险”,只好作罢,再等时机。
期间偶尔开门,眼前是静悄悄的楼道,再看邻居老人的家门,没有往年张贴的“福”字,门前的“脚垫”也不见了。或许已经离开了,我在猜想。但到了晚上,突然发现隔壁凉台的灯亮着。没走,还在。第二天晚上依旧,接下来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故。
有些感到奇怪,人没走这灯怎么总是亮着呢?莫非老人家乡过年明灯常亮还有什么讲头?后来发现,灯虽亮着,但没见有人,再仔细观察,连接凉台的塑钢门紧闭着,里面一片漆黑。
一定是走时忘记关凉台上的灯了。谜底揭开了,心中释然。但那盏亮着的灯时不时出现在眼前,让我想到远在乡下的老人一家。过了初三他们没回来,已经半月了,仍没见到他们的踪迹,这意味着他们在老家“躲避”疫情,这也说明他们一定很听招呼、顾全大局,没有任性地“眷恋”城市里的小舍,贸然从老家,从寒冷的乡村赶回来。要说条件,城市肯定比乡村要方便、优越,也舒服。但非常时期不能“乱跑”“乱动”,这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疫情面前,就需要这样的有责任有胸怀有爱心的民众。 一个人一个家庭在疫情肆虐面前能做的非常有限,但不给社会不给众人添乱就是最大的贡献。老人一家无疑在用行动践行这一基本的要求。
每晚我都会去看看邻家那盏灯,无意间的疏忽,无心中的插柳,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和遐思。
盼着不久的一天,邻居一家带着笑容欢快地返回,多日不见的孩子一定会长得更健壮、更可爱,还有,我会亲自给老人递上一支烟并点上火,一直陪他抽完。
健康活着最幸福
宅在家里是件很郁闷的事,好在有网络、有电视。科技发达的优越性此时显现的比任何时候都突出、都鲜明。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神奇的互联网,人们怎么去度过这难熬的足不出户的日日夜夜?
网络可以让人们了解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里发生的任何一件事,对疫情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各种信息、预测、分析、报告通过不同的渠道都汇集在网络上,人们随时可以浏览、阅读。
当然,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也会让人目不暇接、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该听谁的、哪个说得对?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难怪,连世界权威专家都说这次新冠病毒狡猾得很、诡秘得很,普通百姓怎么可能厘得清?
有位专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大致意思是不要被网上的各种说法所左右,那些所谓的医学分析不要说一般老百姓,就是医学专业的医生护士也未必弄得明白。老百姓记住3件事就OK: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想想也是,听得耳朵起茧子,看得眼花缭乱,除了担心、害怕、忧虑,最终能解决什么问题?普及性的知识应该了解一些,深奥的学问还是拜托专家们研究吧!如果就是好奇想多知道点,那就听昕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这些院士、专家们的话吧,人家可都是研究病毒方面的“权威”,说得肯定有理有据、科学靠谱。
宅在家里久了总想着出去“透透气”。网上有照片,复工后的大街晚上车灯一片,昔日的拥堵情景又重现;还有照片是南方某城市,喝茶的、吃小吃的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真像一只大“馋虫”,引得不少人垂涎欲滴、蠢蠢欲动。好在理智大于冲动,迄今为止还没听到看到咱们这地上有人敢冒风险跑到街上去“自找麻烦”。是要悠着点,这不,徐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邻居为其举办了“隆重”的回家仪式,结果复查又呈阳性,与其接触者被悉数隔离观察。典型的乐极生悲。
不能掉以轻心。現在周边国家,远隔重洋的欧洲、美洲、大洋洲不是都有了“病例”了吗?全世界都拉响了警报,此时不自律,岂不正应了那句话:没事找事吗?如若那样做了,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日夜征战的医务人员、对不起家人,也对不起自己:活着容易吗?
作家方方说,她的哥哥宅在家里闷得慌,就追剧。这倒是解闷的办法之一。现在热播一个关于房介的电视剧,豆瓣评分高低是一回事,但听说女主角的片酬高超过千万之巨,而在这次疫情中只捐了几十万,许多观众就不满了:太吝啬!捐款这事说起来完全凭自愿,但观众的情绪是“项庄舞剑”,是对当下演艺圈收人不正常现象的质疑和愤懑。网上不是有帖子说,疫情之后要反省一下,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照往常有的人不会对这类话题那么关注,也不会,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去考虑去分析,但宅在家里有充足的时间琢磨思考问题,这倒是好事。起码比扎着堆吃烧烤、喝小酒、胡吹乱侃上“层次”。
当然,吃喝还是首位的。网上不时地有人提醒:有条件的一定要多吃些有营养的食品,以增强免疫力、抵抗力。这次病毒能不能扛过去,免疫力和抵抗力起重要作用。一些痊愈的患者,几乎异口同声提到这两个关键词。所以,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凑付不得,也别舍不得。有钱不吃好点,账肯定没算明白!
一场疫情,让许多人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皆烟云,唯有健康活着最幸福。
孩子,你们也是英雄
红嫩的嘴唇紧紧贴在屏幕上,一双小手张开焦急地扑向镜头,水汪汪的眼睛盯着屏幕里的身影好奇地观看着,又喜又悲的脸上挂满了晶莹的泪花……
他们是谁?他们是孩子,一些普普通通的孩子。如果没有发生这场可恶的疫情,随便在某个游乐场、某个家庭、某个幼儿园、某个学校,或许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
然而,现在这些孩子变得不再“普通”,因为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去了武汉、去了湖北。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方舱医院……那些穿着臃肿的防护服、戴着宽大的护目镜和N95口罩、背后写着单位和名字的医务人员,心里无不牵挂着远方的孩子。
疫情爆发,号令下达,各地医务人员召之即来。一时间天空中轰鸣的飞机运载的都是“全副武装”,紧急出发的白衣天使和救死扶伤的医生们。
简单的告别、无奈的谎言、含泪的叮嘱,让幼小的儿女们有点懵懂、纳闷、迷茫、忐忑,甚至还隐隐伴随着一点“恐惧”:爸爸妈妈怎么突然不见了?
暂时的分离,虽然只是一段时间,但对孩子而言却是难以承受的痛苦。尤其那些还不谙世事的孩子,平时整日粘着妈妈,现在突然没人可粘了,会感到莫名其妙,或许还会有一种“担心”:妈妈不喜欢自己了吗?他们会呼喊着自己的妈妈、爸爸,会去寻找那熟悉的身影,期待听到那亲切的声音,更盼望亲人突然降临身边。
3万多医务人员离开了自己温暖的家,身为父母,他们不能不怀念亲爱的孩子,不能不牵挂自己的“心头肉”。离别时恋恋不舍、心如刀绞,却又不能表露出来,视频、通话时心潮翻滚、泪水喷涌,但又不能让孩子察觉出来。这种撕心裂肺般的痛苦,很难忍受,但那些可敬的医务人员必须承受。为什么说去湖北、武汉的医务人员是疫情路上的“逆行者”?因为他们不但要冒个人风险,还要冒家庭、孩子的风险。谁敢保证自己不被感染,谁敢打包票顺利而归?意外、不测,甚至牺牲总是伴其左右,稍不留神在所难免。29岁的夏思思不幸殉职,2岁的儿子从此失去了母亲。这是多么悲痛而残酷的现实!程思思当初想到过吗?她一直坚守在最危险的一线。使命、职责让她心无旁骛,却给孩子留下了终生伤痛!
援鄂医疗队伍中护士占据大多数,而她们中许多人是年轻的母亲。天下最大的情感莫过于母子之情、母女之情。慈乌返哺、舐犊情深、爱子心切、血浓于水、骨肉相……尽所有的辞藻也表达不尽浓厚的血缘亲脉。
对许多人来说,上战场上前线没有什么更多的可犹豫,使命、责任、义务在肩,一声召唤、责无旁贷。然而人都是感情动物,最难以割舍的就是一个“情”字,而放在首位的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孩子。
多少医务人员,从接到赴鄂通知的一瞬间马上想到孩子该如何安顿;到达现场只要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马上与孩子连线;累了,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稍微合上一会眼,梦到的必定是孩子。孩子,孩子,父母的永远牵挂,也是父母永远的希望。正是他们,鼓舞和激励着父母勇敢的面对危险,顽强的坚持到底。
疫情一天不解除,成千上万个妈妈爸爸就会继续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身后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孩子们就要继续等待,继续“煎熬”。说起来这些孩子很高尚、很可爱、很大气、也很可敬。他们小小年纪并不懂得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牺牲,但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些崇高的词汇。他们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也是“英雄”!
爸爸加油,我和妈妈等你回来!”“妈妈,你去打敌人了,真棒!我长大也要像你一样!”
孩子们稚气而自豪的话语,充满了温情、挂念和信心,哪个父母听了不为之动容?
等着吧孩子们,春回大地,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日子就要来临了。不远的一天,你们一定会张开双臂,欢跳着去迎接凯旋而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