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滮池的变迁及其原因分析

来源 :唐都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滮池与昆明池、镐池相邻,是汉、唐都城长安城郊的著名池苑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滮池在唐代大面积缩小,之后再无恢复,现今已经完全淤塞干涸。论述历史时期滮池的变化过程,讨论它与镐池、昆明池的关系,并分析其变迁的历史地理原因,对于认识水与古代都城的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以福建省1998、1999年两系晚稻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参试组合的产量结构特征,提出了选育适应福建省生态条件的两系杂交稻的一些粗浅看法.
摘 要:运用主成分分析从众多财务指标中提取了农业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成长能力等各层面因子,采用因子分析对企业的各个层面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业绩不乐观,部分公司片面强调单项能力。因此,可以从中挖掘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因子分析;绩效改进;业绩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17
目前,仙游县早稻三系杂交稻主推组合汕优016、威优016已当家5a,产量徘徊,抗性退化.为筛选米质优良杂优新组合,作为本世纪初仙游县早杂接班种.2001年,在前几年引进试验的基础
期刊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不是"科技理性",也不是"交往实践",而是着力培养国人的独立人格,张扬国人的主体性。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当今的特殊国情决
抗日时期,难民大量内迁西北为垦荒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西北又有大量的生熟荒地。在国民政府和西北各省地方政府的积极组织和领导下,垦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难民的西
福建龙海利用稻草培养蘑菇 ,菇渣回田改土 ,逐步形成稻菇双高产、副产品循环利用的持续高效生产系统。观测了系统中NPK素和有机质的投入输出 ,结果明确 :(1) 1hm2 双季稻草培
为筛选适应在武平种植的双季晚稻品种,武平县十方镇引进试种了泰优656、天优596、两优842、谷优1186共4个杂交水稻新品种。4个新引进的水稻品种均比对照品种汕优46有不同程度
2009年11月21日第四届西安历史文化研讨会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西安文理学院《唐都学刊》编辑部、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文理学院科研处、西安古都学会联合召开。来自陕
文物保护单位等范畴是遗址保护立法面对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遗址保护立法的区域划分和保护模式选择。目前人们在理解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上存在偏差或泛化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