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英回忆旧日相知我想念那些天真的人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多年前,黄佐临还健在的时候,到他家做客完,黄宗英会就近去巴金家。在他们面前。哪怕六七十岁,满头白发。黄宗英也还是个可以扮鬼脸的小女孩。现在他们都走了,她说。在她心里。“他们永远都是天真的。”
  日前,有一部叫《请你记住我》的小成本电影上映,排片和票房都几乎被商业大片淹没。但这部电影是特别的,穿插在一对年轻人影影绰绰的老上海弄堂生活中的,是赵丹和黄宗英的爱情故事,是一座城市关于电影的黄金时代。黄宗英出现在大银幕上,她回忆了很多事,她说:“我做的最成功的事情,就是嫁给了赵丹。”电影上映当天,记者到华东医院探访老人。红色棉袄、红色围巾、红色小帽,93岁的黄宗英正捧着十英寸的小屏,专注地在看《乌鸦与麻雀》,阳光和煦、明亮、温暖,这一幕美好得叫人不忍打扰。
  最爱《乌鸦与麻雀》
  记者问黄宗英,赵丹演过那么多戏,你最喜欢哪一部?黄宗英没有迟疑,回答说:“《乌鸦与麻雀》。”回忆起部电影,大约有讲不完的故事,“这部片子,我们在迎接解放的炮声中拍的,拍得踏踏实实,拍得有根有据,有声有色。”其实编剧和拍摄都不“踏实”。1948年初他们聚在昆仑老板任宗德在上海湖南路的家里,客厅里麻将台子摆起来,沈浮夫人高依云、吴茵,还有黄宗英像模像样稀里哗啦打麻将,以掩护屋角打扑克的一桌——编剧组在记分纸的背面记剧本提要。隔三差五地打十六圈麻将,文学剧本便完成了,然后就进入紧张的内景拍摄。“送审的剧本是伪造的,拍摄的剧本,就藏在高高的摄影棚灯光高台,颤悠悠的踏板一端。”关于赵丹,关于和赵丹一起演戏的日子,点点滴滴,黄宗英都记得那样真切。她说:“最怀念那段日子。”
  日子往前倒數两年,“我第一次见赵丹,(他)扣子也扣错了。”1946年初涉银幕,黄宗英演了沈浮导演的《追》,在里面演一个买办家庭的大小姐,同情并掩护表哥去参加革命,由此被昆仑厂的导演陈鲤庭和赵丹相中,1947年初夏,她从北京来到上海,参演了《幸福狂想曲》。“影片中我们是情人,可是我有点怕他。”不承想,这个叫她有点怕的男人,这个已经演过十多年话剧、电影,蹲过五年大牢的男人,在电影扫尾工作时候,忽然孩子气地对她说,“我不能离开你,你应该是我的妻子。”
  启蒙老师黄佐瞄
  日子再往前倒数,“想想,1941年八九月间到的上海,那年我十六岁。”九岁丧父,初中毕业以后,黄宗英便开始考虑辍学养家为哥哥弟弟缴学费,她自学打字、英文、临帖,大约想试着找个写字间的工作。哥哥先到了上海演戏,唤她来,她懵懵懂懂地便来了。在桃源村的一间小小的亭子间,她看到了一大叠《剧场艺术》杂志和各种剧本,也还是懵懵懂懂的。
  第二天,哥哥就带她去了卡尔登剧院(今长江剧场),“那天剧院正在演《蜕变》,曹禺编剧,黄佐临导演。”那一晚,舞台上下的爱国热情彼此融成一片,热烈、犀利、慷慨、沉痛……那一晚,演员们多次谢幕,观众迟迟不肯走,这都让16岁的黄宗英觉得,自己将要从事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虽然以前她从不曾想过。
  隔日,黄佐临便安排这个高高的“小妹”做了舞台替补。从八九月间,到“双十节”左右第一次上台,左右不过月余。77年过去,黄宗英还记得那一晚。“糟糕,脚灯的光怎么这么亮,我什么也看不见,台上的人都站在哪儿?”当还没有弄清楚是谁说到哪句话她该上场,便被舞台监督后背一拍给推了出去。被舞台吓傻了的黄宗英,赶忙把自己的台词一段段往外抛,最后提前大哭大闹起来,被人拖下场来。戏散了,小女孩在后台惊魂不定,一盘蛋炒饭早都凉透了。黄佐临来到化妆间,她仰头看一眼,又低下头,觉得自己闯了大祸,没想到听到先生一字一字地说:“小妹,明天还你上。”十六岁的女演员,就这样出道了。
  好多年前,黄佐临还健在的时候,到他家做客完,黄宗英会就近去巴金家。在他们面前,哪怕六七十岁,满头白发,黄宗英也还是个可以扮鬼脸的小女孩。那时她说,他们都是天地问的正气,只要能看他们一眼,自己心里也会扶正祛邪念的。现在他们都走了,她说,在她心里,“他们永远都是天真的。”
  跌宕不悔的人生
  时间往后拨算。1965年起,黄宗英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职创作,她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报告文学,更用人生的热忱来写报告文学。比起65岁跟着中央电视台《望长城》剧组挺进罗布泊,在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只活鸟的罗布泊待足18个日夜,69岁时候第三次进藏,奔赴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带一世界第一大峡谷,真的差点要了黄宗英的命。
  那次进藏,消息传开,几乎便没有人赞同她去。按照黄宗英的说法是,为了支持生态学家徐凤翔,使其不因经费短缺而中断十五年来对藏东南高原植被之考察,便把自己抵押给了电视台。
  1982年秋天,黄宗英便为了采访女植物生态学家徐凤翔,跟着她在森林的帐篷里住过一段时间,并写出了报告文学佳作《小木屋》,她说:“要让作品为科研项目助阵。”按照老伴冯亦代的说法,“我看这位白发婆婆,—早起来就看有关西藏的典籍,又做笔记,又做卡片,我实在不忍心对她说一个‘不’字。”可那一次,等冯亦代再见到黄宗英时,她在林芝解放军115医院有过两天两夜不省人事,醒来时签自己的名字,“黄”字都少了两只脚;她回到北京,脸上手上都还发出蓝色来,“甚至原来那双十分明亮的眼睛也变得灰暗可怜”。所幸,明亮的眼神很快又回来了。所幸,今天当我们再问黄宗英,那么危险,那么艰苦,后不后悔,遗不遗憾?她带着干净、温暖而又明亮的眼冲,认真地回答说:“这辈子,从来没有后悔过。”
  邢大军据《新民晚报》孙佳音,文整理
其他文献
著名军旅影视艺术家翟俊杰、陶玉玲、刘之冰、岳红、杜旭东来到新疆军区乌拉斯台边防连,为边防哨所的战士们送来慰问演出与祝福。演出后,电影艺术家与战士们围坐一圈,傾心交谈,共同的军旅生涯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同样的军人隋怀点燃了彼此的理想信念。在畅谈中,艺术家们分享了他们在部队中磨炼成长的艺术创作经历,导演翟俊杰17歲考入西藏军区文工团,演员陶玉玲14岁进入军队院校学习戏剧,演员刘之冰是军旅硬汉形象的代表,
期刊
我参加工作第一天是上早班,早班是上午六点到下午二点。  从家到工作单位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所以凌晨四点半就起床了。强睁开眼睛艰难地爬起来,随便吃点食物便去上班。  头次接触工作,一切都十分陌生,整天跟着师傅不知该干什么却很累。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上下眼皮打架,只想赶紧回家睡一觉。正收拾东西准备走,师傅通知先别走,班组要开个会。  来到工段休息室,一个班组二十几个人挤满一屋子,大家随便找地方坐,椅子不够
期刊
石齐,1940年生于福建福清,1963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院,1976年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石齐画院院长。主张绘画艺术形态三象(具象、印象、抽象)并举的理论,历经数十年探索创立了“三象合一”画风。石齐中国画、油画、书法、雕塑皆精,从1972年成名至今,其作品深受社会赞誉,创办“新中国画”画家班,近十多年来润育学子逾千名。成立北京石齐画院,特聘画家100名,下设河南新乡,江苏淮
期刊
2019年12月21日,围棋史上一个时代的缔造者、获得14个世界冠军(历史排名第二,排在第一的是曾获得过17个世界冠军的李昌镐九段)的著名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在其家乡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举行的“引退纪念对局”———与曾在世界围棋AI(人功智能)大赛上,获得过第三名的“韩豆”三番棋升降赛的最终局(李九段被让两子、贴7目半)的对局中,经过4小时20分钟的苦战,当代表“韩豆”的工作人员在棋盘上落下第181
期刊
2019年4月14目,由北京杏坛美术馆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锦昌画苑、杏坛艺拍、北京伊川文化承办的“新时代·新风貌—石齐、宋涤中国画展”在北京杏坛美术馆隆重开幕。  出席画展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王喆、王建国,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指导委员会主任、著名画家赵建成,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彭利铭,北京画院著名画家南海岩,北京画院艺术创作室主任郭宝君,中国儿童画艺术创作中心主任、画家李健
期刊
荧幕上,他演技精湛,刻画人物淋漓入骨;生活中,他为人低调,做事谦和朴实;观众眼中,他“德高望重”、“德艺双馨”,他就是国宝级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在浮华热闹的演艺圈,李雪健是—股清流,塑造角色精益求精,台下质朴无华,特别是对普通的电影观众,他格外的亲和,没有一丝一毫的架子,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他的胸前老是佩戴着一枚国旗,这不是“作秀”,是他实实在在的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感情,表达他对人民的深情。在河南
期刊
40余年的人生,真正走进紫禁城只有三次。第一次在小学低年级,随父母来北京看奶奶,宫里什么样一点儿没记住,只有相册里的老照片证明了我曾到此一游。第三次也是最近的一次在今年正月初二,带着老妈、闺女一起进宫过大年,午门外排队半小时,上了雁翅楼又挤在人流里以龟速紧贴着展柜缓缓挪动,一个展览两个多小时才看完,飘雪的低温天愣是出了一身汗。当然,收获还是很大的,这么多年我终于真实地看清了宫里到底长啥样。之所以这
期刊
本期沙龙选题:故宫。想来想去,选定了这个标题《故宫故宫,我爱你》,接下来,像什么爱什么,都没关系,表达出爱意就好了。  我们往往对跟自己切身关系较远大的人、事、物,更能轻易表达“我爱你”,且不期待即时回应。比如,我们和祖国、闺蜜之间、长辈或晚辈之间……但若是狭义地卡到爱情范畴,—般要换专有名词了:表白。  我还是真爱故宫,而且是隨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爱。  最早一次逛故宫,5岁吧。使劲儿回想,我就
期刊
2019年3月30日,主题为《一个意大利记者的中国四十年》主题演讲,在中国海关博物馆举行。中国摄影家董化斌与意大利记者马达罗对话时的中心观点是对他的摄影作品的评论。马达罗表示他在拍摄中并不重视艺术形式,作品都是真实的。  自1976年至今,意大利作家、記者、摄影家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nan0 Madaro)已来华210次,几乎走遍了中国,有媒体称他为“现代马可·波罗”。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前夕第一
期刊
历时三年精心打磨剧本,跨越3个国家7座城市,花费150个日夜拍摄的现实主义时代青春大戏《青春斗》正在北京卫视热播。开播仅三天,网络上关于“毕业焦虑”“校园恋爱”“创业择业”等话题的讨论已不绝于耳,其中也不乏对剧中人设、家庭、情感的质疑。对此,赵宝刚在采访中一一进行了回应,并向记者讲述了《青春斗》背后的创作故事。  重塑青春成长路径  很少有哪位导演像赵宝刚这样,在从业近三十年里,每部作品都能引发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