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机”的证明题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食品和普通产品摆放在一起,即便是再好的包装、再多的广告宣传,那卖相只能让消费者敬而远之。
  有机食品的概念,可以说让人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这个有机食品可以避免以往产品的化肥和毒药;恨,却是那些“没良心”的厂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鱼目混珠。
  正是这些“老鼠屎”搅黄了满锅汤,使得整个有机食品的行业发展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以至于那些致力于有机食品的企业都举步维艰。
  大环境如此,你怎么才能打消顾客的疑虑呢?
  策略一:基于认证标识的品牌差异化
  若在食品领域中若按照标准来划分,分为正常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四个档次。
  无疑,有机系列产品在这四个品类中占了最高端。在国家规范要求中,不是你贴个标签说自己是有机就是有机,而是必须要获得国家有机部门认证的产品资格,才能在宣传和推广过程中标示自己的有机信息,否则都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个标识是有其独特标识的,因为食品在无公害、绿色、有机标识方面,属于新的标准划分,消费者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所以极容易混淆。在他们看来,无公害、绿色、有机基本是一回事。
  对于真正的有机厂商来说,这点尤其要注意,不能光自己在摇旗呐喊,喊了半天,收益的却是那些打擦边球的企业。我们要将这个标识在经销商、超市、专卖店、零售网点等各个渠道中形成最显著的差异化显示,教育消费者。毕竟这还是一个新概念,消费者接受并认知需要时间。
  策略二:基于产地的品牌差异化
  顾客鉴于以往的购买经验和传统认知,对于一些地域生产什么著名的产品,是具有心理默认的。
  比如,龙井茶产于杭州区域,尤其以龙井村为最,所以对于茶来说,产自杭州区域的茶为正宗的龙井茶,而其他区域的龙井茶均为假冒伪劣品。哪怕这个赝品的质量比真品还好,在消费者心智中也把此产品当成假冒品,这就是消费者的逻辑。
  所以,强化地域特点的品牌传播,是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这样能大大降低品牌认知难度。
  除了龙井茶外,其他方面的案例也不枚胜举,例如新疆的狗头枣、山东东阿的阿胶、东北的人参、云南的普洱、阳澄湖大闸蟹、威海刺参等等。这些认知都是消费者经过长年累月经验的积累后所形成的品牌认知,口口相传而来,经得住历史考验。
  所以,有机食品一旦和地域形成关联,并符合消费者固有的认知,品牌影响力会大大提升。
  当然,这种品牌定位策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最大的短板在于因为区域的限制,产能会受到限制,供给和需求会产生矛盾。
  此时恰恰正是考验企业和企业家的关键时刻。倘若在品牌品质中“掺水”,那么一旦为消费者发现,会对这个区域性品牌产生致命的打击,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万劫不复,冠生园的月饼就是典型的教训。
  基于有机产品的产地,还有一个特性要引起充分重视。凡是有机食品,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原产地追溯,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每一份产品的时候,都可以通过编码追溯到底是哪个区域哪块田地生产的。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往往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知道的信息,永远都不如卖家所掌握的信息多。“买家不如卖家精”,消费者也知道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就不断打听、甚至托熟人、找关系,不断询问和认证此事的真伪。
  消费者害怕被骗,也害怕被愚弄。在他们购买产品过程中,厂家若能将这个独特的标识所蕴含的含义无保留地宣传给他,势必在他心目中营造“可信”的印象。一旦他真的通过编号查到所购买产品的真伪,必然会形成二次购买或者三次购买,逐渐形成忠诚度。
  策略三:基于价格的产品差异化
  有机食品行业目前尚处于行业导入期,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是盲目的,尚没有龙头企业,也就没有所谓的标杆品牌作为参照,这对于有机食品来说,既是软肋,又是机会。
  消费者对于价格的认知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在营销4P中,价格这个要素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但产品价格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成本加价法,而应该根据消费者的心理价格来具体确定。
  因为消费者对于价格的高低判断,是通过比较出来的,而不是他天生就知道产品的低价。所有的低价,都是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采用“价格战”打出来的,而消费者正是在通过“货比三家”这种传统的询价方式,得到自己的心理预期价格。
  所以,在导入期阶段,对于产品的价格无需有太多顾虑,消费者在乎的不是价格是否高一块或者是两块,而在乎的是这一两块的溢价是否值得。这种值得和不值得,是通过心理感受出来的。
  俗话说的好,“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顾客对于产品质量高低好坏,是通过价格评估出来的。这实际上是消费者认知模式中的一个误区——在信息不对称时,他对于产品优劣的评价,首先是通过价格来衡量。所以,提高价格,与传统的非有机食品形成显著的差异,是极为有效的一种营销策略。
  所以,对于有机食品来说,价格可以作为一个差异化的要素,既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认知,又能为企业获得足够的利润空间。
  但是,价格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会伤了自己。毕竟这个产品是否真值那么多钱,是需要消费者接受为前提的。
  因此,当企业把价格作为差异化要素后,最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就是要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可信的“购买理由”。这个购买理由要浅显易懂,妇孺皆知,方为上策。
  例如在市场中,普通大米的零售价平均为2元左右,而现在一些号称是绿色大米和无公害大米的价格都上升到4-5元的零售价。如何让顾客接受这翻番的价格?
  在销售环节,关于有机大米的生产/加工过程的知识传播是必不可少的。企业不仅要宣传自己有机大米的特点,更要让消费者明白,有机大米的产地方圆十公里范围内是不允许出现带有污染的企业的,有机大米不允许使用化肥,不能喷洒农药,必须通过生物链或无污染的科学方法杀虫等等。这些硬性条件的限制,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凡是有机大米,产量必然远小于普通大米,这就必然导致其售价要远高于普通大米。   这个经济账计算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教育消费者认知的过程。消费者往往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在精确无误的计算过程中,既宣传了企业的品牌特点,又让消费者了解了有机大米的真正含义。一旦建立起信任的关系,那么由动机转化为购买行动就成了必然。
  策略四:产品口感的体验
  在消费者看来,有机食品终究是陌生且不是太了解的。他们天生是警觉的,了解这些信息,常常通过信得过的朋友介绍,曾经食用过的消费者经验介绍,以及自己亲身体验。前两者属于口碑传播,后者则要求厂商在销售时,创造一些模式或方法,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嗅着香,品着赞。
  对此我是感同身受的。
  数年前,我曾到松辽平原公干,待在老乡家里数日。东北人很豪爽且客气,就用自家产的大米招待我们。饭刚盛好,菜还没上,但那沁人心脾的米香看起来晶莹剔透,不禁让我食指大动,拿起筷子品了起来。哪知道大米一入口,咬起来很有劲道,弹性十足,咀嚼几下后,甜意大增,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没有吃任何菜,转眼就吃完了这碗饭。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同时也是我对纯正东北大米最直接最深刻的认知,终生难忘。
  有道是,“说废话一筐,不如让人吃一口来的真实”。这是征服消费者最有效的武器。在终端,凡是对产品有自信的厂家,若能在现场蒸煮小量有机大米,让往来客户随意品尝,这种杀伤力将是巨大的。那股股清香飘起来的时候,又有谁能抗拒这诱人的香味?
  这是现场销售环节的体验营销。你也可以用纸袋子做成小包装,最好是三口之家一顿饭的量,向意向客户免费发放,由他们回家体验食用。若产品名副其实,消费者会有自己的选择的。
  有一家有机鸡蛋的企业,在刚开始销售时候,消费者很不理解,为什么农贸市场这种鸡蛋2-3毛一个,而这家所谓的有机鸡蛋要卖2-3快一个?
  在销售不利的情况下,销售总监决定在小区中利用午饭之际开展免费赠送的活动。为了强化效果,他在小区门口支起来一口锅,现场煎炸。当这蛋打开后,蛋黄与蛋清都与普通鸡蛋截然不同,尤其当那香味飘起来的时候,往来小区居民纷纷加入品尝队伍,并领取几枚鸡蛋回去品尝。
  结果不到一个礼拜,附近百货超市中鸡蛋全被当地居民抢购一空。
  这就是体验营销的威力所在。所以,适当做些品尝和促销活动,对于“神秘莫测”的有机食品销售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策略五:“卖相”专业化
  有机食品本身就是一个高档产品,具有典型的差异化的概念特征。若仍然在传统渠道销售,与众多普通大米摆放在一起,消费者在对比之下,尤其是价格差得那么离谱,必然徒增迷惑,这样对于有机食品的售卖有百害而无一益处。
  我曾亲眼看到超市中那些有机食品和普通产品摆放在一起,即便是再好的包装、再多的广告宣传,那卖相只能让消费者敬而远之。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首先是区隔销售渠道,决不能和普通产品放在一起卖。
  俗话说,“好马要配好鞍”。消费者评价这个产品贵贱好坏,第一印象往往就是看其在何处卖。一家形象与有机食品相称的“店中店”或“专卖店”,是有机食品的首选。
  其次,要精心设计包装。
  有机的概念在消费者心智模式中是模糊不清晰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其包装。可以想象,有机概念的食品,却用难以降解的塑料袋来封装,会对消费者造成何种疑惑。若再因为包装盒在运输过程造成挤压和变形,消费者一定会在心里嘀咕:这东西“不值”!
  陕西有一家叫做“绿坤”的有机苹果生产商,通过专卖店销售,每4个苹果为一盒,采用精致的硬质纸盒包装,通过外层的透明层可以清晰看到这种有机苹果的色泽和大小,打开包装盒后,每个苹果都用精致的纸垫卡位。
  这种包装让人想起了精美的月饼包装方式,4个苹果售卖到178元的价格,就不显得那么突兀和疯狂,这就是包装的价值。
  有人说,“有好产品,不如有个好包装”。这话虽然偏激,但也不无道理,至少他塑造了一种高档的视觉形象,引导消费者潜意识中觉得此产品物超所值。
  没有哪个产品一出生,就能让消费者疯狂地爱上它。每一个品牌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关键看这个品牌要卖给谁、怎么卖、卖什么。营销要解决的,就是在销售过程中,找到产品与消费者心理认知间的那个关键点,然后采用策略的杠杆,以最小的投入,带来最大的产出。有机食品的销售亦是如此。
  编辑:蔚欣[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现在的企业一定要从产品导向慢慢转向品牌导向,从价格导向转向价值导向,从简单的销售导向转向顾问导向,从单点运作导向转向整合运作导向。    当前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    一、食品企业面临的挑战  1.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挑战  一是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感受到了同质化竞争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就是不管什么样的创新,都会有很多模仿者,而且模仿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导致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二是厂商博弈也是一个
期刊
“哪怕顿顿瘦肉精,也要出兵灭东瀛;哪怕养老没人管,也要收复钓鱼岛。”  这是一个辛酸而反讽的段子,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状。  在一个拥有好的产品就拥有世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怎么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品牌与产品,在全球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面前,造出比日本更省油更优质的车,比日本更安全更美味的食品。  专栏作家连岳说:“当日本不停进步时,中国人仍然在玩玩了一百年的‘抵制日货’。要说耻辱,这才是耻辱吧。爱
期刊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拿下市场,这就是营销的目标,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基。    创新是需要的。怎么连续不断地产生创新,我想这需要创新的源泉。  怎样把创新做好做大?这就需要创新的根基。创新对有的企业来说是锦上添花,因为它有根基,有没有那朵花它都能过日子;创新对有的企业来说是雪中送炭,如果没有创新它就会死,有了创新它有可能就存活。所以,没有根基的创新对企业来说是可怕的。    营销的根基    营销的
期刊
白酒企业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充分挖掘中国白酒文化的本质,以中国思路推动白酒发展。    在同质化泛滥的白酒行业,寻找创新的突破口已是难上加难。况且,很多企业并不愿放开手脚,去冒毫无边际的创新风险。  几年前,在鲁酒掀起的“芝麻香运动”中,山东扳倒井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率先走在了创新的前沿,并且构建了独具竞每力的战略价值体系,荣获“中国芝麻香型白酒领军企业”称号,成为“中国白酒芝麻香型领袖”,令业界
期刊
相对于大白兔的一尘不变,雅客、金冠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一颗糖的情结与困惑  在中国,只要你一提及奶糖,人们便脱口而出“大白兔”。一只惹人喜爱的小白兔乖乖地静卧在草丛中一动不动;一颗几十年不变的蓝白红色蜡纸扭角包装的奶糖倾倒众生(如图1)。  图1:大白兔的经典包装  从知名度和形象来看,“大白兔”在40岁以上消费群体中有着相当高的口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健康考虑,他们对糖果的消费越来越少,取
期刊
环境变,一切都得变    主持人:请各位老师从你们的角度来判断目前的营销环境是怎样的?  张辉:我个人的感觉,这几年白酒的竞争跟前几年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小型酒厂迅速消失,大型酒厂占据整个市场。第二是由原先的价格竞争逐步提升到品牌竞争,下一步品牌的竞争,品牌的打造,品牌的机制,品牌的改革,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形成这种机制将迅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刘悦坦:我觉得今天的市场竞争肯定是
期刊
尽管调查结果在逻辑上尚无法完整地自圆其说,但蒙牛“诽谤门”事件仍然在蒙牛“自罚三杯”式的认错中急匆匆拉下帷幕。“诽谤门纯系产品经理安勇等人个人行为,我们是不知情的”,蒙牛高层给出的这种说法不是一般的滑稽,让人不由自主想起曹操杀粮官以安军心的故事。  伊利作为被诽谤的一方,居然不为己甚,并不要求彻查到底,其之大肚能容,堪比弥勒。  再回看近年来的乳业,其表现可谓叫人痛心,在行业形象亟待重塑的当口,又
期刊
酱油需要根本性的革新。而创新能否给消费者带来价值的变化,这是非常关键的。    酱油,作为调味品中的第一大产品,在市场对调味品需求日趋旺盛的背景下,已走上了高速发展轨道,外资巨头携资本和实力大举入侵,本土强势品牌各据一方拼市场,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无疑,这为调味品企业释放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从而为其生产扩张创造了条件。  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酱油仍处于相对传统而粗放的阶段,行业发展仍不规范,产
期刊
当前的山茶油在规模上还是星星之火,还不足以成就一个大品牌。因此,一致对外、共拓江山才是生存发展之道,而非大家挤在一个小空间里死掐。    我国山茶油品牌有30多个,主要集中在两湖和广西地区。不仅有金龙鱼等综合性大品牌,还包括众多的地方性品牌,可谓是鱼龙混杂,竞争无序。大多数厂家都采取了“隔岸观火”的策略,大品牌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山茶油的市场培育上,而是等待时机乘势而上,小品牌则想跟风而上得渔翁之
期刊
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食用醋年人均消费量为1.7公斤左右,而在美国人均年消费量一直保持在6.5公斤左右,日本人均年消费量更是达到7.9公斤,欧盟国家略少,人均也在5.9公斤左右。可见,我国食用醋消费潜力仍待挖掘。  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食用醋给消费者的印象始终是低档消费品——价格低,品位低,无个性化产品,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因此,大多厂家低调处理市场营销问题,市场格局四平八稳。  “双歧因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