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马都是浮云”这句话着实在网上流行了一阵子,如今也真的像“浮云”一样,不再挂在人们嘴边。这也难怪,网络时代的时髦玩意,端的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阵风过,“浮云”吹散,马上又有新的东西取而代之。我虽不认同“神马都是浮云”,不喜欢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和口吻,但认为蕴含其中的怀疑主义情绪和否定一切的决绝态度,是值得关注的。
“神马都是浮云”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国庆期间,一个名叫“小月月”的网友横空出世,以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有人对其顶礼膜拜,也有人对其不以为然。小月月本人倒是看得开,声称用任何词语来形容她,都乏味得很。神马网络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从此,“神马都是浮云”成为小网友们推崇备至的名言,只要对任何他们认为值得怀疑或者需要根本否定的东西,不管是网络红人,还是传统达人,不论正统意识形态,还是边缘艺术指归,统统称为“浮云”。“神马”本是“什么”的谐音,“神马都是浮云”意为一切都像“浮云”一样虚无缥缈,游移不定,不可把握,否定之中带着对自我判断的确认无疑。
语言作为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映,绝非偶然现象。为什么中国社会在经历30多年高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这样一句看似平常而且带有明显偏颇色彩的网络语会迅速流行?它所依存的社会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是什么?它的内在的社会心理基础是什么?反映了怎样一种微妙的社会心态?应当如何看待包含其中的消极成分和积极意义?
我注意到,持“浮云”论者多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敏感多思,渴望被关注、被承认,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同时又易于偏执,喜欢下断语,说狠话,动辄否定一切。顺利时晴空万里,失意时一片黑暗。青年人特有的不成熟心态,决定了他们容易走极端。但这种极端的态度只要不发展为危害社会的破坏性举动,就可能有其“矫枉过正”的积极意义。如今的青年人生长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自然而然地享受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同时也经历了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急剧变化演进的历史进程,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带有原始积累色彩的残酷竞争。他们见证了经济社会一日千里的飞速变化,同时也目睹了带着血污的财富积累;他们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就业压力和畸形竞争几乎改变他们从小到大接受正统教育养成的价值观念;他们不惧怕竞争,但厌倦不公平竞争;他们不排斥差别,但憎恶不合理差别;他们常常困惑于复杂的人际关系,迷惘于难以把握的社会规则;于是产生“神马都是浮云”的心态。毋宁说,这是面对纷繁世相的一种普遍怀疑情绪,是一定意义上社会诚信缺失、思想道德教育失效的畸形心理反映。
由“神马都是浮云”,我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想到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想到“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想到尼采的“上帝死了”,想到“重估一切价值”,想到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或许这样的联想不免有些唐突和可笑,但我以为,怀疑是创造的起点,真正意义上的怀疑,比虚假盲目的信仰更有价值、更有力量、更能推动社会历史进步。
“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以作家海明威、福克纳等为代表。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等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故而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人性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行为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欢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作家艾伦·金斯堡及其作品《嚎叫》,凯鲁亚克及其作品《在路上》,集中反映了“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主张和生存状态。
我无法确知“浮云派”与“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或许“浮云派”从来没有达到过后者的高度。但从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重要文学流派的“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不止一代中国作家和艺术家。风潮所至,成为一种时髦。究其原因,是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人们开始借助文学的力量反思过往的历史,审视那个年代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政治口号和革命狂热。迷惘的情绪、怀疑的情绪,否定的情绪,成为变革时代共同的心理特征。一些引风气之先的文学青年,从外国文学中找到了强烈共鸣。
转眼30年过去了,当年的文学青年早已为人父母,他们的子女也成了桀骜不驯的当代“愤青”。差别在于,他们的青春记忆呈现与父辈迥然不同的特点:“革命”、“理想”、“奉献”,开始为“市场”、“生存”、“个人价值”所冲击。社会生活中存在不少人性的异化、劳动的异化现象、社会关系的异化,开始朦胧而清晰地折磨他们的心灵,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无积极意义的挣扎。虽然表现方式粗糙,缺乏应有的文化色彩和思想深度,但初步具备了“思索的一代”的雏形。假以时日,他们可以破茧成蝶,转化为积极的社会力量。当然,今天的现实,不能简单类比于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撞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代表着一种无可置疑的进步力量。在大时代狂飙突进的背景下,青年人小小的迷惘、些微的“颓废”,或许正昭示着对真理、真诚的渴望。在逐渐洞悉世事的波诡云谲之后,他们不会永远处在“怀疑一切”的非理性状态之中,总会明白并非“神马都是浮云”,总会透过“怀疑”走向明晰,穿越“颓废”走向坚定。
(责任编辑:智建丽)
“神马都是浮云”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国庆期间,一个名叫“小月月”的网友横空出世,以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有人对其顶礼膜拜,也有人对其不以为然。小月月本人倒是看得开,声称用任何词语来形容她,都乏味得很。神马网络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从此,“神马都是浮云”成为小网友们推崇备至的名言,只要对任何他们认为值得怀疑或者需要根本否定的东西,不管是网络红人,还是传统达人,不论正统意识形态,还是边缘艺术指归,统统称为“浮云”。“神马”本是“什么”的谐音,“神马都是浮云”意为一切都像“浮云”一样虚无缥缈,游移不定,不可把握,否定之中带着对自我判断的确认无疑。
语言作为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映,绝非偶然现象。为什么中国社会在经历30多年高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这样一句看似平常而且带有明显偏颇色彩的网络语会迅速流行?它所依存的社会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是什么?它的内在的社会心理基础是什么?反映了怎样一种微妙的社会心态?应当如何看待包含其中的消极成分和积极意义?
我注意到,持“浮云”论者多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敏感多思,渴望被关注、被承认,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同时又易于偏执,喜欢下断语,说狠话,动辄否定一切。顺利时晴空万里,失意时一片黑暗。青年人特有的不成熟心态,决定了他们容易走极端。但这种极端的态度只要不发展为危害社会的破坏性举动,就可能有其“矫枉过正”的积极意义。如今的青年人生长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自然而然地享受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同时也经历了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急剧变化演进的历史进程,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带有原始积累色彩的残酷竞争。他们见证了经济社会一日千里的飞速变化,同时也目睹了带着血污的财富积累;他们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就业压力和畸形竞争几乎改变他们从小到大接受正统教育养成的价值观念;他们不惧怕竞争,但厌倦不公平竞争;他们不排斥差别,但憎恶不合理差别;他们常常困惑于复杂的人际关系,迷惘于难以把握的社会规则;于是产生“神马都是浮云”的心态。毋宁说,这是面对纷繁世相的一种普遍怀疑情绪,是一定意义上社会诚信缺失、思想道德教育失效的畸形心理反映。
由“神马都是浮云”,我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想到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想到“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想到尼采的“上帝死了”,想到“重估一切价值”,想到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或许这样的联想不免有些唐突和可笑,但我以为,怀疑是创造的起点,真正意义上的怀疑,比虚假盲目的信仰更有价值、更有力量、更能推动社会历史进步。
“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以作家海明威、福克纳等为代表。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等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故而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人性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行为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欢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作家艾伦·金斯堡及其作品《嚎叫》,凯鲁亚克及其作品《在路上》,集中反映了“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主张和生存状态。
我无法确知“浮云派”与“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或许“浮云派”从来没有达到过后者的高度。但从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重要文学流派的“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不止一代中国作家和艺术家。风潮所至,成为一种时髦。究其原因,是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人们开始借助文学的力量反思过往的历史,审视那个年代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政治口号和革命狂热。迷惘的情绪、怀疑的情绪,否定的情绪,成为变革时代共同的心理特征。一些引风气之先的文学青年,从外国文学中找到了强烈共鸣。
转眼30年过去了,当年的文学青年早已为人父母,他们的子女也成了桀骜不驯的当代“愤青”。差别在于,他们的青春记忆呈现与父辈迥然不同的特点:“革命”、“理想”、“奉献”,开始为“市场”、“生存”、“个人价值”所冲击。社会生活中存在不少人性的异化、劳动的异化现象、社会关系的异化,开始朦胧而清晰地折磨他们的心灵,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无积极意义的挣扎。虽然表现方式粗糙,缺乏应有的文化色彩和思想深度,但初步具备了“思索的一代”的雏形。假以时日,他们可以破茧成蝶,转化为积极的社会力量。当然,今天的现实,不能简单类比于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撞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代表着一种无可置疑的进步力量。在大时代狂飙突进的背景下,青年人小小的迷惘、些微的“颓废”,或许正昭示着对真理、真诚的渴望。在逐渐洞悉世事的波诡云谲之后,他们不会永远处在“怀疑一切”的非理性状态之中,总会明白并非“神马都是浮云”,总会透过“怀疑”走向明晰,穿越“颓废”走向坚定。
(责任编辑:智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