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企业间的競争日趋激烈,做好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制造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因素,提出了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控制;对策
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其重要途径是加强企业成本控制,但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和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导致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阻碍企业发展。因此,改善和提高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是夯实企业管理基础,保障和促进制造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制造业成本构成的特点及其导致的控制困难
1.成本内容复杂
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多,流程复杂,产品的研发、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阶段都伴随着大量成本费用的产生,由此造成制造业成本控制工作涉及的环节多,数据量大,成本费用构成的内容复杂。这就使很多企业在成本控制工作中只能仅仅关注某一、两个成本费用发生的显性环节,难以从产品价值链整个流程的视角去进行成本控制。
2.成本种类繁多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成本类别。如按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的变动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利于企业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企业的成本控制活动,但正是由于成本种类和分类标准多,许多企业只是着眼于一种成本的控制,不能将各种成本联系起来进行成本控制。
3.成本数据信息量大
制造业不仅生产经营活动的流程多,而且产品结构复杂、产品品种较多,造成制造业的成本数据信息量很大。庞大的数据量使产品成本的归集和核算工作极易出现差错,从而导致成本数据信息失真,不能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有的甚至还会误导企业管理者作出错误的经营管理决策。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面成本控制的思想和理念
(1)成本控制工作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由于制造行业的特点,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是制造企业生产的重要阶段,其直观成本较多地发生在产品生产制造环节,因此许多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将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等同于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生产制造环节,而对产品研发、设计、材料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考虑较少,没有将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2)成本控制思想落后。很多企业将降低成本简单地认为就是一味地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在采购生产物资时仅仅考虑价格因素,强调节约和节省,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能等因素,导致企业后期承担较重的质量损失,或者造成企业大量的库存积压,增加了资金成本和物资贬值、毁损等潜在损失。(3)各控制主体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如采购与设计、生产环节沟通配合不够,信息反馈不畅,造成在生产制造环节出现较多的紧急采购物资,使采购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增加了物资采购成本。又如产品设计部门没有建立标准化数据信息,造成非标准化物资采购较多,从而导致物资采购成本费用上升。(4)注重短期成本效益,不愿意进行能为企业带来长远效益的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投入,使企业缺乏成长的动力,逐渐削减市场竞争能力。(5)片面地认为成本控制只是财务人员和少数管理人员的事情,没有在企业中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的理念。
2.缺乏全面成本控制体系
制造业的成本数据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为复杂且数据量大,目前,虽然我国许多制造业建立了一些成本管理的框架,但是大部分成本控制制度不健全,许多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较多地停留在对产品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的核算和归集等事后控制工作上,缺乏将事后数据分析结果反馈到相关生产经营环节的流程体系中,不能形成一个完整、有效成本控制体系,对事前和事中成本控制工作没有指导作用,亦不能达到有效进行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
3.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制造业因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繁杂,使编制预算管理的工作量较大且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许多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没有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没有站在成本控制角度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而是将企业预算的编制工作简单地认为是对历史数据的汇总,编制的预算不合理,预算对实际工作没有指导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对成本控制的作用。
4.成本核算模式落后
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结构和产品品种比较复杂,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大多比较粗糙,核算方法不科学,加上财务人员自身专业能力水平等的限制,使成本费用的划分和数据的归集缺乏及时性、客观性和真实性,企业管理者不能依据成本核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成本差异分析,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亦不能提供有效地指导和参考作用。
5.缺乏考核激励机制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许多制造业的管理者虽然已经认识到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考核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没有形成全员成本控制局面。
三、导致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1.思想理念
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理念是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科学先进的成本控制思想是全面全过程全员成本管控思想,企业必须将科学的成本管控理念根植于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中,并且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和创新观念等新的观念,营造人人参与成本管控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发挥广大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施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落后的成本控制思想认为成本管理是生产制造环节少数管理者和财务部门的事情,或者认为成本管理只是会计的数字游戏,员工成本意识淡薄,这些思想和观念阻碍了企业成本管控工作的有效开展,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重要基础,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有效实施企业各项管控措施的保障,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反,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建立与企业战略目标相适应的系统化的管理制度,这个企业就很难发展壮大。企业成本管控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3.员工素质
企业员工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企业基层员工拥有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财务人员具有科学的财务核算方法、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员工队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较高,将会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相反,如果企业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将会导致技术和生产能力薄弱,管理混乱,财务信息失真,企业决策错误,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有效实施成本控制,需要建立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
四、提高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建议
1.提高企业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做好制造业成本控制工作首先必须树立全员全面成本管理意识,在企业员工中加强成本控制理念的宣传和引导,营造较强的企业成本控制氛围。同时,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员工培训,学习先进的成本控制思想和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不断提升企业员工成本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建立健全企业成本控制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企业能否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崭露头角的重要依靠,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制造业成本控制制度首先要按照产品价值链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在产品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成本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责,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其次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员工主动参与成本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实现全员成本管理,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
3.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有效地实现企业成本控制必须切实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1)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思想意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编制预算时,让企业各部门人员都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各部门要以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为指导思想,站在企业全局的层面而不是部门小团体的角度思考预算的编制工作。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各部门要相互配合,通过反复沟通和交流进行平衡,从而使编制的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能够起到导向作用。(2)预算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产能和市场环境的因素,预算目标既要有挑战性又要具有可实现性,并且要建立规范的预算调整流程,当市场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应按流程调整预算,以符合实际情况。(3)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做好预算的监控和分析工作。预算执行的监控过程要重点关注收入和成本这两个关键指标的实现和变化趋势,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时不仅是对预算指标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而且要结合各个部门的具体业务情况,从财务与非财务因素方面进行整体综合分析,找准导致成本出现差异的关键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成本。(4)预算管理要与考核和奖惩制度相结合,明确各部门的考核职责、考核内容、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激励并约束预算执行主体追求收入的增长和降低成本费用。
4.运用先进地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运用的推广,信息技術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1)企业通过计算机网格和软件系统的应用,能够及时、准确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大量成本费用数据进行归集和存储,并且运用科学地成本核算方法对各项数据进行精细化核算。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企业成本核算水平,而且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动态成本信息,以便对企业成本进行监督和控制。(2)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各个部门的成本数据信息实现高度共享,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了生产计划的协调性,减少了库存积压和产品的质量损失,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
五、结论
制造业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我国经济发展大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加强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树立全员全面全过程成本控制理念,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成本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帮助制造业企业顺利渡过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促进制造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成本管理意识、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控制手段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今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实践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小慧. 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225.
[2]王法.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0):208.
[3]陈峰涛.基于全过程下的制造业成本控制现状及对策探析[J].财会学习,2016,(21):150.
[4]耿娜.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财经界,2015,(16):72,83.
[5]王贤明.浅议制造业成本控制[J].经济师,2016,(05):105-106,109.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控制;对策
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其重要途径是加强企业成本控制,但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和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导致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阻碍企业发展。因此,改善和提高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是夯实企业管理基础,保障和促进制造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制造业成本构成的特点及其导致的控制困难
1.成本内容复杂
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多,流程复杂,产品的研发、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阶段都伴随着大量成本费用的产生,由此造成制造业成本控制工作涉及的环节多,数据量大,成本费用构成的内容复杂。这就使很多企业在成本控制工作中只能仅仅关注某一、两个成本费用发生的显性环节,难以从产品价值链整个流程的视角去进行成本控制。
2.成本种类繁多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成本类别。如按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的变动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利于企业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企业的成本控制活动,但正是由于成本种类和分类标准多,许多企业只是着眼于一种成本的控制,不能将各种成本联系起来进行成本控制。
3.成本数据信息量大
制造业不仅生产经营活动的流程多,而且产品结构复杂、产品品种较多,造成制造业的成本数据信息量很大。庞大的数据量使产品成本的归集和核算工作极易出现差错,从而导致成本数据信息失真,不能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有的甚至还会误导企业管理者作出错误的经营管理决策。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面成本控制的思想和理念
(1)成本控制工作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由于制造行业的特点,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是制造企业生产的重要阶段,其直观成本较多地发生在产品生产制造环节,因此许多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将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等同于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生产制造环节,而对产品研发、设计、材料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考虑较少,没有将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2)成本控制思想落后。很多企业将降低成本简单地认为就是一味地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在采购生产物资时仅仅考虑价格因素,强调节约和节省,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能等因素,导致企业后期承担较重的质量损失,或者造成企业大量的库存积压,增加了资金成本和物资贬值、毁损等潜在损失。(3)各控制主体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如采购与设计、生产环节沟通配合不够,信息反馈不畅,造成在生产制造环节出现较多的紧急采购物资,使采购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增加了物资采购成本。又如产品设计部门没有建立标准化数据信息,造成非标准化物资采购较多,从而导致物资采购成本费用上升。(4)注重短期成本效益,不愿意进行能为企业带来长远效益的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投入,使企业缺乏成长的动力,逐渐削减市场竞争能力。(5)片面地认为成本控制只是财务人员和少数管理人员的事情,没有在企业中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的理念。
2.缺乏全面成本控制体系
制造业的成本数据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为复杂且数据量大,目前,虽然我国许多制造业建立了一些成本管理的框架,但是大部分成本控制制度不健全,许多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较多地停留在对产品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的核算和归集等事后控制工作上,缺乏将事后数据分析结果反馈到相关生产经营环节的流程体系中,不能形成一个完整、有效成本控制体系,对事前和事中成本控制工作没有指导作用,亦不能达到有效进行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
3.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制造业因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繁杂,使编制预算管理的工作量较大且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许多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没有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没有站在成本控制角度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而是将企业预算的编制工作简单地认为是对历史数据的汇总,编制的预算不合理,预算对实际工作没有指导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对成本控制的作用。
4.成本核算模式落后
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结构和产品品种比较复杂,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大多比较粗糙,核算方法不科学,加上财务人员自身专业能力水平等的限制,使成本费用的划分和数据的归集缺乏及时性、客观性和真实性,企业管理者不能依据成本核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成本差异分析,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亦不能提供有效地指导和参考作用。
5.缺乏考核激励机制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许多制造业的管理者虽然已经认识到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考核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没有形成全员成本控制局面。
三、导致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1.思想理念
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理念是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科学先进的成本控制思想是全面全过程全员成本管控思想,企业必须将科学的成本管控理念根植于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中,并且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和创新观念等新的观念,营造人人参与成本管控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发挥广大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施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落后的成本控制思想认为成本管理是生产制造环节少数管理者和财务部门的事情,或者认为成本管理只是会计的数字游戏,员工成本意识淡薄,这些思想和观念阻碍了企业成本管控工作的有效开展,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重要基础,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有效实施企业各项管控措施的保障,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反,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建立与企业战略目标相适应的系统化的管理制度,这个企业就很难发展壮大。企业成本管控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3.员工素质
企业员工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企业基层员工拥有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财务人员具有科学的财务核算方法、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员工队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较高,将会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相反,如果企业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将会导致技术和生产能力薄弱,管理混乱,财务信息失真,企业决策错误,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有效实施成本控制,需要建立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
四、提高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建议
1.提高企业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做好制造业成本控制工作首先必须树立全员全面成本管理意识,在企业员工中加强成本控制理念的宣传和引导,营造较强的企业成本控制氛围。同时,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员工培训,学习先进的成本控制思想和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不断提升企业员工成本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建立健全企业成本控制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企业能否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崭露头角的重要依靠,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制造业成本控制制度首先要按照产品价值链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在产品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成本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责,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其次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员工主动参与成本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实现全员成本管理,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
3.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有效地实现企业成本控制必须切实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1)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思想意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编制预算时,让企业各部门人员都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各部门要以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为指导思想,站在企业全局的层面而不是部门小团体的角度思考预算的编制工作。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各部门要相互配合,通过反复沟通和交流进行平衡,从而使编制的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能够起到导向作用。(2)预算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产能和市场环境的因素,预算目标既要有挑战性又要具有可实现性,并且要建立规范的预算调整流程,当市场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应按流程调整预算,以符合实际情况。(3)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做好预算的监控和分析工作。预算执行的监控过程要重点关注收入和成本这两个关键指标的实现和变化趋势,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时不仅是对预算指标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而且要结合各个部门的具体业务情况,从财务与非财务因素方面进行整体综合分析,找准导致成本出现差异的关键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成本。(4)预算管理要与考核和奖惩制度相结合,明确各部门的考核职责、考核内容、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激励并约束预算执行主体追求收入的增长和降低成本费用。
4.运用先进地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运用的推广,信息技術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1)企业通过计算机网格和软件系统的应用,能够及时、准确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大量成本费用数据进行归集和存储,并且运用科学地成本核算方法对各项数据进行精细化核算。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企业成本核算水平,而且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动态成本信息,以便对企业成本进行监督和控制。(2)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各个部门的成本数据信息实现高度共享,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了生产计划的协调性,减少了库存积压和产品的质量损失,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
五、结论
制造业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我国经济发展大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加强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树立全员全面全过程成本控制理念,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成本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帮助制造业企业顺利渡过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促进制造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成本管理意识、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控制手段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今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实践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小慧. 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225.
[2]王法.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0):208.
[3]陈峰涛.基于全过程下的制造业成本控制现状及对策探析[J].财会学习,2016,(21):150.
[4]耿娜.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财经界,2015,(16):72,83.
[5]王贤明.浅议制造业成本控制[J].经济师,2016,(05):105-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