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笔者通过行动研究、文献资料研究和理论研究对高校大学生习练太极拳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练习太极拳和了解太极拳本身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内涵对大学生练习者的生理、心理产成了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 太极拳 改善 心理健康
1.研究方法
1.1问卷研究法
笔者对我院两校区2002年—2006年太极拳练习者400人(男280人,女120人)的习武动因进行了问卷调查。所有练习者的拳龄在0.5—4年,每天坚持练拳半小时以上。练习内容为:24、48、88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等。无论学练者的动因如何,在学练过程中,教师都重视对太极拳理论的剖析和传统文化的阐释,鼓励练习者从体的角度去习练劲法,体悟虚实、松沉等要领,并以推手来检验练拳所得和规范拳架。练习者的练拳动因见表1:
2.1.2结果分析
通过“体用结合”练习太极拳,学生走出了太极拳只适合老年人的认识上的误区,使得练拳兴趣提高,主动性大大增强。经过一段时间(1个月以上)的系统练习后,所有的练习者均有心情愉快的感受,有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等良好感觉;97.3%的练习者有消除紧张、遇事沉稳等良好感觉;95.2%以上的练习者感到可以缓解生活与学习产生的压力;92.1%的练习者认为通过太极拳练习可以改善思维,这可能与太极拳的复杂运动形式对改善大脑的灵活性和均衡性有关;95.6%的练习者认为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原因是通过修体和致用即套路与推手练习增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往机会;通过自身体悟太极拳拳理和传统文化的学习,89%以上的练习者认为,“能全面分析问题,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这对调节心态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2练习太极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
太极拳本身是以练习套路为本为体、推手为用的内家拳,是一种强度适中、运动量较大的有氧运动,对人体的健康及其有序化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多年的研究表明,太极拳这种体用结合的运动方式对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1间接心理作用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从性质上说属于柔性文化,太极拳运动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特点和东方哲学思想,如平衡观、整体观、和谐观等,以及“法贵柔缓”、“运动有度”、“上善若水”、“柔软胜刚强”、“柔则生、刚则损”等思想。太极拳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了中华文明的丰富营养,融儒、道、武、医于一体,被尊为“哲拳”。太极拳拳理是以太极思想为指导,老子主张“道义”,提倡凡事不应急躁,更不能逞凶斗勇。太极拳作为道义之拳、重德之拳,要求练习者只有深怀道义之心,做对社会、国家、集体有益的事情,少索取,多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名利,才能真正从思想深处解放自己,“致虚极、守静笃”,保持恬淡虚无状态。“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陈鑫语),太极拳是正道,练习者从中可以悟出立身之本、做人之理,不断追求精神健康、道德高尚。
行为研究表明:98%的练习者认为练习太极拳使自己“能全面分析问题,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调节作用,这和太极拳独具的体用结合习练方式密不可分。正是因为通过练习太极拳体悟到其蕴含的深邃的哲学内涵和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元晖在《论儒化》中指出:“文化熏陶是形成人们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基础,它与高级神经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心理的两根柱石。”文化通过语言和行为模式传递,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人们用共有的语言交流,从而相互影响。
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重点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太极哲理的体悟,使得大学生习练者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又进补了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柔性特性对人的心理调节作用影响较大。
2.2.2直接心理作用机制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关系、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容易烦躁、焦虑、紧张、失眠等,身心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之中,而长期不良的紧张情绪是造成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太极拳通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以及“以心行气、务令沉着”等要求,使习练者全神贯注在练拳过程之中,首先可以把许多负性情绪信息排除在意念之外,在切断心因性情绪的致病原因后,一些心理疾病即可迅速缓解。其次,通过这种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调节练习者的情绪,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重视内在精神,强调意识锻炼是太极拳运动特有的心理学特征。习练太极拳时要求进入“放松入静”的心理状态,把纷杂的连绵思绪纳入太极思维控制之中,进入似有似无的舒适、宁静的境界。此时,各种刺激的感觉阈限提高,大大地减少了从外界传入中枢的信息,使思维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意识却处于十分清醒的高度入静状态。
练习太极拳重在自身体悟,体味习练过程中动作松柔圆活、松而不懈、身正体舒、气沉丹田、内劲节节贯串等动作要领,以求达到导引经络、通畅气血的功效。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心静体舒”并有意识、能动地控制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前提下,解除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减轻压力。太极拳推手强调不丢不顶,两人紧密协调配合,并在退守实战中注重点到即止,讲求手德。长时间推手的锻炼,对发挥正面性格、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有明显效果,达到积极进步而情绪稳定、充分考虑和照顾周围人群和环境因素、谦逊随和等良好效果,改善人际关系,使得习武人群和谐相处;同时,伴随着拳友的增多,消极情绪(如冷落感、孤独感、抑郁感等)会逐渐减轻和消失。另外,太极拳对因失眠造成的心理功能障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能延缓记忆力、注意力的衰退,改善信息加工速度,调节思维运动、抑制能力,提高稳定性。这些对调整心理状态都有显著促进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太极拳通过练体、致用的方式调节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机制,几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其作用机制模式图如下:
3.2建议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对人身心的良好影响是其它体育运动无可比拟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修炼的价值,我们应坚持在教与学过程中从体和用的角度去体悟传统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并结合太极拳拳理形成科学教育体系,编写优质教材推广,使这一民族瑰宝真正为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63-66.
[2]赵淑英,殷玲玲.锻炼与心理社会健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2):40-43.
[3]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2.
[4]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42-47.
[5]田麥久,徐伟军,胡晓飞等.中华绵缓健身运动导论[J].体育科学,1998,18,(6):47-50.
关键词: 太极拳 改善 心理健康
1.研究方法
1.1问卷研究法
笔者对我院两校区2002年—2006年太极拳练习者400人(男280人,女120人)的习武动因进行了问卷调查。所有练习者的拳龄在0.5—4年,每天坚持练拳半小时以上。练习内容为:24、48、88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等。无论学练者的动因如何,在学练过程中,教师都重视对太极拳理论的剖析和传统文化的阐释,鼓励练习者从体的角度去习练劲法,体悟虚实、松沉等要领,并以推手来检验练拳所得和规范拳架。练习者的练拳动因见表1:
2.1.2结果分析
通过“体用结合”练习太极拳,学生走出了太极拳只适合老年人的认识上的误区,使得练拳兴趣提高,主动性大大增强。经过一段时间(1个月以上)的系统练习后,所有的练习者均有心情愉快的感受,有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等良好感觉;97.3%的练习者有消除紧张、遇事沉稳等良好感觉;95.2%以上的练习者感到可以缓解生活与学习产生的压力;92.1%的练习者认为通过太极拳练习可以改善思维,这可能与太极拳的复杂运动形式对改善大脑的灵活性和均衡性有关;95.6%的练习者认为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原因是通过修体和致用即套路与推手练习增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往机会;通过自身体悟太极拳拳理和传统文化的学习,89%以上的练习者认为,“能全面分析问题,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这对调节心态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2练习太极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
太极拳本身是以练习套路为本为体、推手为用的内家拳,是一种强度适中、运动量较大的有氧运动,对人体的健康及其有序化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多年的研究表明,太极拳这种体用结合的运动方式对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1间接心理作用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从性质上说属于柔性文化,太极拳运动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特点和东方哲学思想,如平衡观、整体观、和谐观等,以及“法贵柔缓”、“运动有度”、“上善若水”、“柔软胜刚强”、“柔则生、刚则损”等思想。太极拳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了中华文明的丰富营养,融儒、道、武、医于一体,被尊为“哲拳”。太极拳拳理是以太极思想为指导,老子主张“道义”,提倡凡事不应急躁,更不能逞凶斗勇。太极拳作为道义之拳、重德之拳,要求练习者只有深怀道义之心,做对社会、国家、集体有益的事情,少索取,多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名利,才能真正从思想深处解放自己,“致虚极、守静笃”,保持恬淡虚无状态。“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陈鑫语),太极拳是正道,练习者从中可以悟出立身之本、做人之理,不断追求精神健康、道德高尚。
行为研究表明:98%的练习者认为练习太极拳使自己“能全面分析问题,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调节作用,这和太极拳独具的体用结合习练方式密不可分。正是因为通过练习太极拳体悟到其蕴含的深邃的哲学内涵和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元晖在《论儒化》中指出:“文化熏陶是形成人们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基础,它与高级神经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心理的两根柱石。”文化通过语言和行为模式传递,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人们用共有的语言交流,从而相互影响。
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重点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太极哲理的体悟,使得大学生习练者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又进补了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柔性特性对人的心理调节作用影响较大。
2.2.2直接心理作用机制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关系、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容易烦躁、焦虑、紧张、失眠等,身心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之中,而长期不良的紧张情绪是造成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太极拳通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以及“以心行气、务令沉着”等要求,使习练者全神贯注在练拳过程之中,首先可以把许多负性情绪信息排除在意念之外,在切断心因性情绪的致病原因后,一些心理疾病即可迅速缓解。其次,通过这种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调节练习者的情绪,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重视内在精神,强调意识锻炼是太极拳运动特有的心理学特征。习练太极拳时要求进入“放松入静”的心理状态,把纷杂的连绵思绪纳入太极思维控制之中,进入似有似无的舒适、宁静的境界。此时,各种刺激的感觉阈限提高,大大地减少了从外界传入中枢的信息,使思维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意识却处于十分清醒的高度入静状态。
练习太极拳重在自身体悟,体味习练过程中动作松柔圆活、松而不懈、身正体舒、气沉丹田、内劲节节贯串等动作要领,以求达到导引经络、通畅气血的功效。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心静体舒”并有意识、能动地控制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前提下,解除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减轻压力。太极拳推手强调不丢不顶,两人紧密协调配合,并在退守实战中注重点到即止,讲求手德。长时间推手的锻炼,对发挥正面性格、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有明显效果,达到积极进步而情绪稳定、充分考虑和照顾周围人群和环境因素、谦逊随和等良好效果,改善人际关系,使得习武人群和谐相处;同时,伴随着拳友的增多,消极情绪(如冷落感、孤独感、抑郁感等)会逐渐减轻和消失。另外,太极拳对因失眠造成的心理功能障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能延缓记忆力、注意力的衰退,改善信息加工速度,调节思维运动、抑制能力,提高稳定性。这些对调整心理状态都有显著促进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太极拳通过练体、致用的方式调节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机制,几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其作用机制模式图如下:
3.2建议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对人身心的良好影响是其它体育运动无可比拟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修炼的价值,我们应坚持在教与学过程中从体和用的角度去体悟传统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并结合太极拳拳理形成科学教育体系,编写优质教材推广,使这一民族瑰宝真正为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63-66.
[2]赵淑英,殷玲玲.锻炼与心理社会健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2):40-43.
[3]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2.
[4]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42-47.
[5]田麥久,徐伟军,胡晓飞等.中华绵缓健身运动导论[J].体育科学,1998,18,(6):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