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发现学习 认知 建构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07-02
发现学习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Jerome S. Bruner)在美国60年代学科结构运动中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吸取杜威、布鲁纳等美国一大批教育家的课程改革经验,发现学习法或探究学习法作为一类学习方式被大力提倡,尤其是在综合实践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国内不少研究者或一线教师从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认为新课程改革即是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这种笼统的理解对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身心特点等因素重视不够,势必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的原义进行解读,并借助学界对发现学习的反思经验来探讨发现学习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发现学习”概念解读
当代发现学习研究的集大成者是布鲁纳。在其名作《教育过程》一书中,布鲁纳认为学科结构、学习准备、直觉思维都与一个中心信念相关,即“无论哪里,在知识的尖端也好,在三年级的教室也好,智力活动全都一样。一位科学家在他的书桌上或实验市里所做的,一位文学评论家在读一首诗所做的,都是属于同一类活动。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而不是性质。学习物理学的小学生就是个物理学家嘛,而且对他来说,像物理学家那样来学习物理学,比起做别的什么来,较为容易。”布鲁纳认为教师“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性质相同,都是发现式的,教师应在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间寻求平衡,按学生自己直觉事物的特殊方式来呈现学科的基本结构,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亲自探索或发现事实。
布鲁纳在该书中提供了运用发现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蕴藏于材料中事物相互联系规律的相关案例,认为发现学习可以在数学、物理学这样的高度形式化的学科中使用,也可以在社会学科中使用,但发现学习耗时较多,应该与其它学习方式方法配合使用。
二、对发现学习理论的反思
在实践中,结构主义课程的理论基础遭遇了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及其提倡的发现学习方法提出了许多批判性的意见。
(一)认知心理学派学者的观点
认知心理学派学者认为发现学习理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夸大了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忽视了教师系统讲授的作用;二是发现学习方法适用范围有限,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不是所有学生都适用于发现学习;三是从发现学习的内容来看,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合“发现”;四是发现学习在学校教育模式下耗时较多,不利于短时间内集中传授一定量的知识和技能。
(二)社会建构主义学者的观点
随着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发现学习又得到了重新提倡。一些持社会建构主义立场的研究者认为发现学习“失败的原因不是不应该让学生去效仿科学家去发现和探究,而是在于‘模仿得还不到家’,没有抓住科学家知识建构的实质”。在他们看来,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并非某个科学家的个人行为,知识发现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是必须强调的。而且,技术(工具)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而是实现学习目的的重要条件之一。社会建构主义者乐观地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带来了希望与活力,也为发现学习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应用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它为课程理论和实践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当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关发现学习,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思考,例如:我国当下课程改革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是否应考虑进去?我国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理论传统有什么独特性?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发现学习方式与其它学习方式能否互补,怎样才能互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第一,应该重视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布鲁纳在《教育过程再探》中说:“教育不是一个与社会无关的中立性题目,也不是一个孤立的题目。教育是一个深刻的政治问题。”他也承认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同其他一些更实用的、更有政治性的、更为‘传统’的观点相比,确是过于偏重认知方面了。”以此审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我们应高度关注产生于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城市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问题等等,这些本质上是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第二,应该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传统具有什么独特性。布鲁纳曾在1977年版的《教育过程》的序言中说:“马克思主义抨击本书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形式。”的确,我国80年代对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评价也抱着这样一种观点,当时,发现学习背后的经验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是很难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拥护者所接受的。时至今日,我们应如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就不同的哲学认识论寻求理解和契合,这依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教育学界已对发现学习有了全面的认识,并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对发现学习理论有所扬弃。发现学习已被纳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学理论体系中,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模式共同支撑起学校课堂教学。
第三,必须认识到多种学习方式需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求互补。在我国,发现学习理论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思想而被弃用,但现在又出现另一种片面现象:许多教师言必谈发现学习,却不对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具体条件作分析。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Dauid P.Ausubel)曾就此强烈批评发现学习的盲目倡导者。笔者认为,学生的习得性知识类型、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社会对课程的要求、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都是教师在选择运用学习方式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个体探究学习与共同体学习不是互斥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的互补关系。只有消化吸收多种学习理论的成果和经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才能走向深入,有效教学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第四,应当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发现学习的重要手段。就发现学习而言,在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探究环节十分必要,但是绝大部分中小学不可能有也没必要有自己的“实习场”,有限的学习环境限制了某些探究活动,使一些探究活动不能充分进行,尤其是那些实地探究较为危险的学习项目,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技术参与,比如利用计算机模拟和网络远程教学来实现,如国内的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中央电教馆-甲骨文ThinkQuest项目等就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向人们展示了基于技术的共同体学习的美好愿景。所以,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我们应恰当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和改善发现学习的环境,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在应用发现理论时,我们应关注社会文化背景与课程改革理论传统,注意增进多种学习方式的互补关系,发挥新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带动与支撑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发现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重点课题“广西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支持的项目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立项号:143721917)阶段性成果。
(责编 秦越霞)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07-02
发现学习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Jerome S. Bruner)在美国60年代学科结构运动中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吸取杜威、布鲁纳等美国一大批教育家的课程改革经验,发现学习法或探究学习法作为一类学习方式被大力提倡,尤其是在综合实践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国内不少研究者或一线教师从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认为新课程改革即是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这种笼统的理解对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身心特点等因素重视不够,势必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的原义进行解读,并借助学界对发现学习的反思经验来探讨发现学习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发现学习”概念解读
当代发现学习研究的集大成者是布鲁纳。在其名作《教育过程》一书中,布鲁纳认为学科结构、学习准备、直觉思维都与一个中心信念相关,即“无论哪里,在知识的尖端也好,在三年级的教室也好,智力活动全都一样。一位科学家在他的书桌上或实验市里所做的,一位文学评论家在读一首诗所做的,都是属于同一类活动。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而不是性质。学习物理学的小学生就是个物理学家嘛,而且对他来说,像物理学家那样来学习物理学,比起做别的什么来,较为容易。”布鲁纳认为教师“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性质相同,都是发现式的,教师应在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间寻求平衡,按学生自己直觉事物的特殊方式来呈现学科的基本结构,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亲自探索或发现事实。
布鲁纳在该书中提供了运用发现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蕴藏于材料中事物相互联系规律的相关案例,认为发现学习可以在数学、物理学这样的高度形式化的学科中使用,也可以在社会学科中使用,但发现学习耗时较多,应该与其它学习方式方法配合使用。
二、对发现学习理论的反思
在实践中,结构主义课程的理论基础遭遇了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及其提倡的发现学习方法提出了许多批判性的意见。
(一)认知心理学派学者的观点
认知心理学派学者认为发现学习理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夸大了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忽视了教师系统讲授的作用;二是发现学习方法适用范围有限,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不是所有学生都适用于发现学习;三是从发现学习的内容来看,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合“发现”;四是发现学习在学校教育模式下耗时较多,不利于短时间内集中传授一定量的知识和技能。
(二)社会建构主义学者的观点
随着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发现学习又得到了重新提倡。一些持社会建构主义立场的研究者认为发现学习“失败的原因不是不应该让学生去效仿科学家去发现和探究,而是在于‘模仿得还不到家’,没有抓住科学家知识建构的实质”。在他们看来,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并非某个科学家的个人行为,知识发现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是必须强调的。而且,技术(工具)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而是实现学习目的的重要条件之一。社会建构主义者乐观地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带来了希望与活力,也为发现学习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应用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它为课程理论和实践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当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关发现学习,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思考,例如:我国当下课程改革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是否应考虑进去?我国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理论传统有什么独特性?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发现学习方式与其它学习方式能否互补,怎样才能互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第一,应该重视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布鲁纳在《教育过程再探》中说:“教育不是一个与社会无关的中立性题目,也不是一个孤立的题目。教育是一个深刻的政治问题。”他也承认结构主义课程范式“同其他一些更实用的、更有政治性的、更为‘传统’的观点相比,确是过于偏重认知方面了。”以此审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我们应高度关注产生于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城市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问题等等,这些本质上是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第二,应该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传统具有什么独特性。布鲁纳曾在1977年版的《教育过程》的序言中说:“马克思主义抨击本书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形式。”的确,我国80年代对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评价也抱着这样一种观点,当时,发现学习背后的经验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是很难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拥护者所接受的。时至今日,我们应如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就不同的哲学认识论寻求理解和契合,这依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教育学界已对发现学习有了全面的认识,并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对发现学习理论有所扬弃。发现学习已被纳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学理论体系中,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模式共同支撑起学校课堂教学。
第三,必须认识到多种学习方式需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求互补。在我国,发现学习理论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思想而被弃用,但现在又出现另一种片面现象:许多教师言必谈发现学习,却不对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具体条件作分析。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Dauid P.Ausubel)曾就此强烈批评发现学习的盲目倡导者。笔者认为,学生的习得性知识类型、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社会对课程的要求、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都是教师在选择运用学习方式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个体探究学习与共同体学习不是互斥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的互补关系。只有消化吸收多种学习理论的成果和经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才能走向深入,有效教学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第四,应当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发现学习的重要手段。就发现学习而言,在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探究环节十分必要,但是绝大部分中小学不可能有也没必要有自己的“实习场”,有限的学习环境限制了某些探究活动,使一些探究活动不能充分进行,尤其是那些实地探究较为危险的学习项目,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技术参与,比如利用计算机模拟和网络远程教学来实现,如国内的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中央电教馆-甲骨文ThinkQuest项目等就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向人们展示了基于技术的共同体学习的美好愿景。所以,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我们应恰当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和改善发现学习的环境,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在应用发现理论时,我们应关注社会文化背景与课程改革理论传统,注意增进多种学习方式的互补关系,发挥新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带动与支撑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发现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重点课题“广西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支持的项目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立项号:143721917)阶段性成果。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