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来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8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影响区域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地形、气候、植被、水文、交通和GDP作为评价指标。基于GIS空间分析平台,构建汾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揭示汾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及空间差异特征。研究表明:1)汾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位于29.98~79.7之间,均值为52.5,整体上从南向北,从河谷盆地向山地丘陵适宜性逐渐降低;适宜和较适宜区占汾河流域总面积的36%,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5%;一般适宜区面积最大,约占49%,人口约占38.39%;临界适宜和不适宜区比率最小;2)不同地区人居环境主导制约因素不同。汾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较高的盆地谷地地区,植被指数和水文条件是其主要制约因子;人居环境适宜性较低的山地丘陵地区,主要制约因子为地形起伏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温湿指数则对人居环境适宜性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C-ALCL)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淋巴瘤类型。多数C-ALCL患者临床症状为孤立、局限的皮肤肿块,少部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期间目标导向管理(GDM)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CABG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
胶质瘤是多发于脑部和脊髓的一种肿瘤,根据其发病位置、细胞起源以及恶性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高分级胶质瘤患者的预后通常很差,尤其对于老年患者。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外科
目的研究检验科微生物室多药耐药菌检出种类及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检测并报告为细菌等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由合格标本中分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