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这些地方的风景都是可以写入作文的好素材。写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一般会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用中心句概括这个地方的特点,然后采用“分解法”把中心句扩展成长长的画卷。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有凝聚力,语言表达更有层次感。
一天当中有许多个时间段,而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间段也有不同的景致。翟晓彦同学在《迷人的海滨》一文开头写道:“暑假里,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避暑胜地——北戴河海滨。”接着,围绕这句话描绘了北戴河海滨早晨、中午、傍晚、夜幕降临四个时段的景色。请看其中写中午的片段:
中午,北戴河海滨别有一番景致: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淡淡的彩云。碧波荡漾的大海,在烈日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闪光的鱼鳞,变得更加娇艳了。远处,白帆点点;近处,穿着各色游泳衣的人们在大海温暖的怀抱里尽情地游乐;沙滩上是无数的“花蘑菇”和正在日光浴的人们。大家说笑着,嬉戏着,整个海滨,到处都洋溢着欢乐。
从“中午”一词可知,这段话介绍的是夏日北戴河海滨中午时分的风光。作者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自然风光和游人活动,突出了夏日北戴河海滨是“避暑胜地”这一特点。
同一个地方,一年四季的景物拥有不同的风貌,会展现不同的风姿。按照季节顺序介绍一个地方,应选择每个季节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董玲秋《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这样结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作者先后介绍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景色。一起欣赏写秋天的部分: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这个片段中的景物,都能反映出秋天的季节特点。作者紧扣中心句中的“美丽”,介绍了白桦、栎树和松柏;紧扣中心句中的“宝库”,介绍了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和名贵药材。
我们可以把一个地方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分解成多个局部,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局部是整体的局部,写局部最好能和整体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林遐《海滨小城》的结尾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围绕其中的关键词“美丽”和“整洁”,作者写了沙滩、庭院、公园和街道这四个地点的景色。一起来看一看作者笔下的海滨小城的庭院: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庭院里有许多种树,作者的介绍有详有略。略写了椰子树、橄榄树和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详写了桉树和凤凰树。这样安排,是因为桉树味道极香,凤凰树颜色艳丽,它们使小城有“香”有“色”,而且这两种树很多人并不了解,有必要重点介绍。
介绍一个地方的景物,可以从中挑选几个最有地方特色的,一个一个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跟随我们的文字尽情欣赏。褚(chǔ)娇娜《富饶的西沙群岛》开头写道:“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围绕这一句,作者依次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水、珊瑚、鱼群、鸟儿等景物。西沙群岛的海水的确很有特色: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作者不但描写了海水颜色的多变,还介绍了海水颜色变化的原因。读者既饱了“眼福”,又长了知识。我们在写景的时候,尤其是一些自然景物,也可以像这样解释一下景物形成的原因,讓读者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在阴晴、风雨、云雾、雷电、霜雪等不同气象条件下,同一个地方的景色是有变化的。请看李明同学《望蜀山》一文的结尾:“明朗、空蒙、瑰丽——这就是我望见的蜀山,也是我们祖国锦绣山河的一角。”作者分别描写了天气晴朗、细雨蒙蒙和晚霞满天等几种气象条件下的景色。细雨蒙蒙之时,作者欣赏到了这样的蜀山:
在细雨蒙蒙之时,这山又别有一番情景。它在雨雾中,忽隐忽现,虚无缥缈,如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捉迷藏。有时,它似乎溶化于灰蒙蒙的云雨中,有时,却又露出几弯柔美的曲线,令人想起传说中神奇的海上仙山——蓬莱。“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不也是一种美吗?
作者把雨雾中的蜀山比作“顽皮的孩子”,分别介绍了蜀山“溶化于灰蒙蒙的云雨中”和“露出几弯柔美的曲线”的样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蜀山的神秘、柔美与诗意,令人心驰神往。
围绕中心句,使用“分解法”来介绍一处景,是写景的一种思路。无论采用哪一种“分解法”,都要在段落的开头交代表示时段、季节、地点、景物或气象的关键词,起到提示读者、理清文脉的作用。
在你的印象中,哪儿的景最美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一天当中有许多个时间段,而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间段也有不同的景致。翟晓彦同学在《迷人的海滨》一文开头写道:“暑假里,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避暑胜地——北戴河海滨。”接着,围绕这句话描绘了北戴河海滨早晨、中午、傍晚、夜幕降临四个时段的景色。请看其中写中午的片段:
中午,北戴河海滨别有一番景致: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淡淡的彩云。碧波荡漾的大海,在烈日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闪光的鱼鳞,变得更加娇艳了。远处,白帆点点;近处,穿着各色游泳衣的人们在大海温暖的怀抱里尽情地游乐;沙滩上是无数的“花蘑菇”和正在日光浴的人们。大家说笑着,嬉戏着,整个海滨,到处都洋溢着欢乐。
从“中午”一词可知,这段话介绍的是夏日北戴河海滨中午时分的风光。作者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自然风光和游人活动,突出了夏日北戴河海滨是“避暑胜地”这一特点。
同一个地方,一年四季的景物拥有不同的风貌,会展现不同的风姿。按照季节顺序介绍一个地方,应选择每个季节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董玲秋《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这样结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作者先后介绍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景色。一起欣赏写秋天的部分: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这个片段中的景物,都能反映出秋天的季节特点。作者紧扣中心句中的“美丽”,介绍了白桦、栎树和松柏;紧扣中心句中的“宝库”,介绍了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和名贵药材。
我们可以把一个地方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分解成多个局部,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局部是整体的局部,写局部最好能和整体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林遐《海滨小城》的结尾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围绕其中的关键词“美丽”和“整洁”,作者写了沙滩、庭院、公园和街道这四个地点的景色。一起来看一看作者笔下的海滨小城的庭院: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庭院里有许多种树,作者的介绍有详有略。略写了椰子树、橄榄树和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详写了桉树和凤凰树。这样安排,是因为桉树味道极香,凤凰树颜色艳丽,它们使小城有“香”有“色”,而且这两种树很多人并不了解,有必要重点介绍。
介绍一个地方的景物,可以从中挑选几个最有地方特色的,一个一个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跟随我们的文字尽情欣赏。褚(chǔ)娇娜《富饶的西沙群岛》开头写道:“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围绕这一句,作者依次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水、珊瑚、鱼群、鸟儿等景物。西沙群岛的海水的确很有特色: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作者不但描写了海水颜色的多变,还介绍了海水颜色变化的原因。读者既饱了“眼福”,又长了知识。我们在写景的时候,尤其是一些自然景物,也可以像这样解释一下景物形成的原因,讓读者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在阴晴、风雨、云雾、雷电、霜雪等不同气象条件下,同一个地方的景色是有变化的。请看李明同学《望蜀山》一文的结尾:“明朗、空蒙、瑰丽——这就是我望见的蜀山,也是我们祖国锦绣山河的一角。”作者分别描写了天气晴朗、细雨蒙蒙和晚霞满天等几种气象条件下的景色。细雨蒙蒙之时,作者欣赏到了这样的蜀山:
在细雨蒙蒙之时,这山又别有一番情景。它在雨雾中,忽隐忽现,虚无缥缈,如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捉迷藏。有时,它似乎溶化于灰蒙蒙的云雨中,有时,却又露出几弯柔美的曲线,令人想起传说中神奇的海上仙山——蓬莱。“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不也是一种美吗?
作者把雨雾中的蜀山比作“顽皮的孩子”,分别介绍了蜀山“溶化于灰蒙蒙的云雨中”和“露出几弯柔美的曲线”的样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蜀山的神秘、柔美与诗意,令人心驰神往。
围绕中心句,使用“分解法”来介绍一处景,是写景的一种思路。无论采用哪一种“分解法”,都要在段落的开头交代表示时段、季节、地点、景物或气象的关键词,起到提示读者、理清文脉的作用。
在你的印象中,哪儿的景最美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