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新闻采访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所以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汲取优良的教学传统,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经验,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情况的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新闻采访 实践教学 新闻素养
我国的新闻采访学教育起始于“五四”时期,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徐宝璜与邵飘萍被聘为导师,邵飘萍主讲新闻采访。邵飘萍是当时的著名记者,又是《京报》社长,徐宝璜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北京《晨报》编辑。他们在讲授新闻知识的同时都非常注重新闻实践,徐宝璜指导会员进行新闻编辑方面的练习,邵飘萍指导会员进行校外的实习活动。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曾办过一个很有特色的新闻学校,叫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成舍我还为这所学校确立了一个校训——“德智兼修,手脑并用”。这所学校的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前店后厂”,学校设在成舍我的报馆里,学生一边在后面的学校学习,一边到前面的报馆实习,边学边干,边干边学。①可见,在解放之前,新闻教育机构在新闻业务的教学上就非常注重实践训练。
就世界范围而言,美国的新闻教育开展得最早,也最为成功。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创立新闻学院以来,新闻采访写作一直是美国新闻专业学生必选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通过课堂课程教学、校内传媒工作机会、校外传媒工作机会三种途径实现培养目标,三位一体的教学手段大大增强了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令人遗憾的是,1949年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没能很好地继承本国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也没能够充分地借鉴国外的新闻教育模式,而是只片面地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当前新闻教育的一大困境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媒体发展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内的一些知名新闻院校也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如复旦、人大、清华和北大等名校的新闻学院纷纷聘请媒介名人担任学院院长,以此来打通学界与业界的交流,这样就从机制上为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的结合铺平了道路。在具体的教学上,也有一些大胆的突破和尝试。清华大学的李希光教授在讲授新闻采访写作课时提出了“学在路上(Learning on the road)”的教学理念,即所谓“大篷车式新闻学课堂”。他带着学生重走长征路,到孔庙讲新闻学,探访楼兰古城等,老师边走边教,学生边走边学,学生们在真实的世界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也学到了真实的本领。
鉴于国外的新闻学教育和国内清华大学“大篷车式新闻学课堂”的经验,根据笔者所在的兰州大学新闻学院的实际情况,对新闻采访学的教学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使之成为具有强烈好奇心、高度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分析力的准新闻人。
笔者所构建的新闻采访学教学实践体系,分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模拟办报和校外实践四个部分。
一、课堂教学多样化,实现理论实践并重
在课堂教学上,改变以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讲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的同时辅以各种即时讨论和实践训练,让学生及时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各种采访的正反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又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力和思辨力;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的采访训练,学生之间相互采访、老师与学生互访,并观看《面对面》、《新闻调查》等新闻访谈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真切地理解采访中的沟通艺术,体会人物采访的方法,学习成熟记者的采访思路、提问方式等;结合课程进度,在讲授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时,组织学生观看各类新闻发布会的视频资料,并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活动;邀请有丰富阅历的人走进课堂,让他们成为学生的采访对象,这样既能练习采访技巧又可以丰富人生经验。
二、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强化课堂教学
学校里并不缺少新闻,大学校园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能挖掘出真正的新闻。
在进行新闻采访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同步进行校园内的采访实践训练,引导学生随时关注校园中的一些热点事件,比如新生报到、新生军训、食堂饭菜涨价和毕业生就业考研等等话题展开相应的采访,也可以关注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热点事件,并就此采访学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和陌生人交流的勇气和技巧,学习如何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在短时间内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掌握采访中的“拆墙”艺术,学习如何做好的倾听者等等。在笔者以往的教学经历中就有学生在校园中采访到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新闻,比如,有学生关注到了一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他的家庭很不幸,父母离异,为了能让他顺利完成学业,他的爷爷奶奶从东北老家来到学校陪读,几位学生通过长时间地接触这个残疾同学及他的爷爷奶奶,获得了他们的信任,最后拍摄出了很感人的一期节目《家》。
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如为校报、校广播电台和校园网站写新闻稿件,拍摄新闻图片和新闻短片,有条件时也可鼓励学生自己办报纸、刊物、网站,由学生来负责采、写、编、评,从而增强学生新闻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实践平台。
三、重视校外实践机会,全面提升新闻素养
新闻采访课作为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更要训练学生寻找故事的嗅觉、观察细节的眼睛、聆听语言和各种声音的耳朵,切实培养学生在新闻实务方面的种种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各种技能,而要完成这些训练仅仅停留在校园还远远不够,必须大胆地走出校园才能获得更全面的锻炼。
当然,要想真正走出校园,还需要学院甚至是学校的支持。笔者所在的兰州大学新闻学院已经通过多种平台实现了本科生外出采访实践的常规化和机制化。1935年到1936年,范长江先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完成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为了纪念范长江先生的这一壮举,兰州大学新闻学院从2010年就开始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开展“重走中国西北角”的活动,学生在学院专业老师(包括笔者)的带领下,沿范长江先生当年西北之行的主要路线,同时深入到西部其他有价值、有特点的地区展开采访实践活动,四年来已完成了大量的采访成果(详见兰州大学新闻学院网站“重走中国西北角”栏目http://gansu.gscn.com.cn/system/
2013/07/12/010396444.shtml)。从2011年开始,学院还利用寒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新春采风万里行”活动,三年来也形成了大量的采访成果(详见兰州大学新闻学院网站“新春采风万里行”栏目),这两个活动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李希光教授的“大篷车式新闻学课堂”理念一致,其根本目的就是加强学生的新闻业务实践能力,经过几年的探索,这两个活动已经完全纳入学院正常的教学计划,并将长期坚持下去。
四、注重专业能力,改变考核方式
期末考核,作为正常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可成为日常教学的一个风向标。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把新闻采访课成绩分散在平时的每一次采访实践中,让学生彻底放弃死记硬背的学习套路,以此来提高学生投入采访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新闻采访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探索就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丰富实践教学的样式,从课堂教学、校园实践和校外实践等环节入手,循序渐进,最终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当今媒体需要的新闻人才。□
【本文为兰州大学2011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校教字[2011]08号】
参考文献
①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1985-
200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阴雨永,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安林瑞,甘肃行政学院讲师)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新闻采访 实践教学 新闻素养
我国的新闻采访学教育起始于“五四”时期,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徐宝璜与邵飘萍被聘为导师,邵飘萍主讲新闻采访。邵飘萍是当时的著名记者,又是《京报》社长,徐宝璜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北京《晨报》编辑。他们在讲授新闻知识的同时都非常注重新闻实践,徐宝璜指导会员进行新闻编辑方面的练习,邵飘萍指导会员进行校外的实习活动。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曾办过一个很有特色的新闻学校,叫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成舍我还为这所学校确立了一个校训——“德智兼修,手脑并用”。这所学校的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前店后厂”,学校设在成舍我的报馆里,学生一边在后面的学校学习,一边到前面的报馆实习,边学边干,边干边学。①可见,在解放之前,新闻教育机构在新闻业务的教学上就非常注重实践训练。
就世界范围而言,美国的新闻教育开展得最早,也最为成功。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创立新闻学院以来,新闻采访写作一直是美国新闻专业学生必选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通过课堂课程教学、校内传媒工作机会、校外传媒工作机会三种途径实现培养目标,三位一体的教学手段大大增强了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令人遗憾的是,1949年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没能很好地继承本国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也没能够充分地借鉴国外的新闻教育模式,而是只片面地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当前新闻教育的一大困境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媒体发展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内的一些知名新闻院校也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如复旦、人大、清华和北大等名校的新闻学院纷纷聘请媒介名人担任学院院长,以此来打通学界与业界的交流,这样就从机制上为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的结合铺平了道路。在具体的教学上,也有一些大胆的突破和尝试。清华大学的李希光教授在讲授新闻采访写作课时提出了“学在路上(Learning on the road)”的教学理念,即所谓“大篷车式新闻学课堂”。他带着学生重走长征路,到孔庙讲新闻学,探访楼兰古城等,老师边走边教,学生边走边学,学生们在真实的世界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也学到了真实的本领。
鉴于国外的新闻学教育和国内清华大学“大篷车式新闻学课堂”的经验,根据笔者所在的兰州大学新闻学院的实际情况,对新闻采访学的教学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使之成为具有强烈好奇心、高度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分析力的准新闻人。
笔者所构建的新闻采访学教学实践体系,分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模拟办报和校外实践四个部分。
一、课堂教学多样化,实现理论实践并重
在课堂教学上,改变以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讲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的同时辅以各种即时讨论和实践训练,让学生及时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各种采访的正反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又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力和思辨力;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的采访训练,学生之间相互采访、老师与学生互访,并观看《面对面》、《新闻调查》等新闻访谈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真切地理解采访中的沟通艺术,体会人物采访的方法,学习成熟记者的采访思路、提问方式等;结合课程进度,在讲授新闻发布会的采访时,组织学生观看各类新闻发布会的视频资料,并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活动;邀请有丰富阅历的人走进课堂,让他们成为学生的采访对象,这样既能练习采访技巧又可以丰富人生经验。
二、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强化课堂教学
学校里并不缺少新闻,大学校园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能挖掘出真正的新闻。
在进行新闻采访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同步进行校园内的采访实践训练,引导学生随时关注校园中的一些热点事件,比如新生报到、新生军训、食堂饭菜涨价和毕业生就业考研等等话题展开相应的采访,也可以关注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热点事件,并就此采访学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和陌生人交流的勇气和技巧,学习如何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在短时间内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掌握采访中的“拆墙”艺术,学习如何做好的倾听者等等。在笔者以往的教学经历中就有学生在校园中采访到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新闻,比如,有学生关注到了一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他的家庭很不幸,父母离异,为了能让他顺利完成学业,他的爷爷奶奶从东北老家来到学校陪读,几位学生通过长时间地接触这个残疾同学及他的爷爷奶奶,获得了他们的信任,最后拍摄出了很感人的一期节目《家》。
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如为校报、校广播电台和校园网站写新闻稿件,拍摄新闻图片和新闻短片,有条件时也可鼓励学生自己办报纸、刊物、网站,由学生来负责采、写、编、评,从而增强学生新闻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实践平台。
三、重视校外实践机会,全面提升新闻素养
新闻采访课作为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更要训练学生寻找故事的嗅觉、观察细节的眼睛、聆听语言和各种声音的耳朵,切实培养学生在新闻实务方面的种种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各种技能,而要完成这些训练仅仅停留在校园还远远不够,必须大胆地走出校园才能获得更全面的锻炼。
当然,要想真正走出校园,还需要学院甚至是学校的支持。笔者所在的兰州大学新闻学院已经通过多种平台实现了本科生外出采访实践的常规化和机制化。1935年到1936年,范长江先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完成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为了纪念范长江先生的这一壮举,兰州大学新闻学院从2010年就开始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开展“重走中国西北角”的活动,学生在学院专业老师(包括笔者)的带领下,沿范长江先生当年西北之行的主要路线,同时深入到西部其他有价值、有特点的地区展开采访实践活动,四年来已完成了大量的采访成果(详见兰州大学新闻学院网站“重走中国西北角”栏目http://gansu.gscn.com.cn/system/
2013/07/12/010396444.shtml)。从2011年开始,学院还利用寒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新春采风万里行”活动,三年来也形成了大量的采访成果(详见兰州大学新闻学院网站“新春采风万里行”栏目),这两个活动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李希光教授的“大篷车式新闻学课堂”理念一致,其根本目的就是加强学生的新闻业务实践能力,经过几年的探索,这两个活动已经完全纳入学院正常的教学计划,并将长期坚持下去。
四、注重专业能力,改变考核方式
期末考核,作为正常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可成为日常教学的一个风向标。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把新闻采访课成绩分散在平时的每一次采访实践中,让学生彻底放弃死记硬背的学习套路,以此来提高学生投入采访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新闻采访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探索就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丰富实践教学的样式,从课堂教学、校园实践和校外实践等环节入手,循序渐进,最终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当今媒体需要的新闻人才。□
【本文为兰州大学2011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校教字[2011]08号】
参考文献
①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1985-
200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阴雨永,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安林瑞,甘肃行政学院讲师)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