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中的文学元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非常注重传统节日,尤其看重春节。在春节的习俗中,贴春联是不可缺少的节目。那么春联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呢?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所以王安石《元日》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因为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对联不一定有横批,但春联一定有横批。横批一般就是对联的总结句,但有时候横批是对联的点睛之语,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练,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从而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一般来说,欣赏和评价对联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而且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同,即断句一致。如毛泽东曾引用这样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上下联字数相等;上下联按词组分,都是“四字——二字——二字——三字”的格式,断句也一致。当然,也有为造成特殊的效果,上下联字数不等。袁世凯称帝没多久,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可耻地死去了,四川有人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这是在讥讽“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像这种上下联字数不等的现象是极个别的。
  二、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对联一般要“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壯志。这副联表达出了东林党人读书不忘国事的精神。
  三、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声调极其对仗,音调和谐,朗朗上口。
  四、内容相关,上下联系。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但又不能重复。从这个角度说,有三种类型:
  其一是串对,就是上下联所说明的问题,意思是顺承的;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题,如:“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其二是正对,就是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其三是反对,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相互映衬,把主题表现得更深刻、鲜明。如杭州岳坟的那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幸/无辜”、“忠骨/佞臣”上下联句所展示的人物形象对立、表达的情感相左,含义也相反相成;并在同一个置景下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切入,让“荣与辱、忠与奸”形成强烈对比,托物而言志,富有艺术感染力,这是典型的反对方式。
  总之,对联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层次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民间百姓生活的艺术结晶。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考不仅是对考生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的一场全方面考查,更是对学生心理能力的一次测试。本文从学生应试心理、技巧等角度出发,对各地英语高考五个常考题型进行了逐项分析,对考生在考试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关键词: 英语高考 应试技巧 常考题型  随着6月高考的日趋逼近,2014届高考考生在紧张备考的同时,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高考英语是对考生英语词汇、句型、语法、阅读、写作等一系
期刊
摘 要: 如何上好中等职业教育体育理论课是长期困扰中职体育教师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中职体育教学的一个短板。本文就新时期中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与措施,旨在对中职体育理论课改革做出有益探索,为提高职业教育体育理论课实效,乃至提高职业教育体育课整体质量作出努力。  关键词: 中职体育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  在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末,我国中职体育课都是在偏重体能、体质的实践中开展的
期刊
摘 要: 教育部历届评选高职院校教学名师,但是,学术界却没有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统一概念或内涵界定。文章从国家政府相关文件和教育部历届对申报教学名师的条件、评选项目指标分析综合,借鉴已有的研究得出其内涵,并对研究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意义进行全面、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名师 内涵 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主要取决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质量,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高,教育教学质量才可能高,
期刊
摘 要: 合格的学前英语师资是幼儿英语教育得以成功实施的核心。作者基于学前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学习语言的身心特点,以我国学前英语师资培养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导向,探析了学前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构建,探讨了本校学前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和策略,旨在通过职前教育,培养学前英语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增强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强化职业思想和理念,坚定从业决心,为学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下坚实
期刊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成这一任务,应格外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材是学生最初接触到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鲜活的语言。文本资源广泛,体裁多种多样,难易程度适中,适宜学生或缩写、或仿写、或改写、或续写等的练习。这无疑既能促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文本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利于增强他们英语思维及表达能力。  一、巧借缩影,把握文本  缩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