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来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l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在接受门冬胰岛素30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后胰岛素剂量和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为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的观察性研究,入选1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门冬胰岛素30或联合2种以下非胰岛素促泌剂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格列美脲降糖治疗12周.结果 治疗3个胆后,患者全天各时点血糖均较基线时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从(8.68±1.34)%降至(6.71±0.53)% (P<0.001).共72.67%的患者达到HbA1c<7.0%的目标值.门冬胰岛素30剂量由治疗前的(49.44±7.72)U/d下降至(34.85±7.85) U/d(P<0.001).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明显下降.且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仅为1.69次/(患者·年),均为一般性低血糖.结论格列美脲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可减少胰岛素剂量,并降低胰岛素治疗风险如低血糖、体重增加。

其他文献
X-连锁遗传性肾性尿崩症较为少见,临床表现各异,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AVPPR2)基因突变检测是其主要确诊手段.因常规对症治疗仅可部分缓解患者多饮、多尿的临床症状,个体差异显
阿片类药物在一定范围内随药量的增减,药物效应也相应增减,当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后,其效应便逐渐出现平台,即随药量的增加,药物效应不增加或增加不明显,此时药物达封顶效应.阿片类药物一旦达到封顶效应,增大剂量不但不增加药物的镇痛效果,反而增加了呼吸抑制、肌肉僵硬、低血压、降心率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此文将临床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阿片受体结合的特点、阿片类药物量效关系及封顶效应的研究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在肝炎慢性化中的机制,对丙型肝炎慢性化的病理机制及治疗具有极大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实验,提出了核心蛋白在肝
1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应制定适用于孕期的促甲状腺激素(TSH)范围.(A)·如果实验室没有制定适用于孕期的TSH范围,建议参考如下:妊娠早期0.1~2.5 mIU/L,妊娠中期0.2~3.0 mI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lhy,DN)是糖尿病严重和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及其引起的代谢紊乱.激活多种途径导致肾脏结构的不可逆改变,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病理特征为肾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tix,ECM)沉积等.在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常伴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或降解异常,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
反应曲面法是特定数学与统计方法这集合所衍生出的方法论,用于程序设计的改进并使之最优化.反应曲面法应用回归模型探讨系统内多个变量间的数学模式关系,提出最适化反应曲面设计、获得最适反应曲面模型.目前,此种方法已用于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罗库溴铵静脉注射时有些病人会诉说注药局部疼痛或引起肢体不自主抽动.发生机制可能与肌松药pH值偏低、激肽原级联反应以及罗库溴铵刺激C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反应有关.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芬太尼类药物、枢复宁、右旋美托咪啶、阈下剂量氯胺酮或8.4%碳酸氢钠能明显降低罗库溴铵诱发注药局部疼痛的程度和发生率。
新近确定的一个导致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基因-TRPC6编码蛋白是一个非选择性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其介导的钙信号通道参与维系肾小球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下文从TRPC6基因突变及其编码蛋白与FSGS致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治疗以环磷酰胺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但部分患者反应不佳及其毒副作用限制了环磷酰胺的应用。霉酚酸酯是近年开发出来的一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内除了造血干细胞之外的另一重要成分,近年来对MSC的研究越来越多,MSC具有体外扩增及多向分化的潜能,同时,MSC还具有低免疫原性以及免疫调节特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