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贵洪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联合国新秘书长潘基文已走马上任,世人对首位来自东亚国家的这位世界大管家充满了期待。
联合国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要推动联合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一些新思维。
安全、发展和人权并行。安全问题一直是联合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安理会是联合国六大宪章机构中规模最小却是权力最大的一个,联合国每年的维和费用是正常预算的几倍。“发展是硬道理”,世界上的许多不安全就是由欠发展引起的。同时,人权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因为安全首先是人的安全,发展最后也是为了人。近年来,联合国在传统的维持和平的基础上加强了“建设和平”,出台了“全球反恐战略”,成立了人权理事会并提出“保护责任”的概念,确立并开始落实“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应强调安全、发展和人权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关键是通过发展实现安全这一硬价值和人权这一软价值。
政治改革与行政改革并举。以增加安理会席位和修改宪章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改革涉及权力、利益的分配和观念、秩序的重构,因此分歧较大,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以提高效率、实现廉洁为目标的行政改革则因为触及既得利益,难度也不小。然而,改革是“人心所向”,也是联合国的惟一出路。当务之急是一方面要尽快确定安理会改革的原则和框架,另一方面加快联合国的机构改革。从长远看,人权理事会应提升为宪章机构,取代名存实亡的托管理事会。
主权和人权并重。这涉及联合国为谁服务、对谁负责的问题:是主权国家,还是各国人民?《联合国宪章》的第一句话是“我联合国人民团结起来追求更美好的世界”。冷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围绕“主权高于人权”还是“人权高于主权”争论不休。事实上,在国际社会,主权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人权关乎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人权至上体现的是一种目标和价值,而主权平等则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游戏规则,在制度上表现为联合国大会的一国一票。联合国应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同时追求人权目标的实现。
推行新多边主义。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象征、代表和体现。安南卸任前在总结其10年工作时提出了五大原则,其精神就是多边主义。以国家间关系为中心的旧多边主义在全球化时代日益显示出局限性。作为最广泛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应及时地把其他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新兴力量整合进来,建立适当的利益表达机制,共同致力于全球治理。
倡导全球治理的理念。很难想像一个没有联合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联合国不是万能的。全球治理的理念意味着联合国要联合世界公民社会的智慧、力量和责任,共同应对治理国际社会面临的贫穷、疾病、灾害、污染、教育、犯罪等全球问题的挑战。全球治理要求多种行为体通过谈判和协商等方式,制订并监督执行国际行为准则,共同承担解决全球问题的任务。
建设联合国文化。新秘书长提出要把建设联合国的工作文化作为其机构内部工作的三大重点之一。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看,联合国文化不应是某一个或某一类国家的文化,而是一种世界公民文化。联合国的原则、规范、程序、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都要体现这样一种文化。
加强能力建设。联合国的贡献和成就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联合国依然在许多安全问题上无能为力、在很多发展问题上力不从心、在诸多人权问题上吃力不讨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联合国系统机构庞大而建设能力不足。因此,提高联合国机构的行政和执行能力、加强联合国组织与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协调和沟通能力、改进联合国系统的管理和监督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联合国的全球治理能力,应成为联合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重塑联合国威信。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外伤”、联合国机构的腐败和低效现象造成的“内伤”,使联合国的威信受到严重损害。因此,联合国面临的任务是改善联合国机构的管理和效率,重树各国对联合国的信心,重振联合国在国际社会的威信。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联合国新秘书长潘基文已走马上任,世人对首位来自东亚国家的这位世界大管家充满了期待。
联合国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要推动联合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一些新思维。
安全、发展和人权并行。安全问题一直是联合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安理会是联合国六大宪章机构中规模最小却是权力最大的一个,联合国每年的维和费用是正常预算的几倍。“发展是硬道理”,世界上的许多不安全就是由欠发展引起的。同时,人权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因为安全首先是人的安全,发展最后也是为了人。近年来,联合国在传统的维持和平的基础上加强了“建设和平”,出台了“全球反恐战略”,成立了人权理事会并提出“保护责任”的概念,确立并开始落实“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应强调安全、发展和人权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关键是通过发展实现安全这一硬价值和人权这一软价值。
政治改革与行政改革并举。以增加安理会席位和修改宪章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改革涉及权力、利益的分配和观念、秩序的重构,因此分歧较大,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以提高效率、实现廉洁为目标的行政改革则因为触及既得利益,难度也不小。然而,改革是“人心所向”,也是联合国的惟一出路。当务之急是一方面要尽快确定安理会改革的原则和框架,另一方面加快联合国的机构改革。从长远看,人权理事会应提升为宪章机构,取代名存实亡的托管理事会。
主权和人权并重。这涉及联合国为谁服务、对谁负责的问题:是主权国家,还是各国人民?《联合国宪章》的第一句话是“我联合国人民团结起来追求更美好的世界”。冷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围绕“主权高于人权”还是“人权高于主权”争论不休。事实上,在国际社会,主权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人权关乎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人权至上体现的是一种目标和价值,而主权平等则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游戏规则,在制度上表现为联合国大会的一国一票。联合国应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同时追求人权目标的实现。
推行新多边主义。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象征、代表和体现。安南卸任前在总结其10年工作时提出了五大原则,其精神就是多边主义。以国家间关系为中心的旧多边主义在全球化时代日益显示出局限性。作为最广泛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应及时地把其他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新兴力量整合进来,建立适当的利益表达机制,共同致力于全球治理。
倡导全球治理的理念。很难想像一个没有联合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联合国不是万能的。全球治理的理念意味着联合国要联合世界公民社会的智慧、力量和责任,共同应对治理国际社会面临的贫穷、疾病、灾害、污染、教育、犯罪等全球问题的挑战。全球治理要求多种行为体通过谈判和协商等方式,制订并监督执行国际行为准则,共同承担解决全球问题的任务。
建设联合国文化。新秘书长提出要把建设联合国的工作文化作为其机构内部工作的三大重点之一。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看,联合国文化不应是某一个或某一类国家的文化,而是一种世界公民文化。联合国的原则、规范、程序、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都要体现这样一种文化。
加强能力建设。联合国的贡献和成就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联合国依然在许多安全问题上无能为力、在很多发展问题上力不从心、在诸多人权问题上吃力不讨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联合国系统机构庞大而建设能力不足。因此,提高联合国机构的行政和执行能力、加强联合国组织与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协调和沟通能力、改进联合国系统的管理和监督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联合国的全球治理能力,应成为联合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重塑联合国威信。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外伤”、联合国机构的腐败和低效现象造成的“内伤”,使联合国的威信受到严重损害。因此,联合国面临的任务是改善联合国机构的管理和效率,重树各国对联合国的信心,重振联合国在国际社会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