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42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生原因及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对42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42例胎盘早剥患者产前诊断30例,疑诊10例,误诊2例。34例以剖宫产终止妊娠,8例经阴道分娩。患者出现DIC 4例,子宫切除2例,无1例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6例,4例死胎,2例出生后死亡,其余36例新生儿均正常出院。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 胎盘早剥 病因 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情况:2000~2010年我院收治胎盘早剥孕产妇42例,年龄21~39岁,平均29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2例。孕周28~41周。
胎盘早剥发生的原因:妊娠高血压疾病22例,胎膜早破6例,腹部外伤1例,不明原因13例。
发生的时间与程度:42例患者孕周:28~41周,平均36+2周,38例发生于临产后,4例未临产,参考《中华妇产科学》第1版[1],将胎盘早剥分为轻重两型:轻型胎盘剥离面积不超过1/3,共18例,占42.8%;重型剥离面积超过1/3,共24例,占47.2%,其中发生部分子宫胎盘卒中12例,DIC并全子宫胎盘卒中2例。
临床表现:42例胎盘早剥中,有腹痛合并阴道出血者27例,仅有阴道出血而无腹痛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者7例,具有典型板状腹者8例,休克5例,血性羊水12例。
处理及预后:8例患者经阴道自然分娩,3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急诊行剖宫产术。2例于剖宫产术中发现全子宫胎盘卒中,DIC,宫缩乏力,出血量多,予促宫缩、温盐水纱敷子宫、宫腔填塞纱条无效,行子宫次全子宫切除术,其余均在术中加强宫缩,保全了子宫。42例患者无1例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6例,其中4例为死胎,2例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无效死亡。围产儿死亡率14.2%。
讨 论
胎盘早剥的病因:对于胎盘早剥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过去通常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血管病变:包括妊娠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等;② 机械性因素:如外伤,外倒转术等;③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近年,通过对其病因学的研究,发现了大量与胎盘早剥发生的相关因素[2],如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子宫畸形、严重营养不良、吸烟[3]、創伤、使用可卡因、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绒毛膜羊膜炎等。本资料中妊娠高血压疾病为最常见原因,占52.3%,较文献报道的31.7%高[4]。
胎盘早剥的诊断:轻型胎盘早剥临床上常无典型症状,而重型胎盘早剥常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子宫胎盘卒中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所以,要重视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要做到早期诊断,一方面根据临床表现:①无原因的胎心率改变,同时伴有临产先兆;②子宫张力高;③阴道持续少量流血。④血性羊水。另一方面根据产前B超,可确定有无胎盘早剥及估计剥离面大小。B超特征表现:①胎盘后血肿:在胎盘基底板与子宫壁间出现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间并凸向胎盘,与胎盘的实回声形成鲜明对比;②胎盘增厚;③绒毛模板下血肿;④后壁胎盘早剥时胎儿多靠近子宫前壁;⑤羊水内出现流动的点状回声。本组病例有27例B超提示胎盘早剥,其中有4例无临床症状者通过B超检查发现胎盘早剥。若孕期妇女出现无原因的胎心变化同时伴临产先兆,子宫张力高,阴道持续少量流血,B超发现上述征象者,应高度怀疑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的处理:胎盘早剥是孕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所以,一旦诊断,尽快终止妊娠,对于宫口已开大,短时间能结束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人工破膜使羊水流出,同时注意心率、血压、宫底高度、阴道出血情况及胎儿情况,同时做好术前准备,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胎儿窘迫,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对于剖宫产同时子宫胎盘卒中的子宫切除问题,应相当慎重,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指征,当发生子宫卒中时,立即用热盐水纱垫温热敷子宫,同时应用宫缩剂[5]。止血的同时并给予输新鲜血、冻干血浆等处理,若子宫由暗紫逐渐变淡、变浅,子宫出现皱褶,则是子宫收缩、卒中好转的表现,可保留子宫。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子宫不收缩,软瘫呈袋状,表面无皱褶、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需行子宫切除术。本组有24例重度胎盘早剥均行剖宫产术,18例胎儿正常存活。10例子宫胎盘卒中者术中经长时间热敷、按摩子宫,使子宫恢复了正常收缩,避免了手术切除。因此一旦遇到胎盘早剥且短时间不能阴道分娩者,应立即实施剖宫产,既提高了胎儿存活机会又挽救产妇生命,还可能保留产妇子宫,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4.
2 李菏莲,何津.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病因学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1,17(2):82.
3 Ananth CV,Cnattingius S.Influence of M aternal Smoking on Placental Abruption in Successive Pregnancies: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Sweden[J].Am J Epidemiol,2007,166(3):289.
4 赖壬娣.胎盘早剥120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39-2541.
5 乔福元.胎盘早期剥离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2):74.
关键词 胎盘早剥 病因 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情况:2000~2010年我院收治胎盘早剥孕产妇42例,年龄21~39岁,平均29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2例。孕周28~41周。
胎盘早剥发生的原因:妊娠高血压疾病22例,胎膜早破6例,腹部外伤1例,不明原因13例。
发生的时间与程度:42例患者孕周:28~41周,平均36+2周,38例发生于临产后,4例未临产,参考《中华妇产科学》第1版[1],将胎盘早剥分为轻重两型:轻型胎盘剥离面积不超过1/3,共18例,占42.8%;重型剥离面积超过1/3,共24例,占47.2%,其中发生部分子宫胎盘卒中12例,DIC并全子宫胎盘卒中2例。
临床表现:42例胎盘早剥中,有腹痛合并阴道出血者27例,仅有阴道出血而无腹痛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者7例,具有典型板状腹者8例,休克5例,血性羊水12例。
处理及预后:8例患者经阴道自然分娩,3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急诊行剖宫产术。2例于剖宫产术中发现全子宫胎盘卒中,DIC,宫缩乏力,出血量多,予促宫缩、温盐水纱敷子宫、宫腔填塞纱条无效,行子宫次全子宫切除术,其余均在术中加强宫缩,保全了子宫。42例患者无1例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6例,其中4例为死胎,2例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无效死亡。围产儿死亡率14.2%。
讨 论
胎盘早剥的病因:对于胎盘早剥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过去通常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血管病变:包括妊娠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等;② 机械性因素:如外伤,外倒转术等;③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近年,通过对其病因学的研究,发现了大量与胎盘早剥发生的相关因素[2],如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子宫畸形、严重营养不良、吸烟[3]、創伤、使用可卡因、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绒毛膜羊膜炎等。本资料中妊娠高血压疾病为最常见原因,占52.3%,较文献报道的31.7%高[4]。
胎盘早剥的诊断:轻型胎盘早剥临床上常无典型症状,而重型胎盘早剥常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子宫胎盘卒中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所以,要重视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要做到早期诊断,一方面根据临床表现:①无原因的胎心率改变,同时伴有临产先兆;②子宫张力高;③阴道持续少量流血。④血性羊水。另一方面根据产前B超,可确定有无胎盘早剥及估计剥离面大小。B超特征表现:①胎盘后血肿:在胎盘基底板与子宫壁间出现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间并凸向胎盘,与胎盘的实回声形成鲜明对比;②胎盘增厚;③绒毛模板下血肿;④后壁胎盘早剥时胎儿多靠近子宫前壁;⑤羊水内出现流动的点状回声。本组病例有27例B超提示胎盘早剥,其中有4例无临床症状者通过B超检查发现胎盘早剥。若孕期妇女出现无原因的胎心变化同时伴临产先兆,子宫张力高,阴道持续少量流血,B超发现上述征象者,应高度怀疑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的处理:胎盘早剥是孕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所以,一旦诊断,尽快终止妊娠,对于宫口已开大,短时间能结束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人工破膜使羊水流出,同时注意心率、血压、宫底高度、阴道出血情况及胎儿情况,同时做好术前准备,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胎儿窘迫,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对于剖宫产同时子宫胎盘卒中的子宫切除问题,应相当慎重,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指征,当发生子宫卒中时,立即用热盐水纱垫温热敷子宫,同时应用宫缩剂[5]。止血的同时并给予输新鲜血、冻干血浆等处理,若子宫由暗紫逐渐变淡、变浅,子宫出现皱褶,则是子宫收缩、卒中好转的表现,可保留子宫。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子宫不收缩,软瘫呈袋状,表面无皱褶、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需行子宫切除术。本组有24例重度胎盘早剥均行剖宫产术,18例胎儿正常存活。10例子宫胎盘卒中者术中经长时间热敷、按摩子宫,使子宫恢复了正常收缩,避免了手术切除。因此一旦遇到胎盘早剥且短时间不能阴道分娩者,应立即实施剖宫产,既提高了胎儿存活机会又挽救产妇生命,还可能保留产妇子宫,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4.
2 李菏莲,何津.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病因学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1,17(2):82.
3 Ananth CV,Cnattingius S.Influence of M aternal Smoking on Placental Abruption in Successive Pregnancies: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Sweden[J].Am J Epidemiol,2007,166(3):289.
4 赖壬娣.胎盘早剥120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39-2541.
5 乔福元.胎盘早期剥离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