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f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绿地规划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如何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城乡统筹的绿地系统规划中。论文结合重庆市铜梁区蒲吕组团城市设计项目,首先分析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进而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分析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斑块 廊道 基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185-02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是指在特定地域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的,在平方公里尺度上的镶嵌体。景观生态学简单的说就是把景观(即镶嵌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景观是由景观元素组成,景观元素是地面上相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组成景观的结构单位可以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可以认为景观都是由这三种元素组成。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它既可以呈隔离的条状,也可以将其看作线状或带状的斑块,同时也是联系各斑块的桥梁;基质是在景观中最广泛和最有连续性的元素类型,对景观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2 景观生态学分析内涵
  在城乡统筹的绿地系统规划,区域部分的绿地系统规划更主要的是基于生态方面的规划与控制;而中心城区绿地的规划则必须更多的考虑居民使用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在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思考同时也必须对现有的所有相关规划作整理以确定可用用地。
  2.1 绿地斑块
  城区景观中一切非线性的绿地,根据其类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城区绿地斑块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易接触到的类型,其功能、规模、布局对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有最重要的影响。
  2.2 绿地廊道
  城区景观中线状或带状的绿地,河流两侧自然林带、道路两侧绿化带等都可视作绿地廊道。
  2.3 基质
  城区景观中的基质是指城区中城市绿地以外的区域,主要是人工的元素,包括建筑、道路、广场等组成。
  2.4 其他非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分析工作
  城区绿地的规划必须更多的考虑居民使用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在现状分析的时候应该同时对现有已编制的控规、地块征用批准情况、具备改造可能的地块、相关政策等各方面相关规划、计划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分析出可能调整为绿地的“准绿地地块”,为合理规划做好前期准备。
  3 景观生态学在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许多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对于创造一个高品质的可持续性的生态城市是至关重要的。该文所分析的蒲吕组团城市设计项目,在其中的绿地生态系统的打造上着重应用了相关的设计手法。
  从功能定位上来看,蒲吕组团是未来铜梁区东部的城市副中心,是城市东部的公共服务中心和邻近工业园区重要的居住配套区。规划区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居住人口近5万人。项目用地靠山临河,自然环境优越,但又处于城市的东门户,被高速公路和工业厂房围绕,是典型的山水型新型城区。如何处理好高强度的城市建设和自然生态的保护之间的关系便成为了该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充分分析现状城市景观基质的基础上,规划重点把自然山水中的绿地板块和绿地廊道进行了强化和优化,塑造了一个结合基质机理和自然机理的绿地开敞空间系统,并将城区休闲人流有意识地引导入该系统中去,从而塑造出一个山水相融,活力开放的现代化生态城市中心区形象。规划具体涉及的景观生态学设计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优化整合现状斑块
  3.1.1 扩大斑块面积
  一般来说,斑块中能量和矿物营养的总量与其面积成正比,大斑块比小斑块拥有更多的动植物和更完整的食物链,其生态价值也更高。在规划中,应将相邻的各个小斑块尽量整合为较少数量的大斑块,例如:可以将相邻但相对独立的、现状较分散的自然生态林地规划整合为一个较大的生态林地,扩大斑块面积,提高生态价值。
  3.1.2 优化斑块边界形状
  斑块的边界形状一般都不是平滑的,而是弯曲凹凸的,具有最小周长面积比的形状(例如:圆形)不利于能量与物质的交换,相反周长面积比越大越有利。在规划中,应尽可能在满足使用功能前提下扩大周长面积比。
  理论上,最佳斑块形状应该具有多种生态学效益,通常与“太空船”形态类似,即具有一个近圆形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图1)在规划中,结合周边用地状况与地块划分,在易于管理的前提下,应该有意识的将规划绿地(绿地斑块)形状与最佳斑块形状靠拢,即在核心区域外争加边界长度和边缘突出部分。在蒲吕组团规划中,在滨河桥头、城市干道两端、大小水系两侧规划了比较集中的城市公园绿地,并通过城市道路绿化带形成了网络化的绿地系统,其中优化的绿化斑块在景观生态系统作用重大。
  3.2 拓展和新建生态廊道
  3.2.1 拓展廊道宽度
  廊道宽度与其能够发挥的功能紧密相关,根据研究,12 m是一个关键值,廊道宽度在3~12 m时,物种多样性较低;如果廊道宽度大于12 m,则有内部种开始出现,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根据研究,廊道宽度在12~600 m宽度范围内,其生态学意义可分4级定义。(如表1)
  在蒲吕组团规划中,有意识地建立了沿着河道和垂直河道对应山体的绿色廊道系统。特别是在河道两侧控制了12~60 m宽窄不一的绿廊,这有着不可小觑的生态景观意义。一般来说,结合国家相关规范,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可以提出以下廊道规划思路:(1)城市绿地中沿道路景观绿地、绿地通廊等较窄的绿地廊道应尽量大于12 m;(2)沿重要交通设施廊道的绿地(例如:铁路、高速公路等防护林地),以及次级河流两侧防护林地、自然林地,规划应不小于30 m,尽量大于60 m,使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3)重要河流(如该规划中长江、乌江)两侧防护林地、自然林地,以及主要山体廊道,在非城市规划建成区部分应超过100 m,并尽可能的拓宽,创造自然化、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如图2,图3)
  3.2.2 新建生态廊道与踏脚石原理的应用
  踏脚石原理简单来说,即是在斑块间没有廊道或难以靠廊道连接的地方,加设一行踏脚石(小斑块)来增加景观连接度,并可增加内部种在斑块间的运动。换而言之,踏脚石原理就是通过连续的小斑块达成廊道的作用。在旧城区中,由于建设现状和改造难度的原因,要想在绿地结构上形成联系各主要斑块的生态廊道往往非常困难,这种情形下可以有意识将“踏脚石”以街头绿地、小游园的形式布置,替代廊道的作用,形成联系度较好的绿地网络结构。
  4 结语
  通过对景观生态学原理在蒲吕组团规划城市设计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可以总结出,在城乡统筹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主要应用于3个方面。
  在规划目标上:(1)区域层次以区域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评价基础上,建立优化的空间结构和模式;(2)城区层次上,通过优化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斑块、廊道)而调整或构建良好的景观生态结构,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规划分析上,应用“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帮助分析,区域层次的“斑块—廊道—基质”是较为宏观和大规模的生态因子,城区层次的“斑块—廊道—基质”则是由平常所及的绿地、道路绿化等因子所组成。在规划手法上,区域层次主要着眼于构建宏观的、结构上的景观生态系统;(3)城区层次主要着手于绿地系统的构建和具体斑块、廊道的处理,例如:在绿地斑块、廊道控制上引入景观生态学的佳斑块形状理论、踏脚石原理等应用理论,优化和创造良好的形态,增加景观要素的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南.智慧城市理念在新城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以成都市天府新城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3,29(2):20-25.
  [2] 沈丽珍,顾朝林,甄峰.流动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5):26-32.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电力需求侧试点工作分类,能效电厂类项目在电力需求侧中属于永久性转移负荷类型,也是电力需求侧试点城市中企业参与运用最多的类型。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该类型项目的第三方审核采取测算的方法,以及探讨实际计算值和理论值的差距,为评价同类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 能效电厂 第三方审核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c)
期刊
摘 要:针对“多区协控”思想下的催化裂化工艺特点,该研究力图深入认识多相流动反应体系中介尺度结构的形成和影响机制,建立基于结构的描述方法和在流动反应耦合条件下的多尺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催化裂化的关键过程和区域,为“多区协控”新工艺开发提供优化设计方案和指导。经过两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基于上述思路,该研究提出了结构多流体模型,并用以解释介尺度结构与守恒关系间的影响,统一了经典的双流体模型以及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领域不断出现新的学习方式,慕课、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观念,为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医学教育技术”课程传统教学存在人数多、课时少、教学设备欠缺等问题。在个性化学习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课程的设计、微视频制作、教学实践、反馈评价等系列课上、课下教学活动,探讨基于微课程的混合学习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程 混合学习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核电站模拟机数字化仪控系统有多种仿真实现方式,相比于福清1号模拟机的虚拟仿真和实物仿真的实现方式,2号模拟机采用的全防仿真方式,在满足模拟机标准的前提下,节约了成本,缩短了项目开发时间。该文着重分析了福清2号模拟机的逻辑控制层level1和人机界面监控层level2的DCSFSS全仿技术的实现,简单介绍了国产化(48×24)mm马赛克盘台、全仿技术的技术难点,结合现场应用情况,从精度、逼真
期刊
摘 要:该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河南省12所高校中的280名一线辅导员科研现状进行分析,论述影响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培养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所遵循的原则、基本培养内容及方法。  关键词:辅导员 科研能力 培养路径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c)-0155-03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及2006年教育部24号令,
期刊
摘 要:监造是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设备质量与电厂后期安全运营的关键因素。构建监造评价体系,是提升监造服务质量的前提,也是监造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需要。该文立足于中核设备监造工作的实践,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方案,建立评价模型,并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赋值。监造有效性改善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提高监造有效性工作的管理水平,使之能更好的保障设备制造质量,并最终更好的服务于工程项目。  关键
期刊
摘 要: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公路的质量情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与农村地区的各项建设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该文中,笔者从农村公路质量监管方面入手,提出构建农村公路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策略,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水平,为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交通保障。  关键词:农村公路 质量意识 公路网  中图分类号:U41
期刊
摘 要: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受到了较为严峻的考验,作为地方院校,应建设地方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实现专业的错位、健康发展。该文综述了生物技术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池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思路,包括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有层次的实习实训环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加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在诸多方面中,课程建设中的特色方向的设定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并要重点加强培养方案
期刊
摘 要:“微渗透挤压效应”原理:空气是由分子组成的,且分子间存在着微小的间隙以及相互的排斥力,当气体受压流过孔穴时,根据压力=压强×受力面积公式得出:在孔穴口处会产生挤压现象,此时气体分子密度会变大,当孔穴极其微小时,这种挤压效应尤为明显。而羽毛的结构为枝干状结构,结实牢固不易破损容易修补,并且在扇动空气时具有“微渗透挤压气体的效应”,也就是说可以在翅膀下方造成更大的气压,从而可以获得更大的浮力,
期刊
摘 要:以具体滑坡监测工程为例,结合实测数据,采用不同的软件和不同的解算模型,对该技术所能达到的精度、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通过对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GNS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实际监测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得到一些有用的经验。  关键词:精密单点定位 误差分析 精度  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058-02  传统的标准单点定位(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