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阵地就是教师与学生在一方教室,学习写作技巧,模仿范文,套用格式。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导致了学生怕作文的现象。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写作氛围,引导学生写出富有情感的作文呢?现在的教育倡导的是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小学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个生发展的特殊载体,让学生写出童真童趣,敲响快乐作文的音符。那么,如何使孩子的作文写出一片童真童趣来呢?
一、观察生活,感受童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丰富的情景,或人或物,往往由于学生的观察力不强,而忽略了其间的环节,或一闪即逝。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精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多接触新鲜的事物,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丰富多彩的事物写下来,从而开拓写作的源泉。
如引导学生练写一个精彩的场面时,我针对近来学生课余时间喜爱玩滑板车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滑板车赛,在宽阔的操场中,学生跃跃欲试,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观众的喊声、笑声、欢呼声充满了操场,加油声震耳欲聋。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参赛者的神态、动作,揣摩参赛者的心情,感受紧张而快乐的氛围,仔细观察观众的反应,体会内心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二、体验生活,咀嚼童趣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诗外”的学习——生活的体验。生活是个大舞台,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因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有关材料,互相交流所得,记录他们的见闻和感受,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在教学《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我先组织学生玩“盲人敲锣”的游戏,他们可高兴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再让学生写《我玩“盲人敲锣”游戏》的作文,学生心中有话可说,下笔如神。他们能从敲锣的过程、敲锣的技巧、同学的表现带给人的乐趣等方面娓娓道来,写得具体生动,充满乐趣。随后,我趁热打铁,布置了一道半命题作文《我玩……》这次作文更让我大开眼界,有趣的玩具、精彩的游戏跃然纸上,浓浓的童趣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无限回忆。
如“母亲节”那天,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当一天的“小主人”处理家务,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次日,我让学生说说今天当“小主人”的感受。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我把菜吵焦了,害得全家人饿肚子。”有的说“一会儿做饭,一会儿洗菜,多烦啊!到了晚上腰酸背痛的。而妈妈除了上班,每天都要做饭洗衣服,多不容易啊!”学生在体验中懂得了劳动的辛苦、父母的辛劳,学会了体贴与关爱,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欣赏生活,唤醒童情
罗丹说过:“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寻找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他们热爱习作的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语言艺术的佳作,它们描绘了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及习作时,他深情地回忆说:“我儿时的作文是在模仿中走出来的,而后受到启迪的。”借鉴、模仿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引导学生阅读欣赏美文佳作则是借鉴、模仿的基本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美质兼美、读来琅琅上口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赏读,采撷其中的名篇佳句。
除此以外,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美、人物美。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寻找、去挖掘,积累成自己的写作素材。
四、想象创编,放飞童心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学生天真、好奇,常常异想天开,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丰富的想象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于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既要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要给学生一对自由想象的翅膀,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由畅想,去描绘那七彩的所见所闻所想,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儿童特有的童真、童趣。
如可先让学生画一个圆,再根据自己需要加上自己喜欢的部分,然后根据所画的展开合理的想象,围绕一个中心,所所画的叙述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充分调动感官及思维能力,有的看到白兔、树、月亮,想到了月亮上的嫦娥……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永葆一颗童心,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大胆想象,学会欣赏、用心呵护“童真”,让作文教学闪耀童真童趣,敲响作文教学快乐的音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作者单位 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前安小学)
一、观察生活,感受童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丰富的情景,或人或物,往往由于学生的观察力不强,而忽略了其间的环节,或一闪即逝。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精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多接触新鲜的事物,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丰富多彩的事物写下来,从而开拓写作的源泉。
如引导学生练写一个精彩的场面时,我针对近来学生课余时间喜爱玩滑板车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滑板车赛,在宽阔的操场中,学生跃跃欲试,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观众的喊声、笑声、欢呼声充满了操场,加油声震耳欲聋。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参赛者的神态、动作,揣摩参赛者的心情,感受紧张而快乐的氛围,仔细观察观众的反应,体会内心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二、体验生活,咀嚼童趣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诗外”的学习——生活的体验。生活是个大舞台,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因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有关材料,互相交流所得,记录他们的见闻和感受,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在教学《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我先组织学生玩“盲人敲锣”的游戏,他们可高兴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再让学生写《我玩“盲人敲锣”游戏》的作文,学生心中有话可说,下笔如神。他们能从敲锣的过程、敲锣的技巧、同学的表现带给人的乐趣等方面娓娓道来,写得具体生动,充满乐趣。随后,我趁热打铁,布置了一道半命题作文《我玩……》这次作文更让我大开眼界,有趣的玩具、精彩的游戏跃然纸上,浓浓的童趣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无限回忆。
如“母亲节”那天,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当一天的“小主人”处理家务,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次日,我让学生说说今天当“小主人”的感受。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我把菜吵焦了,害得全家人饿肚子。”有的说“一会儿做饭,一会儿洗菜,多烦啊!到了晚上腰酸背痛的。而妈妈除了上班,每天都要做饭洗衣服,多不容易啊!”学生在体验中懂得了劳动的辛苦、父母的辛劳,学会了体贴与关爱,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欣赏生活,唤醒童情
罗丹说过:“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寻找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他们热爱习作的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语言艺术的佳作,它们描绘了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及习作时,他深情地回忆说:“我儿时的作文是在模仿中走出来的,而后受到启迪的。”借鉴、模仿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引导学生阅读欣赏美文佳作则是借鉴、模仿的基本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美质兼美、读来琅琅上口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赏读,采撷其中的名篇佳句。
除此以外,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美、人物美。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寻找、去挖掘,积累成自己的写作素材。
四、想象创编,放飞童心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学生天真、好奇,常常异想天开,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丰富的想象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于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既要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要给学生一对自由想象的翅膀,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由畅想,去描绘那七彩的所见所闻所想,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儿童特有的童真、童趣。
如可先让学生画一个圆,再根据自己需要加上自己喜欢的部分,然后根据所画的展开合理的想象,围绕一个中心,所所画的叙述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充分调动感官及思维能力,有的看到白兔、树、月亮,想到了月亮上的嫦娥……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永葆一颗童心,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大胆想象,学会欣赏、用心呵护“童真”,让作文教学闪耀童真童趣,敲响作文教学快乐的音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作者单位 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前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