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多数是“90后”,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呈现出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需要增强其实效性,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教育指导、完善课程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拓宽教育渠道。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作者简介]韩来敬(1971- ),男,河北孟村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华彪(1973- ),男,湖北汉川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刘蓓蓓(1985- ),女,河北宣化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干事,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11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研究项目“‘七位一体’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S2011408)以及河北省教育厅2011人文社会科学自筹经费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编号:SZ20116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41-02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教育指导、完善课程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拓宽教育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优化教育指导
紧贴形势任务,突出时代性。要着眼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注重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理论、新经验、新成果教育和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把握学生特点,突出针对性。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他们渴求新知识,对新生事物反应敏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易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有时有失偏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其思想认识问题,及时澄清迷雾,拨乱反正。
2.根据培养目标,突出层次性。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在培训目标和个人素质上的差异,分层次安排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既符合形势任务要求,满足培训目标需要,又能引起学生共鸣,真正入脑入心。
3.改革教学方法,突出灵活性。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要把小孩当成活的,莫要当成死的。”当成活的,就是在思想上解放学生,产生活力,让他们掌握科学,形成“创造力”,学生才会变成“创造之神”。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要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将真正的课堂“主权”“主本”“人权”赋予学生,要切实改变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承载信息知识的无生命的“硬盘”的做法,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情况下,理解知识的真正要义。
二、完善课程建设
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从建设单一教材资源到建设多元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校的教学教育体系中,传输道德自觉与人格自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概念,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催生学生的创新激情,逐步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
1.抓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求新。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陶行知说:“做一个现代的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受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式发挥我们的力量。”这两个观点是相通的,两者都是要提高传道、授业、解惑效果。陶行知还说过,“深望大家奋起继续开辟,继续试验的精神,来做这新纪元的帅领。”可见,当代教育工作者,如果仍故步自封,自我满足,那是断然不行的,要力求做到重学习、强自身、铸师魂、树形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要以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为本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人文素质类课程和跨学科专业特色课程的选修课制度,学生选修课应不低于10学分。要注重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人文与科技相结合,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各个专业课程之中。
2.拓展教材功能。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启智、培养创新精神的载体,高校教学既要忠实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大学生特点实际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并结合教材内容的展现,给大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他们去解决,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制造一些悬念让他们去探究,给一些实践机会让他们去发展、去竞争、去创造。
3.发挥学科作用。通过提高学科的综合性、增强学科的交叉性、注重学科的研究性、强化学科的前瞻性等手段,加强学科建设,充实学科内容,丰富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科专业知识在大学生知识总量、质量、流量、增量的比例。要彻底反思传统教育中很少考虑单个学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和兴趣点等个性差异,很少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的问题。强化“营养配餐”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方面的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传统思维习惯,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即课程资源+网络+实践活动等,强化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实践能力。
三、丰富教育内容
1.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于教学始终,渗透到政治理论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打牢学生的政治理论根基。当前,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尤其是进头脑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91年、在全国执政63年、领导改革开放34年,推动中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重要、最鲜活、最有力的教材。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成长进步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源源不断的根本动力。 2.要广泛开展爱党爱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首先要广泛进行近现代史的教育,宣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中奋起、为救亡图存进行的英勇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其次要广泛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展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最后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辛亥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辛亥革命”观,中国共产党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伟业。
四、创新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启发功能,并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大,表明师生关系疏远;心理距离小,则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在教学中要坚持“民主对话”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激发学生思考、推理和分析能力。
1.积极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和艺术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口传面授的手工方式,应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合理、恰当地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和艺术手段,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将新的科技成果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已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教育声形并茂,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网络的运用,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当然,网络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才刚刚开始,许多新课题还没有充分展开,远未达到科学运用的地步。运用艺术手段强化教育效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美术、音乐、文学、影视等艺术形式既有艺术的感染力,也有思想教育的功效。孔子曾说过:“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有意识地、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相配合,必然会使教育如虎添翼、更富成效。
2.通过发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大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敢于突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要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大胆怀疑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使创新人格自由舒展,思维活跃激荡。在创新活动的设计上强调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自愿表达创新情感,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五、拓宽教育渠道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的“五心”(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关心献给他人,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创业就业的信心留给自己),从而坚定信党、跟党、爱党、入党、建党的党荣情感。
1.“用网络”析理。要结合科技发展步伐,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高校要成立网络管理办公室,组建“网上评论员”队伍,建立网络监控预警机制和每周网络舆情分析制度,不断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和引导,不断加大学生自办网站的建设力度,增强学生工作的网络吸引力。
2.“社会实践”识理。要立足社会人才需求,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尝试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学分,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环节,并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评优评先和就业推荐挂钩,调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性、主动性。
3.“融进去”辩理。要让学生融合东西方文化。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将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新的动力、源泉和空间。东西方文化既有明显的不同,又有潜在的一致性。作为其不同,可以成为我们相互学习的理由,让学生在自觉学习东西方文化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让学生融合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强调要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优化人性、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使之全面发展。在许多学科领域,如果单纯使用专业科学知识从事研究,往往筋疲力尽,无功而返,若求助于人文方法,却常常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坐下来”论理。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广播电台、校园网等媒体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发布有关信息,帮助大学生了解时事,知晓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组织问题大家谈、演讲会、报告会等,通过摆现象、提问题、析根源、辨是非、找答案,达到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冯伟强.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作者简介]韩来敬(1971- ),男,河北孟村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华彪(1973- ),男,湖北汉川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刘蓓蓓(1985- ),女,河北宣化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干事,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11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研究项目“‘七位一体’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S2011408)以及河北省教育厅2011人文社会科学自筹经费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编号:SZ20116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41-02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教育指导、完善课程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拓宽教育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优化教育指导
紧贴形势任务,突出时代性。要着眼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注重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理论、新经验、新成果教育和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把握学生特点,突出针对性。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他们渴求新知识,对新生事物反应敏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易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有时有失偏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其思想认识问题,及时澄清迷雾,拨乱反正。
2.根据培养目标,突出层次性。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在培训目标和个人素质上的差异,分层次安排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既符合形势任务要求,满足培训目标需要,又能引起学生共鸣,真正入脑入心。
3.改革教学方法,突出灵活性。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要把小孩当成活的,莫要当成死的。”当成活的,就是在思想上解放学生,产生活力,让他们掌握科学,形成“创造力”,学生才会变成“创造之神”。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要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将真正的课堂“主权”“主本”“人权”赋予学生,要切实改变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承载信息知识的无生命的“硬盘”的做法,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情况下,理解知识的真正要义。
二、完善课程建设
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从建设单一教材资源到建设多元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校的教学教育体系中,传输道德自觉与人格自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概念,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催生学生的创新激情,逐步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
1.抓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求新。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陶行知说:“做一个现代的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受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式发挥我们的力量。”这两个观点是相通的,两者都是要提高传道、授业、解惑效果。陶行知还说过,“深望大家奋起继续开辟,继续试验的精神,来做这新纪元的帅领。”可见,当代教育工作者,如果仍故步自封,自我满足,那是断然不行的,要力求做到重学习、强自身、铸师魂、树形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要以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为本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人文素质类课程和跨学科专业特色课程的选修课制度,学生选修课应不低于10学分。要注重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人文与科技相结合,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各个专业课程之中。
2.拓展教材功能。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启智、培养创新精神的载体,高校教学既要忠实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大学生特点实际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并结合教材内容的展现,给大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他们去解决,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制造一些悬念让他们去探究,给一些实践机会让他们去发展、去竞争、去创造。
3.发挥学科作用。通过提高学科的综合性、增强学科的交叉性、注重学科的研究性、强化学科的前瞻性等手段,加强学科建设,充实学科内容,丰富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科专业知识在大学生知识总量、质量、流量、增量的比例。要彻底反思传统教育中很少考虑单个学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和兴趣点等个性差异,很少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的问题。强化“营养配餐”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方面的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传统思维习惯,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即课程资源+网络+实践活动等,强化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实践能力。
三、丰富教育内容
1.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于教学始终,渗透到政治理论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打牢学生的政治理论根基。当前,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尤其是进头脑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91年、在全国执政63年、领导改革开放34年,推动中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重要、最鲜活、最有力的教材。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成长进步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源源不断的根本动力。 2.要广泛开展爱党爱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首先要广泛进行近现代史的教育,宣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中奋起、为救亡图存进行的英勇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其次要广泛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展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最后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辛亥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辛亥革命”观,中国共产党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伟业。
四、创新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启发功能,并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大,表明师生关系疏远;心理距离小,则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在教学中要坚持“民主对话”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激发学生思考、推理和分析能力。
1.积极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和艺术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口传面授的手工方式,应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合理、恰当地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和艺术手段,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将新的科技成果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已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教育声形并茂,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网络的运用,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当然,网络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才刚刚开始,许多新课题还没有充分展开,远未达到科学运用的地步。运用艺术手段强化教育效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美术、音乐、文学、影视等艺术形式既有艺术的感染力,也有思想教育的功效。孔子曾说过:“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有意识地、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相配合,必然会使教育如虎添翼、更富成效。
2.通过发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大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敢于突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要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大胆怀疑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使创新人格自由舒展,思维活跃激荡。在创新活动的设计上强调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自愿表达创新情感,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五、拓宽教育渠道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的“五心”(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关心献给他人,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创业就业的信心留给自己),从而坚定信党、跟党、爱党、入党、建党的党荣情感。
1.“用网络”析理。要结合科技发展步伐,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高校要成立网络管理办公室,组建“网上评论员”队伍,建立网络监控预警机制和每周网络舆情分析制度,不断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和引导,不断加大学生自办网站的建设力度,增强学生工作的网络吸引力。
2.“社会实践”识理。要立足社会人才需求,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尝试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学分,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环节,并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评优评先和就业推荐挂钩,调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性、主动性。
3.“融进去”辩理。要让学生融合东西方文化。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将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新的动力、源泉和空间。东西方文化既有明显的不同,又有潜在的一致性。作为其不同,可以成为我们相互学习的理由,让学生在自觉学习东西方文化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让学生融合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强调要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优化人性、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使之全面发展。在许多学科领域,如果单纯使用专业科学知识从事研究,往往筋疲力尽,无功而返,若求助于人文方法,却常常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坐下来”论理。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广播电台、校园网等媒体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发布有关信息,帮助大学生了解时事,知晓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组织问题大家谈、演讲会、报告会等,通过摆现象、提问题、析根源、辨是非、找答案,达到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冯伟强.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