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院是中华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具有讲学、研究、论世等功能的学校形式。古代书院始于唐代、兴于宋代、延于明清,经历了千余年的兴衰起伏,形成了自由灵动、崇尚思考、立德立人的教育模式,推动了古代教育和学术研究发展,孕育了“求真、求善、求美”的书院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瑰宝。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加强书院文化研究、保护和利用,在江西教育系统意义非常特殊。
江西文化昌盛,在唐代44处书院中江西有15处,在宋代623所书院中江西有229所,在明代1571所书院中江西有287所,在清代3847所书院中江西有991所,均居全国之首。江西目前现有完整书院85所,其中“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象山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闻名天下,在中国文化史上独领风骚。发挥书院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助推发展的作用,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化文化育人的现实需要,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古老书院生命力,促进书院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就我省教育系统推动书院文化传承而言,当前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优化政策,凝练团队,推动书院文化研究工作
就江西现实而言,研究、挖掘书院文化是保护和利用书院文化的基本前提,也是传承书院文化的重要举措。教育系统在书院文化研究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眼下要结合实际,着力做好三篇文章。
(一)搭乘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时代列车,加大投入,增加书院文化的研究立项。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需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要根据我省教情特别是书院文化研究开发利用的基础,探索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设立江西书院文化研究专项课题,每年设置一定的专项研究任务,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书院文化研究,努力产生一批有地方特色、有亮点、有新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夯实学科基础,扩大书院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传导力。
(二)依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拓展书院文化的研究领域。我省历史上书院建设发展起步早、数量多、规制全、影响大、底蕴厚、历史久,是我国书院最为发达省份,高校要利用现有基地,积极拓展书院研究领域。例如,依托历史上影响波及韩国、日本、新加坡享有“天下书院之首”“治内书院第一”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抓好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建设;利用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研究中心、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等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凝练书院文化研究方向,拓展研究领域,培养并形成一些有江西特色的研究机构,为书院文化研究提供实体依托。
(三)利用现有基础,打造书院文化的研究团队。大力推进书院文化研究团队建设,整合研究团队和资源,构建“传帮带”“引进来、走出去”的研究团队发展机制,吸引和培养一批高校研究人员参加书院文化研究。如南昌师范学院张劲松教授坚持多年在书院边界与早期书院教育、书院的大学精神与大学特征、古代书院的德育传统等方面开展研究,撰写的《论书院的形态》在《新华文摘》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赣南师范大学邱小云教授组织团队对书院教育的校园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古代书院文化蕴含的德育思想等方面开展研究。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通过课题研究、学术论坛、基地合作等形式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一些难点和重点课题,通过研究团队的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物,为江西书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开通渠道,搭建平台,加大书院文化宣传利用
江西书院的读书、问难、规劝、研究等功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发挥,是值得我省教育系统重点研究的课题。必须面对现实,坚持问题导向,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以促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发挥书院作用的问题妥善解决。通过保护、研究、提升来凸显江西书院文化的历史魅力;通过利用、挖掘、发展来展现江西书院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倡导学术研究,在高校发扬上饶鹅湖书院首开的学术自由辩论之风。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江西书院文化同江西教育发展特别是文化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为推进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一是加大书院文化宣传教育。依托《江西省情教育》等教材及其课堂教学,有效宣传江西书院文化,引导全省学生领略江西书院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历史风貌,增强对代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江西书院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建立书院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全省学校尤其是高校与书院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吸纳学生参与书院文化学习宣传研究、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江西书院文化的保护利用、学习宣传与传承创新。可借鉴高安桂岩书院和德安东佳书院招徒授业的做法,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开展“书院文化”进校园活动。学习其他省份推动书院与学校深度融合的经验,积极探索“书院文化”进校园活动,利用报告会、征文、影片展、图片展和网络平台等形式,让“书院文化”走进高校、贴近师生、浸润学生、惠及学生,发挥“书院文化”的培养人才、引领风气的功能。
三、创新机制,齐抓共管,构建书院文化发展新格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理性对待的同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社会转型发展,传统书院日渐式微是不争的事实,但书院的教育规范、制度与学术精神仍然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因此,创新书院文化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书院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实际,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狠抓落实。从教育系统看,可通过四条主要途径来介入此项系统工程建设。
第一,在创新传统书院管理模式的探索中,结合省情教情,推动书院与现代大学的融合发展。激活并利用好古代书院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我省高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书院论学与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书院的教学研究功能。要借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管理模式,将部分书院纳入大学管理体制,如可以考虑组建九江学院白鹿洞书院,上饶师范学院信江学院等以书院为载体的国学院研究或书院教育、书院文化研究机构,让传统书院的教育精神和模式融入现代大学教育。要充分利用大学的研究力量和研究资源,推动书院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形成传统书院精神和现代大学文化交融互动发展的格局,为研究、保护与传承、弘扬书院文化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第二,在开启传统书院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过程中,助推书院文化走向青少年学生。可借鉴山东尼山书院的管理模式,将传统书院融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吸纳民众学习经典、传播经典、品味经典,实施礼乐教化,培育道德情操,走通俗化、服务化之路。要创造条件把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崇文重教的历史人文特点与风貌宣传开来,让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三大家的文学作品,以及陶渊明的诗歌、汤显祖的戏曲、黄庭坚的书法、傅抱石的绘画等得到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和开发利用,让“养在深闺”的优秀传统书院文化走出禁闭或半封闭的大门,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使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汲取西方先进优秀文化、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工作能自然合度地与社会文化公共服务供给增加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开辟新的路径。
第三,在促进传统书院与教育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实践中,不断为书院文化传承培育新人和增添新活力。传统书院既是教学机构,也是学术研究、交流和传播机构,具有丰富的教育旅游资源。传承书院文化是现代教育的分内之事,要运用吉安白鹭洲书院绵延800年至今兴学不衰的运作模式,抓好书院文化与现代学校育人的结合工作。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加强合作,通过科学规划,稳步实施,把书院文化做成文化产业,为延续古代书院文脉,发挥书院藏书、教学研究、构建社团、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等功能,开辟新的道路、创造新的组合。可依托传统书院开发传统文化夏令营、传统文化研习营、传统文化之旅等教育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项目,将书院文化旅游与生态观赏、名人纪念馆拜谒等融合到一起,传承地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让民众特别是学生群体走进书院、了解书院、融入书院,为江西书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第四,在加强传统书院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中,让学校成为实现“中国梦”“梦之队”人才的培养阵地。传统书院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策保护和拨款、社会捐资等来维系生存与发展。要通过有效整合资源,集思广益,广泛开展合作,充分依托社会各方力量,特别是要依靠教育研机构的人力资源、文化机构的创意资源、旅游机构的市场资源等,增强传统书院的“造血功能”,为江西书院文化传承、发展和壮大提供内生动力。要通过强健书院文化的传承功能,为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传统提供有效支持平台或场所。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把握两者的理论指导与文化之根的历史和时代定位,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源源不断地打造一代又一代刚健有为、有血性、有刚性、有韧性、有骨气、有底气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而不断做出新的努力、新的贡献。
(作者系江西省教育厅巡视员、教授、研究员、博导)
江西文化昌盛,在唐代44处书院中江西有15处,在宋代623所书院中江西有229所,在明代1571所书院中江西有287所,在清代3847所书院中江西有991所,均居全国之首。江西目前现有完整书院85所,其中“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象山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闻名天下,在中国文化史上独领风骚。发挥书院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助推发展的作用,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化文化育人的现实需要,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古老书院生命力,促进书院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就我省教育系统推动书院文化传承而言,当前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优化政策,凝练团队,推动书院文化研究工作
就江西现实而言,研究、挖掘书院文化是保护和利用书院文化的基本前提,也是传承书院文化的重要举措。教育系统在书院文化研究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眼下要结合实际,着力做好三篇文章。
(一)搭乘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时代列车,加大投入,增加书院文化的研究立项。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需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要根据我省教情特别是书院文化研究开发利用的基础,探索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设立江西书院文化研究专项课题,每年设置一定的专项研究任务,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书院文化研究,努力产生一批有地方特色、有亮点、有新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夯实学科基础,扩大书院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传导力。
(二)依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拓展书院文化的研究领域。我省历史上书院建设发展起步早、数量多、规制全、影响大、底蕴厚、历史久,是我国书院最为发达省份,高校要利用现有基地,积极拓展书院研究领域。例如,依托历史上影响波及韩国、日本、新加坡享有“天下书院之首”“治内书院第一”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抓好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建设;利用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研究中心、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等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凝练书院文化研究方向,拓展研究领域,培养并形成一些有江西特色的研究机构,为书院文化研究提供实体依托。
(三)利用现有基础,打造书院文化的研究团队。大力推进书院文化研究团队建设,整合研究团队和资源,构建“传帮带”“引进来、走出去”的研究团队发展机制,吸引和培养一批高校研究人员参加书院文化研究。如南昌师范学院张劲松教授坚持多年在书院边界与早期书院教育、书院的大学精神与大学特征、古代书院的德育传统等方面开展研究,撰写的《论书院的形态》在《新华文摘》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赣南师范大学邱小云教授组织团队对书院教育的校园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古代书院文化蕴含的德育思想等方面开展研究。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通过课题研究、学术论坛、基地合作等形式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一些难点和重点课题,通过研究团队的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物,为江西书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开通渠道,搭建平台,加大书院文化宣传利用
江西书院的读书、问难、规劝、研究等功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发挥,是值得我省教育系统重点研究的课题。必须面对现实,坚持问题导向,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以促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发挥书院作用的问题妥善解决。通过保护、研究、提升来凸显江西书院文化的历史魅力;通过利用、挖掘、发展来展现江西书院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倡导学术研究,在高校发扬上饶鹅湖书院首开的学术自由辩论之风。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江西书院文化同江西教育发展特别是文化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为推进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一是加大书院文化宣传教育。依托《江西省情教育》等教材及其课堂教学,有效宣传江西书院文化,引导全省学生领略江西书院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历史风貌,增强对代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江西书院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建立书院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全省学校尤其是高校与书院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吸纳学生参与书院文化学习宣传研究、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江西书院文化的保护利用、学习宣传与传承创新。可借鉴高安桂岩书院和德安东佳书院招徒授业的做法,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开展“书院文化”进校园活动。学习其他省份推动书院与学校深度融合的经验,积极探索“书院文化”进校园活动,利用报告会、征文、影片展、图片展和网络平台等形式,让“书院文化”走进高校、贴近师生、浸润学生、惠及学生,发挥“书院文化”的培养人才、引领风气的功能。
三、创新机制,齐抓共管,构建书院文化发展新格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理性对待的同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社会转型发展,传统书院日渐式微是不争的事实,但书院的教育规范、制度与学术精神仍然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因此,创新书院文化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书院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实际,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狠抓落实。从教育系统看,可通过四条主要途径来介入此项系统工程建设。
第一,在创新传统书院管理模式的探索中,结合省情教情,推动书院与现代大学的融合发展。激活并利用好古代书院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我省高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书院论学与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书院的教学研究功能。要借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管理模式,将部分书院纳入大学管理体制,如可以考虑组建九江学院白鹿洞书院,上饶师范学院信江学院等以书院为载体的国学院研究或书院教育、书院文化研究机构,让传统书院的教育精神和模式融入现代大学教育。要充分利用大学的研究力量和研究资源,推动书院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形成传统书院精神和现代大学文化交融互动发展的格局,为研究、保护与传承、弘扬书院文化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第二,在开启传统书院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过程中,助推书院文化走向青少年学生。可借鉴山东尼山书院的管理模式,将传统书院融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吸纳民众学习经典、传播经典、品味经典,实施礼乐教化,培育道德情操,走通俗化、服务化之路。要创造条件把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崇文重教的历史人文特点与风貌宣传开来,让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三大家的文学作品,以及陶渊明的诗歌、汤显祖的戏曲、黄庭坚的书法、傅抱石的绘画等得到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和开发利用,让“养在深闺”的优秀传统书院文化走出禁闭或半封闭的大门,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使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汲取西方先进优秀文化、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工作能自然合度地与社会文化公共服务供给增加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开辟新的路径。
第三,在促进传统书院与教育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实践中,不断为书院文化传承培育新人和增添新活力。传统书院既是教学机构,也是学术研究、交流和传播机构,具有丰富的教育旅游资源。传承书院文化是现代教育的分内之事,要运用吉安白鹭洲书院绵延800年至今兴学不衰的运作模式,抓好书院文化与现代学校育人的结合工作。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加强合作,通过科学规划,稳步实施,把书院文化做成文化产业,为延续古代书院文脉,发挥书院藏书、教学研究、构建社团、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等功能,开辟新的道路、创造新的组合。可依托传统书院开发传统文化夏令营、传统文化研习营、传统文化之旅等教育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项目,将书院文化旅游与生态观赏、名人纪念馆拜谒等融合到一起,传承地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让民众特别是学生群体走进书院、了解书院、融入书院,为江西书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第四,在加强传统书院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中,让学校成为实现“中国梦”“梦之队”人才的培养阵地。传统书院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策保护和拨款、社会捐资等来维系生存与发展。要通过有效整合资源,集思广益,广泛开展合作,充分依托社会各方力量,特别是要依靠教育研机构的人力资源、文化机构的创意资源、旅游机构的市场资源等,增强传统书院的“造血功能”,为江西书院文化传承、发展和壮大提供内生动力。要通过强健书院文化的传承功能,为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传统提供有效支持平台或场所。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把握两者的理论指导与文化之根的历史和时代定位,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源源不断地打造一代又一代刚健有为、有血性、有刚性、有韧性、有骨气、有底气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而不断做出新的努力、新的贡献。
(作者系江西省教育厅巡视员、教授、研究员、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