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事理论考核既是检验军事理论教学水平的最后一个环节,又是体现学员对军事理论理解与掌握程度的关键平台。现笔者结合军事理论教学中的考核实践,对考核方式的改革作思考。
一、军事理论考核现状
目前,军事理论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开卷或闭卷笔试为主,重点考查学员对军事理论知识点及知识体系的了解程度。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检验尺度统一可靠,可以较为明确地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学员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但它的弊端则在于考查方式过于简单单调,考核定位过多地强调学员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而忽视了学员究竟能够真正获得什么,因此学员“考试过后什么都忘记”,“印象深刻的反而并不是试卷问题”成为常见现象。
显然,目前的考核方式是单向度、浅层面的知识考核,并未将真正军事理论的核心精华——军事思想及其中包含的军事思维能力、军事情感体验传递至学员的头脑与心灵。解决这一问题,既要依靠教员不断提高军事理论修养与教学表达艺术,又要从学员的主体角度开展考核方式的改革。因此,鉴于大学教育的培养目的及军事理论考核的“有形无神”的现状弊病,改革考核方式势在必行。
二、改革军事理论考核方式的主要做法
从学员的主体角度开展考核方式的改革,旨在能够让学员真正参与考核过程,不仅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展现个性化的能力与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考核过程中学会传达甚至应用其认可的军事思维能力与情感体验,切实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与方法论,真正自我感觉到内在的成长。这种考核方式更重视实践运用,更重视自我体验的深化与升华,更强调军事理论考核的“形神兼备”。
在这一方向指引下,实际中的改革方式可能有很多,笔者所在教学小组的做法主要是:鼓励学员以课堂上的所学所感为中心,大胆地将个人的思维扩展出去,选择一个有价值的军事主题,充分发挥团队每个成员的优势,以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展现该主题的立意所在,考核方式主要以学员团队的现场作品方式呈现。对于学员团队的作品,主要从观点内容、表达方式、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引导规范。对于观点内容,要求展现的主题要有一定的军事思想价值,主要观点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与创新性,主体内容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与丰富性。对于表达方式,主要强调表达方法与形式的创新性、灵活性、多样性,鼓励富有创意与严肃活泼的新鲜表达方式。对于团队合作,主要引导学员积极发挥个体优势与才华,关注形成整体合力,并从中体会组织、协调与配合的经验与教训。
由于所有考核均以现场为主,难以复制与证明,因此考核过程均使用DV进行历史记录,由多名教员开展现场评分与讲评。教学档案主要由现场作品的DV光盘、作品文案、现场附属作品(如PPT、视频等)、现场打分表等组成。
三、改革后军事理论考核方式的优缺点
在近半年的改革实践中,学员普遍较为欢迎这种考核方式,这种欢迎的态度也从多方面反映了这种考核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高度关注学员的内在习得体验。考核作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检查教师是否“教有效”的重要步骤,又是考查学生是否“学有效”的关键一步。原有的考核方式非常重视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反馈,而容易忽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真正的内在体验与习得。这种新的考核方式,注重鼓励学员自觉主动地将教师的传授与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创造一个崭新作品的过程中再次经受个体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锻炼、反省、学习及再提升。在这样的一个充满互动、交锋与上升的过程中,学员不仅是在自觉地体验科目知识的再理解与再创造,更多的还是在不自觉地体验作品以外更加丰富的实践感受与认知。对此,学员在考核结束后都十分愿意把现场考核作品的DV拷贝留存,认为“用心”考过的“试卷”无论如何都是十分值得怀念与珍惜的。
2.充分发挥本教学课程的有利因素。如何能够很好地将学员的考核视野从试卷得分转向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挖掘与展现,作为一门技术院校的军事基础科目实际上具备很多优势条件。例如,对比其他更具专业性与深入性的教学科目,军事理论教学在知识体系上相对独立与完整的特征、科目内容上的大众化特征及教学培养目标上的广适与隐形的特征等,都为开展这种更开放的考核方式提供了可能的课程基础,这都为改革考核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因此,在改革后的考核中,考核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各军事理论科目的交叉、主题内容的热点难点捕捉及个体综合素质的充分展现得到完成的,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与普及性等特点转变为改革的优势条件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充分尊重军事理论的实践特色。军事理论源于军事实践,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最有效的军事理论教学方法,这也高度凸显了军事理论教学的实践特色。但战争是永远不可重复的历史实践,因此在平时的授课中,主导的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将已经准备完善及经过严密思考的战争事实经过军事理论的融合传达给学生,提高其军事思维水平与军事素养。这种经过教师二次加工过的间接实践对于学员尤其是技术院校的学员而言,不免缺少了直接接触、整理、思考与表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考核中嵌入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方法与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员对军事实践的探索兴趣,并在酝酿形成完整的考核作品过程中,更深入地从学员的视角充分体现军事理论的实践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从学员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中,不断丰富与提高自我的军事修养与能力水平。
四、改革军事理论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改革尝试,这种考核方式由于刚刚产生且与一般熟悉的考核方式相比变化非常大,教员与学员的各项准备都不够充足,因此也显露了不少弊端,主要集中体现在考核作品所反映的问题方面。
1.作品主题泛化。由于将学员的作品内容只是划定在军事范畴,导致学员在选题时往往只是根据个人关注或兴趣确定主题,这就导致一定数量的作品仅仅以军事内容为作品背景而表达其他主题,比如单纯叙述一个军事人物的一生,甚至还夹杂了人物的感情生活,反而忽视了对军事人物的战争事件及军事思维等本质内容的理解与展现。这与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背离的,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教师反思“为什么教师课堂所教反而不是学员关注的重点?”“学生关注的内容教师是否有能力进行评价、引导与融合”等问题。 2.形式冲淡内容。在考核作品中,学员的个人才华得到充分展现与发挥,主要体现在作品的表达方式风格各异,充满了学员们的丰富想象力、大胆创意、团结协作及高超的技术设计,比如电影镜头、歌剧、访谈节目等各种形式的场景布置、道具制作及高水平的视音频制作等,都给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受军事理论教育时间较短、年龄普遍较小及接受各种媒介传播信息较多等原因的影响,学员普遍非常重视形式的精彩,而容易忽视对内容的挖掘,原本选题很热点、很有价值的一些军事主题往往因为缺乏理性思考与深度而大打折扣。
3.个别作品较差。所谓“差”,主要是指伴随考核方式的改变,存在部分学员由于时间紧、组织协调不力、思想不重视等原因造成作品完成态度不认真及个别的应付现象。这也反映了改革后考核方式的开放性,存在被学员误认为是不重要的错误信号,有待纠正。
五、完善军事理论新考核方式的建议
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军事理论考核方式尽管还存在很多缺点,但从学员的反映及教师对改革前后两种考核方式的认知考察,今后还是要继续坚持这种以素质考核为中心的改革方向,并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不断纠正问题,开拓创新。
1.加强考核辅导。考核作品在内容上缺乏足够重视及深入思考,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与限制难以逾越(比如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维与情感发展水平等),但教师的作品辅导没有跟进显然是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下一步,教师应适当地选择一些正反对比明显的考核作品,带到课堂上让学员评析,而后借机介绍教师对作品的评价细则,表达课程设置的主流价值与评价导向。同时,教师应提前布置考核事项甚至主题方向,并定人定向专门关注考核作品的进展情况,给予及时的思想指导与帮助。
2.注重课堂引导。当前,大学生接触的社会信息较多,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较为广泛深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教师的信息储备也未必多于学生。因此,如何能够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在各种媒介上接触并关注的热点敏感信息,成为促使学员能够更恰当地展现考核作品的重要基础工作。课堂引导得成功,学员就会不自觉地认可并在考核中运用教师所给予的认知观点与思维方法。下一步,可在课前开设五分钟的“军事分享时刻”及课后五分钟的“军事有问必答”两个环节,既更加充分地调动学员参与本课程的积极性,又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信息储备“焦点在哪里”、“困惑是什么”等重要问题,从而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上有效地引导学生,甚至还可以从中筛选出更加有意义的考核主题。
3.实施课外拓展。从目前学员参与考核的情况来看,参与热情较低的同学,略微参与作品的制作就已觉得足够,并未想要寻求太大突破;而对于参与热情高的学生而言,考查课成绩的合格与否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考核中的付出能否得到充分的价值认可。显然,目前的考核方式并没有能够给予上述两种学生以充足的参与动力,这也表明现有推进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力还不够强劲。下一步,可以在积累一定数量优秀考核作品的基础上,开设军事理论第二课堂,一方面在经过教师与学员更加精心雕琢的基础上开展校园军事文化巡演,向全校展示优秀作品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则可以依据新主题开设新形式的校园军事文化活动,如教师专题军事讲座、学员辩论赛、演讲赛等,切实使军事理论课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兼具军事素质培养型与军事文化熏陶型的一门“有所担当”的基础课程。
当然,任何一项改进建议都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努力,尤其是对课程教师而言,不仅需要付出比此前更多的精力与心思认真充分备课,储备军事信息资源,还迫切需要锻炼军事思维,提高指导水平,增强组织协调能力。这也是军事理论课程不仅在考核方式,而且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改进的关键与核心。
一、军事理论考核现状
目前,军事理论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开卷或闭卷笔试为主,重点考查学员对军事理论知识点及知识体系的了解程度。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检验尺度统一可靠,可以较为明确地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学员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但它的弊端则在于考查方式过于简单单调,考核定位过多地强调学员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而忽视了学员究竟能够真正获得什么,因此学员“考试过后什么都忘记”,“印象深刻的反而并不是试卷问题”成为常见现象。
显然,目前的考核方式是单向度、浅层面的知识考核,并未将真正军事理论的核心精华——军事思想及其中包含的军事思维能力、军事情感体验传递至学员的头脑与心灵。解决这一问题,既要依靠教员不断提高军事理论修养与教学表达艺术,又要从学员的主体角度开展考核方式的改革。因此,鉴于大学教育的培养目的及军事理论考核的“有形无神”的现状弊病,改革考核方式势在必行。
二、改革军事理论考核方式的主要做法
从学员的主体角度开展考核方式的改革,旨在能够让学员真正参与考核过程,不仅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展现个性化的能力与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考核过程中学会传达甚至应用其认可的军事思维能力与情感体验,切实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与方法论,真正自我感觉到内在的成长。这种考核方式更重视实践运用,更重视自我体验的深化与升华,更强调军事理论考核的“形神兼备”。
在这一方向指引下,实际中的改革方式可能有很多,笔者所在教学小组的做法主要是:鼓励学员以课堂上的所学所感为中心,大胆地将个人的思维扩展出去,选择一个有价值的军事主题,充分发挥团队每个成员的优势,以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展现该主题的立意所在,考核方式主要以学员团队的现场作品方式呈现。对于学员团队的作品,主要从观点内容、表达方式、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引导规范。对于观点内容,要求展现的主题要有一定的军事思想价值,主要观点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与创新性,主体内容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与丰富性。对于表达方式,主要强调表达方法与形式的创新性、灵活性、多样性,鼓励富有创意与严肃活泼的新鲜表达方式。对于团队合作,主要引导学员积极发挥个体优势与才华,关注形成整体合力,并从中体会组织、协调与配合的经验与教训。
由于所有考核均以现场为主,难以复制与证明,因此考核过程均使用DV进行历史记录,由多名教员开展现场评分与讲评。教学档案主要由现场作品的DV光盘、作品文案、现场附属作品(如PPT、视频等)、现场打分表等组成。
三、改革后军事理论考核方式的优缺点
在近半年的改革实践中,学员普遍较为欢迎这种考核方式,这种欢迎的态度也从多方面反映了这种考核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高度关注学员的内在习得体验。考核作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检查教师是否“教有效”的重要步骤,又是考查学生是否“学有效”的关键一步。原有的考核方式非常重视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反馈,而容易忽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真正的内在体验与习得。这种新的考核方式,注重鼓励学员自觉主动地将教师的传授与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创造一个崭新作品的过程中再次经受个体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锻炼、反省、学习及再提升。在这样的一个充满互动、交锋与上升的过程中,学员不仅是在自觉地体验科目知识的再理解与再创造,更多的还是在不自觉地体验作品以外更加丰富的实践感受与认知。对此,学员在考核结束后都十分愿意把现场考核作品的DV拷贝留存,认为“用心”考过的“试卷”无论如何都是十分值得怀念与珍惜的。
2.充分发挥本教学课程的有利因素。如何能够很好地将学员的考核视野从试卷得分转向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挖掘与展现,作为一门技术院校的军事基础科目实际上具备很多优势条件。例如,对比其他更具专业性与深入性的教学科目,军事理论教学在知识体系上相对独立与完整的特征、科目内容上的大众化特征及教学培养目标上的广适与隐形的特征等,都为开展这种更开放的考核方式提供了可能的课程基础,这都为改革考核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因此,在改革后的考核中,考核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各军事理论科目的交叉、主题内容的热点难点捕捉及个体综合素质的充分展现得到完成的,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与普及性等特点转变为改革的优势条件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充分尊重军事理论的实践特色。军事理论源于军事实践,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最有效的军事理论教学方法,这也高度凸显了军事理论教学的实践特色。但战争是永远不可重复的历史实践,因此在平时的授课中,主导的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将已经准备完善及经过严密思考的战争事实经过军事理论的融合传达给学生,提高其军事思维水平与军事素养。这种经过教师二次加工过的间接实践对于学员尤其是技术院校的学员而言,不免缺少了直接接触、整理、思考与表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考核中嵌入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方法与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员对军事实践的探索兴趣,并在酝酿形成完整的考核作品过程中,更深入地从学员的视角充分体现军事理论的实践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从学员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中,不断丰富与提高自我的军事修养与能力水平。
四、改革军事理论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改革尝试,这种考核方式由于刚刚产生且与一般熟悉的考核方式相比变化非常大,教员与学员的各项准备都不够充足,因此也显露了不少弊端,主要集中体现在考核作品所反映的问题方面。
1.作品主题泛化。由于将学员的作品内容只是划定在军事范畴,导致学员在选题时往往只是根据个人关注或兴趣确定主题,这就导致一定数量的作品仅仅以军事内容为作品背景而表达其他主题,比如单纯叙述一个军事人物的一生,甚至还夹杂了人物的感情生活,反而忽视了对军事人物的战争事件及军事思维等本质内容的理解与展现。这与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背离的,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教师反思“为什么教师课堂所教反而不是学员关注的重点?”“学生关注的内容教师是否有能力进行评价、引导与融合”等问题。 2.形式冲淡内容。在考核作品中,学员的个人才华得到充分展现与发挥,主要体现在作品的表达方式风格各异,充满了学员们的丰富想象力、大胆创意、团结协作及高超的技术设计,比如电影镜头、歌剧、访谈节目等各种形式的场景布置、道具制作及高水平的视音频制作等,都给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受军事理论教育时间较短、年龄普遍较小及接受各种媒介传播信息较多等原因的影响,学员普遍非常重视形式的精彩,而容易忽视对内容的挖掘,原本选题很热点、很有价值的一些军事主题往往因为缺乏理性思考与深度而大打折扣。
3.个别作品较差。所谓“差”,主要是指伴随考核方式的改变,存在部分学员由于时间紧、组织协调不力、思想不重视等原因造成作品完成态度不认真及个别的应付现象。这也反映了改革后考核方式的开放性,存在被学员误认为是不重要的错误信号,有待纠正。
五、完善军事理论新考核方式的建议
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军事理论考核方式尽管还存在很多缺点,但从学员的反映及教师对改革前后两种考核方式的认知考察,今后还是要继续坚持这种以素质考核为中心的改革方向,并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不断纠正问题,开拓创新。
1.加强考核辅导。考核作品在内容上缺乏足够重视及深入思考,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与限制难以逾越(比如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维与情感发展水平等),但教师的作品辅导没有跟进显然是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下一步,教师应适当地选择一些正反对比明显的考核作品,带到课堂上让学员评析,而后借机介绍教师对作品的评价细则,表达课程设置的主流价值与评价导向。同时,教师应提前布置考核事项甚至主题方向,并定人定向专门关注考核作品的进展情况,给予及时的思想指导与帮助。
2.注重课堂引导。当前,大学生接触的社会信息较多,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较为广泛深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教师的信息储备也未必多于学生。因此,如何能够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在各种媒介上接触并关注的热点敏感信息,成为促使学员能够更恰当地展现考核作品的重要基础工作。课堂引导得成功,学员就会不自觉地认可并在考核中运用教师所给予的认知观点与思维方法。下一步,可在课前开设五分钟的“军事分享时刻”及课后五分钟的“军事有问必答”两个环节,既更加充分地调动学员参与本课程的积极性,又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信息储备“焦点在哪里”、“困惑是什么”等重要问题,从而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上有效地引导学生,甚至还可以从中筛选出更加有意义的考核主题。
3.实施课外拓展。从目前学员参与考核的情况来看,参与热情较低的同学,略微参与作品的制作就已觉得足够,并未想要寻求太大突破;而对于参与热情高的学生而言,考查课成绩的合格与否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考核中的付出能否得到充分的价值认可。显然,目前的考核方式并没有能够给予上述两种学生以充足的参与动力,这也表明现有推进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力还不够强劲。下一步,可以在积累一定数量优秀考核作品的基础上,开设军事理论第二课堂,一方面在经过教师与学员更加精心雕琢的基础上开展校园军事文化巡演,向全校展示优秀作品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则可以依据新主题开设新形式的校园军事文化活动,如教师专题军事讲座、学员辩论赛、演讲赛等,切实使军事理论课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兼具军事素质培养型与军事文化熏陶型的一门“有所担当”的基础课程。
当然,任何一项改进建议都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努力,尤其是对课程教师而言,不仅需要付出比此前更多的精力与心思认真充分备课,储备军事信息资源,还迫切需要锻炼军事思维,提高指导水平,增强组织协调能力。这也是军事理论课程不仅在考核方式,而且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改进的关键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