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造物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8月,在北京798前方艺术空间,漆艺家钟声的作品展在这里开幕。与单纯的作品展示不同,主办方在展览现场还原了钟声工作室的样貌,为的是让前来参观的人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艺术家在创作时的状态,也借此告诉大家,大漆并不神秘,只要使用得当,它可以源源不断带来惊喜。这大约也是钟声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与大漆“对话”的原因之一。
  原始材料与残缺古董
  钟声在大学期间就主攻漆艺,1997年,当时才26岁的他在老师的推荐下,独自一人去了韩国,先后跟着3位漆艺前辈在韩国培材大学学习漆艺。晃眼,就是5年多。回国时,他已熟练掌握螺钿这项鲜为人知的技艺。
  钟声一直喜欢老器物和看起来破破烂烂的玩意。在他的工作室里,有大面积的架子,架子上放的都是他从各处寻来的器物,不同年代,各种材质、样式。除了常见的竹、陶、瓷以外,还有丝绸和纸片。有些形态还算完整,但有的就只是一片、一块而已。钟声并不介意,只管把喜欢的东西弄回来,往上放。他喜欢看着这些残缺的器物想象他们完整时的样子。
  想的时间长了,也就顺其自然动手做。钟声开始用大漆补足器物缺失的部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只是单纯地“残片修复”,因为“有些部分可以理解成是修复,但有些作品却可以解读为‘再造’,这样更准确。对我来讲,所有的瓷片、残品都是创作元素,并不只是一味地强调修复。”钟声手里拿着新近准备再造的汝瓷残片,摩挲着。
  大漆再造物
  很多人无法想象“大漆造物”是什么样子。在798的展览上,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漆,并惊讶于它的包容性。三足香炉,一半是泛着青的瓷,一半是黝黑发亮的漆,色彩在相互抗拒,但形式却相融相合。
  “有时候大漆只做部分修复,但也有大漆占更大比重的时候。比如由一片瓷片创作而成的碗,所以用‘修复’一词并不准确。”钟声说的碗,是黑漆里镶着一片瓷片的碗。那片细长的青瓷,像是划破黑夜的流星,带着诗情画意。
  大漆工艺复杂,还非常费时,所有工序都是手工完成,通常需要花“至少3个月”的时间。虽是发挥再造,但也不能太天马行空。钟声会根据需要调色,加朱砂成红漆、加铁粉调黑漆。如果加入硫酸亚碱,则成偏褐且透的颜色。钟声偏爱哑光黑漆,他觉得这更符合自己内心对安静的追求和对中国禅文化的理解,而且黑漆更能传递东方造物的精神。
  不过最难的,还是要算塑形。除了补缝,但凡有残缺的部分都需要先用铜丝把缺的部分连接出想要的形状,然后用灰浆填充,从粗灰到细灰,反反复复几十道工序,最后手摸上去细腻、润滑就对了。
  最后是上漆,完美的漆器需要经过多次上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需要自然晾干,才能继续下一道上漆。钟声的茶台上摆着一只用大漆修复过的建盏,因为大漆比其他材质更天然,有些器皿修复后还可以继续使用。
  从开放的思维到传统的生活
  因为大漆的致敏性和工艺的复杂性,现在很多人更愿意选择“化学漆”作为创作的捷径。但钟声依旧选择了坚持,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内容。在展览现场,有许多钟声的学生也前来观展,对大漆的认识有所改观。它并非单纯的材料,发挥得当,可以变出许多惊喜。“所以好的老师,不要去限制学生的思维。艺术本身是综合学习的过程,讲究开放的思想。”钟声希望学生在大漆的运用上能超越自己,构想出更有意思的作品。
  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开始积极关注中国传统技艺。钟声认为,首要就是把传统艺术的表现与当下生活结合,年轻人才会产生更多的兴趣。钟声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古韵和鸣——传统漆艺用于京剧乐器改良的探索》的论文,将漆艺与京剧这两种艺术进行有机结合,意在还原漆在人们生活和历史进程里的连接,通过多样的方式展现漆艺术的价值,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漆艺里。“因为只有热爱,才会愿意倾其所有。”
  在钟声看来,当下的艺术创作必须认真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单一学科如何支撑预期的艺术效果?复合、跨界、多门类交叉、综合,必将是未来艺术创作的主要形式,大漆也一样。“有时候我想,过去社会分工没这么明确,一个人肩负了很多手艺与能力,这是对人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以后大漆艺术创作要发展的方向。”
  这就是钟声的心声,通过大漆把残缺器物再造的方式,连接过去和现在,听听时间的声音。
其他文献
材料与工具:白菜、青椒、刀    供参考的材料和工具:  ① 明信片、书签大小卡纸  ②各色瓦楞纸(制作叶子用,可以用其他代替)  ③ 布纸两用印台(若只在纸上拓印,一般的纸用印台也可)  ④ 制作书签用细麻绳(也可用丝带、棉绳等代替)  ⑤ 剪刀  ⑥ 打孔器(用于书签打孔,也可用锥子等代替)  ⑦ 美工刀    1.将白菜靠近根部的位置一刀切下,尽量让切面平整,拓印时才能与纸面充分接触。   
出自阆中的银河手织丝毯,从中亚国家占据的地毯市场中开辟出一片天空,在世界地毯史上留下中国味道。  在阆中古城武庙街东段,仿明清建筑的“银河丝坊”隐匿其间,古色古香的木质楼房里挂满了精美明艳的艺术手工丝织地毯,院落往里,咖啡厅与功夫茶座坐落其中,一小块手工编织的丝毯搁在质朴的檀木方桌上,纹饰张扬却不失凝重,几本书籍散落在旁,造就错落有致的温馨感。古城的繁华中心,“银河丝坊”透出低调的奢华气息。  这
拼布,源起中国传统女红。通过拼缝各种各样的布片,并随意结合各种刺绣、编织、钩编等手工艺,可以做手提包、靠垫、挂毯、玩偶等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生活物品。  痴迷于拼布几十载的金媛善坚信:“拼布是一种社会活动,拼布是一种文化传承,拼布是一种执着的精神,拼布是一种艺术的创作。”2014年5月,凭着万里挑一的手艺和北京服装学院的优势资源,金媛善拼布坊应运而生。  “传承好手艺,研习真学问”是金媛善拼布坊的信
博物馆的玻璃阻挡不了人们对书画、瓷器、紫砂、玉器等古物的喜爱。文物复仿制,便是一个能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方式。  金古珍藏,用媒介整合艺术领域的资源,对过往历史进行复刻,让名贵的古物走向实用艺术和文化藝术的方向。他们还结合现代社会的新技术与新媒体手段,从电视栏目制作到品牌策划运营,以文物仿制为基础,对传统艺术进行传播,让传统艺术有了互联网思维,成为一个传统文化的整合和传播平台。
作为主流建筑师,您为什么愿意做产品设计?  我现在肯定不是主流,无论思想方法还是处世为人。成为主流对我来说毫无吸引力,做一些机械的工作,甭提多没意思了。我想当的是我自己,而不是建筑师群体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会设计餐具、服装、瓷器和首饰,它们都是都市当代生活的产物。  我从来不会将“建筑师”作为我人生的定义。有兴趣,做些事情,如是而已。玩的心态很重要,不是高兴了哈哈大笑的玩,而是心里有种平静的愉悦。保
有没有一款耳机专为听摇滚、金属、嘻哈或古典而生?答案是,没有。在全世界的耳机厂商都生产标准化耳机时,执着于音乐风格的任峰提出将声音进行细分,沉淀9年后,终于创造出真正懂音乐风格的手工耳机品牌——WU巫。如果你还没体验过巫产品,不明白风格化到底是什么,且让任峰娓娓道来。  听歌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听音乐,大多数是音乐爱好者;一种是用耳机,他们并不在乎到底是十几块钱的地摊货还是几千块钱的名牌;最后一种
城市,翻天覆地变化,高楼大厦如春笋般耸立的同时,也留下大量绿色防尘布和被它遮掩的建筑垃圾。  摄影家姚璐,将这些一团团、一堆堆的绿色防尘布收集起来,堆成流动的云、流淌的水、城市里的绿地……再运用数码技术创作了一组名为《中国景观》的摄影作品,拍摄出一幅幅烟雾缭绕下的青山绿水,城市脉络。但仔细辨别后才发现,那些包围着亭台楼阁的绿水与青山,全是绿色防尘布;而振翅欲飞的仙鹤,则立在建筑垃圾堆成的山头上;甚
从杭州出发,沿着富春江一路向西,车行不到一小时的距离,就从杭州城转换到了桐庐县。而在距离桐庐县城仅10千米的合岭村,有一座依山靠水的村子隐在半山之中,一条小路从山下的水库直通村子里。这里风景优美,是元代大家黄公望笔下《富春大岭图》的描绘之地。如今,村里一共有15幢房子,还住着村民的只有3幢,剩下的12幢都空置着。因为大家都姓张,所以这里就被叫做张家舍。马科元、郭少珣和陈浩,三位理工男,花了近6个月
龙泉青瓷迄今已有1 700多年的历史,以瓷质细腻、色泽青翠晶莹、造型端庄浑朴著称于世,曾长期居于世界瓷器之巅。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泉青瓷的产业化发展自不在话下。  龙泉青瓷小镇位于浙江丽水龙泉市上垟鎮,因当地具有良好的产业文化基础和老工业基地旅游资源,青瓷小镇在2011年诞生。6年过去,青瓷小镇在产业转型、产品创意、小镇提升等许多方面融入了“青瓷元素”,吸引了近百家青瓷企业、传统手工作坊入驻
日本石川县的加贺市是日本山中漆器的产地,这里的工坊围绕着莳绘工艺,设计制作出一系列符合现代审美的漆艺莳绘作品。针谷工坊就位于这里。  跟这里的大多数工坊一样,针谷工坊成员也不多,仅6人,且都是由家庭成员组成。虽然这是一间家庭式的小工坊,但其制作的漆艺作品却是大家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使用佩戴的漆艺莳绘首饰。  “只有用大漆才能让作品表面形成非常有魅力的漆膜,它的美是任何材料都不能代替的,而且这种审美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