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考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市场的本质是通过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实现资金在供需者之间的平衡,引导资金在不同的金融资产之间寻找合理的配置,发现金融资产价格,降低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为投资者提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获得流动性,同时通过保险、对冲交易等对货币市场行为中隐藏的风险进行管控,以此实现供求之间资金重新配置的目的。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虽已进入体系相对完善、层次比较丰富的阶段,但在探索和发展的道路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思考,以期有更好的借鉴。
  一、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粗犷的、半管制的金融市场发展,难于突破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得其一直处于低效的竞争机制中。市场利率机制没有形成正相关,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显露出了我国在货币市场制度、结构、竞争力、风险管理机制,以及货币市场的非独立性和对资本的依赖性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国企、央企等的流动性需求得到了高效率供给,但中小企业融资依然是难题,究其原因除企业自身问题外,根本症结还在于货币市场运营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所以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焦点应该是货币市场的改革。
  (一)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
  同业拆借是银行借入或售出及时可用的资金,平衡法定存款准备金。但在应用中却会存在如下问题。
  1.同业拆借市场参与交易主体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目前同业拆借参与主体主要是银行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垄断性。交易主体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造成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违规参与,使得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业务难以真实反映资金的供求關系,市场缺乏自发调节机能,拆借资金也常被用于信贷或投资,容易造成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危机和支付清偿危机。
  2.同业拆借市场运行机制不畅,银行间资金需求市场缺乏有效中介平台。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只是提供了一个成员交易平台,信息不畅通严重困扰市场的有效发展,交易信息、成本、规模、品种不同程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传导机制严重滞后,不能真实反映资金供求水平。直接影响了信用主体之间的有效结合,资金的供需信息不能准确、及时传递给金融机构,从而导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失真,这也是造成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机制混乱的原因之一。
  4.同业拆借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对参与主体和拆借资金的不力监管,导致了违规参与者的渗入,扰乱了市场秩序和资金用途的严重违规。
  (二)证券回购市场存在的问题
  回购是一种提高资金利用率、提供多样化投资和归避风险的技术手段。目前回购存在以下问题。
  1.融资融券机制的扭曲。尽管央行多次出台监管政策,但非真实足额和部分高价证券租借行为仍有操作,回购市场成为市场参与者变相的贷放资金窗口,从而有大量的资金变为企业贷款或用于直接投资,避开了信贷规模和比例的管控,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和供给的有效调控,或将严重制约着金融市场效率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
  2.变相的非法融资。机构参与者通过发售国债、金融债券代保管单等变相吸收存款,来充实支付流动性和投资不足,或通过买入返售证券形式向企业发放贷款获取利差,破坏了正常的金融运营秩序。
  3.证券回购利率的波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央行回购利率政策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刺激。我国央行对证券回购市场的利率水平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大盘新股发行时,短期回购利率直接参考了股票和期货交易的收益率居高不下,从而给了返售方抬高利率的机会。
  4.回购市场缺乏有效监管。不规范的回购市场,形成了不少机构场内场外交易双管齐下、交易繁杂、逾期也较为严重的乱象;为了避开监管,许多业务竟不在表内反映。
  (三)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债券市场除信息披露不充分、流动性严重不足等外,还存在如下问题。
  1.投融资主体结构发展不平衡。债券市场融资主体主要是央企、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和城投公司,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占比甚小,投资主体被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绝对包揽。发行主体和交易管理机制也达不到货币市场发展的要求。有效的债券融资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直接债券融资占比较小,中小企业巨大的资金缺口和有效债券供给很不匹配,中小企业融资渴望依然难解。
  2.债券交易系统创新乏力,削弱了金融机构的创新竞争力。如银行间登记、交易、结算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进行,而交易所业务则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进行,二者存在着跨市场、品种、托管、时间间隔、价差等因素的不对称。
  3.不利于债券融资的法律规定。金融担保在“担保法”中仅作为一般物权处理,没有进行专门的规定,出现纠纷后,对其担保物的处置质权人须经出质人同意方可转让,这给中小企业融资债券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四)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
  票据市场发展与建设的不平衡性,会阻碍票据市场的有效发展。
  1.票据交易工具单一、业务量有限。常见的主要是银行承兑票据,而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大额可转让存单、货币市场基金、消费信用等工具应用相对淡漠。
  2.票据市场参与主体较少,局部性、区域性特征明显,缺乏有效的监管。有限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无限的市场需求,不利于票据市场化流动和统一;跨区域的票据贴现、转贴现业务量有限,缺乏统一的票据登记、查询、鉴证、交易的有效监管。
  3.对票据理解不够,票据交易冷淡。票据从一种结算方式发展成为一种短期融资工具,进而以此为基础演化成特定形态的市场融资制度,参与者没能更好的把票据的低风险、高流动性和可灵活调整资产组合的特点,应用到短期投资活动中来,使得票据的流通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得市场交易低迷。
  4.票据经营的非商业性助长了市场秩序的混乱。票据经营过程中参与者的各种利益取向,极大地刺激了金融机构办理票据业务的积极性,但过分追求业绩考核,忽视了道德风险;业务行为的扭曲,给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五)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存在的问题
  大额存单是集安全性、收益性、流通性配合较好的一种信用工具。当前存在着以下问题:
  1.次级市场尚未健全,大额存单转让不畅,投资意识较弱。市场不健全、流通不畅,无法形成活跃的次级市场,投资者难于变现,不能实现发行存单的最终目的。相反,大额可转让存单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后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表现出的是弱流通性和转让性,进而诱发了投机者的非法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
  2.重存单零售业务,轻存单批发业务。受传统银行业储蓄存款思维的影响,大额存单业务忽视了对企业闲置、间歇资金的充分运用,出现了重个人轻企业的业务误区。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票据法》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只是宏观上的指导,并未作出其业务的具体操作规则。国际经验学习不到位,市场缺乏业务创新;加之受我国利率管制的影响,大额可转让存单业务基本上没有较大的发展。
  (六)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市场的不协调发展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和企业上市的融资。
  1.市场体系不统一、管理体系不协调。货币市场发展滞后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其不协调阻滞了二者的联动效应,减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和效力,阻碍了货币市场有效带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2.资本市场的层级结构与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规模小。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冷淡,股票市场中投机氛围热烈,上市股权结构设计不合理,小企业上市融资依然困难。
  (七)货币市場监管存在的问题
  虽金融监管取得了卓越成效,但市场监管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市场监管法规建设滞后。监管缺少与主体金融法律相配套的完整实施细则,监管制度可操作性差;存在监管涵盖面不全和透明度不够的局限性;临时性的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缺乏统一性、连惯性。
  2.货币市场风险预测、检测、评价、防范等机制不能高效发挥作用,市场风险缺乏有效的预警与控制。
  3.对金融机构风险方面的监管和规范性监管涉及不多,监管手段、能力、效率亟待提高,监管严肃性与权威性较低。
  4.政府对货币市场干预过度,管理的角色冲淡了服务意识,弱化了市场竞争机制。
  二、改善我国货币市场健康发展的思考
  (一)对同业拆借市场中存在问题的改善性思考
  1.扩大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主体,突破相对的业务垄断性;逐步放宽进入拆借市场的规模限制;拓宽交易主体,让更多的资本流入到市场中来。
  2.建立健全金融互联网“拆借信息代理”平台,打通区域性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快速有效促成业务代理和交易,催化交易的活跃性。
  3.借鉴欧美实现存贷利率定价基准市场化,从根本上改善银行差异化经营对存贷款利率稳定性和利率传导效应的影响。优化市场化利率结构和传导机制,引导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利率的有效传导;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大额存单市场、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绝对增强非理性投资意识;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发展;完善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4.强化央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扬长避短调控监管力度;进一步深化改革同业拆借市场的网络交易、系统监控、业务运作、参与主体行为的合法性以及融资用途的合理性。
  (二)对证券回购市场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健全融资融券市场信息透明运营机制;严明法律法规建设,严密监管信用交易,科学应用融资融券机制,切实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2.强化央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变相吸储行为。刚性贯彻执行国债代保管凭证不得流通转让、转卖、抵押和做回购业务的明确规定。
  3.加强债券回购利率的信号预示和预期作用。可以将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纳入一级交易商的行列,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为公开市场操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达到稳定证券回购市场利率的作用。
  4.实现常态化的跨界轮换检查制度,保障监管的长效机理。优化回购流程,加大对股价操纵、内幕交易、忽悠式回购、股份名义回购等行为的纪律处分力度;严格履行一线操作流程的依法监管;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货币市场。
  (三)对债券市场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适应债券市场发展需求,改革投融资主体结构,使之多元化均衡发展。积极培育高收益债券市场,形成市场定价机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工具的供给缺陷,逐渐提高中小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的可能性;打破发行人的相对垄断和投资者不合理结构;完善市场机制和健全投资者服务体系。
  2.健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两大交易系统机能;科学搭建两大交易系统互通体系,切实解除两大交易系统不兼容带来的许多投融资障碍,积极探索货币市场“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3.坚持公平、公证、独立原则,健全债券融资担保抵押评估机制,完善抵押担保、充分发挥公证、强制执行等法律程序。打破国家预算赤字措施任务的禁锢,增加发债频率,防止货币政策意图的暴露。完善债券期限、结构、利率层级设计,提高债券流动性。
  (四)对票据市场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探索建立区域性票据交易中心,促进票据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丰富商业票据、银行本票;开发短期票据、大额票据、无担保票据、大公司票据,改变银行票据的单边运营现状。
  2.拓宽票据市场参与主体范围,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创建统一的票据交易流程和监管体系;有针对性的解决票据交易的操作障碍,切实推进票据市场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
  3.强化金融科技服务,提高投资者对票据功能的认识,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对票据市场的创新,为商业银行提供优化资产质量拓宽途径,为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便利,让票据成为金融市场完全竞争的业务品种。   4.科学调整票据市场管理策略,完善票据市场组织体系和运营机制,建立健全银行票据互联网信息交易平台,扩大中央银行再贴现,整顿和理顺票据市场秩序,强化对市场的敏感性,严防票据业务盲目性带来的风险,明确规则加强监管。
  (五)对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增强参与者投资意识,重建大额存单交易市场,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还原大额存单高度流动性资产的特质;积极开放大额存单利率市场化,为利率市场化寻找到最佳路径。
  2.在继续做好个人存单业务的前提下,提高商业银行由资产治理向负债治理思路的转变,充分挖掘大额存单产品功能,积极开发大额存单市场,将大额存单变成商业银行的一种主动负债,让更多的企业成为参与者。
  3.呼吁尽快出台适合我国新时代特点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全方位开展市场技术建设,严厉打击市场投机行为,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六)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协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开辟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高效联通,大力开发跨市场产品;扩大投资主体和跨市场投资业务,促进资金在不同市场之间高效流动;深化有效的转板机制,使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合理进入货币市场;推动利率市场化,把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联系起来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积极推动两个市场协调运营、平衡发展。
  2.健全多层级的资本市场,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推动改制上市;高效率、高质量充分披露信息,实施信息实时披露制度;践行市场监管职责;创新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在广度和深度上使得資金在不同市场间流动更便捷、更活跃;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七)对货币市场监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不断完善金融市场法律体系,尽快出台与金融法律相配套的完整的实施细则,让监管制度可落实、可操作;将金融市场的活动统一纳入到监管范围之中,力求使金融市场全部业务活动、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等有法可依,全方位减少和杜绝金融违法活动;坚持市场化取向,制定统一的监管政策,促进市场双向互通互联,实现对金融市场统筹协调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评级公司的监管,强化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2.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全方位提高金融风险监管警觉性。加强监管技术、监管措施、监管预见等的训练和培养;建立货币市场风险的检测、防范、评价机制,及时充分披露和应用监管信息,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
  3.积极完善立法,用执法抑制金融机构内外串通、操纵、垄断、内幕交易和投机等现象的发生,保护投资者利益;真抓金融机构自律体系的改革,增强金融监管机构自身的严肃性,自觉维护自身的权威性;应用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技术,从监管层面和监管频率上,全方位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同时也不容忽视行政手段见效快、针对性强的不可替代的监管优点;积极采用最后贷款人、存款保险制度和税收政策的经济手段,不断优化货币市场监管。
  4.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责任,从管理者的身份向监督者和环境服务者方向进行转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企业的监督方面;营造稳定的国民经济发展和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积极推进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唯有良好的货币市场环境,其功能才能正常发挥。高效联通、快速转板的有机结合,才会有协调发展的货币市场;一个具有众多的跨界投资者和投资者机构、市场容量大、交易成本低、信息传导迅速、交易活动持续的货币市场,才是一个有效率的具有广度、深度和弹性的市场。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应重新审度它在金融经济市场中的作用,回归货币市场本道,纵横经济金融天下。
  (作者单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当前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促进国有资产的良好管理和运营是实现我国经济改革目标,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简要阐述了国有资产现行的管理及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有资产高效运营管理的几点思考,希望为国有资产管理有效模式的选择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國有资产在产业存量上仍然占据相当大的规模。因此,如何对规模庞大的国有资
期刊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与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可以广泛吸纳社会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更能够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村脱贫进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指出了农村电商存在的法律风险,即:交易产品价格和质量法律风险、交易主体资格法律问题、交易电子合同法律问题。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
期刊
战略是一系列全面协调的约定和行动,旨在发展核心竞争力并获得竞争优势,它包含企业业务运营或公司活动某些方面的行动指南,并反映了企业家的管理理念和商业文化背景。将战略管理过程作为决策过程进行分析,并从直觉判断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分析战略管理的各个阶段,能够使管理者能够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从而确保公司的战略管理决策有效执行。  在战略决策过程是基于传统的逻辑分析做出决策,但是科学决策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最优的或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成本管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本管控对国有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转型升级的效用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成本管控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完善成本管控制度和体系,优化成本管控环节和流程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企业实施成本管控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国有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有企业成本管控
期刊
在探究多元化精准扶贫路径中,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的结合,可谓史无前例的创举,为精准扶贫工作注入了全新的力量和活力,使得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更具可能性,也由此奠定了本次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虽说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属于一种新颖手段,但是只要只做到不断研究、实践和总结,相信是可以在乡村扶贫、乡村振兴道路上做出突出成绩的,我们对此抱有信心!  一、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意义  电子商务引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
期刊
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十分重要,对于上市企业来说资源配置最为主要手段是资产重组。不可否认的是,就证券市场而言,资产重组非常关键,可是从现在市场企业资产重组实际情况看,类似于短期内炒股,对企业推动和促进作用小。公司资产重组比较常见,关联交易是其中一种形式,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关联方资产重组为探究和讨论对象,以资产重组现状出发,分析了关联方资产重组具有的问题,且针对解决资产重组问题提出对策
期刊
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通过实践能够发现,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普惠金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如今,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却表现出了明显的差距。以地域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得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水平具有着空间差异性的特点
期刊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发展资金的来源,呈现出银行贷款这一单一的融资局面,其他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房地产信托、房地产基金、海外融资、股票融资等,在受到各种限制的影响下,使得房地企业的融资规模极为有限。近年来,政府推动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在这种情况下加剧了房地产行业的资金供应紧张形势,这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和银行业面临着很大风险。如何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融资的困境进行突破,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房地产融资系统,来实现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