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超声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医学已成为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学科。为此,加强超声医学教育工作,大力培养超声医学人才,成为目前各高等医学院校专业教学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超声诊断学是近10年来发展最快、普及最广、渗透最深和实用性最强的新兴学科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各医学院校对于影像学专业超声医学示教方法进行了较大调整,结合超声医学教学的特殊性,着重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本文结合超声医学专业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践,提出在重视对学生基础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应用技术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超声医学发展趋势教学探讨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医学教育中教学工具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本专业年轻、发展迅速,导致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超声诊断学教育未能跟上这种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在影像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示教课程具有连接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的“桥梁”作用,因此,如何在医学生的示教过程中应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并掌握超声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并为进一步的临床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打好基础,值得探讨。
一、超声诊断学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超声技术开始用于人体检查,并研制出了最早的一维超声技术仪———A型超声仪,从此揭开了超声医学的历史篇章。随之至60年代初,相继研制出了超声光点扫描诊断法———M型超声、超声显像诊断法———B型超声、多普勒技术———D型超声。70年代初,超声被应用于心脏结构的检查。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成像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其在显示组织的微细结构、血流等方面彰显出了巨大的优势,所提供的诊断信息越来越准确、可靠,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临床医生对超声的依赖越来越大,超声诊断技术目前已成为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二、超声仪器旁现场示教的应用
单纯的课堂演示和超声图片会让学生感到抽象,不易理解,因此示教过程中超声仪器的现场操作必不可少。常规示教课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可认识和熟悉超声诊断仪器,了解超声科的就诊流程和科室概況,以及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成像、各个扫查切面的手法和超声诊断仪器上图像的识别,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很好地结合,提高了学生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更好地掌握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基本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但由于现场示教课时短暂,以及示教课上临床科室超声诊断仪器的使用受限,减少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进入临床后需要更多操作技能的培训。
三、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
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需加大对实践性教学重视的力度。要让学生通过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的观摩、上机操作,亲身体验获取所需图像,即让学生从患者的体位上感受探头的位置、方向、角度和施加在探头上的力度,以及图像清晰度的调节。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巩固书本上的知识,使书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同时,学生与患者广泛接触,并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1报告书写规范化
超声报告是临床医生诊断患者的依据,更是患者的法律文书。因此,超声报告规范化书写十分重要。超声报告的书写过程是一个思维的逻辑推断过程,超声医师根据影像所见,通过全面分析、判断,然后做出诊断。所以超声报告可以直接反应对疾病的认识,一份规范的超声报告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准确的信息,也便于学生以后对相类似的病症进行比较。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报告的规范化教育,做到描述准确,层次分明,使报告具有参考性。
1.2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人际沟通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在诊疗时深入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具体可选用医疗实践中具有特点的病例,通过临床跟踪,及时反馈病例情况,展开专题讨论,形成诊断结果。在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要有专人进行记录,并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交流,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1.3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
近年来针对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活检和介入治疗的科研方向,进行了相关设备的配备和投入。通过申报自然科学基金,来满足医院实验室做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基础研究的资金需求。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调研,参加学术会议和课题研究,并向学生介绍超声医学学科的前沿知识、先进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并完成一些英文摘要及综述的书写。通过这一系列科研实践的过程,促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增强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意识。
四、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改革策略
1.临床医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目的
1.1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发展方向,从而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
1.2熟悉常用超声专业用语,能正确解读、分析超声诊断报告。③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超声诊断优势,不断拓展超声诊断应用范围。
1.3了解超声成像的常见干扰因素,并能向患者解释某些组织器官超声检查前特殊准备的意义。
2.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对临床医学生的超声诊断学教育进行改革
2.1思想上重视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临床医学生的课程设置需符合医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2.2编写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2.3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增加学时及上机观摩、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加强对超声成像的理解和应用体会;
2.4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建设,随着超声医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各大医院都紧缺超声医师,教学任务的增加无疑会进一步凸显超声医生人手紧缺的矛盾,各高等医学院校应当着力培养优秀的超声医学专业的教师队伍。
总之,随着当今超声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医院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要在教学方面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同时,教师还应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科研素质,并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从而培养符合现代医学需要和适应超声医学发展的医学人才。还要了解超声诊断技术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无论对于大型医院的临床医师、乡镇卫生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意义都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茵,赵宝珍等.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教学改革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
[2]邢晋放,曹铁生,段云友.超声医学专业教学问题分析与改革构想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
[3]卓忠雄.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2)
关键词:超声医学发展趋势教学探讨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医学教育中教学工具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本专业年轻、发展迅速,导致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超声诊断学教育未能跟上这种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在影像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示教课程具有连接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的“桥梁”作用,因此,如何在医学生的示教过程中应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并掌握超声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并为进一步的临床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打好基础,值得探讨。
一、超声诊断学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超声技术开始用于人体检查,并研制出了最早的一维超声技术仪———A型超声仪,从此揭开了超声医学的历史篇章。随之至60年代初,相继研制出了超声光点扫描诊断法———M型超声、超声显像诊断法———B型超声、多普勒技术———D型超声。70年代初,超声被应用于心脏结构的检查。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成像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其在显示组织的微细结构、血流等方面彰显出了巨大的优势,所提供的诊断信息越来越准确、可靠,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临床医生对超声的依赖越来越大,超声诊断技术目前已成为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二、超声仪器旁现场示教的应用
单纯的课堂演示和超声图片会让学生感到抽象,不易理解,因此示教过程中超声仪器的现场操作必不可少。常规示教课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可认识和熟悉超声诊断仪器,了解超声科的就诊流程和科室概況,以及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成像、各个扫查切面的手法和超声诊断仪器上图像的识别,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很好地结合,提高了学生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更好地掌握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基本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但由于现场示教课时短暂,以及示教课上临床科室超声诊断仪器的使用受限,减少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进入临床后需要更多操作技能的培训。
三、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
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需加大对实践性教学重视的力度。要让学生通过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的观摩、上机操作,亲身体验获取所需图像,即让学生从患者的体位上感受探头的位置、方向、角度和施加在探头上的力度,以及图像清晰度的调节。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巩固书本上的知识,使书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同时,学生与患者广泛接触,并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1报告书写规范化
超声报告是临床医生诊断患者的依据,更是患者的法律文书。因此,超声报告规范化书写十分重要。超声报告的书写过程是一个思维的逻辑推断过程,超声医师根据影像所见,通过全面分析、判断,然后做出诊断。所以超声报告可以直接反应对疾病的认识,一份规范的超声报告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准确的信息,也便于学生以后对相类似的病症进行比较。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报告的规范化教育,做到描述准确,层次分明,使报告具有参考性。
1.2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人际沟通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在诊疗时深入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具体可选用医疗实践中具有特点的病例,通过临床跟踪,及时反馈病例情况,展开专题讨论,形成诊断结果。在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要有专人进行记录,并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交流,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1.3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
近年来针对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活检和介入治疗的科研方向,进行了相关设备的配备和投入。通过申报自然科学基金,来满足医院实验室做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基础研究的资金需求。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调研,参加学术会议和课题研究,并向学生介绍超声医学学科的前沿知识、先进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并完成一些英文摘要及综述的书写。通过这一系列科研实践的过程,促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增强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意识。
四、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改革策略
1.临床医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目的
1.1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发展方向,从而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
1.2熟悉常用超声专业用语,能正确解读、分析超声诊断报告。③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超声诊断优势,不断拓展超声诊断应用范围。
1.3了解超声成像的常见干扰因素,并能向患者解释某些组织器官超声检查前特殊准备的意义。
2.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对临床医学生的超声诊断学教育进行改革
2.1思想上重视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临床医学生的课程设置需符合医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2.2编写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2.3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增加学时及上机观摩、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加强对超声成像的理解和应用体会;
2.4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建设,随着超声医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各大医院都紧缺超声医师,教学任务的增加无疑会进一步凸显超声医生人手紧缺的矛盾,各高等医学院校应当着力培养优秀的超声医学专业的教师队伍。
总之,随着当今超声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医院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要在教学方面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同时,教师还应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科研素质,并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从而培养符合现代医学需要和适应超声医学发展的医学人才。还要了解超声诊断技术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无论对于大型医院的临床医师、乡镇卫生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意义都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茵,赵宝珍等.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教学改革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
[2]邢晋放,曹铁生,段云友.超声医学专业教学问题分析与改革构想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
[3]卓忠雄.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