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之甄别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杨艺,女,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業,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纵观当代国际摄影奖,不难发现国际摄影赛事大多以新闻摄影为题材,,而艺术摄影比赛实际并不如新闻摄影比赛显眼。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两者是都以摄影方式为表现手段的视觉评价,这种共同的表现方式构成了二者的共性,然而从本质特性来看,两者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对这些特性的模糊认识,出现了新闻摄影艺术化的倾向以及纪实性摄影被认作新闻摄影的误区。究竟艺术美是如何从新闻摄影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摄影又是如何体现摄影的纪实性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摄影;艺术摄影;艺术化;纪实性
  中图分类号:G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114-02
  一、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区别
  (一)内容表达与初衷
  由于摄影科技的客观性,它能真实的展现社会客观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展现其价值,因此,摄影成为了新闻传播中最可依赖的对象。作为新闻报道的衍生物,新闻摄影的宗旨是为报道事实服务。中国的新闻摄影一开始就经过了从宣传摄影到报道摄影的沿革,自中国新闻机构的摄影部成立以来,报纸编辑就将照片作为新闻报道的辅助手段,以期更加真实、完整、生动的新闻报道和政治宣传。以荷赛奖为例,荷赛奖每年的获奖照片基本涵盖了本年度所有新闻大事件,以战争、灾难为典型,正如有学者所认同的,“新闻摄影是用照片说话,用照片来告诉读者事实”。
  艺术摄影则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尽管可以起到反应现实的作用,它的主要目的却不是展现现实。与大多数艺术形式一样,艺术摄影是将更多的主观因素,包括个人情感、经历,思维方式、个人对世间诸项的理解和感悟等参入对现实的理解,形成一次新的创造和视觉展现,或宣泄情感,或抒发见解。正如刘立宾所说的“内容美与形式美俱佳的作品是艺苑中的珍珠,绝妙千古,更多的作品或以内容美来感染读者,或以形式美来征服观众。”对于艺术摄影家来说,他只是审美主体,不为宣传,不为集团或组织的利益创造,回归于摄影、艺术。因此艺术摄影的对象也比新闻摄影广的多,除了具有视觉冲突的新闻事件,平常的非新闻事件也可以经过摄影者主体的思维锤炼成为拍摄对象。
  索尼世界摄影奖(SWPA)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奖项之一,由索尼赞助主办。与国际大型的新闻摄影奖不同,索尼新闻摄影奖涵盖的面相当广泛,从人文主义、写实主义摄影到自然风光摄影,几乎所有的题材、流派均有涉猎,获奖组别也分为青年组和公开组,近期展现在大众面前的照片如“蝴蝶与小女孩”,万千只蝴蝶围绕在小女孩身旁,仿佛油画般绚丽,无论意欲如何多义解读,让人感到的却是艺术的纯粹。
  (二)视觉审美效果
  由于新闻的突发性和及时性,新闻摄影以记录新闻事件为目标,这就决定了其拍摄前反应速度和摄影对象的有限性,拍摄过程兼具复杂性,挑战性。如2007年以22万元人民币成交的摄影名作《温斯顿·丘吉尔》就是摄影家卡什绞尽脑汁,“智勇双全”的结果。优秀的新闻图片能在瞬间反应新闻的本质和剧烈的冲突,给人以视觉的震撼。经典照片第三届荷赛奖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挑战者”号爆炸》抓取了“挑战者号”爆炸的瞬间,其中一位宇航员的四个家人在地面观看的表情:妹妹首先发现了端倪,悲痛至极,父亲还沉浸在孩子为国争光的自豪之情中,母亲忧虑的看着升空的“挑战者号”,一旁的弟弟乐呵呵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一秒中内的表情被摄影者瞬间抓住,她没有选择挑战者号为对象,而是将地下的亲人生动、真实的反应出来。
  可以看出,大多数新闻摄影充满视觉震撼,或大悲或大喜,多惊险少平和,反应的是摄影对象的情感、状态。而摄影师在其中只充当了传递者和呈现者的角色,以带给读者的视觉震撼和心灵激荡为主要基调,并伴随着显著的社会效果。
  艺术摄影的视觉效果则更为多元化。由于摄影对象的结构性和欣赏主体的理解区别,艺术摄影带给读者的审美取向各不相同。或感动、或沉思、或惊叹、或恐惧……没有准确的情感指向,因为摄影对象的呈现效果是经过了主体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设想,这一切不一定能完全的还原给受众。与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荷赛奖注重新闻摄影的特质不同,索尼摄影奖包含了大量自然生态图片。
  它似乎没有那么尖锐,它不以灾难性新闻为主,不以极具冲突的新闻事件为背景,不用太多的丑表现否定,不审视不批判,直接的,多元的向民众展现摄影的艺术美。除了对自然的关注,索尼摄影奖并不匮乏对现实性题材的关注,以一种纪实的角度展现世界的美。较为典型的有印度作品《朋友》,照片中的四个孩子趴在窗户上喂一只黑色山羊。乳白色的墙壁作背景,黑色的山羊和孩子鲜艳的衣着让画面对比度强烈,却呈现出一种温和的色彩,也许其中具有批判意义,但是,让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美、纯真,人与动物的和谐。而这,正是摄影原始追求的东西。
  二、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共性
  (一)传播方式相同
  两者都是通过摄影的方式,即再现对象的方式传播客观对象或作者思维。无论新闻摄影或艺术摄影,两者都通过镜头表达语言,传递思想,因此,镜头或摄影技术是两者生存的先天条件。在当下这个读图时代,图像已经无法被文字取代,正如网络流行语“有图有真相”。最能够表达客观现实的摄影技术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方式被人们青睐。
  (二)主体的选择性与能动性
  有学者认为艺术摄影才是表达主体能动性的体现,新闻摄影主体所做的只是忠实的记录身边所发生的,主观因素较少。实际上,从摄影这个宏观的概念上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再现(再现对象)到主观(艺术家的眼睛、大脑)再到客观(艺术形象)的转化方式。[1]”这种方式被称为“主观转化方式”。只是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所不同的是主体能动的阶段不同。新闻摄影主体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其创作欲望和创作对象上,新闻摄影重选择。而艺术摄影则体现在从创作到呈现的整个过程,包括创作欲望、灵感、表现技巧,加工手段等等,艺术摄影重创造。读者对于新闻照片的需求只在于探究新闻事实的原委,相应的,摄影师的主题意识体现在事实的抓取即对象的选择上,往往无暇顾及其表现技巧和加工手段等。而艺术摄影家的主体能动性则更加完整和全面,它关乎艺术的创造和艺术价值的大小。   三、新闻摄影的艺术化
  自从第52届荷赛奖将李洁军的照片《复制战争》评为荷赛肖像类组照三等奖,就引起了一系列关于荷赛奖评定权威性的争论,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乃至专家认为《复制战争》的获奖难以服众,至少从内容上讲究不符合关于肖像题材的解释。《复制战争》将“历史”与“艺术”结合,通过“战场”、“士兵”“军火库”“战场评估”四部分,以“复制”的形式重现了《战斗在古长城》、《诺曼底登陆》、《美国国旗插上硫磺岛》等战争场面。也因此“新闻摄影的藝术化”被众多人士拿来批评荷赛奖的“堕落”。所谓新闻摄影的艺术化,是指近年来呈现出的由于PS技术、受众审美素养、大众传媒发展而产生的新闻摄影在艺术创作、表现手法、社会反响等方面的艺术倾向。在笔者看来,《复制战争》则是新闻摄影在拍摄题材方面的艺术化的代表。它虽然不能直接的体现新闻的相关事实,然而从其背后可看出的是荷赛奖新闻摄影的评判标准对历史事件和生命的尊重。从这个层面上讲,新闻摄影背后的纪实性,也就是针对现实的批判,在当代环境下也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深层内涵。我们无法因此而批判荷赛评审委员会的误判,因为如果将定义和规则硬性套给优秀作品,未免将艺术流于僵化。这幅新闻摄影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正是荷赛评委会所歌颂的,正如学者刘智所说“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理应是新闻文化现象,且属于新闻文化深层结构的内容,是社会大系统文化(主要是人文精神)作用于新闻工作者的结果”这样看来,荷赛奖与新闻的宗旨也并没有背离[2]。
  对于新闻摄影艺术化,我们可以两面的看待其不可避免的趋势。一方面,运用创新的构图和思维方法,使得照片给人新的视觉享受并不为过。但另一方面,若由于过度追求艺术化而使得新闻摄影应有的真实性、时效性丧失就不免本末倒置了。正如新时代下的PS技术,适当的(在不改变新闻事实和引起歧义、误解的情况下)运用能满足各方的需求,若将PS技术不合时宜的移花接木,则有悖于新闻摄影宗旨甚至背离于职业操守。
  四、艺术摄影的纪实美
  任何摄影都不能排除其现实性。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它们的直接摄取元素都是现实中的单个或整体物象。法国摄影家布列松曾提出概念“决定性瞬间”,它来源于法国大主教所说的话“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个决定性的瞬间”其实,我们不仅可以把这种决定性的瞬间理解为事件发展的决定性瞬间,更可以将其理解为视觉感受的决定性瞬间,即受众所获得的巅峰视觉状态。它能够带领人从生活走向艺术,而纪实摄影的魅力就在于通过摄影家之手将对生活的理解、感受间接的传达给受众,带领受众走过从生活到艺术的桥梁。笔者更愿意把其“决定性瞬间”理解为这一过渡的决定性瞬间,因为艺术摄影多以静态物象为题材,所以物象的变化或巅峰状态往往难以直接表现,需要借助人类的思维参与才能完场这一转化。
  参考文献:
  宋聚岭.当代中国摄影艺术思潮:摄影艺术究竟是什么——摄影艺术本质论[M].香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刘智.新闻文化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3G手机以其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等特点迅速占领高校大学生市场,其为大学生带来便捷性的同时,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本文主要从价值观、兴趣、情感这三个方面入手,以徐州九所高校大学生为例,进行详实细致的调查,研究3G手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关键词:3G手机 大学生 社会交往 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
期刊
摘 要:本文以“717”湖南临武瓜农死亡事件为例,分析网络受众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转发微博的典型心理特征,探讨此过程中受众呈现的态度和行为意向,以及这些心理对事件真实的诉求和推动作用,并从该事件中总结出合理的建议,为今后在传播活动中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事件;受众心理;微博转发;心理诉求;临武瓜农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
期刊
摘 要:六年的光辉岁月成就了其百年基业,《赫芬顿邮报》成功跻身于世界主流媒体行列。作为号称目前“互联网第一大报”的它,其可圈可点的成功因素很多,其营销策略是本文主要剖析一方面。笔者认为,它的营销策略可以说是聚众名家之所长,从腾讯的用户需求至上到百度的市场为主,最终破茧而出。  关键词:营销;策略;需求;时空;市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网络空间内蔓延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网络民粹主义,针对去年的哈尔滨杀医事件与今年李某某等人涉嫌强奸案件,在网络舆论中,民粹倾向被进一步体现,公共事件中的网络民粹主义有着自身特殊的形成机制,其社会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杀医事件;李某某案;形成机制;社会威胁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3
期刊
摘 要:复旦投毒案作为最近发生的热点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新闻界、教育界以及广大受众对于事件本身以及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复旦投毒案作为突发的危机事件,它的报道理念、报道的方法和引导舆论的效果将会对今后报道此类新闻事件产生重要参考作用。本文从事件的特点入手,分析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的做法,提出此类事件报道过程中应关注的当事人、受众、大学生的心理,并提出一些报道策略。  关键词:复旦投毒案;
期刊
摘 要:日本陶瓷的起源于中国,因此在早期的日本陶瓷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国陶瓷的特征,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今天的日本陶瓷早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在国际上的声誉也日渐隆盛。这个仅仅只有数百年陶瓷历史的国家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走出中国的影子,成为如今的世界陶瓷强国,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其本身的努力更值得我们学习探究。  关键词:日本;中国;陶瓷;成功  中图分类号:TQ17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从2005年“超级女声”掀起选秀热潮开始,大批量的选秀节目风起云涌地出现在电视荧幕上,节目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在选秀节目度过“七年之痒”后的2012年,浙江卫视与灿星传媒联合打造的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从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整个夏季中国大地上最“火”的声音。2013年7月,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又将启动,仍旧吸引了大量观众的持续关注,是什么原因让它的火爆从去年一直持续到今年呢?
期刊
摘 要:城市电视台在媒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进行品牌化经营是必然趋势。电视节目品牌化是城市电视台的品牌化经营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电视台节目品牌化经营的必然要素、实施细则,总结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规划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电视台;节目品牌化;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90-02
期刊
摘 要: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形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近年来,《职来职往》等求职类电视节目相继开播,掀起了电视媒体的“求职热潮”,众多大学生成为了此类电视节目的重要收视群体。文章通过《职来职往》等此类节目的媒体分析,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对于电视求职类节目的收视反应,取得具有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来职往;电视求职类节目;媒体;受众  中图分
期刊
作者简介:刘洋,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导演充分调动镜头、人声、音乐、音响等诸多视听要素,同时通过对人物、故事情节的精心设置及对意象的典型选取,表达了在快节奏的城市化进程中对北京城传统慢生活方式乃至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关键词:陈凯歌;文化;反思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