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季亚在俄罗斯主修轨道交通专业,在完成了本硕学业后曾在交通工厂工作了一年,导师建议她继续读博深造。因为担心给并不富裕的家庭造成负担,卡季亚犹豫不决。此时恰逢北京交通大学刘建坤教授在寻找博士留学生,他在卡季亚硕导的推荐下,阅读了她的毕业论文并敲定——就是她!
专业词汇滚瓜烂熟
在两位导师的帮助下,在长达半年的申请后,2016年9月,卡季亚成为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一名博士生。不仅如此,她还得到了来华读书学费和住宿费全免的待遇。除此之外,中国政府每个月还会补贴她3500元人民币,这足以使她衣食无忧,甚至还可以帮助自己的父母。
难以想象落地北京时,连“你好”“谢谢”等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卡季亚,竟然能在一年之后用中文与人对答如流。身为土木工的博士,那些简单的中文生活词汇根本无法满足求学所需,因此她必须努力学习中文里的很多专业词汇,比如:设备、导热性、含水率、黏土密度等等。卡季亚的导师刘建坤教授曾是留俄近十年的学者,他平时用中俄双语教学,这无疑给了卡地亚很大的帮助。
“我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只是早上八点到下午三四点有课,之后的时间学生们需要去工作。我们的奖学金很少,我在俄罗斯时的学习成绩很好,可奖学金每个月只有不到1000块人民币。在中国,我可以专心学习,不用担心经济问题。”
“中国的火车非常厉害”
卡季亚说,刚开始的语言不通给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上课的时候,她只能听懂20%的内容。“但是只是我听懂的这一小部分,就已经觉得比我的国家厉害了。这里的专业、论文之类的,我都觉得特别厉害。”
卡季亚现在的研究方向是高铁路基建设,这涉及到复杂的土壤、地形和气候等情况。今年8月,她曾和两位同学去过位于蘭州的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取得过非常多的科研成果,实验室门口的牌子由中、英、俄三国语言标注。
“刚到兰州开始做实验,完全不知道怎么做,因为我们有不一样的国家标准,不一样的设备。”因为高铁沿线的路基土质不同,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实验才能找到不同路段最适合的材质。在兰州的那段日子,卡季亚和好朋友牛巍葳每天分头合作,一个去找样品,一个在实验室做导热性实验,吃晚饭时两人在互相交流一天所得。
“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中,包含了一个非常宏大的高铁建设,里面有一段是从我们国家的莫斯科到喀山,大约有700公里的高速铁路。那里的路基情况非常复杂,大部分是黏土,所以冬天会出现冻胀现象,我们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做实验时,我在不同的纤维中加入水,想看看什么样的纤维有最好的长度和最小的导热性。目前我现在已经做完了相关实验,已经产生了400多个样品,所以现在每天都在算数据效果。”
莫斯科至喀山段的铁路建设大约在2018年开始动工。“冬天的时候,该路段有的地方零下20度,有的地方能冷到零下34度。在实验室做研究时,我用过的材料有玻璃、水泥、纤维,还有它们的混合物,现在我已经知道在哪一路段用什么材料最好。”
“俄罗斯现在没有高速列车,如果要坐火车来中国,可能要一个多星期。但中国的铁路交通,给乘客的感觉特别好,我坐过动车、快车和直达车,中国的火车非常厉害!”“从前我只学了轨道交通,那是路面上的东西,我现在在研究路面以下的路基。它们是有关联性的,我缺失的知识体系差不多完整了。”
在俄罗斯,只有莫斯科到索契有一段高速铁路,还是为冬奥会修建的。由于高铁建设费用昂贵,卡季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试验出便宜但能抵御恶劣环境的纤维材料降低建设成本。这需要她付出巨大的努力并写出被行业认可且具有说服力的论文。但整个研究过程是漫长的,论文完成后需要导师和国际专家的审阅,同时还需配有相关的效果验证。即便实验成果能够被成功应用,至少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我是带着理想来学习的,希望将来回到我的祖国为它的交通事业做点事情。在俄罗斯,大部分土都是黏土,如果莫斯科——喀山段的路基建设我赶不上,我想把它应用到其他的路段上。”
采访手记:
卡季亚的中文水平超乎我们的想象,“导热性”“纤维”等生僻的中文词汇都能流利且标准地说出来。我们以“学霸”之名冠之,卡季亚在弄懂了意思之后连连推辞,她觉得在别人面前夸自己是不礼貌的行为。我们试图多打听一些她的研究成果,但严谨的她始终不愿透露太多,怕万一实验成果有误,造成不必要的传播。采访尾声时,她请我们一定要将她的中国导师刘建坤教授写在文章中,还有给予她帮助的北交大留学生办的老师及她的好友牛巍葳。这位内外兼修的俄罗斯姑娘,她的美不会被那些复杂的黏土路基所掩盖,一定会与她的科研成果一起绽放。
专业词汇滚瓜烂熟
在两位导师的帮助下,在长达半年的申请后,2016年9月,卡季亚成为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一名博士生。不仅如此,她还得到了来华读书学费和住宿费全免的待遇。除此之外,中国政府每个月还会补贴她3500元人民币,这足以使她衣食无忧,甚至还可以帮助自己的父母。
难以想象落地北京时,连“你好”“谢谢”等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卡季亚,竟然能在一年之后用中文与人对答如流。身为土木工的博士,那些简单的中文生活词汇根本无法满足求学所需,因此她必须努力学习中文里的很多专业词汇,比如:设备、导热性、含水率、黏土密度等等。卡季亚的导师刘建坤教授曾是留俄近十年的学者,他平时用中俄双语教学,这无疑给了卡地亚很大的帮助。
“我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只是早上八点到下午三四点有课,之后的时间学生们需要去工作。我们的奖学金很少,我在俄罗斯时的学习成绩很好,可奖学金每个月只有不到1000块人民币。在中国,我可以专心学习,不用担心经济问题。”
“中国的火车非常厉害”
卡季亚说,刚开始的语言不通给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上课的时候,她只能听懂20%的内容。“但是只是我听懂的这一小部分,就已经觉得比我的国家厉害了。这里的专业、论文之类的,我都觉得特别厉害。”
卡季亚现在的研究方向是高铁路基建设,这涉及到复杂的土壤、地形和气候等情况。今年8月,她曾和两位同学去过位于蘭州的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取得过非常多的科研成果,实验室门口的牌子由中、英、俄三国语言标注。
“刚到兰州开始做实验,完全不知道怎么做,因为我们有不一样的国家标准,不一样的设备。”因为高铁沿线的路基土质不同,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实验才能找到不同路段最适合的材质。在兰州的那段日子,卡季亚和好朋友牛巍葳每天分头合作,一个去找样品,一个在实验室做导热性实验,吃晚饭时两人在互相交流一天所得。
“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中,包含了一个非常宏大的高铁建设,里面有一段是从我们国家的莫斯科到喀山,大约有700公里的高速铁路。那里的路基情况非常复杂,大部分是黏土,所以冬天会出现冻胀现象,我们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做实验时,我在不同的纤维中加入水,想看看什么样的纤维有最好的长度和最小的导热性。目前我现在已经做完了相关实验,已经产生了400多个样品,所以现在每天都在算数据效果。”
莫斯科至喀山段的铁路建设大约在2018年开始动工。“冬天的时候,该路段有的地方零下20度,有的地方能冷到零下34度。在实验室做研究时,我用过的材料有玻璃、水泥、纤维,还有它们的混合物,现在我已经知道在哪一路段用什么材料最好。”
“俄罗斯现在没有高速列车,如果要坐火车来中国,可能要一个多星期。但中国的铁路交通,给乘客的感觉特别好,我坐过动车、快车和直达车,中国的火车非常厉害!”“从前我只学了轨道交通,那是路面上的东西,我现在在研究路面以下的路基。它们是有关联性的,我缺失的知识体系差不多完整了。”
在俄罗斯,只有莫斯科到索契有一段高速铁路,还是为冬奥会修建的。由于高铁建设费用昂贵,卡季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试验出便宜但能抵御恶劣环境的纤维材料降低建设成本。这需要她付出巨大的努力并写出被行业认可且具有说服力的论文。但整个研究过程是漫长的,论文完成后需要导师和国际专家的审阅,同时还需配有相关的效果验证。即便实验成果能够被成功应用,至少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我是带着理想来学习的,希望将来回到我的祖国为它的交通事业做点事情。在俄罗斯,大部分土都是黏土,如果莫斯科——喀山段的路基建设我赶不上,我想把它应用到其他的路段上。”
采访手记:
卡季亚的中文水平超乎我们的想象,“导热性”“纤维”等生僻的中文词汇都能流利且标准地说出来。我们以“学霸”之名冠之,卡季亚在弄懂了意思之后连连推辞,她觉得在别人面前夸自己是不礼貌的行为。我们试图多打听一些她的研究成果,但严谨的她始终不愿透露太多,怕万一实验成果有误,造成不必要的传播。采访尾声时,她请我们一定要将她的中国导师刘建坤教授写在文章中,还有给予她帮助的北交大留学生办的老师及她的好友牛巍葳。这位内外兼修的俄罗斯姑娘,她的美不会被那些复杂的黏土路基所掩盖,一定会与她的科研成果一起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