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读了一篇题为《课堂上,教师不宜过多“显能”》的文章,文中一开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恕笔者大段摘录),某教师执教《沁园春·长沙》,“整个教学流程,教师真正从‘导’的角度,请学生查阅背景资料,对照注释反复吟诵作品;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分析、鉴赏,把握作品的内容、形式、题旨、手法及语言的表现力;让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同学间互相解决问题;由学生根据词的上阕的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或就词中的同学畅游的场面进行想象性的描述。所有这些,都充分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就在几位学生朗读了自己用散文语言再现诗歌意境的文字以后,老师把自己课前写好的文字用幻灯打出来。这位老师很擅长写作,展出的那段‘湘江秋景’的文字也确实写得很美,虽然刚才几位同学的作品优秀,也很有创意,但与老师的作品相比自然要略逊一筹。”然后,该文作者笔锋一转,不无感慨地写道,“学生由衷地敬佩自己的老师”的同时,“内心自然也为自己远远不如老师而感到惭愧”,进而“可能使学生滋生一种消极意识,认为老师毕竟是老师,学生呢,再有才华,仍是居老师之后,不可能超过老师”。
笔者对此说法不敢苟同。教师将其擅长写作的特长显露给学生,就是在学生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照此说法来观照语文教学,教师写“下水作文”、范读课文、写一手漂亮的字等等都该列入“炫耀”的范围。如果这些都算是“显能”的话,我认为这个“能”显得好,这个“能”该“显”。
无独有偶,南通市一中优秀语文教师冯卫东先生也是个勤于笔耕的人,他曾将自己在报刊发表的三篇微型小说设计成现代文阅读题印发给学生,并在学生训练时明确这是他自己的小说,学生热情十分高涨。我想这里“高涨”的原因,总不能排除老师的“能”吧。
“显能”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意思是“显示自己的才能”,很明显,它与“逞能”、“卖弄”有着质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显能”善于“显能”。这与“以学生为本、一切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并不相悖。教师的种种示范(显能),非但没有抑制和扼杀学生的创造欲,恰恰相反,它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照的对象,又激励学生向着更好更高发展。请看中学生心目中的语文教师形象:“他最好本身就是一位作家,时时写出一些贴近我们生活的作品”,“他应该有自己的‘绝活’。或是有一笔秀气的字,或是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或是有一手漂亮的文章,或是有惊人的‘背’功、出色的‘侃才’……总之,他应该有不同于别人的教学优势,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过人之处”,“理想的语文教师应该像是一道美丽的彩虹,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和魅力”。(《成才导报》2001年总第716期)学生普遍有“向师”心理,他们对教师的才华总是心生仰慕,甚至崇拜之情。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心理,他们才会由爱师敬师进而喜欢上桌一门学科。倘若我们所有学科的教师都拥有一技之长,或一专多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显现给学生,那么,学生中的偏科厌学现象定会减少许多。
教师的“显能”实际上是显智慧。“蕴蓄其内,形诸于外”,一个教师的才能,是其长期学习,努力探究,不断积累的结果。教师有了这样的“能”,有了这样的“智慧”,却不凸现出来,能算是一种“谦虚”的表现吗?教学拒绝乎庸。苏州大学著名教授朱永新先生曾说过:“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是的,教育是个大舞台,每个教师都须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已的才华和智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走出“不断制造失败的怪圈”,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理想,放飞成功。
当然,话得说出来,教师的“显能”得有个前提,即教师须有能,那种腹中空空、言谈庸庸的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的提问答非所问、闪烁其词、不懂偏要装懂的做法,才是盲目可笑的“显能”。
笔者对此说法不敢苟同。教师将其擅长写作的特长显露给学生,就是在学生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照此说法来观照语文教学,教师写“下水作文”、范读课文、写一手漂亮的字等等都该列入“炫耀”的范围。如果这些都算是“显能”的话,我认为这个“能”显得好,这个“能”该“显”。
无独有偶,南通市一中优秀语文教师冯卫东先生也是个勤于笔耕的人,他曾将自己在报刊发表的三篇微型小说设计成现代文阅读题印发给学生,并在学生训练时明确这是他自己的小说,学生热情十分高涨。我想这里“高涨”的原因,总不能排除老师的“能”吧。
“显能”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意思是“显示自己的才能”,很明显,它与“逞能”、“卖弄”有着质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显能”善于“显能”。这与“以学生为本、一切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并不相悖。教师的种种示范(显能),非但没有抑制和扼杀学生的创造欲,恰恰相反,它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照的对象,又激励学生向着更好更高发展。请看中学生心目中的语文教师形象:“他最好本身就是一位作家,时时写出一些贴近我们生活的作品”,“他应该有自己的‘绝活’。或是有一笔秀气的字,或是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或是有一手漂亮的文章,或是有惊人的‘背’功、出色的‘侃才’……总之,他应该有不同于别人的教学优势,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过人之处”,“理想的语文教师应该像是一道美丽的彩虹,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和魅力”。(《成才导报》2001年总第716期)学生普遍有“向师”心理,他们对教师的才华总是心生仰慕,甚至崇拜之情。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心理,他们才会由爱师敬师进而喜欢上桌一门学科。倘若我们所有学科的教师都拥有一技之长,或一专多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显现给学生,那么,学生中的偏科厌学现象定会减少许多。
教师的“显能”实际上是显智慧。“蕴蓄其内,形诸于外”,一个教师的才能,是其长期学习,努力探究,不断积累的结果。教师有了这样的“能”,有了这样的“智慧”,却不凸现出来,能算是一种“谦虚”的表现吗?教学拒绝乎庸。苏州大学著名教授朱永新先生曾说过:“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是的,教育是个大舞台,每个教师都须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已的才华和智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走出“不断制造失败的怪圈”,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理想,放飞成功。
当然,话得说出来,教师的“显能”得有个前提,即教师须有能,那种腹中空空、言谈庸庸的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的提问答非所问、闪烁其词、不懂偏要装懂的做法,才是盲目可笑的“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