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是那奔腾的骏马,必踏进那片无垠的荒漠,任凭戈壁的沙鸣,刺穿怅惘,也难阻挡一种执着,沿着贺兰岩画的线条踏进那原始的粗犷中,寻寻觅觅,去寻找楼兰最美丽的传说。
我第一次知道楼兰,是源于读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让人仿佛看到,随着大唐帝国的昌盛,唐朝与吐蕃在楼兰一带多次兵戎相见,并把直取楼兰作为唐军的战略目标。后来我才知道,这也是中国历史文献中最后一次提到楼兰,从此,楼兰便杳无音信,消失了踪影。唐代以后,楼兰在哪里?历史记载中的楼兰已经消失,那么现实中的楼兰古城呢?在罗布泊附近的浩瀚沙漠中,那里有楼兰的影子。
也许是一种机缘,我一个人独自到那里的时候只有10多岁,不是去探险考察,而是去放牧。转眼20多年过去了,忽然又想到了那段在楼兰放牧的少年时光,当时并不知道那里就是楼兰的周边,后来我才知道,放牧的地方离楼兰古城并不远,现在想起来那里是神秘和悠远的。也得感谢父亲给了我去那儿的机会,让我永远对那个地方有了深刻的记忆。
那一年,父亲从楼兰附近的新疆牧羊人手里买了100多只羊和几匹马。将近六个月过去了,父亲一直在“湖里”放牧。转眼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敦煌的气候干燥炎热,眼看邻居家的麦子都收到场上,家里的麦子却还没有割完。正在母亲担忧的时候,父亲回来了。为了割麦子,父亲迫不得已回来,只能把羊群交给牧羊的朋友代管。回来后,父亲顾不上吃饭,就商量去楼兰周边放羊的事情。我和姐姐必须有一个人去放牧,那样荒无人烟的地方,姐姐是不能去的。看到父母的无奈, 我直接对父亲说:“放暑假了我去吧。”父亲当时因为考虑到我年纪太小一直没有发话。晚上,父亲无奈地对我说:“明天坐‘硝车’去”。当天晚上5点多的时候,我和父亲就到乡政府南面的公路上去搭顺路拉运芒硝的“五十五” 拖拉机。等了将近半个小时,过路的芒硝车都不停,好不容易停下的,看到我年纪太小都不拉,连续几辆车都是这样。正在我们踌躇的时候,一辆拖拉机停了下来。父亲好说歹说,才算同意把我拉上,父亲对我和司机千叮咛万嘱咐,车走的一瞬间,我看到了父亲无奈的泪水。
实际上,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要走那么远的路,从敦煌出发,整整走了三天多才到,路上太颠簸,我在那个司机的羊皮大衣上睡去了,连司机的名字都没记下,只记得他们兄弟俩是原五墩乡的人,就这样来到了那个硝矿上。下车的时候,我浑身像散了架似的,昏昏沉沉。父亲交托的牧羊人就在硝矿的附近放羊,最后在硝场上挖硝人的热心帮助下,我找到了父亲的那个牧羊朋友。整个暑假,我都在楼兰放牧。
在楼兰放牧,寻找古楼兰踪迹,寻觅到美丽的楼兰周边,依傍着烟波浩瀚的罗布泊,它东接敦煌,西北至龟兹、且末,在丝路古道上盛极一时,是连接东西方的纽带。这里,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夹着绿洲,连着太阳升起的东方,灿烂的云霞在天边渲染着那一片蔚蓝的天空。楼兰古城是沙漠中最靓丽的绿色,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在水草深处,仿佛看到楼兰古城外,碧绿的湖水上,一群群渔民在湖面上摇着橹打渔,天鹅归巢,野鸭嬉戏,猎手游走在树林之间,老鹰在蓝丝绒一样的天空中翱翔,骏马奔驰于草原上。憨厚的小伙子将草地里的野玫瑰采摘起来,送给心中暗恋的姑娘。那不知名的各色花儿点缀在草地上,远远看去,仿佛草原就像一条美丽的毛毯,铺在楼兰郊外的旷野上。草原之外,远去的夕阳中,一支支骆驼商队带着中原与西域的文化,横穿过金子般的大沙漠,给这片沙漠里的绿洲带来一道绮丽的风光。林木葱茏,水草丰茂,波光荡漾,百鸟啁啾,芦苇飘荡。听到的是那流水的欢歌,看到的是那绿洲的神秘。远望,那是跟随羌笛的节拍舞动生机的红柳和芦苇,沿着地平线上太阳升起的高度,飞过天山,飞越阿尔泰山,和着牧民的山歌,带着泥土的芬芳,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如春的烂漫、夏的火热,蓬勃茁壮,富有生机。这里处处可以看到雅丹的身影,每一座雅丹的山丘就像一座城池,站在山丘上,羊在山丘下的草地上吃草。我仿佛看到不远处的雅丹城中,英俊的武士穿着银光闪闪的铠甲,腰间挂着漂亮的佩刀,骑着高大的白马穿街而过。美丽的楼兰姑娘,头戴着白色的帽子,帽檐上插着鲜亮的鸟羽,蒙着面纱,背着羊皮水壶,脚蹬着鹿皮靴,在宽阔的街道上行走,婀娜的身影摇曳生姿,白色的衣袍下,曼妙的身材玲珑有致,健康活泼而不失羞涩,明媚的眼眸多情而幽深。街道上商贸繁华,小摊前,一堆堆哈密瓜整齐地摆放着,小贩叫卖着兽皮、家庭用具等物品,民居院落里,芦苇搭成的房檐下,清凉而又洁净,精致的门窗昭示着幸福与美满,高大的胡杨树环绕着屋前屋后,鸡犬相闻,阡陌相通。壮丽的皇宫气势宏伟,胡琴的声音悦耳动听,一片祥和的气氛展现着劳动者的勤劳、智慧和善良。是谁?创造了这样的文明?是谁?让这沙漠里的绿洲如此美妙繁华?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个让汉家王朝视为劲敌的骁勇善战的民族,这个文明古国——楼兰,却突然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留下一个千古谜团,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让这壮丽的楼兰古国瞬间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如今,四周的断壁残垣,多处已经坍塌,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墙垣孤零零地站立着。城区呈正方形,面积约10万平方米。楼兰遗址全景旷古凝重,城内破败的建筑遗迹了无生机,显得格外苍凉、悲壮。
后来,翻阅关于楼兰的资料,方知,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近,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说:“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也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 “复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汉时的楼兰国,介于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玩弄着两面派的政策,巧妙地维持着其政治生命。由于楼兰地处汉与西域诸国的交通要冲,汉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攻打匈奴,匈奴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汉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实行怀柔政策。汉武帝时期,为联合起来抗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跋涉万里,开拓丝绸之路,当时就到达西域重镇楼兰,从此以后,中原地区的人民才知道楼兰的存在。根据张骞的亲身经历,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地记载了楼兰的情况,这也是中国历史文献第一次提到楼兰。张骞出使大月氏,缔结攻守同盟失败。此后,汉武帝派遣大军讨伐远方的大宛国,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诸国。这些使者皆通过楼兰,楼兰由于不堪重负,以至杀戮使者。汉武帝终于派兵讨伐楼兰,结果作为降服的证据,楼兰王子被送至汉王朝作人质。同时,楼兰也向匈奴送去一个王子,表示在匈奴与汉之间严守中立。此后,汉远征军攻打匈奴一个属国时,楼兰王通匈奴,在国内屯驻匈奴的伏兵,因此激怒了汉朝廷。汉武帝再次派兵讨伐楼兰,直逼首府扦泥城,楼兰王大恐,立刻打开城门谢罪,武帝命其监视匈奴的动静。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去,招在汉朝作人质的王子回去继位,王子非常悲痛,不愿轻易回国,由其弟继承了王位。新王继任时间不长便死去,昔日在匈奴作人质的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迅速派使者前往劝诱新立国王至汉朝廷,欲扣作人质,未能成功。
楼兰,本就是一个谜一般、梦一般的代称。楼兰美女的传说,为这本就难解的代称,更披上了一層玄妙、一层神美……相传,楼兰女子在丝绸之路上久负盛名,公元326年,割据敦煌的大军阀张骏趁天下大乱,派将军杨宣攻打鄯善。鄯善王元孟被逼无奈,不得不献出楼兰美女,这才平息了战争。这位金发碧眼的楼兰姑娘深得张骏的欢心,不仅给她“美人”封号,还特地为她营造了一座名叫“宾遐观”的宫殿。而敦煌汉长城出土的汉简中,也提到“东叶捷翕侯、故焉耆侯虏址妻即鄯善女”。焉耆侯就是焉耆王,王莽纂位时,西域诸王都被降为侯。
远古时候的楼兰,何其繁华!驿站如林,笑靥如花。到处都是驼铃轻快的欢歌,到处都是商贾欢腾的远足。那是古代的丝绸之路,是瓷器和茶叶的走廊,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通道。残痕足以表明,此地曾经繁荣茂盛;废墟可以作证,那时曾经物阜民丰。当历史的大斧无情地消灭繁华的痕迹,当时间的迷雾残忍地湮没驼铃的欢歌,面对那无尽的荒漠,踮起脚神往地张望,静下心凝重地思考。不见了迤逦而行的车队,没有了水草丰茂的景象,只见满地黄沙飞舞,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墙堞,漫过城楼。风,裹着黄沙,着力剥蚀着突兀之处,料想在不久的将来,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相将荡然无存。一切绚丽和辉煌,在如许长的岁月中,被黄沙摧残成一片迷蒙。
如今,沿着褶皱的山麓,步入断陷的盆地,翻过参差的雅丹,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黄沙,几处废墟,一片凄凉,这古老的文明被永远淹没在这千里黄沙之下。只有那些断壁残垣在风中孤独地昭示着这里曾有过的辉煌,几棵高耸的胡杨在风沙里呜咽,诉说着那遥远的美丽与哀愁,仿佛等待着远去的主人归来。
古老的文明突然消失,只留下一片金色的黄沙,它的美丽、它的文明、它的壮观,都变成了人世间永久的遗憾。在楼兰放牧,风吹流沙,我的思绪随金色的沙粒,在苍凉中翩翩起舞……
我第一次知道楼兰,是源于读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让人仿佛看到,随着大唐帝国的昌盛,唐朝与吐蕃在楼兰一带多次兵戎相见,并把直取楼兰作为唐军的战略目标。后来我才知道,这也是中国历史文献中最后一次提到楼兰,从此,楼兰便杳无音信,消失了踪影。唐代以后,楼兰在哪里?历史记载中的楼兰已经消失,那么现实中的楼兰古城呢?在罗布泊附近的浩瀚沙漠中,那里有楼兰的影子。
也许是一种机缘,我一个人独自到那里的时候只有10多岁,不是去探险考察,而是去放牧。转眼20多年过去了,忽然又想到了那段在楼兰放牧的少年时光,当时并不知道那里就是楼兰的周边,后来我才知道,放牧的地方离楼兰古城并不远,现在想起来那里是神秘和悠远的。也得感谢父亲给了我去那儿的机会,让我永远对那个地方有了深刻的记忆。
那一年,父亲从楼兰附近的新疆牧羊人手里买了100多只羊和几匹马。将近六个月过去了,父亲一直在“湖里”放牧。转眼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敦煌的气候干燥炎热,眼看邻居家的麦子都收到场上,家里的麦子却还没有割完。正在母亲担忧的时候,父亲回来了。为了割麦子,父亲迫不得已回来,只能把羊群交给牧羊的朋友代管。回来后,父亲顾不上吃饭,就商量去楼兰周边放羊的事情。我和姐姐必须有一个人去放牧,那样荒无人烟的地方,姐姐是不能去的。看到父母的无奈, 我直接对父亲说:“放暑假了我去吧。”父亲当时因为考虑到我年纪太小一直没有发话。晚上,父亲无奈地对我说:“明天坐‘硝车’去”。当天晚上5点多的时候,我和父亲就到乡政府南面的公路上去搭顺路拉运芒硝的“五十五” 拖拉机。等了将近半个小时,过路的芒硝车都不停,好不容易停下的,看到我年纪太小都不拉,连续几辆车都是这样。正在我们踌躇的时候,一辆拖拉机停了下来。父亲好说歹说,才算同意把我拉上,父亲对我和司机千叮咛万嘱咐,车走的一瞬间,我看到了父亲无奈的泪水。
实际上,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要走那么远的路,从敦煌出发,整整走了三天多才到,路上太颠簸,我在那个司机的羊皮大衣上睡去了,连司机的名字都没记下,只记得他们兄弟俩是原五墩乡的人,就这样来到了那个硝矿上。下车的时候,我浑身像散了架似的,昏昏沉沉。父亲交托的牧羊人就在硝矿的附近放羊,最后在硝场上挖硝人的热心帮助下,我找到了父亲的那个牧羊朋友。整个暑假,我都在楼兰放牧。
在楼兰放牧,寻找古楼兰踪迹,寻觅到美丽的楼兰周边,依傍着烟波浩瀚的罗布泊,它东接敦煌,西北至龟兹、且末,在丝路古道上盛极一时,是连接东西方的纽带。这里,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夹着绿洲,连着太阳升起的东方,灿烂的云霞在天边渲染着那一片蔚蓝的天空。楼兰古城是沙漠中最靓丽的绿色,绿草茵茵,繁花似锦。在水草深处,仿佛看到楼兰古城外,碧绿的湖水上,一群群渔民在湖面上摇着橹打渔,天鹅归巢,野鸭嬉戏,猎手游走在树林之间,老鹰在蓝丝绒一样的天空中翱翔,骏马奔驰于草原上。憨厚的小伙子将草地里的野玫瑰采摘起来,送给心中暗恋的姑娘。那不知名的各色花儿点缀在草地上,远远看去,仿佛草原就像一条美丽的毛毯,铺在楼兰郊外的旷野上。草原之外,远去的夕阳中,一支支骆驼商队带着中原与西域的文化,横穿过金子般的大沙漠,给这片沙漠里的绿洲带来一道绮丽的风光。林木葱茏,水草丰茂,波光荡漾,百鸟啁啾,芦苇飘荡。听到的是那流水的欢歌,看到的是那绿洲的神秘。远望,那是跟随羌笛的节拍舞动生机的红柳和芦苇,沿着地平线上太阳升起的高度,飞过天山,飞越阿尔泰山,和着牧民的山歌,带着泥土的芬芳,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如春的烂漫、夏的火热,蓬勃茁壮,富有生机。这里处处可以看到雅丹的身影,每一座雅丹的山丘就像一座城池,站在山丘上,羊在山丘下的草地上吃草。我仿佛看到不远处的雅丹城中,英俊的武士穿着银光闪闪的铠甲,腰间挂着漂亮的佩刀,骑着高大的白马穿街而过。美丽的楼兰姑娘,头戴着白色的帽子,帽檐上插着鲜亮的鸟羽,蒙着面纱,背着羊皮水壶,脚蹬着鹿皮靴,在宽阔的街道上行走,婀娜的身影摇曳生姿,白色的衣袍下,曼妙的身材玲珑有致,健康活泼而不失羞涩,明媚的眼眸多情而幽深。街道上商贸繁华,小摊前,一堆堆哈密瓜整齐地摆放着,小贩叫卖着兽皮、家庭用具等物品,民居院落里,芦苇搭成的房檐下,清凉而又洁净,精致的门窗昭示着幸福与美满,高大的胡杨树环绕着屋前屋后,鸡犬相闻,阡陌相通。壮丽的皇宫气势宏伟,胡琴的声音悦耳动听,一片祥和的气氛展现着劳动者的勤劳、智慧和善良。是谁?创造了这样的文明?是谁?让这沙漠里的绿洲如此美妙繁华?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个让汉家王朝视为劲敌的骁勇善战的民族,这个文明古国——楼兰,却突然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留下一个千古谜团,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让这壮丽的楼兰古国瞬间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如今,四周的断壁残垣,多处已经坍塌,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墙垣孤零零地站立着。城区呈正方形,面积约10万平方米。楼兰遗址全景旷古凝重,城内破败的建筑遗迹了无生机,显得格外苍凉、悲壮。
后来,翻阅关于楼兰的资料,方知,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近,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说:“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也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 “复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汉时的楼兰国,介于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玩弄着两面派的政策,巧妙地维持着其政治生命。由于楼兰地处汉与西域诸国的交通要冲,汉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攻打匈奴,匈奴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汉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实行怀柔政策。汉武帝时期,为联合起来抗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跋涉万里,开拓丝绸之路,当时就到达西域重镇楼兰,从此以后,中原地区的人民才知道楼兰的存在。根据张骞的亲身经历,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地记载了楼兰的情况,这也是中国历史文献第一次提到楼兰。张骞出使大月氏,缔结攻守同盟失败。此后,汉武帝派遣大军讨伐远方的大宛国,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诸国。这些使者皆通过楼兰,楼兰由于不堪重负,以至杀戮使者。汉武帝终于派兵讨伐楼兰,结果作为降服的证据,楼兰王子被送至汉王朝作人质。同时,楼兰也向匈奴送去一个王子,表示在匈奴与汉之间严守中立。此后,汉远征军攻打匈奴一个属国时,楼兰王通匈奴,在国内屯驻匈奴的伏兵,因此激怒了汉朝廷。汉武帝再次派兵讨伐楼兰,直逼首府扦泥城,楼兰王大恐,立刻打开城门谢罪,武帝命其监视匈奴的动静。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去,招在汉朝作人质的王子回去继位,王子非常悲痛,不愿轻易回国,由其弟继承了王位。新王继任时间不长便死去,昔日在匈奴作人质的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迅速派使者前往劝诱新立国王至汉朝廷,欲扣作人质,未能成功。
楼兰,本就是一个谜一般、梦一般的代称。楼兰美女的传说,为这本就难解的代称,更披上了一層玄妙、一层神美……相传,楼兰女子在丝绸之路上久负盛名,公元326年,割据敦煌的大军阀张骏趁天下大乱,派将军杨宣攻打鄯善。鄯善王元孟被逼无奈,不得不献出楼兰美女,这才平息了战争。这位金发碧眼的楼兰姑娘深得张骏的欢心,不仅给她“美人”封号,还特地为她营造了一座名叫“宾遐观”的宫殿。而敦煌汉长城出土的汉简中,也提到“东叶捷翕侯、故焉耆侯虏址妻即鄯善女”。焉耆侯就是焉耆王,王莽纂位时,西域诸王都被降为侯。
远古时候的楼兰,何其繁华!驿站如林,笑靥如花。到处都是驼铃轻快的欢歌,到处都是商贾欢腾的远足。那是古代的丝绸之路,是瓷器和茶叶的走廊,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通道。残痕足以表明,此地曾经繁荣茂盛;废墟可以作证,那时曾经物阜民丰。当历史的大斧无情地消灭繁华的痕迹,当时间的迷雾残忍地湮没驼铃的欢歌,面对那无尽的荒漠,踮起脚神往地张望,静下心凝重地思考。不见了迤逦而行的车队,没有了水草丰茂的景象,只见满地黄沙飞舞,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墙堞,漫过城楼。风,裹着黄沙,着力剥蚀着突兀之处,料想在不久的将来,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相将荡然无存。一切绚丽和辉煌,在如许长的岁月中,被黄沙摧残成一片迷蒙。
如今,沿着褶皱的山麓,步入断陷的盆地,翻过参差的雅丹,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黄沙,几处废墟,一片凄凉,这古老的文明被永远淹没在这千里黄沙之下。只有那些断壁残垣在风中孤独地昭示着这里曾有过的辉煌,几棵高耸的胡杨在风沙里呜咽,诉说着那遥远的美丽与哀愁,仿佛等待着远去的主人归来。
古老的文明突然消失,只留下一片金色的黄沙,它的美丽、它的文明、它的壮观,都变成了人世间永久的遗憾。在楼兰放牧,风吹流沙,我的思绪随金色的沙粒,在苍凉中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