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让科研项目迅速启动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3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晓波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学士、硕士,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自然科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毕业后杨晓波在业界最著名的德国哈伯研究所做了三年访问学者;2003年杨博士首次发明合成ITW结构沸石分子筛,该分子筛被国际分子筛学会承认并代表IUPAC命名;之后杨晓波作为资深研发科学家就职于丹麦托普索公司。


  杨晓波不仅是分子筛SCR、ASC催化剂项目的科学家,也是欧盟生物质精炼研究项目(EuroBioRef,FP7)催化工作组领导人,建成生物质平台化学品催化轉化研发及示范工程。他拥有25年的分子筛合成及催化研究的经验,是国际分子筛领域内极有建树的学者,在国际分子筛界极具影响力,至今出版专著2册,SCI论文29余篇,授权及发明专利7项。
  2016年,杨晓波全职回国,同年6月完成发明合成“国六CHA分子筛”及“Cu/CHA催化剂”的独特配方,其合成工艺取得了领先世界行业的突破性进展。由于杨晓波在行业领域的引领性,以及回国半年所取得的科研成绩,他被评为广东省获得国家人社部“2016年度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的唯一人选。
  杨晓波还入选了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2016年度创新领军人,广州市羊城人才计划“2016年度创新领军团队”,广州市番禺区2017年度创新领军团队领军人。
  作为分别在广东、广州、番禺都获得过创新领军人荣誉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杨晓波得到过哪些关于广东引进人才的政策支持?他对广东的人才政策又有怎样的看法?
  政策支持让科研项目迅速启动
  “近几十年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我自己感受特别深的是中国在基础科研领域与科技产业上的飞速跃进。在大学与科研院所,在科研设施设备、经费规模、课题的先进性等各个方面,中国都已经进入了世界最先进的行列。在工业领域,尽管全行业的科技水平与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还有一些差距,但在一些领域,例如电子信息、交通、大型工业工程、新能源、一些新材料等行业,中国已经与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甚至在特定方面已经领先。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世界上某些最新的工业行业很可能不是出现在旧金山、法兰克福、巴黎,而是产生于珠三角、长三角。”杨晓波被《小康》记者问到为何决定回国发展时说。
  如今,杨晓波供职于2010年由番禺区政府引进的广州市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此公司由范群博士携同几名留学欧美多年的博士创办,其中杨晓波担任公司主要技术负责人。
  “我们公司的创业项目,就是得益于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并与国家社会共同成长的一个小小的具体案例。我们在柴油机尾气清洁催化剂产品开发方面的进程,与2010年国四标准全面推行、2017年国五标准全面推行、2020年国六标准全面推行的进程紧密同步。在国四、国五阶段,可以将我们的研发工作定义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研究,而到了国六阶段,我们在催化剂的配方、工艺,以及其中的关键基础材料的研发上,已经与德国巴斯夫、英国庄信万丰等大型国际企业进行肩并肩的赛跑。”杨晓波说。
  杨晓波个人作为引入广东的高层次人才,他先后获得了国家人社部引进人才的国际旅费补贴、广州市人社局的房租补贴、广东省创新领军人才的购房补贴。而且,还获得了广州市人才绿卡。“这些对我个人生活的帮助非常大。此外,广东省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的第一笔科研经费也已经到位,使我们能够迅速启动有关科研项目,效果非常明显。”杨晓波说。
  杨晓波与广州市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范群等人组成的团队获得的广州市与番禺区的“创新领军团队”项目,分别获得了2500万元与1000万元的资助,并且将以“后补助”的方式完成。“我觉得这不仅是我们的荣誉,而且在我们的项目实施进程、项目投入进程等方面,都将有显著的指导与约束的效果。”杨晓波说。
  珠三角产业升级对人才有吸引力
  从一个高层次人才的角度,杨晓波认为,珠三角地区工业化水平高,产业齐全、规模宏大、产业链完整,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对科技含量的要求特别高。“从我们这些在国外接受了科技基础教育,并且工作多年,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人的角度看,这样的产业背景,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的基础。这是在珠三角落地的最大吸引力。”杨晓波说、
  他告诉记者,他在被评为广东省创新领军人才后,不久就受邀参加了广东省委组织部主办的人才培训以及国情调研两次活动,学习了国家与地区发展规划、地方人文传统与现状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同时,杨晓波也观察到广东的人才资助项目与一些其他地区相比,有一些略微不同的地方,可以互为借鉴。
  他表示,首先广东的人才项目产业门类定义清晰、等级高、资助强度大,这是广东的优势。在长三角的一些地方,例如杭州和苏州,另外还有一些普惠性质的小规模项目,资助年轻的归国留学生进行初期的创新与创业活动。这一点也许可以借鉴。
  “有些地区,对各类人才进行等级评定,并根据评定的结果给予少量长期的补贴或者其他优惠与照顾。我觉得这些能增强被引进人才对当地的归属感。”杨晓波说。
  他还建议,在平台建设方面可以想办法加强政府人才项目评定与社会投资机构的对接,例如可以加大社会投资机构在人才项目评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同时也赋予他们跟投的权利与义务。
  编辑/张玉荣
其他文献
“30多年前,离家时,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到海口海安。如今,坐上班车不到2个小时,便到达琼中县城。”多年未回乡的郑加辉,赶在清明前回到家乡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琼中县”)。一路上看到琼中的变化,郑加辉满是感慨。  琼中是集山区、革命老区、民族自治地区、生态保护核心区“四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0年前的琼中,城旧、路窄、楼旧,人们为生计而忙碌;30年后的琼中,城美貌秀、路宽且畅,
期刊
乐昌市位于广东省最北端,韶关、郴州、赣州“红三角”腹地,是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和内陆各省区经济进驻广东的“桥头堡”,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  乐昌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因南越王赵佗曾在此筑“赵佗城”,故有“千年佗城”之美誉。南朝梁天监七年(公元508年)正式建县,时称梁化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境内有乐石、昌山两山而改称乐昌县,1994年撤县设市。大革命至土地革命期间,毛泽东、朱德、
期刊
朱是西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载体,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最直接的体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上,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动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据悉,今年年初,驻马店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8年重点经济工作,排在首位的便是“坚持做大做强产业,着力打造产业发达之城
期刊
2018年春节刚刚过去,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世界就以28天收入破亿,再次刷新了中国酒店的单月营收记录。这不是红树林第一次创造奇迹,2017年春节,三亚湾红树林的单月营收就达到了1.08亿元,接待住店客人18.6万,消费人次达36万人次,总客流超过50万,一时间轰动业界。  红树林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红树林品牌创始人张宝全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幕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小康》记者带你寻找这些答案。
期刊
休闲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人社部、最高法明确,“996”工作制属严重违法,引发公众对“996”现象的热议。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劳动者的普遍诉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享受生活。  这一点在“2021中国现代休闲发展指数”调查中亦有所体现。面对“您愿意适当减少工作量,增加与家人、朋友一起休闲的时间吗?”一题时,76.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比去年同题调查结果提高了3.9个百分点;
期刊
尚朝阳  信阳地处大别长淮之间,南部山高谷深,北部河流纵横,城镇、村庄散落其间,自然割裂尤显出行道路艰难,交通不畅更使致富道路漫长,是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也是国家第一批扶贫开发地区之一,还是河南全省唯一所辖县均为贫困县的省辖市。有数据显示,2017年,信阳市全市共脱贫2.98万户11.2万人,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期刊
您最喜欢选择什么方式出游?国人最向往的十大境內旅游目的地国人对乡村旅游的五大期待影响国人选择旅游地的九大因素  调查:《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受访者信息:男性受访者占比50.4%,女性受访者占比49.6%;各年龄段受访者占比基本均等;月收入1500元以下受访者占比1.3%,1500~3000元受访者占比6.9%,3000~6000元受访者占比23.1%,6000~8000元受访者占比3
期刊
上官吉庆  2月7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这是继2017年1月初代管西咸新区、“大西安”建设拉开序幕后,西安迎来的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大西安”遇到“国家中心城市”,会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如何谋划?带着这些问题,《小康》记者对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进行了专访。  《小康》:对西安而言,成为我国第九个国家中心
期刊
在基层“铁军”队伍中,驻村干部是一股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打通基层党建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重任,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政府部门下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做法,尚属政府职能担当的体现,但你听过有企业专门把引进的高端人才,下放农村驻点扶持贫困村的吗?在碧桂园就有这样一个部门,几年来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中不断向乡村输送驻点扶贫人才,培育出了不少扎根基层的企业扶贫人,杨洋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歸国
期刊
人才发展战略离不开高等院校生力军的作用。建国初期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南理工大学,在66年的发展历程中,与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省始终保持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华南理工的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始终与区域的支柱产业、创新产业紧密结合。  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表示:“长期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坚持科技创新‘顶天立地’——‘顶天’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在若干领域实现了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