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古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当前对古籍的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古籍的保存,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管理
一、古籍管理的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保存在了浩如烟海的各类古籍之中。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是古代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由于古代典籍折射着不朽的价值,所以古籍的管理工作便也具有了重大意义。各类图书馆对古籍图书的管理与利用,承担着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开拓美好未来的重要使命。做好这一项光荣而又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籍管理工作,是众多图书馆古籍管理人员的光辉职责。如何做好这一工作,是每一位古籍管理者都应该用心思考的重要课题。
古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为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藏书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各种保护典籍、传播文化的事迹也在中华典籍传承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但是,历史上也存在着许多毁弃典籍,断裂文化的行为,这不得不让人痛惜万分。从秦始皇的焚书到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对有关著作的销毁,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典籍不知凡几,失传的文化思想也使历代后人无从知悉。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古籍文献的存世量会随着岁月的流失而逐渐减少,这更促使我们寻找更科学、更有效的古籍管理方式,既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古籍的安全,使其减少损伤,能够一代代留传后世,同时又要让古籍自身的文化面貌展示出来,通过学术界的研究阐发,让古籍中的珍贵思想绽放出当代色彩,进而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并为全民所共享。
二、当前古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古籍对当前的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同时古籍的管理工作也任重道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相当数量的古籍未能得到合理的管理,以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重大文化损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目前,在各类图书馆中存在的古籍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古籍保护意识淡漠,责任感不强。部分古籍管理者责任感不强,对古籍保护的意识淡薄,这是古籍遭到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些对古籍如何保护具有决定权的部门也缺乏相应的古籍保护意识,不能为实际保存古籍的部门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与设备条件,以致部分古籍由于保护不力而遭到损坏。有的图书馆过分重视古籍的典藏作用,而忽略了对古籍的日常保护工作,甚至未制定相应的古籍管理方案及古籍管理人员的责任划分。
(二)图书馆古籍管理制度不完善,保护条件较差。诸多图书馆未能在古籍保护方面投入足够的运行资金,导致古籍库房面积狭小,保护设备严重落后,“缺乏恒温条件(大多没有空调),缺乏防虫、防火、防尘、防潮等配套设施,导致大量的古籍图书变脆易损、虫蛀、纸张泛黄等破损现象,加之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古籍图书的借阅也没有一条完整的制度和限制”[1]。另外,在当前加大力度进行古籍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中,许多图书馆急于求成,在建设古籍数据库的同时,未制定完善的制度来约束相关工作和确保古籍在利用过程中不被损坏,以致部分古籍在数字化过程中受损,有的古籍甚至受损严重。
(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过于滞后。当前各图书馆在古籍管理方面,多是看重对古籍的保存与宣传,而在古籍修复方面完成的工作较少。虽然近些年来,许多图書馆在古籍整理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如编写馆藏古籍目录、创建馆藏古籍数据库等等,但这些还不是古籍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古籍修复方面之所以进度缓慢,主要是因为缺乏专业的古籍修复人员。普通的古籍管理员由于缺乏古籍修复方面的知识,即便发现了古籍的损坏也无法补救,因此造成了大量古籍的破损越发严重。
三、优化古籍管理的几点建议
鉴于图书馆在古籍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制定相关措施时,可以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提高古籍保护意识,创造保存古籍的外部条件。古籍管理工作者是否具有相应的古籍保护意识,关系到古籍保护的实际成效。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图书馆古籍管理者的教育,从工作上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和引导,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务必使古籍管理者明确工作的职责,了解工作的意义,以严肃的态度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图书馆还要加强对古籍保护的宣传,让读者加深对古籍的热爱。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图书馆古籍保护的投入力度,及时为图书馆配备相关的保护设施,尽量避免古籍在保存过程中出现的损伤。
(二)加大对古籍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古籍不同于一般书籍,所以对古籍管理者也要有更高的要求。古籍管理者除了要具有丰富的古籍管理经验,还要对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学问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管理古籍,开发古籍。另外,还要大力培养古籍管理者的古籍修复技能。由于古籍修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准,所以要求古籍修复人员“了解古籍文化知识,文献的年代、纸张、装订形式等,还要特别掌握娴熟的手工修复技巧”[2]。
(三)古籍整理与利用同步进行。古籍的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对馆藏的古籍进行著录、分类、典藏及编制书目索引,这是正确的揭示、宣传古籍,使之更好地利用;其次,对初步整理过的古籍,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标点、校勘、注释、辑佚、今译、汇编等工作,以便更大限度的利用。作为一个古籍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这是熟悉了解众多古籍图书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图书管理工作者的一项基本任务。”[3]因此,各图书馆要继续加大力度建设馆藏古籍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古籍数据库的建设进程。还要组织力量,促进古籍整理本的出版,让更多的古籍面向读者,推动文化的传承,加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宝珠:《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与利用》,《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9
[2]王小江:《图书馆古籍图书的保护与利用》,《现代情报》2011,8
[3]石建光:《略论高校古籍图书管理》,《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图书情报工 作专辑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管理
一、古籍管理的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保存在了浩如烟海的各类古籍之中。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是古代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由于古代典籍折射着不朽的价值,所以古籍的管理工作便也具有了重大意义。各类图书馆对古籍图书的管理与利用,承担着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开拓美好未来的重要使命。做好这一项光荣而又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籍管理工作,是众多图书馆古籍管理人员的光辉职责。如何做好这一工作,是每一位古籍管理者都应该用心思考的重要课题。
古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为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藏书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各种保护典籍、传播文化的事迹也在中华典籍传承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但是,历史上也存在着许多毁弃典籍,断裂文化的行为,这不得不让人痛惜万分。从秦始皇的焚书到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对有关著作的销毁,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典籍不知凡几,失传的文化思想也使历代后人无从知悉。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古籍文献的存世量会随着岁月的流失而逐渐减少,这更促使我们寻找更科学、更有效的古籍管理方式,既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古籍的安全,使其减少损伤,能够一代代留传后世,同时又要让古籍自身的文化面貌展示出来,通过学术界的研究阐发,让古籍中的珍贵思想绽放出当代色彩,进而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并为全民所共享。
二、当前古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古籍对当前的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同时古籍的管理工作也任重道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相当数量的古籍未能得到合理的管理,以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重大文化损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目前,在各类图书馆中存在的古籍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古籍保护意识淡漠,责任感不强。部分古籍管理者责任感不强,对古籍保护的意识淡薄,这是古籍遭到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些对古籍如何保护具有决定权的部门也缺乏相应的古籍保护意识,不能为实际保存古籍的部门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与设备条件,以致部分古籍由于保护不力而遭到损坏。有的图书馆过分重视古籍的典藏作用,而忽略了对古籍的日常保护工作,甚至未制定相应的古籍管理方案及古籍管理人员的责任划分。
(二)图书馆古籍管理制度不完善,保护条件较差。诸多图书馆未能在古籍保护方面投入足够的运行资金,导致古籍库房面积狭小,保护设备严重落后,“缺乏恒温条件(大多没有空调),缺乏防虫、防火、防尘、防潮等配套设施,导致大量的古籍图书变脆易损、虫蛀、纸张泛黄等破损现象,加之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古籍图书的借阅也没有一条完整的制度和限制”[1]。另外,在当前加大力度进行古籍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中,许多图书馆急于求成,在建设古籍数据库的同时,未制定完善的制度来约束相关工作和确保古籍在利用过程中不被损坏,以致部分古籍在数字化过程中受损,有的古籍甚至受损严重。
(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过于滞后。当前各图书馆在古籍管理方面,多是看重对古籍的保存与宣传,而在古籍修复方面完成的工作较少。虽然近些年来,许多图書馆在古籍整理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如编写馆藏古籍目录、创建馆藏古籍数据库等等,但这些还不是古籍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古籍修复方面之所以进度缓慢,主要是因为缺乏专业的古籍修复人员。普通的古籍管理员由于缺乏古籍修复方面的知识,即便发现了古籍的损坏也无法补救,因此造成了大量古籍的破损越发严重。
三、优化古籍管理的几点建议
鉴于图书馆在古籍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制定相关措施时,可以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提高古籍保护意识,创造保存古籍的外部条件。古籍管理工作者是否具有相应的古籍保护意识,关系到古籍保护的实际成效。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图书馆古籍管理者的教育,从工作上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和引导,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务必使古籍管理者明确工作的职责,了解工作的意义,以严肃的态度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图书馆还要加强对古籍保护的宣传,让读者加深对古籍的热爱。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图书馆古籍保护的投入力度,及时为图书馆配备相关的保护设施,尽量避免古籍在保存过程中出现的损伤。
(二)加大对古籍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古籍不同于一般书籍,所以对古籍管理者也要有更高的要求。古籍管理者除了要具有丰富的古籍管理经验,还要对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学问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管理古籍,开发古籍。另外,还要大力培养古籍管理者的古籍修复技能。由于古籍修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准,所以要求古籍修复人员“了解古籍文化知识,文献的年代、纸张、装订形式等,还要特别掌握娴熟的手工修复技巧”[2]。
(三)古籍整理与利用同步进行。古籍的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对馆藏的古籍进行著录、分类、典藏及编制书目索引,这是正确的揭示、宣传古籍,使之更好地利用;其次,对初步整理过的古籍,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标点、校勘、注释、辑佚、今译、汇编等工作,以便更大限度的利用。作为一个古籍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这是熟悉了解众多古籍图书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图书管理工作者的一项基本任务。”[3]因此,各图书馆要继续加大力度建设馆藏古籍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古籍数据库的建设进程。还要组织力量,促进古籍整理本的出版,让更多的古籍面向读者,推动文化的传承,加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宝珠:《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与利用》,《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9
[2]王小江:《图书馆古籍图书的保护与利用》,《现代情报》2011,8
[3]石建光:《略论高校古籍图书管理》,《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图书情报工 作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