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k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21-01
  语文是诉诸于人们的语言艺术,他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生活,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形象具体,能以情感人。对学生的素养具有感染、熏陶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小语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阵地上,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进行美育渗透,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凭借教材,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
  小语教材文质兼美,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教科书,我们要深入挖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并充分利用,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充分领略教材的内容美,学习教材的形式美。现行的小语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美
  大自然为作者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经过作者的审美处理,给人的印象往往比自然更美。如《新疆天鹅湖》的风情,《海底世界》的奇异,《黄果树瀑布》的壮观……作者笔下的这些自然景物,不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操。
  2.人文景观美
  小语教材汇总,作者描写了很多人工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和观赏意义的建筑物和场所,如《景德镇的瓷器》、《莫高窟》的瑰丽,都给人以新颖的美感。作者所表现的这些人文景观的美,不仅颂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建设的成就自豪感。
  3.社会生活美
  生活处处都有美,语文教材源于生活并再现生活。许多课文描写的人物事件,甚至场面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美感。如《韦德的心愿》让学生看到韦德一心为别人着想的纯真善良的心灵,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沙漠玫瑰》让学生们看到,在任何一件平凡的事物中,都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巨人的花园》带领学生走进缤纷的童话乐园,学会从文字中感受乐趣,感受分享的快乐。给别人照顾孩子的《穷人》等这些生活的反映,让学生了解人际间的友好关系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他们塑造美好心灵,培养高尚情操的艺术珍品。正如黑格尔所说:“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我深信,真和善只有在美中间才能水乳交融”。
  小语教材中审美因素还有很多,这些美的因素一旦加以挖掘,定能折射出更多的光芒。那么,如何在小语教学中发挥教材优势,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实施审美教育呢?
  二、创设课文意境,实现审美教育
  1.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形象美
  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人,都有其美好的形象,在讲读课文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事物的形象美,使学生的爱美之心逐渐转化为懂美之心。例如:《饮一杯月光》是一首极富生活气息、想象新奇的儿童诗,描绘了一家人在夏天宁静的月夜纳凉饮酒的生活场面。老师就创设场景:“夏天的月夜,吹来阵阵晚风,远远近近的虫鸣,衬托着夏夜的宁静。我们全家人在院子里纳凉,每个人的杯子里,都斟满了月光”。让学生通过独特的视角去观察月光,并展开新奇的想象(我请爸爸、妈妈干下这杯月光酒,脸上永远有微笑,心窝也会发出光亮),这月亮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可以体会夏夜之美,体会一家人的幸福和谐,激发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课间十分钟》、《小雨点》等课文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2.启发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美
  现行统编教材,就总体而言,不管是对高尚行为的歌颂,还是对恶德败行的揭露,都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这些形象使学生在感情上引起了一种强烈的反映:或心旷神怡,陶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或欢欣鼓舞,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或亢奋激昂,激发起对正义和进步行为的效法。总之,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和陶冶,使他们获得了一种美的享受。如《面对夜鹰感到羞愧》,不仅人物刻画形象,情感也十分美好。结合课文插图,讲读课文,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是啊,树林里的景色多美呀!夜鹰的歌声多美妙呀!这么美的环境,难道不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爱护吗?”这是发自莉达内心的自觉行为,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语言平实,显得真实可信,让学生在认识故事中自觉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在自己心中播下环保意识的种子。
  3.激发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在讲读课文时,要剖析作品的语言美,唤起学生对祖国语言艺术的美的热爱。从课文字词句篇的学习中感染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工夫、布局谋篇的匠心,体会到文章中熔铸的美的形象和情感,欣赏到语言表达的旋律。例如“课文《桂林山水》的语言之美令人叫绝,学生与桂林的时空距离,可通过对课文的语言赏析拉近。阅读時教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抓住桂林山,“奇、秀、险”与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再分析体会描写每一特点的语言。通过语言剖析,一幅“再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山清水秀图便活现于眼前,使学生对大自然的美产生如痴如醉的迷恋。教学《夏天的夜晚》、《山雾》等课文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三、利用插图渲染美的气氛
  新编教材美术设计堪称一流,从封面到插图,从颜色到形象都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与想象力,更为学生认识美提供了具体表象。在教学中,我们要在最恰当的时机,利用插图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启发引导,为他们“入境”铺路搭桥,并根据语言描述进行想象,让学生充分体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将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幅幅有声、有色、有形的图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基于这种观点,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大胆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当然,小学生毕竟还小,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身体发育都限制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课文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时,不可能看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做审美教学尝试,我没抱任何急功近利的幻想。但是我深信:只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长此以往对孩子进行这种熏陶感染,那么就一定能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他们幼小的心灵也会被塑造得更美好。这种受益,虽然暂时很难在学生的试卷分数中体现出来,但是它会作为潜能悄悄孕育,并有可能伴随整个人生而发展,这些正是“素质教育”有别于“应试教育”。
  最后,应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师实施美育过程中,要避免将美育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去进行口头说教,也要避免为美育而美育,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和欣赏课。要防止成人化,克服那种脱离儿童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所谓“美育”。
  总之,美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只要我们虔诚地挖掘,辛勤地耕耘,收获一定会令我们心花怒放。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20-01  曾有人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上影响之大。二百多年来,《红楼梦》一直以她特有的光彩绽放在中国文坛中,吸引着千万读者。听说曾有人实验着把此书当成语文教材使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的确,《红楼梦》中囊括了许多语文知识。语文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不妨就
"基础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列为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语文教学在达成这一目标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应注重教学策略的运用.树立文道统一的
本研究为了探索发展少年排球运动员弹跳素质的有效途径,以河北体校少年排球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训练时间、训练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各种因素进行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传播媒介的发展,视觉传达艺术创新设计受到科技进步和社会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逐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大众价值情感的改变,反映时代时尚观念。  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设计  当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对视觉上的享受和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视觉效果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比较普遍。视觉传达艺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的艺术形式,和商业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同时也
一、对立方根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岱山分校;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南校区)
期刊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由于其流动性、分散性和不容易组织集中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成为了弱势群体。自这个群体出现开始,他们就因其特殊的身份成为了广州各个大众传媒中的主角之一。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它进行交流沟通。小学阶段的英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英语入门知识,而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则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入成型的英语语言系统中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英语阅读训练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入英语语言系统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现状 原因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深井井点降水消除承压水水头压力是有效及安全的,以及通过分区施工降低了风险并节约了成本。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article prov
本文旨在对国外与国内翻译硕士课程发展研究概况进行梳理,分析得出,国外翻译硕士教育体系已日渐标准化、多样化。与国际相比,我国进展则较缓慢,但仍不乏产出了许多研究成果,